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3000000052

第52章 经世致用,由虚致实(10)

李塨之“复古”,更重要的是“以古准今”,宣扬颜元之学。由于时代气氛的影响,李塨也开始涉猎考据。他说:“吾之番阅,亦为学,与先生所见微有不同。吾人行习六艺,必考古准今。礼残乐阙,当考古而准今者也。射御书有其仿佛,宜准今而稽之古者也。数本于古,而可参以近日西洋诸法者也。”像乃师一样,李塨也主张学问要“体实而用实”。他所谓的实体实用,也就是乃师所谓“理在气中”及“礼乐兵农、水火工虞、天文地理”之类。他说:“金木水火土谷、射御书数、天文地理、医卜畜牧等书,皆存之不可废也。至于诸子杂集、佛道邪说,徒乱人目,则当付之泰火中耳。”提倡实用科学固然重要,但因此而对其他文化典籍付之一炬,则未免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的野蛮和遗毒。

除此以外,李塨还有一些较新的观念。如说:“历象虽设于京师,而必有县士分科习成,始进京司为士,以次补官,广其学也。广其学,则精者出,天时可正。若如明历之弁陋差讹,使西洋人进而诋攻之,岂非中国之羞乎?”又如,历象、太卜、考工、歧黄不用士,谓之杂途,则犹宋明书生气习,而非古也。天下当为而不可不为者,皆正途,不可言杂。在他看来,“思五伦皆有朋友之意乃佳。君臣如朋友,则堂陛洽;父子如朋友,则庭帏亲;兄弟如朋友,则翕合;夫妇如朋友,则敬别。”“西洋人日:日食必朔,以日高月下合,朔而同度同道,则月掩日光,掩一分食一分,掩二分食二分。月食必望,以月借日为光,望而东西相望,若同道同度,中间之地遮之,遮一分食一分,遮二分食二分。其言胜于古之推日月食者。”

李蜷的这些思想,显示了较多的近代色彩。

王源(1648~1710)字昆绳、或庵,清顺天府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少年时最钦慕诸葛亮和陈亮二人,梁师为其讲理学,他说:“予一为道学,则伪矣。真豪杰不亦可乎?何必假道学!”后从魏禧学古文,著《兵论》三十二篇,魏师称赞说:“此诸葛君之流也!”年四十余,游学京师,徐文元相国以宾礼之,凡文史疑必与讨论。曾参与明史纂修,为《明史稿·兵志》作者。四十五岁中举人,于尚书徐乾学所开江苏洞庭山书局结识刘献廷,每日讨论天地阴阳之变、五霸大略、兵法、文章、典制及古今兴亡之故、方域要害、人才正邪等,志趣相投,见识一般,刘献廷去世后,为作墓表。

不久结识李塔,得闻颜元之学,大为折服,喟然叹道:“吾知所归矣!”遂经李塨介绍,师事颜元。在此之前,王源已著有《舆图指掌》和《兵法要略》等书。王源一向性格豪迈,“自命英雄,夜定必置酒痛饮,面昂身挺,目电须戟,议论磅礴今古,醉则历骂贵显时流,杂以谐谑。”李垛规劝说:“子误矣!吾人当与尧舜周孔衡长短。乃卑之较论时辈耶?”乃悔改,心胸益阔,志气益坚,曾说:“吾所学乃今可见之行事,非虚言也。”王源服膺颜李后,著《读易通言》,与胡谓《易图明辨》合;又著《前筹一得录》,纵论古今兴亡成败之故,今皆不传。惟目睹亡明之覆辙,著《平书》三卷,颇得颜门看重,经李塨修为《平书订》,流传于世。

