登陆注册
5512600000016

第16章 人生第一个“协议书”

在外面跑了半个月的李海仓终于回到了川口村。村里人不知道他跑出去都干了些什么。家里人看他回来都十分高兴,他无比兴奋地对家里人说:“我学会了,你们就看我的吧。”

李海仓在自己家里找来个铁桶,在铁桶里熬油脂,家里的人都围来看,李海仓非常娴熟地于着,家里人怎么也没想到,首次试验就成功了,肥皂做出来了。李海仓的母亲别提有多高兴了,还把儿子做的肥皂分给村里的人,让村里的人与她共同享受儿子的手艺。李海仓的爸爸看着儿子,不停地说:“我就说过,海海只要想干的事就一定能成。”

第二天,李海仓就去找大队干部,追着大队干部不停地说做肥皂能挣钱,让大队无论如何得投资。大队干部看着说得头头是道的李海仓,苦笑着说:“大队哪有钱呀?”李海仓仍是不放过,说:“那有什么就支持什么,这也是咱队上的事。”大队干部想了想,对李海仓说:“队上眼下只有10斤小麦,外加一口大铁锅,还有1500元钱,全村老少爷们的家底就是这些。”李海仓笑着说:“那也行,但队上得支持我,我把这队上这点东西都拿上,到年底我交队里6000元,等到第二年,我可以交队上一万元,我可以和队上立字据,我可以用家里的房子做抵押。”当地人那时都说:老李家的三小子,胆子就是大,竟敢把家里的房子抵押给队上,做不成全家人还不全都跟他睡在野地里!

李海仓就这样立下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协议书”。当时,李海仓还不知道这是协议书,只是认为是在一张白纸上立的字据,在他看来,白纸黑字只要是写上了,就必须得按这白纸黑字上写的去做,说什么也不能改。这就成为以后李海仓常说的走向市场的第一个“文字契约”。

肥皂厂就这样办起来了,全家人都跟着李海仓一起干,不分白天黑夜,没有休息日,用油坊的油做原料,所有的生产设备简陋得不能再简陋,完全都是手工操作,但全家人干得都很愉快。李海仓把做肥皂的过程教会了全家人,自己又在镇上联系销路,肥皂生产出来,简直是“供不应求”。那时的李海仓口袋里总是放一包带过滤嘴的好烟,常常是一支好烟,就能使他生产的肥皂在商店里比别的肥皂卖得快。

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给全中国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中国的广大农村也可以搞经营了。

1979年的年底,已是肥皂厂厂长的李海仓,把6000元钱交给了大队,这使村里的劳动工分明显增值,从过去的十个工分值一两角钱增加到一元钱。

1980年的年底,也就是李海仓办肥皂厂的第二年,他又把一万元钱交到了队上。这使全川口村的工分增加到1.2元钱。川口村成了周围村子羡慕的对象。

然而到了1981年,市场上的肥皂已经不再是紧缺的商品了。李海仓已明显地感到,自己的小厂是干不过人家大厂子的。他在送货中发现,自己生产的肥皂卖不动了,于是决定马上歇手。干了两年的肥皂厂,最后全部交给了队里,但那时李家已经是万元户了。

川口村人猜疑,李家三小子,放着钱不挣,不知他又要闹什么?很多人不解。

而更令人不解的是,李海仓选定大年初五和邻村的杨巧云办婚事。

杨巧云和李海仓是同学,同级不同班,彼此在学校时就了解,谈起恋爱来也没费什么劲,即使是两人谈得最火热的时候,也没耽误李海仓挣钱。不过按当地的风俗,正月初五是不能结婚的,可李海仓只有在正月里有时问。开通的李春元对老三说:“没什么迷信可信的,什么也不用看,自己想怎么定就怎么定,你说正月初五,咱家里没意见,那就和巧云把婚事办了吧,过了十五,该干什么干什么,什么也不误。”

大年初五办婚事,川口村还从没有过,难怪村里的人都说:“李春元的三小子,干什么都不听邪,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小子干什么都有自己的主见和道道。”不干肥皂厂,那还能干什么?李海仓看着生产出来的肥皂:不是国家允许个人做生意吗?那就搞流通,做生意。那时父亲帮他推销肥皂,在新疆的乌鲁木齐认识了一些做买卖的人。他就想:何不就办个商店?父亲还能做后盾。

这样,在1982年,李海仓在东镇的街上新盖了5间大平房,办起了“川口综合商店”。开张那天,鞭炮没少放,听到鞭炮声,镇上的人才注意到。有人惊讶地问:“怎么才几天时间,就在街上长出5问平房来?这店是谁开的?”“川口村的,做肥皂那小子。”李海仓就这样进入了流通业。

