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5300000083

第83章 我怎样学习英文的(2)

湖南省湘潭县的城内,可算是我们的老家,因为父亲每次从公职卸任下来,就回到那里去,虽则我家在那里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没有自家的老屋,随时都得租别人的房子来住。不过我外祖家确是固定在那里不动的,城里有住宅,总上有商号。外祖父是江西人,是以做盐票生意发财的。听说江西有个离山,湖南有个招山,他离开江西,便被湖南招来了。我家也不是湖南的土产,而是从江苏常州来的。我祖父离开家乡,到湖南来做百里侯,是因为当时的规定,不许在家乡做父母官。他和外祖父因官绅关系,便结成了儿女亲家。

我们每次从外地回到湘潭时,虽然没有自己的家屋,但因为外祖家的关系,仍不免有衣锦还乡的感觉。这时如果在中途进不了学校,我父母就常要把我塞进外祖家的私塾中去寄读,时间当然也是短期的。等父亲挂了牌,又将出任某县知事的时候,我又得跟着前去。我在外祖家寄读过两次,一次是在外祖父住的地方,同塾的为两个比我年。龄略长的舅舅,有一个和我同年的九姨。读的是《四书》、《五经》,老师姓什么都忘了,只记得后来六舅生病死了,我做了一副挽联送他:“听说坟墓那边,有个乐园可住。想到渭阳诗里,何堪旧事重提。”不仅自己撰,而且自己写,挂在灵前,吊客们看了我用白话撰挽联,倒有一种新奇之感。没有人骂我小孩子乱搞的。

另外一次是寄读在三舅家,同学是我的表弟妹,他们都比我小,我便获得了老师的特别垂青。老师袁逸先生,是一位艺术家,会写字,秦篆汉隶都写得好,他最拿手的是刻图章。常有人出重价来求他刻印。我一天呆在书房里,对老师这些教书以外的特技,特别欣赏。我临《峄山碑》的小篆,也临《史展碑》的隶书。尤其爱学袁老师刻图章,他教我怎样捉刀,才不至戳破手。先把石章在锉上磨平,然后把要刻的篆字用墨笔写好,反贴在石章上,再点水润湿一下,再用乾纸包着,用指甲磨擦上去,便可打开来照刻了。不管阴文阳文,初刻完了之后,再在字的表面涂墨,以便加工完成。

袁老师把刻图章的技巧,完全传授给我后,有时他为别人刻印时,甚至要我代他来进行初刻,以后再由他自己来加工。我不但能刻石章,也能刻牙章。

图章上我不但会用小篆,也会用大篆,对于布局颇有心得。我为自己刻的“西蠡顽民”一印,就是用的古籀文字,至今还保存着。

记得清道人李梅盒曾说,学写字不从秦汉人手是不正当的。我就是那时打下了一点写字的基础,终身受用不尽。六十年不用毛笔写字,偶然还能为人写张条幅,甚至几个篆字,也还能站得住。

我对于这些旁门左道,比读经书有心得多了。《论语》、《孟子》等基本经典,我都没有好好读完过一遍,只是把一部印刷精美的《资治通鉴》,标点得一塌糊涂,现在想来真是暴殄天物。

我读私塾的时间,比进洋学堂当然短多了。在小学的阶段,我现在还有点印象的,只有明德了。明德学校是和我同年的,由校长胡子靖先生一手创办,黄克强先生不但大力协助,还把这些学校当作从事革命的基地。我在民初追随三个长兄之后(他们是在中学八班),进入明德小学,颇为那堂皇的校舍和校园的风景所慑服,在幼小,12,灵中是从来未见过的。

那时我第一次离开父母,跟哥哥们到长沙去上学,和三哥同睡一床。父亲把我三个哥哥托给胡校长,学校与家庭之间,已经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联系,所以再加一个小学生在那里上学,父母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在我个人,也乐得出来见见世面。置身在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中,又有那么多的同学,下课后大家在校园中跳跳蹦蹦,确实比在私塾读书活跃得多,眼界也广阔得多,因此对洋学堂颇具好感。