像乃师一样,王源同样力诋程朱和禅宗,而以实用之学为指归。他说:“后世之儒,谓之道学;而近之讲道学,鲜有不伪者。非借道学以掩其污秽而要禄位,即借之以投时尚而博声名。欺人不得不自欺,自欺不得不大声疾呼,自以为真程朱。又不得不大声疾呼,力诋陆王,以见其所以自命者,至纯至正而无一之不实,著书立说,纵横侈肆,无所不至。乃试问其心术,考其行事,不但不足为君子,并不足为小人!只成其为穿窬之盗、患得患失之鄙夫而已!世之尚伪久矣。人以伪显,学以伪传,才以伪举,文以伪售。伪者,福之基,伪愈甚则福愈大;一真则患随之,非祸灾即夭折,幸而不祸灾不夭折,亦必困厄终其身,老死而后已。天下无事不伪,而理学尤甚。今所号为儒者,类皆言伪行污,不足起人意。”

同时,他对阿附满清而力诋王学的理学保守分子亦给予揭露:“今之诋阳明者,行伪而品陋,识暗而言欺。天下从而合之者,趋时耳,干利耳!举世若狂,以诋姚江为风气,亦何足与深辩!”除了对现实的伪儒和伪学进行揭露外,王源对程朱和陆王也提出批评:“程朱之学,源亦有所未尽服,其德行醇矣,学正矣。然高谈性命而不能有经纬天地之才,占毕瞑坐,以柔其气而弱其习,必不足以有为,必不足以平天下。源虽力推阳明,又不敢以其学为宗,何也?以其杂于禅也。”对于禅学,王源更斥之为“天地之豺狼,生民之盗贼”,对其出世归趣深恶痛绝。他慨叹道:“嗟乎!学术不明,阳明既显杂于佛氏,程朱亦隐坏于佛氏。静坐观道,非禅而何哉?又何怪其门人之人于禅。又何以独訾阳明之为禅哉!”他表示:“源生平无他长,唯一实可以自许,不敢以一字之虚欺世。置近日程朱陆、王门户之学不讲,独从事于经济文章,期有用于世。”

通过批判现实,王源提出了“破旧立新”的变法设想。

关于经济改革,王源的设想主要集中在两点,即“惟农有田论”和“印票纳税制”。关于土地问题,他主张:“明告天下以‘制民恒产’之义,谓‘民之不得其养者,以无立锥之地;所以无立锥之地者,以豪强兼并。’今立之法:有田者必自耕,毋募人以代耕。不为农则无田。士商工且无田,况官乎?官无大小皆不可以有田,惟农为有田耳。”为达此目的,可采取如下措施:“天下之不为农而有田者,愿献于官则报以爵禄,愿卖于官则酬以资,愿卖于农者听。但农之外无得买,而农之自业一夫勿得过百亩。凡贼臣豪右田连阡陌者,没收入官。”政府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后,农民须按农田总收成的六分之一上交农税。王源的这些构想,已基本接近于现代的土改政策。关于商业问题,王源坚决反对传统的抑商政策,他认为:“货财者,与食并重者也。本宜重,末亦不可轻。假令天下有农而无商,尚可以为国乎?”据此,他对现行的榷关制度提出严厉批评:“今之所恃以征商者,榷关耳。税日增而无所底,百数十倍于旧而犹不足。官吏如虎狼,搜及丝忽之物而无所遗,商旅之困惫已极,其为暴不几杀越人于货哉!”有鉴于此,王源主张废除榷关制,代之以印票纳税的所得税制,区分坐商和行商,发给印票作为营业执照和纳税卡。“坐商也,县同给以印票,书其姓名、里藉、年貌与所业,注其本若干,但计其一分之息而取其一。行商也,亦给以票如坐商,但不计其息,惟本十贯纳百钱,任所之。

验其票于彼县同,注日月,而退卖所贩,司市证之,卖已,乃计息而纳其什之一。”为了鼓励纳税,防止匿本瞒利、偷税漏税,他主张把商人按资本多少分为九等,“勿问其商之大小,但税满二千四百贯者,即授以登仕郎,九品冠带,以荣其身,以报其功。必按票计税方许,若径欲捐纳者不听。再满又增一级,至五品而止。”这种政策显然有利于促进商业资本的发展。后人指出,王源此法即西洲所谓所得税也。欧人近数百年财政进步,皆因整理所得税而然。英国于1789年始行所得税制,美、德、意行于十九世纪,法、俄、日始行于本世纪。王源在十七世纪末年即提出了初步的所得税概念,既体现清初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成长,也表现了他观察经济事物能力的敏锐。可惜的是,在满清政府的野蛮统治下,王源的创议只能是一种幻想。

