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5300000023

第23章 我在北京大学的回忆

本篇节录《走在历史的路上一一顾颉刚自述》的第二篇《北京岁月》。现标题为编者所加

顾颉刚

一、戏剧与师友

在应用上,虽是该作“有用”与“无用”的区别;但在学问上,则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这一觉悟,真是我生命中最可纪念的。

在热心党会的时候,早把书籍的嗜好抛弃了。这时又把党会抛弃之后,精神上不免感到空虚。

民国二年(1913),我考进了“北京大学”的预科。

我在南方,常听得北京戏剧的美妙,酷好文艺的熏陶,又常向我称道戏剧的功用。我们偶然凑得了几天旅费,到上海去看了几次戏,回来后便要作上几个月的咬嚼。这时我竟有这般福分,得居戏剧渊海的北京,如何忍得住不大看而特看。

于是,我变成了一个“戏迷”了!

戏迷生活二年余

别人看戏必有所主,我固然也有几个极爱看的伶人,但戒不掉的好博的毛病,无论哪一种腔调,哪一个班子,都要去听上几次。全北京的伶人,大约都给我见到了。

每天上课,到第二堂退堂时,知道“东安门”外广告版上,各戏园的戏报已经贴出,便在休息的十分钟内从“译学馆”(预科所在)跑去一瞧,选定了下午应看的戏。学校中的功课下午本来较少,就是有课我也不去请假。

在这戏迷的生活中二年有余,我个人的荒唐和学校课业的成绩的恶劣自不消说;万想不到我竟会在这荒唐的生活中,得到一注学问上的收获(这注收获直到了近数年方因辩论古史而明白承受)。

上面说的,我曾在祖父母和婢仆的口中饱听故事,但这原是十岁以前的事情。十岁以后,我读书多了,对于这种传说,便看作悠谬无稽之谈,和它断绝了关系。我虽曾恨过绅士,但自己的沾染绅士气,确是不能抵赖的事实。我鄙≯薄“说书场”的卑俗,不屑去。我鄙薄小说书的淫俚,不屑读。

在十五岁黼候,有—种赛会唤做“现圣会”,从乡间出发到省城,这会要二十年一举,非常的繁华,苏州人倾城出观,学校中也无形的停了课,但我以为这是无聊的迷信,不屑随着同学们去凑热闹。到人家贺喜,席间有妓女侍坐唱曲,我又厌恶她们声调的淫荡,唱到我一桌时,往往把她谢去。

从现在回想从前,真觉得那时的面目太板方了,板方得没有人的气味了。

因为如此,我对于社会的情形隔膜得长;就是故事方面,也只记得书本上的典故,而忘却了民间流行的传说。

“无稽之谈”有它无稽的法则

自从到了北京,成了戏迷,于是只得抑住了读书人的高傲,去和民众思想接近,戏剧中的许多基本故事,也须随时留意了。但一经留意之后,自然地生出许多问题来。现在随便举出数条于下(久不看戏,所记恐有错误,请读者指正):

(1)薛仁贵和薛平贵的姓名和事迹都极相像。仁责见于史,平贵不见,而其遇合更为奇诡,直从叫化子做到皇帝。可见平贵的故事是从仁贵的故事中分化出来的,因为仁贵的故事还不淋漓尽致,所以造出一个平贵来,替他弥补了。

(2)戏剧的本事取于小说,但很有许多是和小说不相应的。例如《黄鹤楼》是“三国”戏,但不见于《三国演义》;《打渔杀家》是“水浒”戏(萧恩即是阮小五),但不见于《水浒传》;《盗魂铃》是“西游”戏,但不见于《西游记》。可见戏剧除小说之外,必另有取材的地方,或者戏剧与小说,同是直接取材于民间的传说而各不相谋。

(3)《宇宙疯》又名《一口剑》,什么缘故,大家不知道。有人说,赵高的女儿装疯时,说要上天,要人地,宇宙即天地之谓。但戏中凡是遇到装疯时,总要说这两句,未必此戏独据了此句命题,后来看见“梆子班”中演的全本,方知戏名应是《宇宙锋》,“宇宙锋”就是一口剑的名字。戏中情节,是赵高之女出嫁与邝洪之子;邝洪嫉恶如仇,不为赵高所容;赵高就与李斯同谋害他,派刺客到邝家盗取了他们世传的宝剑,投入秦皇宫中,邝家既破,赵高之女遂大归(尚有下半本,未见)。这出戏不知道根据的是什么小说,也许并没有小说。“皮黄班”中不演全本,只截取了装疯的一段,于是戏名的解释就变成了猜谜了。

(4)《小上坟》中的刘禄敬夫妇,在剧本里原是很贞洁的,情节亦与《雪杯圆》相同,应当由老生与青衣串演。不知何故,改用小丑与花旦演了作尽了淫荡的态度,但唱的依旧是贞洁的字句。唱的字句给演的态度遮掩了,听客对于戏中人的观念,也就变成了小丑与花旦的调情了。

