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5300000079

第79章 治学二题

金景芳

提倡求实

我自幼学习,有多方面兴趣。但是,由于家境贫困,又住在乡下,不但没有条件学新科学,并自处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外,我做学问是从学作文章开始的。当时的东北,桐城派古文还有’广阔市场。我学文章就是从学作桐城派古文开始的。学桐城派古文不能不读唐宋八家的文章。后来渐觉唐宋文章多空腔滑调,不如魏晋文章精严。因转而学魏晋人文章。后来渐觉魏晋人文章不如两汉人文章质实,,魏智两汉人文章又不如先秦诸子都讲学术,有内容。最后,我相信“大文章从六经得来”的说法,因肆力于经学。

我读书有一个怪脾气,就是不怕难。越难我越想读。又由于我得力在自学,我喜欢独立思考。我认为对的东西,敢于坚持,敢于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

当我开始和读书人接触,和古书接触,总有一种神秘感。觉得他们或它们都是全知全能,高不可攀。接触多了,久而久之,发现他们或它们并不神秘。

相反,还有很多缺点、弱点。从此,在我的头脑里,逐渐没有了神的位置。到了后来我认识到,不论古人也好,今人也好,他们都不是神,而且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神。我们尊重某人,是尊重他能发现真理、捍卫真理,为人类造福,而不是对他盲目崇拜。

对我们今天新中国的历史学应当怎样估计?依我看,不应估计过高。如果真正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作准绳,恐怕还处在大辂椎轮阶段,不能说已经发展到某种高度。以中国奴隶社会历史研究为例来说吧。中国奴隶社会是什么样的奴隶社会?其上限、下限应划在哪里?对中国奴隶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应当怎样理解,才是符合马列主义观点?以及其它如井田、宗法、若干有代表性思想家的思想等等具体问题都没有很好解决。特别是长期以来存在一种“一言堂”,或利用社会地位、政治力量来推行学术观点的习惯,极不利于历史科学的发展。

这样怎能说已经发展到某种高度?

我认为今天的当务之急,应提倡求实,力戒虚夸,继续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正确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要怕否定成绩。果真是成绩,谁也否定不了。不是成绩,而是吹起来的,迟早免不了被否定。

1980年7月12日于长春

1982年1月26日校

读书和科研

我没有上过大学,更没有出过国,留过学。我做教学工作是从任初级小学教师开始的。以后,我又教高小,教初中,教高中,最后,我进入大学,一步步地从兼任讲师、专任讲师、副教授而至教授。今天我之所以获得一些专业知识,主要是靠自学。

自学当然是不得已而为之。然而一切事物都有两重性。我看自学也有优点。第一,自学一定有主动性,积极性;第二,自学一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第三,自学一定能够独立思考;第四,自学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这四点,都是做好学问所不可缺少的。

我在学术上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让我谈治学,我感到实在没有可谈的。无奈不能推却,我只好就过去和当前所获得的点滴经验谈一谈。

首先,谈读书。

古人有一句名言,说:“读人间未见书,不若读人间常见书”。这句话我很欣赏,并且经常用它作为我读书时的指导。据我理解,常见的书是经过古今人长期筛选的结果,多半是最好的,最切实用的,同时,也为更多的人所熟悉。未见的书当然不能说没有好的,但多半是少量的,冷僻的,甚至是怪诞的。一个做学问的人,应该把基础打得宽些。这样读书时就要把常见书放在首位。

读一部书,我看序跋目录都要读,最好先读,因为读了序跋目录以后,已初步地了解到这部书的要领和特点。读第一遍,要’从头至尾,一字不遗。读第二遍、第三遍时,就要注意这部书的要点重点和问题,从而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假如有注疏,要先从白文读起。然后读注,读疏,最后还要回到白文上。

切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注疏上,而忘掉了白文,变成本末倒置。对于最基本的书,必须熟读精思。古人说“旧书不厌百回读”,这是经验之谈。学习马列主义的,都知道读经典著作,读一次有一次心得。读古书,如读群经、诸子等,也会有同样感觉。