关于政治改革,王源也提出两项措施,即编制民籍和改革官制。首先,他主张把士、农、军、商、工及役、仆编人民籍,使乞丐和盗贼自动消除;对于娼优,则由国家明令禁止。至于宗教,他主张可以分别对待。

对西洋教,留算法制器之人,而禁其教不使行。对佛、道教,规定年六十以上道高行修、愿为僧道者留之,其余皆令还俗,使娼尼同僧道以年相配,凡所留僧道不得招徒募化、不得诵经祈福荐亡,惟闭户修其清净寂灭之学而其道始尊,凡经书偶像一律焚毁。除了宗教政策有失偏颇外,这些主张基本上是进步的。其次,关于官制问题,王源主张“官不在多,在任其人。”他提出改革中央机构,包括分散重臣权力、提高教育部门地位,以农、礼、兵、刑、地、货新六部代替旧六部等内容。关于任用官员,他主张严格推选制度,“以一途为升降,不以他途杂之。”至于人才培养,他主张废除科举制,代之以乡里、郡县、州藩乃至京师学校的层层推举制,具体标准则以六德、六行、六艺为主,视品学皆优者充吏选,逐层选出后再令其归县实习三年,视确堪其任者授以实职,之后再以政绩提升,这叫“养之善,取之精,用之当”。这些设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性。

口戴震的实证之学

一早在李塨大力宣扬颜元的“主动”之学的时候,社会上l志存闻道l便已兴起了志在复兴汉学的考据之风。本来,在程朱理学死l实事求是l灰复燃的情况下,复兴汉学具有反清反理学的意义。可是,L由于满清文化专制主义的加强,诋毁程朱成了治罪销书的根据,遂使考据逐渐流为消磨血性的故纸堆。吴刚虞先生指出:“本来是反清反理学的思想武器,一变而为‘纾死避祸’的防空洞;再变而为‘孤芳自赏’的娱乐品;三变而为‘润饰鸿业’的点缀品;四变而为束缚思想的绳索了。”在这万马齐喑的艰难时刻,惟有戴震一人“志存闻道”,从乾嘉考据风中脱颖而出,卓然成为一代气学殿军。清儒姚鼐说:“戴东原言考证岂不佳?而欲言义理以夺洛闽之席,可谓愚妄不自量之甚矣!”相反,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则说:“人都知道戴东原是清代经学的大师,音韵的大师,清代考据之学的第一大师。但很少人知道他是朱子以后第一个大思想家、大哲学家!”朱熹之后的儒学思想家固不少,而戴震确是很重要的一位。

戴震(1724~1777)字东原、慎修,安徽休宁人。祖上均不仕,其父家贫,在江西南丰做小商贩。戴震少时很特别,步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平日好深湛之思,尤善发问。随塾师读《大学章句》时,他问老师:“经何以知其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其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答:“此先儒朱子所注云尔。”又问:“子朱子何时人也?”师答:“南宋。”又问:“孔子、曾子何时人也?”师答:“东周。”又问:“周去宋几何时矣?”师答:“几二千年矣。”又问:“然则子朱子何以知其然?”师无以应,乃大奇之。梁启超认为,此事不仅可以说明戴震之学的出发点,而且反映了整个乾嘉汉学的时代精神,那就是:无论何人之言,决不漫然置信,必求其所以然之故,直到有了真实可靠的证据方止。

乾嘉汉学的这个特点,被概括为四个字:实事求是。钱大听说:“实事求是,护惜古人之苦心,可与海内共白。”他称赞戴震之学为“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戴震后学阮元则说:“我朝儒者束身修行,好古敏求,不立门户,不涉二氏,似有合于实事求是之教。”