(5)《草桥关》与(《上天台》同是姚刚击死国丈的事,又同是“皮黄班”中的戏。但《草桥关》是光武命斩姚期父子,马武闻信,强迫光武赦免的,《上天台》是姚期请罪时,光武自动的赦免,并没有马武救援之事。

(6)《杨家将》小说中只有八妹,并无八郎。但戏剧中的《雁门关》则系八郎之事,八郎亦是辽国附马,尚二公主。其他表述“杨门”功绩的戏词,也都以“四八郎”并称。看来八郎是从四郎分化的。

(7)《辕门斩子》一剧,在“皮黄班”中,一挂斩杀剑,佘太君即出帐,一斩马蹄,八贤王亦即出帐。在“梆子班”中,则挂剑后余太君跪在帐前,六郎出而陪礼,及将斩马蹄,八贤王与之争辩,六郎献印求免官,始无精打采而出。

在这种地方,可见编戏者看描写人物的个性,比保存故事的原状为重要。因为各就想像中描写,所以各班的戏本不必一律。

(8)司马懿在《逍遥津》中是老生,因为他的一方面的人,曹操是净,华歆是小丑;且他在三人中比较是好人。但到了《空城计》中,与老生诸葛亮对阵时,他便是净了。曹操在别的戏中都是净,但在谋刺董卓的《献剑》中却是生。

可见戏中人的面目,不但表示其个性,且表示其地位。

这种事情,简单说来,只是“乱”和“安”。在我的中学校时代,一定不屑齿及,不愿一顾的。但在这时,正是心爱着戏剧,不忍把它拒绝,反要替它深思。深思的结果,忽然认识了故事的格局,知道故事是会得变迁的,从史书到小说已不知改动了多少(例如诸葛亮不斩马谡,而小说中有挥泪斩谡的事;杨继业绝食而死,而小说中有撞死“李陵碑”的事),从小说到戏剧,又不知改动了多少,甲种戏与乙种戏,同样写一件故事,也不知道有多少点的不同。

一件故事的本来面目如何,或者当时有没有这件事实,我们已不能知道了,我们只能知道,在后人想像中的这件故事是如此的分歧的。推原编戏的人所以要把古人的事实迁就于他们的想像的缘故,只因作者要求情感上的满足,使得这件故事可以和自己的情感所预期的步骤和结果相符合。作者的预期,常常在始则欲其危险,至终则欲其美满;所以实在的事情,虽并没有这样的危险,而终使人有“不如意事什八九”的感叹,但这件事成为故事的时候,就会从无可挽回的危险中,得到天外飞来的幸运了。危险和幸运是由得人想像的,所以故事的节目会得各各不同。这是一庄,其余无意的讹变、形式的限制、点缀的过分、来历的异同,都是可以详细研究的。

我看了两年多的戏,惟一的成绩便是认识了这些故事的性质和格局。知道虽是“无稽之谈”,原也有它的无稽的法则。

当时很想搜集材料,做一部《戏剧本事录》,把各出戏的根据加以考证并评骘其异同之点,可惜没有成书。这不得不希望于将来了。

同类推荐
  • 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本书是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何怀宏先生近些年的哲学文集,何先生是当代伦理学领域极为重要的学者,这本文集是何先生近些年的思考集结。上编主要是何先生梳理伦理学领域的重要问题的演变,例如“汉立六十余年之‘更化’”,“《天演论》之双重误读”等都是非常精彩的文章。下编主要是何先生近些年的长篇书评集,例如“平等的平衡”就是对皮凯蒂的《21世纪的资本》的评论。
  • 天下第一道术:老庄之道

    天下第一道术:老庄之道

    道家思想的千年不衰在于它帮助人们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既取得了世俗的成功,又不失去自我的精神家园。然而无论是《道德经》还是《庄子》都太过玄妙深奥,艰涩难懂。本书将《道德经》和《庄子》辑录在一起,总结了道家的智慧精华。从生死、机心、名利、养生、自由等几个方面,以理论和事例相结合的形式将老子和庄子的智慧阐述出来。希望以此来安顿人们的心灵,启发人们超脱现实世界的物欲之海、名利之场,过上一种合理节欲、有利身心的生活,提高大家的生命质量。
  • 沉思录(英文版)

    沉思录(英文版)

    马可·奥勒留(公元121—180年),是古罗马帝国“五贤王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作为储君,他7岁入学于罗马的萨利圣学院,17岁成为罗马的执政官,凡所修习无不精专,为同辈之首。作为帝王,他夙兴夜寐,励精图治,虽统治期间战争不断,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国库空虚,他却战无不胜,武功赫赫,承袭先人余烈,尽力守成,防止腐化。作为哲学家,他致力于古罗马斯多亚派哲学三大门类中的伦理学,在鞍马劳顿中写下《沉思录》,被称为“帝王哲学家”、“自古以来独一无二的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的哲学家”。在《沉思录》中,奥勒留并无意将自己打造成一位哲学家,写下一部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整部书只是作者与自己的对话,是自然的本性与沉思的理性之间的对话,是行动之后的反刍再思考,是作者内省的辑录,是这位古罗马皇帝对人类生存、价值指向、道德原则、善恶荣辱、苦乐祸福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 勉仁斋丛书:人心与人生

