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5300000068

第68章 学路历程(节录)(1)

周传儒

我幼时,颇聪慧,为亲戚师友所喜爱。五岁,入私塾,读诸杂字书。如《三字经》、《四字经》、《百家姓》、《增广》、《孝经》、《龙文鞭影》,虽善背诵,实不解其义。

六岁lJl~学,从郑竹筠弟兄习新学,如语文、英文、算术、常识;然仍旧读经,而且是重点课。初小四年、高小三年,已读完四书、五经,均能倒背,问上句,答下旬。南北朝骈文、唐宋明清古‘文,如《古文观止》所载数百篇,亦能背诵。其事甚愚,其法甚笨。对不升学之人,可谓纯属浪费,但对进一步治经学、史学、文学之人而言,确为有坚实之基础。起初,不知其价值,亦尝随俗排经、骂孔。后见王静安、梁启超、章太炎及北大、师大、清华诸大师,皆通经义,始恍然于经学、小学、史学,亦自有光芒,自有身价。

江安出了许多闻人,在全省全国皆知名。如南街朱山父子,皆工诗、能文、通经,北街傅增湘弟兄,皆翰林。傅氏双鉴楼藏书之富,版本学之精,为天下第一。东街冯飞,留日后为张群秘书长,以诗文、书法名世。黄荃齐、黄樨荃父女善诗、精书法,名震成都。幼时闻其名,然不敢干谒,心识而已。这些人造诣各别,然而对青年皆有启发作用,不失为青年的楷模。

十四岁,省督学易光谦到江安查学,召集全县高小及县中学学生会考。国文题为“学贵有恒论”。我交第一卷,以第一名获奖。人称“神童”,遂蒙师长、亲友聚资送往成都,考清华留美预备部幼年生。不录,遂留在成都,读省立第一中学。这是我出门读书的第一次,也是我争取上进的第一步。自此以后,凭一支笔考大学、考研究院、考留学、考各级学位,战胜攻克,一往无前,连连获选。

三.中学时期

在成都第一中学,读了四年。当年国文老师熊玉阶,川南名帘。历史老师祝彦和,人称祝大布衣,史学最深。地理老师彭昌甫,为有名的地理学家,自编讲义,自画挂图。诸人教学力量之强,称全省第一。只可惜数理化师皆不济,大有理轻文重之象。我本来好数理化,想成为科学家。但终于爱上了文史。

当年,成都有些遗老,保存了国粹,号称“五老七贤”。其中有一位徐子修,在各中学讲修身课,挑选各中学的尖子,组织“丽泽会”,每月会文一次,有奖。于是各中学都出了一些高材生。这些人国文根底好,而数理化都笨。考成都高师有余,考外省大学不足,因为偏科。我有两个同学、陶世杰、文百川,在成都人称黑白二将军,皆善诗文,后来在中学、大学教国文,死死地保存着当时的所谓“国粹”。

其时老一辈的国学大师,如向仙樵、林山腴,龚向农,不在“五老七贤”之列,而在成高、川大教书,充实了大学阶段的中文系。当年我不肯干谒,不好交际,对于成都的老师宿儒,知其名而不识其人。外县的大师,知有威远的赵熙(号尧生),工诗、能文、善书,在京时,常与梁任公师相唱和。另有吴虞其人,大唱“打倒孔家店”,与胡适之相呼应。井研廖季平,高举经今文学大旗,继承龚自珍、阎若璩之异说,讲春秋三世,大同小康。究竟是康南海影响了他,还是他影响了康南海,在学术界有争论。康早达、廖隐晦,浅学如我,不能判断,只能说是同工异曲,各自称王。他们在京曾相识,而交不密,不能说是抄袭,最多是雷同而已。杨深秀是戊戌政变“六君子”之一。有一四川人,为刘光第。这些人我都不识,仅闻其名,对我似乎有启发、有影响。辛亥革命,最有名的四川闻人为蒲殿俊、罗纶、萧湘,皆大学者,可惜我一个都不识,当时才十岁。

“在中学四年,国学知识,特别是历史、地理、国文,大有提高,尤其是《史记论文》、《文选》、《古文辞类纂》皆曾背着学监挑灯夜读,”能背诵者甚多。

文字短浅者,一二遍记熟,艰深者三四遍亦能成诵,记忆力较强,几于过目成诵,所以在国学方面,较有根底。虽说与时代风气有关,记忆力、了解力的秉赋,似乎也有些关系。

四.北京师大时期

中学毕业时,才十八岁。家贫、无亲、无故,无人援引,想当一名小学教师而不可得。正在走头无路之际,北京师范大学要在成都招生,取录三名,(衣、食、住、讲义)一律公费。考生逾二百,我以爱好数理化,平均分数较高被录取。