戴震十七岁时已尽通十三经,却因“家极贫,无以为业”而随父经商,二十岁留意科举,并拜江永为师。学日进而遇日穷,年近三十,乃补县学生。用是绝志举业,覃思著述,家屡空而励志愈专,著述日丰而声名日振。四十岁始中举,此后十多年间曾六次参加会试而不第,便一直从事教书和著述。乾隆三十八年,清政府开四库馆,五十一岁的戴震因纪昀的推荐以举人身份被特召入馆任纂修官,从事校订书籍的工作。

清政府开设四库全书馆,表面上是重视文化,其实质却是假借“搜访遗书”之名实行文化专制,销毁所谓“谬于是非大义”之书,同时网罗一大批不满于反动统治的儒者入其罟中。戴震人馆本非己愿,可既入其中,又不得不委曲求全。他写信给段玉裁说:“自立于无过之地,然求全之毁犹不能免,是以内刚外柔,谨慎谦逊,以与为委蛇可耳。”后曾乞假南旋,而实不复行,遂于五十五岁时病逝于北京。

戴震所处的时代,表面上称为“盛世”,实质却极端黑暗和腐败,儒生们大都埋首于故纸堆中,对经世济民和思想解放不感兴趣。戴震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不随时俗而志存闻道,实事求是地探求真理。

他认为,“圣人之道,在六经。”而治经必先考字义、次通文理。志存闻道,必空所依傍。他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为此,他花了很大力气去研究文字、音韵和训诂之学,终于成为一代考据学大师,成为皖派汉学的最杰出代表。同时,与一般的考据家不同的是,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考据只是手段,闻道才是目的。他说:“君子于书,惧其不博也;既博矣,惧其不审也;既博且审矣,惧其不闻道也。故训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理义明。故训非以明理义,而故训胡为?”起初,他只是“由故训以明义理”,后来他更主张“熟乎义理而后能考核、能文章”,用自得之义理或道来统率考据,这就使他不仅成为一代考据大师,而且成为继颜元之后的又一位气学思想家。

同类推荐
  •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

    1889年,尼采突然神智失常。此前,他的哲学几乎完全被世人忽视;此后,他逐渐成为各类人争相膜拜的偶像。然而,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尼采当年曾有预见:“最重要的是,不要将我和不属于我的思想混为一体!”本书通过对尼采生平与著作的探究,揭示了尼采思想中固有的模糊与歧义,并对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梳理。
  • 中国现当代伦理思潮

    中国现当代伦理思潮

    本书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自由主义西化派、现代新儒家、中国马克思主义三大伦理思潮的发展特征和主要人物的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反思,并对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新发展做出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与阐释,涉及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伦理思想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创新性研究,认为要建设中华伦理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清理和发掘以儒家为主干的传统伦理文化,借鉴和吸纳近现代西方伦理文化。全书史论结合,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道德经全解

    道德经全解

    两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以下克上,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老子见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乘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而不知所终。在出关之时,他应关令尹喜之求,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 市民社会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哲学阐释

    市民社会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哲学阐释

    "市民社会是一个关涉多学科的问题,其理论思潮之庞杂、历史内涵之丰富使得如何总体性地把握这一分析路径成为一个难题。本书稿以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垄断资产阶级社会(帝国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作为核心的关节点,试图贯穿起马克思主义分析路径的中心逻辑。市民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的基本社会理论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对市民社会展开考察,对当代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基础。"
热门推荐
  • 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杂草向阳而生

    杂草向阳而生

    辛叶总是没想到的,再见苏亦文的时候他会变成这幅样子,病恹恹的,最重要的是心情也是怏怏的,这就好像许招阳第一次见到自己时的样子,她知道很难拯救这样的苏亦文,但总是要试一试的,毕竟她一直没忘许招阳同自己说过的话:纵然是杂草,也是向阳而生的。
  • 女人就要经济独立

