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6100000027

第27章 寻思仙骨终难得,始与回头问玉皇(8)

《阴符经》主张自然主义的动静观。它说:“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故变化顺矣”,浸就是随时随地起作用的意思。“浸”实际上就是《阴符经》原文中所说的“盗”,其含意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这里说明,天无所谓恩,也无所谓害,却时时处处在起作用。为此,《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强调在认识天道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必须遵循它,但遵循不是消极的,“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因而制之”把人和外在的自然界联系起来了。《阴符经》强调:“天人合发,万变定基”。这是以人为本位,强调人在变革天地,改造自然中的伟大作用,强调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儒家积极有为、自强不息、人世化导、平治天下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此为前提,《阴符经》断言:“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这里重视五行之间的相克、相制的方面,认为人如果把握了这些方面,就能无往而不胜。所以它把天、地、人三才称为“三盗”,认为它们之间主要是相互吸收、利用的关系。朱熹在《阴符经考异·序》中,把《阴符经》的宗旨概括为:“以至无为宗,以天地文理为数,谓天下之故皆自无而生有,人能自有以返无,则宇宙在手矣。”这个概括应该说是很有见地的。

《阴符经》既讲宇宙论,也讲心性论。它所说的“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实际上已经把这二者统一起来了。“五贼”是自然界的结构和运动变化,“见”就是去观察、认识它,把握它的规律。

这个由客观到主观的过程必须落实到心中,由心来发挥思维的功能。心不只是观察、认识、思维外在事物的器官,它还是人的生命体系的根本,后者是更重要的方面。这是道教哲学不同于纯粹的科学认识论的原因之一。

所以,《阴符经》说:“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人动生思想欲念,都是由于眼睛睹物而产生。欲念有可能会使人偏离本真的天性。“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性为生之质,人心活泼好动,往往会偏离性。为了避免这一点,就要抓住心这一关键,通过掌握天道,使得人心的运动以性为依准。性虽然是生之质,但“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可以动静”。性展露于外,见之于事功,就有巧与拙的分别;性本是伏藏于心中,但却必须发挥对心的主宰、统御的作用。性本为静,但因心动而发为情。对心、性、情之间的关系,《阴符经》提出了一个理想模式:“至乐性余,至静则廉”。“至乐”就是没有矫揉造作和虚伪的纯真感情的流露,不因得失而喜怒。不贪婪奢靡,思想质朴,逸悦逍遥,容己容人容物,便是性余。“至静则廉”意谓清静廉明,心如明镜,虚明清澈,洞照万物。

《阴符经》以炼丹作为哲理抽象的背景。“食其时,百骸理”、“三反昼夜”都与炼丹有关。《阴符经》用“三返昼夜”强调,人的作为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主事精纯,专一静定,勤勉不懈。

李筌号达观子,是唐玄宗至肃宗时期一个爱好仙道的官僚,老年人山修仙,不知所终。他的著作主要是《黄帝阴符经疏》和《太白阴经》。

李筌认为,五贼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之所以说“贼”,是强调五行相生相克中的克的一方面,即天对人、对物的盗窃、危害,人只有善用天才能避免这种贼害。避免贼害就要抓住“盗机”,“合天机而不失”。《阴符经》强调盗机“天下莫不能见,莫不能知”,但李筌则以为“易见难知”,这就深化了对盗机的理解,说明盗机并非不可知,而是难知,难知的只是深层的道理。深层的道理只有君子才能懂得,因为他们“与道契合”,“守一存思,精心念习”,“修炼以成圣人”,能够及时洞察天机,采取权谋造福于自身。与此相反,小人耽玩于声色犬马之中,追求荣华富贵,损伤性命,终不免招致灾祸。

就这个角度而言,李筌认为,人实际上也是在贼害天和物,天地万物和人之间其实是一种互相盗而各获其安的关系。“万物盗天而长生,人盗万物以资身,若知分合宜,亦自然之理”。但这种“相盗”必须遵循道的法则。

