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6100000047

第47章 任从沧海变桑田,我道壶中未一年(5)

对于道教的这些法术的效果,唐代末年的罗隐早就说得很明白:“神仙不可以伎致,凤凰不可以意求。”人的肉体生命作为最精密的物质,在科学没有倡明到一定程度时就力图对它进行质的改造,虽然会为后人的继续探索留下可贵的经验教训,但毕竟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外丹烧炼失败,符箓祈禳失灵,内丹成仙失败,境界提升只在个体的私人空间有效,难以具有社会性。内丹锻炼的功效与中医药合流,某些道术的内容汇入科学技术,关于大道的哲理思考融入哲学,剩下的部分因不符合现代人的畏口而被抛弃,道教总体来看已经是寿终正寝了。它留给后人的,只是“雕梁玉栋”为文人发思古之幽情提供了媒介,只是作为研究古代人们的生活样态的历史学的知识资源。

道教的义理本来是涵蕴有充沛的生命力的。但是,它依附于统治者,被统治者利用后,也被改造成为官方意识形态,逐渐失去了其本有的鲜活的生命力,取而代之的是封闭性、保守性、僵化性。随着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社会政治体制为核心的社会秩序的逐步衰败、崩溃,道教也因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变革而变成一具僵尸。由道教居士,翼化堂主张竹铭等主办的《扬善》半月刊和《仙道月报》,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道教期刊。这两个期刊的主要撰稿人陈樱宁,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道教思想家。但他不是道士,而且多次表白自己不是“宗教家”,他所倡导的“仙学”的产生,不过是不愿当亡国奴的历史情势下独善其身的一种表现。

“仙学”的内容也就是内丹,只是道教诸术的一部分。陈樱宁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比较有影响的道教理论家。

朝荣虽云乐,夕毙理自因

一道教的衰落是一系列原因交相作用的结果。关于外部的原因,前面已经说明,主要是道教为了在社会上生存和发f展,不得不依附于统治者,为统治者所利用,形成了适应于统治者需要的封闭、保守的模式,从而丧失了自己鲜活的生命力。在社会、政治秩序发生变革之时,丧失了自我更新的能力。道教各宗派都实行掌教统领制、私相授受制就是与皇帝父死子继相适应的家长制的领导体制相符合的,其中鲜有民主可言,这在·定程度上束缚了道教教团组织发展的活力。外部的原因必须通过内部的原因才能起作用。下面就从理论上分析一下导致道教衰落的内部原因。

道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传播必须通过语言进行。这无论是就形而上的道还是形而下的术,都是如此。

道教的道具有形而上的抽象性、玄虚性、模糊性、非本质定义性。作为本体论的本体,要说清说透,从语言固有的局限性来说,确实是不可能的。不可言说的东西确实存在。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后来的《易传》受此影响提出了言不尽意的观点,这二者影响了魏晋玄学,把言意关系的探讨推向了高峰。

虽然后世有言尽意和言不尽意两种观点,但在道教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言不尽意观。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文字语言对道的种种描述无非都是把人们引向对本体的顿悟。这虽然没错,但道家、道教过分强调这一点,导致人们对于本体论的探讨忽视了精深的分析,也忽视了通过分析构造出一个系统的本体论说理体系。这一点,只要对照一下佛教,就可明白。正因为忽视了这些工作,导致道教在与佛教的说理辩论中几乎从来没有取得大的胜利,在佛教咄咄逼人的进攻下往往招架乏力。

或许为了弥补道本体无法言说,难于展开的弊病,后世道教学者们比较重视理范畴,逐步使之成为在抽象程度上仅次于道的范畴,把理作为形而上与形而下双向贯通的中介。但是,理始终缺乏精确的定义,理始终没有取代道的本体地位。