    女人就要经济独立

    有人说:“世界上最感人的话不是我爱你,而是我养你。”情话多有动听,就可能有多伤人。人心易变,女人一定要经济独立。如果女人的安全感是一个圆,那么金钱大概会占很大的比重;一个人的快乐,是来自内心与物质一起的安全感。有钱,我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钱,我们的生活就会很被动,常常都会被钱所困扰。所以说,不要说钱俗,都是凡人,安全感需要钱。烦恼多是因为你太穷,《女人就要经济独立》献给所有奋斗中的女人们!30年后,遇见优雅富足的自己。相信自己,学会钱生钱的艺术,你的美好靠自己成全。
  • 50个父母常犯的教子错误

    50个父母常犯的教子错误

    您想过您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吗?您知道您的教子方案存在错误吗? 每个孩子都是等待被开发的宝藏,宝藏如何开发,就在于父母使用的教育方法。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方法错误,孩子的潜能与才干不但无法被发现,反而会被误导,影响孩子的一生。 本书一天帮您纠正一个教子错误,50天让您远离教子误区。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出息,甚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的。其实,孩了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单方面的过程。孩子如同父母的影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样本。
  • 魔性手游

    魔性手游

    曾经借助“魔性手游”而超脱的元神级大修士赵阳,重生于游戏未开始的年代,借助其先知先觉的能力开启了一条未知的通天仙途。且看他这一世如何叱咤风云,傲立当世!【ps:读者q群号码615.608.154,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加一下。】
  • 小甜妻你要乖

    小甜妻你要乖

    他宠爱她时夹杂着为所欲为的放肆,冷血狠辣的手段里藏着温柔的霸道。某天,传言中性情残暴的三爷,得罪了自己的小娇娃,于是,乖顺小奶猫怒成炸毛小野豹:“你走开,我不爱你了。”“不爱?”三爷眼神狂热,“我现在就教你,什么是爱!”又一天,三爷得了一个绝世好钻,做成婚戒,套上她无名指:“程恋寻,不论你生为人死为鬼,都是我的!”(1V1身心干净,甜文宠到爆炸)强烈推荐央央的完结宠文《总裁大人,宠妻太嚣张!》
  • 全职高手之荣光之巅

    全职高手之荣光之巅

    新书《每天在作死中直播》已发布,依旧是全职同人orz【原著向】+【世邀赛】+【BG向】+【无CP】+【伞哥复活】穿越到全职高手里面怎么办?和男神做朋友???不不不,打游戏才是正道啊!男神算什么,唯大猪蹄子尔。【系统提示】:您的好友“我就笑”已上线。叶修:“怎么样小笑,跟哥一起混?哥带你去弄个冠军来玩玩。”黄少天:“哎呀小笑你愣在那干什么呢?快点来pkpkpkpk!”张新杰:“我就笑是个很好的玩家,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们不是对手。”王杰希:“我就笑,微草会很欢迎你的到来,这句话永远适用。”这个夏天,属于荣耀所有的人。女主热爱游戏无心恋爱,她的电子竞技里没有爱情(真香~书友群456600417,欢迎大家一起来玩啊~
  • 巴菲特、索罗斯、比尔·盖茨成功的比较

    巴菲特、索罗斯、比尔·盖茨成功的比较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巨星碰撞之影帝哪里逃

    巨星碰撞之影帝哪里逃

    秦深:我遇见了一个女孩,她说她叫时艺楠,遇见她的第一眼我便感觉我与她早在亿万年前就相识,相知,在她的身上我体会到了以往从未有过的感觉,那个笑起来温暖了我一整个冬天的女孩,借着她的光,我瞧见了从未看见过的世界。时艺楠:我遇见了一个男孩,他的眼里总是泛着如星辰般的温柔,我与他本不属于一个世界,但他却像是一场意外,闯入了我的生活,从时起,我知道我不再是一个人,我有了他,我不喜欢玩大冒险,但我所说的都是真心话,我爱你,秦深。
  • 比弗罗斯特

    比弗罗斯特

    寡独的黄昏最好,纯粹的光明和纯粹的黑暗一样使人看不清。爱慕一个少年是着眼于未来,大抵是勇猛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