李筌在《疏》中所说的“守一存思,精心念习”,“与道契合”体现了他以道教内丹思想注疏《阴符经》的思想倾向。

内丹术的发端

内丹术可谓源远流长。葛洪在《抱扑子内篇》中提及的“真人守身炼形之术”实际上已经是内丹功法,其中描述了三丹田的位置,提及了“中丹”一词。《黄庭经》中已经有了“玄丹”、“子丹”的说法,表明晋代道教中人已经把气功看作炼丹了。南朝时,僧人慧思引道入佛,“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大正藏》卷四十六),这是最早见之于史册的“内丹”,但慧思既然是引用,那就说明在他之前已有“内丹”一词。隋代罗浮山道士苏元郎既是一个外丹烧炼专家,又再次以“内丹”一词概括内炼之术。可以说,以《周易参同契》为原理的内炼之术,虽然葛洪、陶弘景已经注意到,但因为他们选择、看重的方术恰好就是魏伯阳所反对的,这使得他们的理论倾向也与《周易参同契》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自然就不推崇《周易参同契》。真正从理论上赞同并认真发掘《周易参同契》对于修炼的价值的,苏元郎确实是第一人。他“以《古文龙虎经》、《周易参同契》、《金碧潜通秘诀》三书,文繁义隐,乃纂为《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归神丹于心炼”(《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神仙部列传第十七)。他套用外丹术的术语,把炼丹搬到心中来,比《周易参同契》更清楚地讲了内丹修炼要以人身为炉鼎,精、气、神为药物,用他从内丹角度所理解的《周易参同契》的原理来指导自己的修炼实践。这无疑是内丹术开始鼎兴的一个兆头。但内丹术真正开始勃兴,还要有一个过程。孙思邈、司马承祯、吴筠(撰写有内丹著作《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罗公远、陶植(著《还金述》)、羊参微(著《元阳子金液集》、《还丹金液歌》)等等都在理论上对内丹术有所概括。此外,唐高宗时的道士叶法善不赞成外丹烧炼,在他所注的《真龙虎九仙经》中鲜明地表达了他的钟情于内丹的思想倾向。唐玄宗时的刘知古著有《日月玄枢论》并上书于朝,倡导“神仙大药,无出《参同契》”,反对用五金八石之类的矿物药炼丹,实际上是倡导内丹修炼。此后唐末的崔希范、钟离权、吕洞宾、施肩吾、彭晓等人承前启后,初步建立了内丹修炼的理论。

其中,五代后蜀时的彭晓(?~955年)在承顺《周易参同契》发展内丹修炼思想方面显得突出一些。他研读《周易参同契》深有所得,著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借《参同契》发挥自己的内丹思想。他还著有《还丹内象金钥匙火龙水虎论》。他既倡导性命双修的内丹修炼,提出了建立在阴阳学说基础上的“仙道”、“鬼道”学说,顺应了内丹思想逐渐兴盛的历史情势。不过,他仍然沿袭了传统的长生不死,即身成仙的旧观念,体现了内外丹共存的过渡时期的特点。

总之,隋至中唐时期,虽然内丹术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但内丹学的理论尚未建立起来,一些初步的成果也是借助于外丹烧炼的术语来阐述内丹修炼。

隋至中唐道教的总体特点

隋至中唐是道教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阶段之一。

同类推荐
  •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人的一生是一场修行,总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南怀瑾先生将人生归结为三个阶段: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的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并不断求索的问题。在本书中,通过南怀瑾先生对国学经典的讲解,对儒、道、佛经典智慧的归纳,从做人的大智慧到生活中的小问题,深入浅出,化深奥晦涩为平易晓畅,在你人生路上指点迷津,为你讲述大得大失间的智慧。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 韩非子大讲堂

    韩非子大讲堂

    韩非子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使他明白,要想使人俯首帖耳,必须有一种深藏于胸、变幻莫测、凶狠刁钻而又充满智慧的心计和手腕,这就是领导人的统御之道、经世奇略。
  •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我们已经知道得太多,但我们仍然一无所知,这不是矛盾,这是事实。知道的我们知道了,该知道的我们还不知道。本作是出于对人自身存在的直接追问和根本思考,是多个问题及多种追究的短文合集。这不是纯粹的理论著述,也不是专门的哲学研究,文中这些可能从未有过的观点不出自任何既有理论,更不同于任何现成观念,笔者并非刻意颠覆一切,却又不得不否定太多既有观念。其实,文中使用的论点元素早已存在,只是没有这种说法,也没有这样议论。读者可能对核心观点非常诧异,这些看似别扭的理念怎么没被先前众多大哲圣贤们说个明白?这指示了一个极简单的道理,两者方向不同。
  • 尼采读本

