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5300000059

第59章 述学

曹聚仁

十多年前,章太炎师讲演,我所笔记的《国学概论》,将由创垦社重版时,我曾看了两种日文译本,武田熙的那一种,已经有了注解。我原想翻检《章氏丛书》,也作一回笺注工作;可是动起手来,非三五年不能完成,便用沪版付印算了。这一部《概论》,从沪版到渝版,已经刊了三十二版,港版也印了五回,最近还有几种翻印的版子,总在十万部,该算是最销行的一种。三育书店要我另写一种,供一般青年的课外读物。一开头,我就准备替章师的《国故论衡》作笺注,辅以《蓟汉微言》,一动手就知道这工作太不容易,因为我对佛家唯识宗没有根底,说得不好,会闹笑话的。二则我对语言文字音韵学,也不是专家。

《国故论衡》三卷,只有中卷可以作较好的注解,似乎也算不得完整的工作。因此,索性另起炉灶,跳出章师的圈子。

我初读古代经典,对经典当然不够领会,后来也算读得不少,却也不够来批评。近二十年,才借了新考证的光,懂得怎样实践“古为今用”的路子。因此,这回“述古”,是从“疑古”开头的,用批判的眼光来接受文化遗产,和新中国的学人同其步骤。我不是河水鬼,站在河岸上,要拖落年青一代去投河的。

我是要指点他们不要恋古、迷古、信古,要明白古代文化遗产,其中“国糟”多于“国粹”,吴稚晖、鲁迅他们劝人莫读古书,那才是金玉良言。

当我开始和年青人谈国故之初,他们离开科举式的会考,还有七八个月;如今,这一期的会考,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我们且看看这一期“国学常识测验题”,以及“中国文史试题”,显得那么冷僻,足证香港教育当局的顽旧,食古不化。我曾对几位朋友的儿子们说:年轻人应该起来说话,向教育当局提出要求,要他们把全港中小学的文史教师集合在一起,把这一回试题,让他们下答案,假使这批文史教师都考试不及格的话,那么,教育当局应该滚蛋。他们不能不对这种科举式的会考负完全责任。这是我的建议,合理的建议。

有人问我:“你是怎么读古书的?”先父是清末最后一科的秀才,他从杭州应乡试回来,便受康梁维新运动的感召,主张废科举、兴学堂,女人放脚学蚕桑了。先父幼年在私塾读书,只是跟着塾师念书读字,并不讲解。他对我们,便着重讲解以明文字意义为主。这是我们最受益之处。我三岁新春,便读了《大学》全篇,而且字字会写,句句会讲。这是我一生入门第一课。我不曾读过《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和《千家诗》,却会讲“大学之道”,也算翻出了“科举八股”的斤斗了。因此,六岁那年,就会写三四百字的文章,在乡间也算是“早慧”。我并没说“早慧”有什么了不得的好处。

到如今,我已经记不起先父当年怎么对我讲解四书的了,因为乡间只有朱熹的《四书集注》,而他又是笃信程朱的学人,一定依朱熹的说法。我读了《大学》,接下来,并不叫我读《中庸》,也不是读《论语》,而是读《孟子》。幼年时期,我把《孟子》读得熟透,可以从任何节背起。接下去,先父叫我读《朱子小学》,便是《礼记》节本。这一来,就有了一个小问题。我们那三家村,只有我们姓曹的一家,和我同祖的曹族,远在二十五里外的金华洞井。因此,我们这一房,三百多年的祖先,我们都得依年节来祭祀。因此,我家的旧屋以外,就有那后进的堂楼,那儿有一排神位柜子。先父告诉我们:“柜中得依左昭右穆来安排。”我们每逢祀祖,如把神位的昭穆次序弄错了,就得挨先父一顿教训。

为什么孙要继祖,子不要继父?先父说是依《礼记》,《礼经》是这么说的,所以错不得。后来,我到杭州一师去读书,向单不庵师去请教,他也只说《周礼》如此,也说不出一种道理。我回家仔细向先父探问,他也只说祠堂里左昭右穆,就是这么一种成规。我敢说,在香港那些熟读四书五经自以为博古的遗老遗少们,直到今日,也未必有人懂得此中原由。因为,那些博古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摩尔根在原始民族中说过什么,所谓群婚制是怎么一回事、呢!