我小学并没有毕业,不知怎样一下子就转到青年会中学,去读初中一年级了。那是我第一次进到真正的洋学堂了。学校中的主事者是洋人,一个姓会雅的英国人,他也是我们的英文老师。他平时会说中国话,但上课时全说英语,不说一句中国话。他不但训练我们用英语对答,还要我们能说能写,所以在讲堂上常说出一个生字,要我们马上拼出来给他听。有天他来上课,进入教室对大家说“早”,全堂所有的学生都大声拼出那字:M一0一R—N—I—N—G,使他大笑,说他知道此字大家都会拼的,现在是向大家道早安呢。

我对数学从小就不感兴趣,来到这学校以后,一个中国老师教我们的代数,却用的是英文课本。我要经由英文来学代数,更增加了我的困难,减少了我的兴趣。每次做习题,最差劲的都是我。不但老师对我责骂,全班同学也都瞧不起我,最后使我冒火了。我不能在屈辱中呆下去,于是下了决心,要迎头赶上,废寝忘食地努力钻研了一回,便豁然开朗,习题都迎刃而解。进入课堂,别的同学做不出来的习题,我都全解答出来了,同学大为惊讶,老师也夸赞不绝。我这时的感觉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不知为什么我又回到湘潭去上学了,进的是益智中学,也是教会办的学校,附近还有一个女校,大家在一起去做礼拜。这学校的毕业生,最高的理想就是留美。如学历史的蒋廷黻(做过中国驻美大使),便是益智毕业留美的,他比我高班,在校时并不相识。这学校学生的英语,我觉得远不及青年会中学。

我只记得有位快要毕业,并准备留美的高班同学,称呼鸡蛋为二哥哥。

这儿英文班虽不出色,而国文却是首屈一指的。国文老师是当地有名的学者,对学生循循善诱,颇培养了不少的人材。我只记得他对某一学生特别赏识,教他做诗,不遗余力。有次指定某一个韵,要他做一首古风,把韵上所有的字都得用到,不能缺少一韵。这确是不容易的。

我在益智的时候,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大家在校园中谈的都是这件事。我那时正十五岁,也略懂一点世界大事,一位同学老大哥,自命不凡地在操场中对大家高声地说,“中国的救星就是威尔逊呀。”可怜中国连年内战,小民只好寄希望于洋人了。

父亲的仕途似乎已走得快到终点了,年龄还不到五十,不能作归隐的打算,只好改途易辙,另辟途径,恰好我三哥的岳家,为着运销钨磺的关系,在益阳县成立了一个久通公司,聘请父亲去当经理。我们便全家迁去益阳居住。

父亲命我刻了一颗“资江商隐”的图章,当作闲章盖在他为别人写的字屏上,可见他已不想再出山担任地方官了。

我们在益阳定居之后,我便在那儿进了当地首屈一指的信义中学。那是信义会的教会办的,校址设在风景区桃花仑。校长是挪威人,姓薄格。他对我这个省城来的新学生颇为重视,给了我许多挪威邮票。教我们英文的,是校长夫人,当然也是挪威人。我是从英国人学过英文的,至少在发音上相当正确,对于挪威腔调的英语有点听不顺耳,尤其老师把星期三念成“威得累死对”,我听了暗自好笑。

依照我的年龄,高中都快毕业了,我因失学,却还留在初中,父母为此颇伤脑筋。想把我送到北京清华大学去,读过八年、十年,大学毕业后,还可全班送去留美,一切公费。这就不必再为我的学业,乃至前途的发展犯愁了。可是一经打听之后,才知道清华招考学生,年龄不能超过十三岁,而我这个十六七岁的人,是没有资格参加考试的。我不能老呆在桃花仑的信义中学呀。眼看着我年龄一天一天地增长,父母忧心如焚,除就近和在教育界的,我的堂兄森哥商量外,又写信去日本问我的胞兄二哥,看要把我怎么办。