再看道教的术与语言的关系。术作为形而下,应该说是可言说的了吧?不然。道教各种术的表达,其术语总是隐语漫天。同一个所指往往有若干个能指的符号。以内丹术为例,明初道士王道渊认为“鼎器”、“药物”、“火候”为内丹修炼的秘中三要。但这三者的异名很多,他在《还真集》中列出鼎器的异名三十九个,药物的异名四十六个,火候的异名十二个。再如,玄关是内丹修炼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悟真篇》有“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但对其内涵,则可谓众说纷芸。清代道士刘一明说:“玄关者,至玄至妙之关口,又名生死户、生杀室、天人界、刑德门、有无窍、神气穴、虚实地、十字路等等异名。无非形容此一窍耳。

玄关即玄牝之别门,因其阴阳在此,故谓玄牝门。因其玄妙不测,故谓玄关窍,其实皆此一窍耳。愚人不知,或以心下肾上处为玄关,或以脐心为玄关,或以尾闾为玄关,或以夹脊双关为玄关,凡此皆非也。盖玄关无定位,若有定位,即非玄关”。既无定位,也就不可捉摸,所以只能称之为“玄”关。何况,这也只是刘一明自己的解释,别的宗派或别的修道者未必就会赞同这一种说法。其它术语也是如此。龙虎、铅汞、黄婆诧女、坎离、……离开了上下文,则茫茫然若堕五里雾,根本无法确定其所指。各个宗派不同,各个法师不同,出于自私心理,本来可以说出来的,偏偏不说,本来可以说透彻的,偏偏要犹抱琵琶半遮面,害怕别人把自己千辛万苦得来的东西不劳而获,或者害怕别人抢走了自己谋生的饭碗。到了道教已经老态龙钟,行将就木,不得不说之时,才羞羞答答地说出来了。

但这样说多少也冤枉道士们了,道士们内心多少还是想说的。因为不说是“闭天道”,不说无法让别人知道,说得不全别人也不会完全相信。

不过,道士们确实没有花大功夫去为说清楚、说透彻而努力。在他们看来,术是根据道而选择、确定的,行术的目的也是得道,行术的操作程序、操作准则也得合乎道。道是隐,术是显。道不可言说,那么术可言说的程度自然也就是有限的了。再则,道士们确实有言说的困难。术是一种个体操作的具体的实践活动,其效果的验证主要是个体的内证,外在的经验证实只是处于辅助地位。个体经验具有不可替代、难以重复、次序不可轻易逾越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可以用语言清晰刻画的可能性不大。操作步骤的次序大体上可以表达出来,但每一步骤的具体操作就显得比较困难。所谓“师傅领进门,进修在本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道士必须说,否则就是“闭天道”,但滥传却又“泄天机”,何况本来就没有办法多说出来。明知不可言说,但又不得不说,这就只能尽可能尝试着去多说一些出来。无奈,只能凭借师徒父子之间的心理定势所形成的语境,强调心心相应,类似于禅宗以心传心,用暗示,用隐语,把人引向对所指的顿悟。为此道士们往往把这种悟性敏捷的人视为根器良好者,青睐有加。这里,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的标准化、数量化的技术语言,又如何能派得上大用场呢?

虽然如此,道士们也还是尽可能地想把术转化为学,并为此作了一些努力。外丹烧炼在唐代已经有了学的样子。明代中期之后的全真教道士们对内丹术的通俗化、精致化、程序化的表述,就是这种努力的表现。这使得内丹术也有了一点学的样子。道教中体系性比较强的术,就只是这两种。

同类推荐
  • 不过是向死而生

    不过是向死而生

    古往今来,人类无数次追问自己,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有的人碌碌一生,尚未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的人皓首穷经,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的玄机。关于生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叔本华说“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只有真正了解了隐藏在现实表象下的真实,你才能准确地、深刻地对人生进行一次思考。生活,不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更重要的是对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追寻和探索。
  • 世界在你心中