    勉仁斋丛书:人心与人生

    《人心与人生》是梁漱溟自认为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梁漱溟内心中“自谓负有沟通中外古今学术思想的历史使命”,而他的这种历史感与使命感的精神力量,则集中表现在他最后一本《人心与人生》一书中。梁氏一生著述达30余部,但代表他思想转变与哲学菁华的,却是这本《人心与人生》。这本书也是作者写作时间最长,思虑最精深的一部著作,从立意到刊布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之久。此书最吸引人之处,也是存在最大争议之处是作者预言人类文化的前途是西方文化的没落,中国文化的崛起。
  • 分配正义(中华道德文化研究丛书)

    分配正义(中华道德文化研究丛书)

    《分配正义(中华道德文化研究丛书)》讲述“个人”和“社会”是能够表达分配正义诉求的两种主体;由于个人是从个人视角来表达其分配正义诉求,社会是从社会集体的视角来表达其分配正义诉求。这两种分配正义诉求之间很容易形成张力;要化解这种张力,个人和社会集体必须同时张扬其分配正义德性;个人和社会集体的分配正义德性需要在普遍有效的分配正义原则支配下才能并举;人类一直有建构分配正义社会的理想追求,但他们对分配正义的认识、理解和追求需要正确分配正义理论的引导。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有个消极怠工的宿主怎么办

    快穿之有个消极怠工的宿主怎么办

    【你走火入魔了,你需帮我完成任务才能复活】……你他喵的骗我呢?我什么事都没犯过,就走火入魔了?……我只是修个炼,祸从天上来啊!系统:“你记得你答应过我什么吗?”舒茗:“什么?”系统:“不开挂。”舒茗:“?我没开挂。”系统:“你这剑是从拿来的?”舒茗:“……捡的。”系统:“……”#我家宿主总能掏出好东西#
  • 行道伐天

    行道伐天

    在平庸之中觉醒,从弱小蜕变向强大。在寂静之中复苏,眼目映照出无敌。在万界之中行走,从更强变成最强。在人世间成神,踏破那高高在上的天穹。
  • 漠村

    漠村

    在一个偏远山村少女小南,在经历家人离世后留下疯癫的母亲和她,同村的男子林奇自幼有着悲伤的家庭关系和一位买来的女子知秋互相伤害,小南的自私与傻子奈生默默的爱,随着知秋的意外来到揭开山村多年前的故事,四人各自背后的故事也互相不同
  • 预言传奇:“通神”占卜术

    预言传奇:“通神”占卜术

    常见的解释说占卜是藉由超自然方法来探究事物的神秘学活动。但没有人确切知道这个神秘学活动究竟源自何时,说不定在人类的祖先刀耕火种的时候就懂得了通过石头的裂纹来预测今天是否能捕到猎物。但毫无疑问,占卜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汉语中占卜的占是指蓍占,什么是蓍,别看字难,其实它就是常见的锯齿草的学名,蓍占就是用这种草的茎来捣腾。卜是指龟卜,用火烧龟壳,看它出现的裂纹形状,来预测吉凶福祸。殷墟伪甲骨文就是龟卜存在的直接考古证据。当然,远古时代的中国可不止这两种占卜方法,还可以用周易、梅花易数来立卦占卜,也可以弄点小动物——鸡、鸟来算算。
  • 大秦神捕

    大秦神捕

    这是一个现代扑街侦探——柯历,穿越到大秦王朝当捕快的故事。“年轻人,大秦子民的幸福生活,就全靠你了。”“为了大秦的社会治安,在下义不容辞。”柯历语录:我此生最喜欢、最享受的就是一个我认可的有效而又稳定的社会秩序,我很高兴我的职责是维护我心中所认可的大秦王朝的社会秩序。
  •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以宏大构架、多维视野和立体思维,全面勾勒中国和谐社会视野下舆论传播的特点、模式、影响、作用,对舆论传播学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特点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描述、客观介绍和深刻分析,探讨当下舆论传播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舆论传播成功引导的方法、手段、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精的见解和观点。全书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涉及广阔的国际国内背景,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意义。适读对象:宣传教育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学术研究者。
  • 神者玄才

    神者玄才

    大陆第一势力的公子旗木林,天赋异禀,光圈环绕,却毅然舍去一切,甘愿在这红尘争渡,历幻海沉浮,游荡八方结一世好友,从零走起,一样威震八方,寰宇执掌!是笑傲江湖,站在最巅峰?还是沉沦苦海,弥渡一生?看小小少年如何成为一代神玄霸者!一切尽在神才!
  • 直播大唐

    直播大唐

    28世纪,青年米小四意外来到大唐,做起了一名主播,凭着超级科技,步步生莲,直播生涯风生水起,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主播,成长为带主播的传奇人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奏者哟,吾名尼禄

    奏者哟,吾名尼禄

    唔姆!这不是懒,这是休息,合格的皇帝陛下应该劳逸结合!少女躺在王座上是如此说到。这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人召唤余啊!余不要去参加什么圣杯战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