读书专、精是必要的。不专不精不能有新的成就,但是又要通,要博。因为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一种专业往往和很多种专业有联系。不通,不博,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解决本专业的问题的。

读书是接受前人的经验。人类历史的发展、前进,就是依赖于接受前人的经验,才发展前进的。但是,接受前人的经验不等于鹦鹉学舌。即决不要盲从附和,人云亦云;而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所以,接受前人的经验问题,也是一仑批判继承的问题。人类历史就是在这个批判继承中前进的。

其次,谈科学研究。

我过去在初级师范本科读书的时候,不懂得什么是科学研究,只知道读书人应当学会作文章。当时,我学作文受一位教国文的老师影响根深。这位老师喜爱桐城派古文。讲国文时,遇到桐城派古文,总是极口称赞。因此,我也学作桐城派古文。买《古文辞类纂》探求古文义法,揣摩所谓“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久而久之,逐渐感到桐城派古文有些矫揉造作,故作姿态,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也多空腔滑调,不如汉魏的文章精严,有文采。因进而读《昭明文选》。

后来,我又了解到要想把文章真正作好,光在形式上下功夫不行,必须有内容。因又进而读史部、子部、经部的书。史部书太多,不能全读,我只读了“四史”和《资治通鉴》。子部书我最爱读《老子》《庄子》。对于《墨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都不如老、庄所下的功夫多。经部书,我是喜读《周易》《春秋》和“三礼”读了历史、诸子、群经以后,我的眼界开阔了。这时,我的头脑里很快就产生了许多问题。对于一些问题,我也有了同意或不同意的看法。当我把我的看法写出来,登载在刊物上,人家告诉我,这就是科学研究。

当我正式做科学研究时,明白了我以前所做的,就是基本功。搞社会科学的基本功,一般说为文、史、哲。过去孔子称为事、文、义;刘知几称为才、学、识;清代古文家称为理、词章、考据;其实,都是一种东西,只是说法不同罢了。

凡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内,无论学哪一门专业,第一,都要能写好文章。如果文章写不好,不能正确地表达思想,那就很难说已经学好这个专业。这个写好文章,其实,就是上边所说的“文”,或者叫做“才”或“词章”。第二,要能掌握有关本专业的大量的比较系统的资料。而这一点就是上边所说的“史’,“事”“学”或“考据”。第三,都要有观点有逻辑思想。这就是上边所说的“哲”“义”“识”或“义理”。当然,由于专业不同,不能不有所偏重。然而总的来说这三点都是不可缺少。所以说,它是社会科学的基本功,在初学时,必须努力学好。

谈到科学研究,我的经验:

第一,要选好专业。人当开始学习时,大多数都不知道哪一种专业好,于是任凭兴趣驱使,什么书都想看。当然在打基础时,什么书都看,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基础要打得越宽越牢越好。但到一定的时候,就要选好专业。否则,所学没有一个中心,很难深入下去。社会越发展,分工越细,在今天,想做一个无所不知的圣人是不可能的。

第二,要选好题目。试作时,题目不宜受限制。不过,小一点好。最好是有几分把握。免得由于作不好,而挫伤锐气。

当正式开展科学研究时,选题就成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最好要选本专业当前存在的重大的,带有关键性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条件。这不是说微观的题目就不许做。不过,我看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宏观上。因为大的问题解决了,小的问题往往就可以迎刃而解。

题目不一定是新的,但内容却必须新。没有新的见解,凡是重复别人的观点,不能算是科学研究。做科学研究必须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又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科学才能发展,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会不断地进步。

第三,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里所说的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说的实际是指中国历史实际。也就是说,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必须从中国历史实际出发(因为我是搞中国古代史的)。