    尼采读本

    本书是周国平十多年间的散文精华结集,融入了他对世界的智慧思考,围绕人类最关心的幸福话题展开了一系列的阐述。人非常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幸福无法强求,也跟物质的多寡没有必然联系,而是需要一颗随缘自在的心。诗意的生活一定是物质上简单的生活,这在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诗人、哲人、圣人身上都可以得到印证。幸福不能刻意追求,一切自有安排。
热门推荐
  • 词洁辑评

    词洁辑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论语

    论语

    《论语》记述了孔子的言行思想,是儒学奠基之作,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被现代学术界称为“东方圣经”。
  • 从斗罗开始的穿越诸天

    从斗罗开始的穿越诸天

    穿越到斗罗,得到了王者系统。张浩看着自己的技能,皇太一的技能,程咬金的技能,还有英雄的技能还有装备。这种情况主角只好说一句话。张浩:我无敌了!只要你没打死我,那我就没输。不败战神!前面虽然和唐三相处,但后面可能会变成敌人。主角的实力成长较慢,毕竟成长的太快,这部小说就崩了,而且我写这个以漫画为主,以小说为普。(漫画为主小说为辅。千万不要把动漫的剧情代入进来。)穿越的世界:斗罗(进行中),火影(预),从零(预),某科学(预)。我每个世界都会写的很详细,剧情推进很慢,如果想看无敌流的,就不要点进来了。QQ群:335888665
  • 乡干

    乡干

    开春了,但一冬积攒下来的雪还没化完,斑斑点点铺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结一层壳儿。也不知是谁家的两只老母鸡,腆着一冬养下的臃肿身子,一前一后地从雪块上踱过,那些本来干干净净的雪壳上就呈现出毫无规则的鸡爪迹子,带着土星子。吴启单本来推上电瓶车准备走了,看见又重新把车子扎好,张开双臂“去哩去哩”地想把鸡赶走。但是,两只老母鸡这时反而停下来,瞪着鼓鼓的眼睛看着张牙舞爪的吴启单,仿佛事不关己一样。鸡不走,吴启单只好撵了过去。
  • 奈何BOSS太傲娇

    奈何BOSS太傲娇

    女人你靠近我到底想要什么?我把我的心给你我的爱给你为何你对我还是充满了敌意你是我认准的人我不可能放手追妻路漫漫总裁要挺住
  • 青玉玄录

    青玉玄录

    唐初的小县城里发生了一起血案,引来了仙、道、妖、魔、各方势力轮番登场。小小的刘全顺在这个被搅的乱七八糟的漩涡里,努力保护家人,保护兄弟,保护自己。来呀!我刘全顺不怕你。
  • 尊上盛宠:魔妃很倾城

    尊上盛宠:魔妃很倾城

    【1V1宠文无虐身心干净】她来自于21世纪只为报仇最后死无全尸,意外重生异世沧镜大陆。重生在7岁女童身上,还将她困在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八年后,妖孽回归风起云涌!灵兽、魔兽、神器、丹药,她样样都有。手撕白莲,只为一步一步的走向他,与他俯瞰这片大陆。一次意外,他赖上了她。*却不知他沉睡千年,只为等她一人!*千年前,她躺在他怀里,面色苍白,雪白的衣衫被血液染红,抬手抚摸他的脸,将他眼角的泪痕拭去,“别哭下一世,我等你娶我!”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本书献给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包括什么内容,自己以往对心理学的理解是否是正确的,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分为16章,从浅入深,由个人到社会,大略介绍了心理学最受关注领域的基础知识,并结合了一些案例,可以让读者朋友们拥有更快速的阅读体验。本书还结合生活,提出了一些立足于实际的建议,希望能为您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 祖剂

    祖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