这个综合商店,当地人都称之为批发部。由于李海仓在干肥皂厂时,接触了很多流通领域的人,所以有很多人帮他。但李海仓发现只单一地靠一买一卖挣不了多少钱,只有大进大出,把货流动起来,才能有可观的利润。

可搞长途贩运并不那么简单,李海仓的大哥李天仓说:要给新疆乌鲁木齐运粉条,一路上风沙大,保护不好,到地点干得一点水份都没有了,粉条一拿就都碎了。可盖得太严实,大热的天,到了地点,又都发霉有味了。刚干时也赔过,有次赔了3万元,换一般人死的心都有,但海仓就不信邪,最后他可以几汽车几汽车地往新疆乌鲁木齐运粉条。白天天热,他就晚上走路。这连住店的钱都省了,白天找个阴凉的地方把车一停就睡一会儿。有时天气凉爽,他就连夜赶路,经常是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搞运输的都知道,很少有做买卖的敢往远地贩运柿子,但李海仓是东镇第一个贩运柿子的人。

山西是中国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当你站在一张地形图前,你就会发现:山西的自然屏障线与山西的省界是基本重合的,西部和南部以黄河为界与陕西和河南分开,东部以千里太行山为界与河北和河南相隔,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可以说山西的省界是山河划分的。

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故称山西,又处黄河之东,古称河东。

“河东”一词在战国、秦、汉时期特指山西西南部,以现今的运城所辖区域为主,唐以后指山西全省。在山西本省人的心目中,河东,还是特指运城地区的市县,而运城各县的人们也都以“河东人”自称。

从闻喜县出来乘车,在高速公路行驶一个多小时,就可过风陵渡,过黄河,过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穿行在晋南大地,那巍峨的群山、沟川峁梁、羊肠小道以及裸露的荒原、漫起的风沙,与天与地溶在一起,那日久失修的住房,仿佛在告诉我,这里记录着黄河儿女的艰辛与生命的顽强。我曾两次乘车过黄河,见那条黄色的巨龙,携泥沙而下,就那样日夜不停地流动着,我没有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画面,我看到的是黄河与天的混沌,只有这混浊的黄河水提示我时间的永恒,让人无不感慨:“逝者如斯夫。”李海仓就是喝黄河水长大的“河东人”。

山西自古就有走西口的传统。

太行山突兀而起,就如刀切的一般,峭壁万丈,迎面望去,就如一堵高墙。

李海仓和他的车队,常年在这高墙之上的盘山道上行走。一年他要穿梭在各省、市、县的各种公路上。一个了解李海仓的人说:“有一年海仓算下来,他和车队共走了16万公里。”太行山,多少年来,不知写下多少男儿的苦行歌。

曹操在他的《苦寒行》中写道:“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扬长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喜爱曹操诗句的李海仓,走在太行山上,心里也曾涌现过一种悲凉。而今他坐在车里,背诵的竟是《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贫穷迫使李海仓只有走出去,而走进市场的李海仓如鱼得水,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市场竟如此地关爱他,让他挣到了他们李家几辈子也挣不到的钱。

从经营和贩运烟酒、副食的小打小闹开始,到什么都搞,只要市场需要什么,李海仓就搞什么。他那一个“川口综合商店”的营业执照上,几乎什么都经销,家电、五金、化工、高梁、苗木、化肥、农药、焦炭等等,五花八门。是市场教会了李海仓和市场打交道,同时也是市场激发了李海仓的经营才能。

同类推荐
  • 千万别要结果

    千万别要结果

    正如作者自己高呼的那样:“没有结果,都是扯淡!” 在当今社会,没有结果的个人,没有结果的企业,再怎么将自己鼓吹得天花乱坠,终究也只是成功者的垫脚石。结果?到底什么是结果?如何获得结果?又如何获得好的结果?著名系统建设管理专家,卓越演说家周士人先生在《千万别要结果》一书中,直面员工、企业、领导者、团队、客户等群体,从创造力,驾驭力,策划力,合作,竞争,精神等各方面详细生动地指导如何获得优质完美的结果,给所有渴望成功的个体、团体指明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 这样管好销售团队