读古书,如四书五经一类,对于中国语文程度的提高,我是不十分相信的。

周氏兄弟鲁迅和知堂老人,他们都说,在他们幼年,死啃那些古书,并没什么好处。帮助他们开窍的,乃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后来是《聊斋志异》;他们一生受益的是杂学。我呢,六岁以后便开窍了,得益之处乃在替先父抄状子。先父在乡间,仿佛《四进士》中的宋士杰。读了那些状子,比较韩、柳、欧、苏的古文,不知好了多少倍。因此,那年,我也会写书信,写状子,还写姑母五十岁寿序。总而言之,用文言作文,在我是稀松的事,跟今日爬格子差不多。

就在十岁那年,有才小学来了一个文史教师朱芷春师,这对我的一生是极重要的转折点。我的家乡在金华山脚,和闻名海外的黄大仙是乡邻。而朱师是浦江城中人,刚在金华七师毕业。他有一回,从金华回来,昏夜在我家投宿,跟先父谈得很投机,答应毕业后到育才来教书。他在金华七师念书,他的老师给他看了一部王船山的《读通鉴论》,他实在太爱好了,所以对我们这些年青小孩子来谈《读通鉴论》,每逢上历史课,他一定抄一段王船山的话在黑板上。我相信,我们同学之中,只有我勉强多少接受一点。上一代的读书人,大多受过吕东莱《东莱博议》的影响,而我呢,一脚就跨过了《东莱博议》,把吕东莱踢在一边了。谁也想不到,一个山谷间的十岁孩子,会成为王船山的门徒呢!

王船山的史论,绝不是专做翻案文章的怪论,他不是吕东莱,也不是袁了凡,是一个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家,他决不人云亦云。吕东莱是浙东学派舶学人,但他的《东莱博议》乃是年轻时的窗课,弄弄笔头,思想还未成熟。用以和《读、通鉴论》相比,乃有天渊之别了。

打开窗子说亮话,我这个“非圣无法,离经背道”的孔门叛徒,虽不像吴虞那样只手打孔家店,却是宗道、“墨、名、法而轻儒家,在儒家,也是宗荀而非孟的人;我是浙东史学的后代,对程、朱、陆、王都不信仰。说得明白一点,我走的是王充、郑樵、颜元、李塨和王船山的路子;我接受唯物辩证观点,正是从王船山的史论中来。《读通鉴论》,乃是引渡到彼岸的踏脚石。我最赞成这么一句话:“要是古不为今用,那就用不着一切的‘古’。”我是从来不买“古董”的,我们要研究甲骨文字,也只是为了要劈掉黄唐盛世的玄谈,建立一个新的古史观。

且说,我带了先父的理学观点到了杭州,在杭州第一师范,师事单不庵师;他也是理学先生,但他的治学方法,正是清代朴学(皖学)路子,我才懂得如何校勘,如何辨伪,如何考证法门。从单师那儿了解段玉裁,王念孙、引之父子,以及焦理堂的考证学。有一时期,我很醉心章实斋的《文史通义》;我一向看不起文人(弄笔头的人),自许为史人,直到今日,我还是觉得“空头文学家”毫无道理。

替章太炎师写《国学概论》笔记时,我并不十分了解章师的学问。但章师却引导我走“魏晋文章”路子。单师教我体味桐城派祖师归有光的小品文,章师却教我们蔑视唐宋古文,对浓馥的魏晋文章有所欣赏。一般人在那儿赞叹韩退之文起八代之衰,章师却说韩、柳、欧、苏戋戋不足道,对我真是当头棒喝!

启发我的有关历史的智慧的,乃是房龙的《人类的故事》。有人以为房龙算不得是大史家,可是如卡莱尔那样的大史家,对我并无多大的启发。房龙在鹿特丹(荷兰)的老圣洛仑斯教堂的塔尖上,了解了历史的教训。他们到了第二层,再上一层,又上一层,一直到了无数层,再上一层,忽然他们的眼前大放光明。那一层与教堂的屋顶一样高,人们将它当作一间储藏室用的。那里摆着一些丢弃的可尊敬的信仰的符号,这种信仰在许多年以前为那些都市里的好百姓丢弃了的,上面都盖着几寸厚的尘土。从前我们的祖先以为生死系之,视为最重要的东西,如今却变为垃圾废物了。那只勤勉的耗子,在这些泥塑木雕的空隙中,筑起了它的巢穴;而那只永远注意的蜘蛛,在一尊和蔼的圣像的支撑开的两臂之间,设了一爿店铺。一一这一段喻词,我们一看眼前实事,便可以明白了。在父与祖的世代,今文学乃是学术思想界的争论中心;可是,仅仅半个世纪之隔,年轻人已经不知什么是古今文学了。但,科举幽灵却仍在所谓会考制度荡漾着呢!房龙说得好:“历史乃是经验的一个大塔,为时间在无穷的过去时代中所建成的。”我该把开门的钥匙交给年青人。

同类推荐
  •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人既高贵又渺小,人因思想而高贵,高贵到知道自己渺小和高贵。人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所以他是一根芦苇,但他因为会思考,可以囊括宇宙,可以通向无穷,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神造天地,而天地不知,唯有人有知。人因会思考而高于万物,统率万物,高贵得如同世间的王。
  •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从斯金纳的思想史观、“历史语境主义”、“无依附的自由”、国家理论、公民理论入手,着重阐述了斯金纳对思想史研究范式、共和主义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贡献,并将其理论与传统观点进行了对比和剖析。
  • 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研究:从“关怀自身”到女性主义