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实际上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理论之可贵,就在于它能发现事物的本质、事物的规律,具有普遍意义。但是,任何理论,决不能穷尽事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解决具体问题,理论只起指导作用,不能用理论来代替。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历史研究如果不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而重复什么“史料即史学”的谬论,历史将永远不能变成科学。

反之,如果不从历史实际出发,而误信什么“以论带史”也是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的。

第四,要坚持唯物论。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这是对唯物论最好的说明。所以做科学研究,是结论在末尾,还是在先头,这是唯物论与唯心论最明显的分野。

在“四人帮”横行时期,曾经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制造成大量的冤假错案。他们这样做,在哲学上的特征,就是大搞唯心论。他们一贯是先定案,后调查。应用毛泽东同志的上述观点来考察,他们正好相反,是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先头,而不是在它的末尾。

过去在学术界有所谓“疑古派”。他们的口号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他们的主张是“先把古史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将来等待金石学考古学发展上了科学轨道以后,然后用地底下掘出的史料,慢慢拉长东周以前的古史。至于东周以下的史料,亦须严密评判,‘宁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一实际上,他们也是先定案,后调查,怀疑一切,打倒一切。那么,他们是否也制造一些冤假借案呢?对于这一点,现在学术界的看法可能不一致。据我看,他们也是大搞唯心论,他们所制造的冤假错案,也不会少。只是至今还没有人起来做平反工作罢了。

第五,要坚持辩证法。所谓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全面地历史±也看问题,而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这个道理,可能人、人都知道。可是在实践上却不是人人都能坚持这条原则。

例如君子小人这两个概念,最初无疑是代表两个对立的阶级的。《国语·鲁语上》说:“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左传》襄公九年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就是最明显的证据。但是《论语》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些君子小人的概念厂就不属于阶级的范畴,而属于道德的范畴。

有人解释《论语》,坚持这些君子小人的概念都属于阶级的范畴,而不属于道德,的范畴,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显然是不对的。这就是静止地看问题,而不是历史地看问题。因为概念是反映客观实际的。历史发展了,客观实际发生变化,反映这个客观实际的概念,也不能不发生变化。

《诗·小雅·北山》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人引用这个诗句,来证明周代的土地所有制。孤立地从逻辑上来看,不能说它不对。但是,如果联系到《仪礼‘丧服》说:“君谓有地者也。”《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说:“且昔天子之地一折,列国一同,自是以衰。”以及(《孟子·万章上》、《苟子.君子》、《韩非子·说林上》有关这个诗句的论述等等来看,就会看到它是错误的。这个错误在哲学上就是孤立地看问题,而不是全面地看问题,也就是说违反了辩证法。

由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做科学研究能始终一贯地坚持辩证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不容易也要坚持。因为光坚持唯物论不行,还要坚持辩证法。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是最正确的方法。离开它就不能发现真理或证明真理。

同类推荐
  •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们必经的路上。我们从远古走来,就如我们必然走向未来一样。没有人能够从摇篮就看到坟墓,却有人能够从自我看到世界、从相对接近绝对、从偶然和有限走向必然和无限,更有人能够从渺小走向伟大、从卑贱走向高尚、从繁芜和浑浊归真于清明和素朴。虽然鲜有生活中的先见之明,却不乏思想中的先知先觉。
  • 人生十修

    人生十修

    本书中,星云大师鼎立推荐了佛家的十修偈语,大师就普通大众所关心的财富、教育、健康、家庭、成功等人生课题展开的的真理和智慧。书中,作者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地引领读者亲炙大师真诚与慈悲的人文关怀与生命关注,而透过本书精辟而又易于为普通人接受和理解的分析,又可提供给现代人更宏观的视野以及更深层的省思。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大学中庸诠解

    大学中庸诠解

    大学是儒家重要的原典著作,也是古今解说繁复。简介各异的著作。在编著本书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人的心性及修养这一基本视角,尽可能的多参考有关学说以为之诠释。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依据亚久远编委会以及总编所提出的编写意图和体例要求,先由主编刘振佳坐车总体编著框架结构,然后又张言昌承担《大学》一书的诠释,由唐艳承担《中庸》一书的诠释,最后由刘振佳负责统稿。
热门推荐
  • PHYSICS