无路费,向仙樵当教育所长;每人发路费五十元,成全了我们。

到北京师大报到后,举行复试。我报名是理化系,结果把我分配到史地系。

当局说:“你国文、史地,都在90分以上。而数理化较差,还是学史地好些。”

这是第一次受到打击。

当时史地系的中国史老师,有王桐龄一一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历代党争史的著者,有章嵌一一中国文化史著者;西洋史老师,有熊遂、何炳松,为通史新义;西洋史的著者,又当过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所长;地理老师白眉初,为中国地理总论二巨册、各省分志十巨册的著者,在北京颇负盛名。马衡、朱希祖,亦来兼课。前者在金石学有盛名,后者长于宋史、五代史,然而他讲史概,不甚负责。当年北大、师大、女师大三校教授,往往到处兼课,而所讲的东西,到处都一样。

从北京师大毕业出来的历史学者,早年有李泰菜、张仲和、常乃德,后期有周谷城、杨人椴。其作风是朴实,其特长是渊博。掌握材料虽多,而不为放言高论,言行谨慎。由于老一辈不是第一流,弟子亦不能成为第一流。比较著名的人物,现在还有楚图南、杨秀峰,皆我的同系同学。北杨、南周,周谷城执上海史学界之牛耳,历二三十年。两人皆英语系毕业生。

回头想来,我认为要作一个学者,首先要求天资聪颖,多才好学,在自己学习领域内下苦功,作为历史学者,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如经学、小学、史学,有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求循序渐进,有全面的知识,并且有专门的、深入的知识。冒昧不得、冒充不得。

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机会,包括着优良的时代,优越的环境,优异的良师益友。我自己虽然不是一个卓越的学者,然而生在“五四”以后,学术昌明时期,到图书多、人才多、良师益友多的北京去学习。这样的机会,成全了我们。要求上进,就得到上进、深造的机会,不是自己有了不起的才华,而是机会好,多少能有点成就,也算是不容易的事。应总结自己一点点心得,传授给青年一代。

师大毕业后我就考上商务印书馆讲习班,留馆当编辑。一年后,回到师大附中(北京首屈一指的重点中学),教史地。又到师大史地系当讲师。当教员和讲师,无非复习点功课,加深了解。到商务印书馆当编译,可是有重大关系。

叶圣陶、沈雁冰、胡愈之、郑振铎、周建人,当年都同我一样当编辑,后来加入左联,都成了闻人。张其昀、向达,也一样当馆外编辑。久坐必有禅。这些人都不经留学,而比留学生更吃香。

我是一个留学迷。从1925年到30年,三次投考清华官费留学。两次考第二名备取(当正取不去,以备取补),两次历史门正取生为曾友豪、郭斌佳,皆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毕业,以英语优异胜。国立大学毕业生,英文远不如教会大学。这两次对我的打击,更坚定了我学习外语的决心。全国国立大学毕业生,在留学考试各科获选的人极少,我算是例外,说朋国家办大学文科(英语专业除外),外语太落后了。国文系不注重外语,可以原谅;历史、地理、教育、政、法不注重外语,是不能被原谅的,学外国史不通外国文,是严重缺点。

同类推荐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青春典藏版)》由三百则格言警句构成,内容包含了如何知人、察事、观物、抉择及行动的策略。这些格言极其简洁、干练、坦诚,机锋四起,细细品蛛后更觉入木三分。本书旨在为人们提供能够身体力行的行动指南,指导人们如何获得成功,并在人格上臻于完美。本书适合细嚼慢咽,阅读时切匆贪多求快,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深加体味。一向吝于赞扬的哲学家叔本华将此书译成德文,并说:“这样的书,仅仅通读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它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简言之,它是一位终身伴侣。”而尼采则说:“关于精神道德之微妙,欧洲尚无比此更精美而兼复杂之作。”
  • “存在”之链上的美学:形而上美学的演进史

    “存在”之链上的美学:形而上美学的演进史

    本书是以西方美学的历史进程为中心,研究形而上学的发展变化如何决定着存在论的变化,而存在论的变化又如何影响着美学的形态、方法与主要问题。本书的核心线索是描述“存在”范畴的历史变化如何改变着美学的基本问题与形态,把形而上学史与美学史进行比较研究,从形而上学发展的角度研究美学的发展进程,进而分析一个时代的形而上学如何影响着时代的审美追求,是对美学之存在沦基础的探究,也是对审美的形而上学性的探索。本书所给出的是一种彻底哲学化的美学,是一种“形而上美学”。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跟儒家学拿得起 跟佛家学放得下 跟道家学想得开