终于二哥回信来了,说我如在国内没有办法升学,就不妨去日本碰碰运气。因为还有最后一个机会,可以考取公费留学的。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订了一个有关中国送学生去日本留学的条约,规定凡考取一高、高工、高师、千医四校中任何一校的中国学生,中国政府即给与公费。考试和取录全由日本各校当局主办,中国政府不得干预。录取了的学生,依照各人的籍贯,向各省领取公费。

我二哥是明德中学毕业后去日本的,他现在已是湖南的公费生了,专攻电学,进的是高工。那种有关的中日条约,还剩下两年就满期了。我现在去日本,第一年只能补习日文和要考试的科目,第二年也是最后一年,才能参加考试,成败利钝,在此一举。

这就决定了我的学业和前途,二哥终于为我找出一条路来了。在五四运动的第二年,二哥的朋友凌孟群,在回国度过暑假后,便把我带去日本。我那年正十七岁,过一年后就应该进大学的年龄。我决心要争取这影响我一生的入学考试的胜利。

初到日本第一步就是学习日文,因为其他的科目,都得经由日文去学习,日文是请老师来家教授的。等日文学到略可听讲的时候,就去进东亚预备学校,学习数理化。要考试的科目,为英文、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等,除英文我可在家自修外,其余都得去上课学习,并做化学实验。这个学校的功课,就是专门为考大学而开的。

日本那四个大学的入学考试,时间是有先后的。排列的次序为高工、高师、一高、千医。我的目的在考取公费,至于学哪一科,根本不在考虑之列。我各校都报了名,照次序去应考。高工我去考了两天,第三天就剥夺了参加考试的资格,因为我的三角考坏了。记得当时报考的是建筑系。

第二个考试的目标是高师。我报考的是英文科。皇天不负苦心人,居然一下子被我考上了。是意外吗?不,应该是意料中事,否则,一年半日夜的努力岂不白费?一分努力,必有一分成果,努力而得不到成果,那就是命运的戏弄了。

二哥所以要我来碰碰运气。

现在名为教育大学的前身,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给我们外国学生增加一年特别预科,连本科四年,要五年才毕业。那四年本科的课程,比大学里的只有更多而无不足。英语系中有一位日本首屈一指的英语学者冈仓由三郎,单只这一点就足够使学生向往了。我对英语学和英文学,发生了不可磨灭的兴趣,是和冈仓的循循善诱分不开的。

这是我惟一读到毕业为止的一个学校。有人认为学英文系,不到英美,而去日本是有缺憾的,我倒没有任何遗憾,觉得日本留学生对英文的阅读能力,似乎比英美留学生还强呢。我素来认为读英美的文学作品,第一要彻底读懂语文,否则是不能真正欣赏文学的。在日本研读英文学,只有一点缺陷,那就是不能核实文学作品的背景。这就是为什么我毕业十年后,又再去英国伦敦大学进修了一个短时期的缘故。

在英国住了三年,也访问了莎翁的故乡,游览了湖区,探寻华兹华斯的足迹。狄肯斯诸人笔下的伦敦,更是了如指掌,在伦大听的课,却是现代文学。

我在伦敦时,也进过美术学校去学木刻,至今还留下十来幅木刻作品,一幅自画像,曾刊在《湖山入兴楼诗》一书的首页,但书是限定版,流传不广。

到英国去游学,游览的性质超过学习的目标,到大学听课,既不为研究,又不为文凭,只是去领会一点英国大学的气氛而已。

另外我请了一位老师,来为我补习英文,重点放在写作上。除阅读时下的一些作品外,我每天都要写上若干页的作文和中译英,老师一再修改并解释字句的用法。我在快离开伦敦返回中国前,又写了一本《中国童话》,自己插图,交乡村生活社出版。现今我还保存有一个样本。