    世界在你心中

    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布兰迪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圣克鲁斯分校四所高校所做的精彩演讲与讨论实录。克里希那穆提针对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焦灼不安,以亲切而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与大家深入探讨了生与死、爱与恐惧、思想与自由、觉知与改变等重要问题。他指出,只有没有预设、没有抗拒地观照自己的真实人生和整个存在,人们才能发现自己和世界的真相,不为任何权威所束缚,获得心灵的完全自由。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获得彻底的改变。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
  • 论语通解(一)

    论语通解(一)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论语》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论语》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面涵养一个人的灵魂、修养、品味、境界、见识,可以全面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忍耐力和处置力。作者通过通俗的语言,以讲座的方式呈现,语言生动,说理明晰,让读者轻松了解《论语》的真正内涵,同时把古人的思想与智慧应用在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
热门推荐
  • 梦踪道影

    梦踪道影

    天幕背后,繁星深处,宇宙尽头——有一双闭着的巨眼。这是人类的幻觉,还是人间的真相?接二连三出现的梦境鬼魅,是意识,还是一种未知生物?我带着疑问死去。无限个平行世界在我死后的凡间崩溃,这一座须弥山,是否又只是谁的一个睡意?……一位原始世界的土著少年,与我的遗梦相遇,睁开双眼,直面这荒诞新世界,踏入侠之大道,闯入这无尽人间!……一花一木皆梦魇,最近人间是田园。
  • 上古传人在都市

    上古传人在都市

    作为驱魔家族的传人,驱魔猎妖的故事。
  • 我只想享受人生

    我只想享受人生

    他是金融之神,先定一个2300亿的小目标。打造自己超级商业帝国,享受美好人生。新书,重生金融危机横扫全球
  • 非我倾城:王爷要休妃(全本+出版)

    非我倾城:王爷要休妃(全本+出版)

    后来,我才知道,你才是藏得最深的那个人。这天下的东西对你来说很简单,想要的夺取,不爱的摧毁。取东陵深矿精髓研成针,擢北地珍兽皮毛制成线,仅为成就我袖襟衣绣。他们说,这份爱可以叫做倾城。可是,有一天,你若发现我其实早已不是原来的“她”,你会怎么样?——(题记.睿王妃题)★★★简介:本以为穿越成帝国属地领主的女儿,应是荣华富贵的命,却原来不是嫡出就不受宠。她爹不宠小老婆干嘛还要把她娘娶回家?害的她饱受家中大娘和姐妹欺压。好不容易压迫人民群众的恶势力——姐姐终于嫁出去一个,嫁的却是自己喜欢的帝国太子。*这杀千刀的太子!明明小时候跟她定了合同,愿意跟她合并的,现在却并购了恶势力。偏偏她娘的娘家有难,做爹的又不管,她只好千里迢迢到朝歌参加太子弟弟——那个据说身有残疾的神秘睿王的选妃大赛。惟有把王妃的名衔拿到手,才能救娘的娘家,也才能有机会觐见那个权倾天下的负心汉!只是么,再见的时候,使君有妇,罗敷有夫,想必好玩!*可是,当那段王侯争霸、阴谋惊骇的岁月即将过去,诡谲多变的宫廷斗争仍迷雾重重的时候,是谁的女人多如苼萧,却晚晚在她耳边低喃:“别尝试离开我,否则,我将血洗北地,用它做重娶你的聘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国之能力无限

    三国之能力无限

    新人作品,此作品在《三国演义》的基础是再次创造,希望大家可以支持一下。
  • 穿越之我的真命天子

    穿越之我的真命天子

    她,朴贝原本与他没有交集,因为爸爸的老师,他的爷爷才相遇……
  • 青鸿凌

    青鸿凌

    籍籍无名的教书先生一飞冲天,问鼎江湖事,谈笑朝堂中。面对江湖异客和朝堂鹰犬,赵青淡笑道:“我有三剑,长青,飞鸿,凌天,你选择被哪一剑所杀!”
  • Rose O' the River

    Rose O' the Riv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