    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研究:从“关怀自身”到女性主义

    本文通过阐释福柯对康德式“启蒙”概念的分析及其对于现代性的理解,分析福柯从“自身”出发建立的相关美学理论。在对相关文本的解读基础上,讨论福柯的生存美学理论,以及该理论对当代女性主义思潮起到的启示作用。
  •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约翰·塞尔(1932—)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的、以研究语言哲学问题著称的分析哲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言语行为》、《词语与意义》、《意向性》、《心、脑与科学》、《心灵、语言和社会》。本书是初稿系约翰·塞尔在1984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里思学术系列广播讲座上的演讲稿,经修改后以《心、脑与科学》书名于当年出版、被西方哲学评论家誉为“比他以往任何著作都更广,更深地表述了他的心的哲学观点”。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及语言哲学往往拘泥于命题,语词的研究,而忽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使语言哲学也开始回归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而且,其研究方法富于当代语言哲学的色彩。
  • 爱、自由与责任:中世纪哲学的道德阐释

    爱、自由与责任:中世纪哲学的道德阐释

    本书立足爱、自由和责任三个关键词,不仅分析了奥古斯丁爱的哲学的确立和对古典伦理学的终结,分析了贯穿中世纪的意志主义的奠基和流变,而且分析了中世纪道德观对后世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效应,尤其是对马丁?路德、康德和约纳斯的责任思想和普遍伦理的深远影响。此外,本书试图阐明中世纪这一前现代的哲学形态与后现代思想的内在精神的契合。
热门推荐
  • 撞青春

    撞青春

    青春是难以忘怀的旅行,因为一路上有陪伴我们成长的人,沿途的风景无比的美丽。我们一路上,有快乐、难过、悲伤、遗憾......却依稀记得那一抹最初的悸动......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七佛所说神咒经

    七佛所说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方圆大智慧:成功可以变得很简单

    方圆大智慧:成功可以变得很简单

    谁都渴望人生幸福、凡事成功,每个人也都在倾一生之光阴去无怨无悔地追求幸福与成功。也正因为如此,世界充满了激烈竞争,人们愈发疲惫忙碌。人生到底是什么?成功是否可望不可及?成功是否只是少数人的特权?成功真的要付上很大的代价吗?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力量能够巧妙带来成功?
  • 异世君

    异世君

    谁不想穿越古今,谁不想当故事主角,而我却如此幸运,来到异世大陆,纵横万古八荒,俯视众生大地,笑傲祥云九霄,我不要天地人皇位,我意永恒。
  • 试婚格格

    试婚格格

    什么!试婚格格!也就是挂着好听的格格二字,其实就是大婚前夜替真正的格格去试试驸马爷有没有隐疾的宫女!妈的!自诩绝不会出口成脏的于紫痕边骂边从床上跳起来。岂料额头狠狠贴上古式雕花檀木床的横梁。“咚”一声重响,她虚弱的身躯滑落到地上。※长乐城最繁华的大街。“公子,不知今夜可否与小女子春宵一度?”于紫痕伸出胳膊拦住原地站了三个时辰才好不容易看中的男人。“什么!”轩辕辰逸听到这句话也不禁一愣。这要求也太…太…惊世骇俗了吧…不禁再把眼前女子细心打量一遍。虽隔着黑纱,看不清她的容貌和此刻的表情,但凭直觉这女子不像是花街柳巷之人。那就是女子的脑子有问题?不可能!脑子有问题的女子怎么可能把这句话说的如此淡定?※“啪!”一记响亮的耳光迎面过来,于紫痕的脸上立刻多了一只手掌印。“贱人!别以为你踩了狗屎运被驸马宠幸,你就可以脱离了我的股掌。记住!我贺兰弘毅永远是你的第一个男人,你永远忠诚的人只该只有我一人”鼻子里冷哼出来的声音充满着浓重的警告意味。※“紫痕,你放心如果你没有地方可去,请记住我这里什么时候,境况都是你最理想的港湾。”一道温和的声音又一次在窗棂响过,然后消失在寂静的夜空…※她是倒霉穿越的试婚格格,她是多方宫廷斗争一箭双雕或一箭三雕计划中的那根箭。亲情,爱情,友情交织,且看她这根箭最终射向何方…^__*)嘻嘻…芸芸休息了好久,终于决定开新坑了,望大家多多支持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鸿蒙至尊天帝

    鸿蒙至尊天帝

    我心中有个梦,梦见繁华大唐;千年历史沧桑,辗转星辰轮回;笔墨丹香传世,盛世繁华写照;执手与君闯荡,万国再续辉煌。 亿万苍生,万界诸天。 我为天帝,当镇压诸天。
  • Itinerary of Archibishop

    Itinerary of Archibisho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