    跟儒家学拿得起 跟佛家学放得下 跟道家学想得开

    人生的事看起来好像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就三件: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拿得起是儒家的最高境界,放得下是道家的最高境界,想得开是佛家的最高境界。本书从这三个方面剖析了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引领我们在中国哲学中解决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
热门推荐
  • 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丛书,将中国历史上在抗击外敌战役中荣立功勋、威名远扬的名将事迹做以介绍,将中国古代名臣名将独有的思想气节,转化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在当代中国正经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戍边卫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亟需宣扬,卫国英雄的形象更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中。本套图书面向青少年读者群,配以手绘插图,装帧精美,作品版本经典,作者均为相关领域研究专家,是值得收藏阅读的人物传记读本。陈明福所著的《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以白描笔法,讲述了邓世昌成长经历、抗击外敌的气壮山河故事。?????????????????????????????
  • 盛世嫡女:毒妃天下

    盛世嫡女:毒妃天下

    怀恨重生的白兮,有着倾国倾城的容貌,更掌握绝世罕有的玲珑针法。她不再懦弱,她步步为营,锋芒毕露,誓要重回南国,将害她之一一斩除。此时,有一男子,携她之手,护她在怀,免她苦难,以赤城之心暖她冰凉之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契阔刀

    契阔刀

    属于侠客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让我们一起见证江湖的黄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南柯寻魂记

    南柯寻魂记

    普通人南柯,遇到上古神仙残魂用金银珠宝利诱她帮忙寻找失散的魂魄,为了赚钱帮玉雕师男友再次创业,她同意了。只是,平凡普通的她怎么寻找那看不见的魂魄呢?PS:本文虽然有灵异因素,但是偏日常,会介绍一些翡翠行业行内人才知道的规则及内幕,对翡翠行业感兴趣的,欢迎一起来讨论
  • 烤焦疑问

    烤焦疑问

    蔡波赶到迎宾山庄时看了一眼手表:午夜两点零五分。迎宾山庄悄没声息,这种时候别说人,鬼都跑去睡了。但是最靠水边的两幢别墅还有灯,楼上楼下一片通明。这一片别墅区位于湖边。湖呈月牙形,名字就叫“月湖”。月湖四周绿树环绕,绿树旁射灯耀眼。灯光投在湖面上,湖水轻摇,闪着寒光。除湖畔两幢别墅外,其他小楼座座黑暗,窗子里边没一盏灯光,只有楼角壁灯与别墅间的路灯相接,连成一线照亮空无一人的林阴道。蔡波吩咐:“轻点声。”轿车悄悄滑向亮灯的别墅。林文祺在房间里等候。
  • 暗杀1905(第2部)

    暗杀1905(第2部)

    1905年,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烈的“暗杀时代”的序幕缓缓拉开: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暗杀部;蔡元培组织光复会从事暗杀活动;陈独秀出任暗杀团幕后策划;甚至文人鲁迅也加入了暗杀团。无论他们信仰什么主义,怀揣什么目的,都企图用这种最古老的暴力方式掌控整个国家的未来。在那些被遮掩的历史中,一名真正决定他人生死的刺客也被时代洪流卷入多起政治暗杀中,成为各方势力制衡的关键:他孤身闯入紫禁城刺杀慈禧,也在东京出任过孙中山的保镖,还曾潜入大牢营救汪精卫,更与吴樾等反清志士结下深厚情谊。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中,他在无数个黑夜,用一次次暗杀行动改变了自己和这个国家未来的命运。
  • 快穿之娇娇你别黑化

    快穿之娇娇你别黑化

    永无止境的黑夜,才是最绝望的等待。她看了看自己满身的伤痕,突然低低笑出声来。没有心,该怎么爱人?其实很简单不是吗?那就让他和自己一样啊。(1V1,女主全文黑化中,男主后期是病娇。女宠男,甜不甜我没更完我不知道,依人而定,我已经尽力了。前三个世界黑历史,黑历史,黑历史!!!前后可能不连贯因为屏蔽太多我已经放弃前面了!不喜者绕道左转,勿喷!)
  • 双孪演义

    双孪演义

    仙界大战,导致众神纷纷陨落,古神盘古出手,平息战火,亲临凡尘,散大道修行之功三十六书,小乘修行之法七十三篇,更是传诵道:修行无高低,缘者得之,传至世代,缘者自得。在这片崇尚武道至上的异世大陆,有一对胞胎兄弟,看似生于平凡,却注定一生不凡。承继能力,不断修行,一路披荆斩棘,终将登巅。后世人称“大承继者”,背负“和平”与“安乐”之名。其脚步行遍世间每一寸角落,他们去到哪里,就将和平与安乐送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