    这样管好销售团队

    客户对你的介绍爱理不理、对你的介绍总是不感兴趣、很快把你打发走、你与顾客无法交谈下去;当与客户见面交流时,无论你展示的产品有多好,介绍你的产品功能有多齐,都不能激发顾客对你产品的兴趣;接触过销售行业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过这样的感觉,销售,是一门技术活,日本保险销售员原一平,人丑陋,个子矮,他为什么能成为保险业世界级销售冠军呢?你知道客户为什么会购买产品的三大因素吗?你能很快了解客户的购买动机吗?如何全面提升团队的销售能力?如何形成团队成员间的良好沟通、有效互动?如何让团队充满激情,勇于进取?如何凝聚团队的力量,发挥1+1>2的聚变效用?本书帮您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销售王牌之师!
  • 做人做事的学问

    做人做事的学问

    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能干,背景条件多么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将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这本书从七个章节从做人做事的法则、对象、场合、技巧、扮演、处理这几个方面阐述了会做人,做好人,才能行得正、走得远,充分体现自我人生价值;能做事,做好事,把难办的事尽可能办好,才能创造骄人的成绩。
  • 跟着小巨人学创新: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案例集

    跟着小巨人学创新: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案例集

    本书通过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案例的展示,包括产品、工艺、流程、营销、服务整个创新价值链的组织管理水平,总结其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并通过专家的精彩点评和深度分析,探寻、摸索中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
  • 想带好团队,就要让对的人做对的事

    想带好团队,就要让对的人做对的事

    本书是关于鲶鱼、沙丁鱼和渔夫的故事。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要实现管理的目标,同样需要引入鲶鱼型人才。本书不仅是一本专门的管理书籍,也是一本激励读物,希望本书对提升自己领导能力和水平的读者能起到一种指导性的作用。
热门推荐
  • 肆记

    肆记

    人类,大陆的寄生虫,掠夺大陆的血液,采食大陆的血肉,做成激素促使他们的文明发展。终于,他们迎来了最辉煌同样也是最肆意的时代——蒸汽时代
  • 美甲符箓师

    美甲符箓师

    美甲与符箓的现代结合,有搞头!战国时期的符箓篆刻,在灵气全无的现代已经无用武之地。然而一个毕业一年身患绝症(雄激素性脱发)的三流大学程序员,毅然决然(找不到新工作)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家思考人生的真谛。偶得奶奶过去在谷堆旁边常说的家传秘宝——毛笔(就这么简单你咬我啊),师从千年器灵,学习美发美容那是来不及的,但是可以学习美甲造福人类(发现老妈的美容院正好缺个美甲师),从此走上了对抗病魔(母胎单身加脱发)的艰难旅路。
  • 三生三世不忘前尘

    三生三世不忘前尘

    繁花落尽几许愁,霜雪飘零白了头;三世情缘不复在,满城银色冷清秋。情不知所起,缘不知何灭;纵然缘厚情深,奈何造化弄人……承蒙不弃的话,欢迎加群监督:887956407
  • 释迦氏谱

    释迦氏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景物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景物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景物描写,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景物写作的训练有助于提升对事务的洞察力,使人能更有心的留意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家有坏宝宝妈咪快逃婚

    家有坏宝宝妈咪快逃婚

    我叫林泽瑶是姐姐,旁边这个很腹黑的臭小子叫林泽熙是我弟弟。我们七岁了,我们的妈妈叫林熙瑶。一个医学天才却是生活白痴的二十七岁老女人。我们没有爸爸,只因为妈咪说爹地死了,所以妈咪说她要开始为我们找一个新爹地。突然有一天,那个已经死了的死人爹地站在我和弟弟的面前,说:“爹地带你们回家。”司辰凯从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对已经七岁大的儿女。但是当他知道孩子的母亲是谁时,他沉寂了七年的心再次雀跃了起来。但是可气的那个死女人竟然跟他儿子和女儿说他死了,还要给找个野男人给自己戴绿帽子。等着,他一定要让那个女人主动回到自己的身边,自己再来好好的调教一番。
  • 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社会裂变中的舆情态势及问题治理是一个现实而急迫的大课题。社会转型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社会的裂变过程,社会位置的差异、多年形成的刻板成见使这一过程充满着隔阂、矛盾、误解、偏见和冲突,而最为社会情势表征的舆情恰是其中最为活跃和富有驱动力的一道社会景观。本书将社会裂变中的传舆情态势及问题的治理分别置于社会学和舆论学视野下,对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必要的阐释与现实图景呈现。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的理论框架。
  • 快穿:反派他意气风发

    快穿:反派他意气风发

    #本来准备跑路,想想又算了,不定时更新,大家慎点#【妙龄少女为何深夜猝死,过往路人为何无故晕倒?天空为何突下酸雨?】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是何人如此狠心?是金钱?还是仇恨?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又名《女主的不归路》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