说到我进过的学校,最后我还应该补充一句。在东京留学的六、七年间,我还进过音乐学校,先弹钢琴,继学小提琴,甚至还练习唱男高音。六十年后的今天,甚至音符都不认识了。留下的惟一的纪念,是中华局出版的《世界名歌选》。

同类推荐
  • 道的气场

    道的气场

    修一颗清净心,心清净了,智慧自然而生。处理一切事务,就不会有错误,不会有偏差;是非、邪正、善恶,都会看得清楚、想得明白。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力量传递到身体,就会让我们在行动上散发出无穷的感召力、影响力,实现悟禅、修心、正行的过程。《禅的气场》将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结合,边读边悟,能使你的心灵从佛的气息中得到洗涤,让自身的气场变得和善、慈爱、博大,无形中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实现和谐、温情的人际关系,迎来超脱的大境界。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自我与他者:C.S.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

    自我与他者:C.S.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

    根据路易斯的生前挚友,英国哲学家、批评家与诗人欧文·巴菲尔德(1898-1997)的判断,20世纪最“牛”的牛津人C.S.路易斯 (pgsk.com,1898-1963)拥有三重身份:“杰出的具有独到见地的文学批评家”,“高度成功的小说家”,以及“通过文字与广播深入人心的基督教护教家”。其中,身份之二以《纳尼亚传奇》最闻名遐迩;身份之三以《纯粹的基督教》、《魔鬼家书》最发人深思,也令人捧腹。然而,他最重要的第一重身份——文学批评家——在英美国家却“很遗憾”地被后两者过于普及的光芒“淹没”了;当然,2010年之前,汉语语境对于路易斯的文学批评思想价值更是完全陌生。本论著旨在填补这份空白。
  • 天下第一儒术:圣人说

    天下第一儒术:圣人说

    儒家的处世之术早已成为世人可循的经验,千百年来,《论语》《孟子》更成为世人的必读经典。本书概括了儒学中众多精华的内容,分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贫而乐,富而好礼”“德不孤,必有邻”等章节。这些穿越时空的真知灼见,对我们的人生规划和为人处世都有着极其实用的指导意义。若能认真阅读,仔细参悟,当可为自己的修身立命找到一个可靠的解决途径。
  • 慷慨的正义:上帝的恩典如何让我们行义

    慷慨的正义:上帝的恩典如何让我们行义

    凯勒在书中剖析了行义就是惩罚罪恶、行义会带来纯正教义和灵性活力的亏损等错误观念,指出施行正义就是关心穷人和弱势群体,这是圣经的重要教导,与正统教义和福音使命不相矛盾。凯勒借着对圣经经文的分析和生动实例,让人感受到上帝对于穷人和弱势群体深切的爱,同时让人看到今日信徒和教会在行义上深深的亏欠。更重要的是,凯勒指出,上帝的恩典是行义的动力;正如信心必然带来行为,蒙恩必然使人行义。本书读来让人心里火热,想要将信仰付诸实践,以爱的行动去关心困苦的人群,并建设充满慷慨正义的社区。
热门推荐
  • 聚仙录

    聚仙录

    一次偶然,少年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得知一切皆是命中注定,小时候故事中所讲的各路仙神妖魔,一一出现在他的身边,相遇,结识,感悟,开启了一个与平凡生活完全不一样的精彩一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师父住口

    师父住口

    “悟空,你要相信为师,你头上的这个箍真的不是为师为了吃猴脑扣上去的……”“悟能,这个烧烤叉你拿着。你看,九根铁签子一次可以烤九串儿肉呢……”“悟净,你这个刮鳞的铜铲挺好用的,有凸有凹,鱼肚鱼背都能收拾干净……”看着大快朵颐满嘴滋油的师父,三个徒弟面面相觑:“你们确定这次的任务是西行取经、不是荒野求生?”自从吃货唐潮乱入西游世界,这里的一切慢慢发生了变化。法宝?神通?仙丹?神器?风里雨里一路有你,各位饕友仙长小礼物了解一下!仙兽?萌宠?山妖?精怪?哪个也不想被美食直播团团长吃成珍稀保护品种啊!哎,等等!剧情不对啊!不是应该咱们吃他吗?
  • 落跑小甜妃之妖孽殿下来报道