    PHYS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警的黑科技帝国

    红警的黑科技帝国

    【年度火爆爽文,免费阅读!】叶铭偶然获得红警系统,从狂暴的一发不可收拾,穿梭土著文明两界,掠夺资源,售卖黑科技!什么?你说我缺钱?呵呵,我随便研发的几个黑科技,就快成为世界首富了,你跟我提钱?我都不知道钱是什么东西。什么?红警基地需要能量?简单,我这就派出百万雄师部队前往土著文明世界掠夺资源,什么黑科技武器全都给我派上去,红警所到之处,寸草不生!PS:已完本200万精品《红警之科技帝国》
  • 一路狂奔

    一路狂奔

    来到塔林煤矿工作的那年我只有二十二岁,那是辉煌的一九九七年。全世界的中国人都在谈论着一个话题:香港回归。和大多数的毕业生一样,我来报到的时候是九月。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已被载入史册六十多天。虽说当初学了矿山机械专业,分配到这所国有大型煤矿,也算专业对口。可这个决定并非我的初衷,所以从未想过要在这里落户生根。感觉上隔膜的很。加之这个地方虽然隶属于与大有市一脉相承的大有矿务局,但它离市区委实太远,一路上劳苦颠簸黄沙盖脸,不对!这里连黄沙都没有,有的只是黑土。
  • 穿越之凰乱天下

    穿越之凰乱天下

    作为三岁习武,七岁上战场,十三岁领兵大败敌军的将门虎女叶子念,在京城传言中是目不识丁、粗鄙不堪,弑杀成性的男人婆!可眼前这个知书达理、雍容华贵、仪态方方的十四王妃是谁?传言靳王爷极为厌恶女人,方圆十米内连只母蚊子都飞不进,否则格杀勿论!可此刻这个对自家王妃百依百顺、捧在手里宠在心上的妻奴又是谁?传言不可信,古人诚不欺我…“嫁给本王,许你锦绣河山。”“没兴趣。”“嫁给本王,日后国库归你管。”“真的?成交!”
  • 废柴也修仙

    废柴也修仙

    作为一名合格的废柴,陆鸣羽原本打算混吃等死过完一生,但却在命运的作弄下遇到了一名神秘女子,从此后便踏上了修仙这条不归路。我本无意去修仙,只因天生是废柴,邂逅佳人因自喜,奈何苍天故弄人。
  • 特工皇妃:皇上我要废了你

    特工皇妃:皇上我要废了你

    “跟我走,我娶你为妻。”女子缓慢里拉开头发,露出魔鬼似的半脸,淡淡的道:“这样,你还要我跟你走吗?”她是帝国家喻户晓的丑女,废物。却一言惊天下,王子,不嫁。王妃,我不稀罕。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谁知道如此的废物身后却是那惊才绝艳的所在。谁知道丑颜本是倾国倾城貌。风云悸动,凤飞九天。万里苍穹,唯我独尊。这一生,谁能共我真正生死与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佛本行经

    佛本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Magic of Oz

    The Magic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主与骑士

    公主与骑士

    十八岁,她是入学典礼上骄傲自信的小学妹,他却在前途大好之际,被家庭变故拖入深渊。二十六岁,她是他的辩护律师,他只能用故作冷淡的表情包藏脆弱的自尊心。一声判令,两人自此便是云泥之别。三十一岁,她愈加优秀耀眼,却依旧容易在小事上掉线,他在她身边,照顾三餐,暗暗保护,用还人情的名义当一个连朋友都算不上的熟人。他很清楚:郑荟是公主,需要的是王子。他做不了王子,只想做她的骑士。三十二岁,他在婚礼上泪流满面,损友笑他新娘都还没哭,他哭什么。“你们懂什么?我娶的可是我十八岁时就喜欢上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