    落跑小甜妃之妖孽殿下来报道

    都说相府嫡小姐是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小可爱,“哈哈,说我是草包,那就让你们见见什么是真正的草包”此时的某女人正爬墙头,四魂归一,灭小三,打小四,妾室夺生计,让你连内裤都输不起,小三妹妹抢夫君,抱歉这样的渣男姐不要,“娘子,我要亲亲抱抱举高高”,这肿么破,亲亲夫君是只妖孽,爬墙头被逮到,肿么破,肿么破……
  • 阿斯加德的圣骑士

    阿斯加德的圣骑士

    携带魔兽圣骑士之书,穿越漫威宇宙,成为阿斯加德的草药店学徒工罗维·加里森。圣盾术,复仇之怒,萨弗隆战锤,灰烬使者……魔兽世界的法术、神器在漫威的世界中光芒绽放。“为了联盟,啊不……为了阿斯加德!”罗维举起战锤,在圣光闪耀中高喊,“冰霜巨人,克里人,灭霸……接受来自正义的亲切问候吧!”
  • 无尽传说之玲珑

    无尽传说之玲珑

    一颗玲珑玉,引发人魔妖三族大战,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身负魔族血脉的人类少年
  • The Gathering of Brother Hilarius

    The Gathering of Brother Hilari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代嫁丫鬟

    代嫁丫鬟

    商品就是商品,即使没有价值了也会有人惦念,更何况是一件上等货品。连府的清冷的后园里,此刻指头上的夜莺不时的啼叫着,似乎在点缀这个凄凉的夜一般。连伊静静的坐在店堂内,静静的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娘亲,不知该如何说才好。雨心泪为难的看着女儿,她的脾气不若自己这般柔弱,总是那么的坚强,挑起她和儿子两人的担子,为他们母子遮风挡雨。但身为女儿家,实在不是一件好事:“伊伊,你就听娘亲的吧!你这年岁……
  • 凤还巢

    凤还巢

    火车行驶在西北的黄土地上,向着北京。不是在写诗,我的心里却有着诗一般的感受,回家了,终于!受回归意念的驱使,我在自己的周围寻找着快乐与美好。火车全程软卧,一站到达,晚发朝至,不用听那絮叨的报站,不必担心晚点;车厢里人不多,井然有序,列车员到每一个包间里介绍自己,着装标准,语言规范,真诚得让人感动。每人床尾都有壁挂电视,电视里播放着录像,录像画面清晰,可调控的频道有六七个之多;天气仍旧是热,桑拿天,一动一身汗,不光是中国,整个世界的气候都有些混乱。
  • 仵作医妃

    仵作医妃

    母子共赴黄泉,上天垂怜,让她的人生重来了一次。她只想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爷的事。原以为能过上清静日子,谁料我不犯人,人却犯我。上辈子的手下败将,这辈子还想咸鱼翻身?都给本姑娘趴下!——他带着她来到密室,指向佛翕中的某物,“每一次它出现这种异状,我都会失去一位至亲。它已经十年没有动静了,可自从昨晚我们……”华珠瞪大了眸子:“你的意思是……我会死?”“我的意思是……我应该爱上你了。”*一桩离奇的五脏悬案,一段惊心动魄的深情月圆之夜,看似毫无关联的抛尸地,神秘的五行神兽,神奇的诅咒,佛龛的秘密,是上天在预警,还是一场精心布局?(一对一双强文,男女主身心干净,绝宠无虐,欢迎跳坑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