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9700000002

第2章 导论(1)

公共关系从发展到现在,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直到现在,仍有人认为公共关系没有理论,或者说没有自己的理论。是耶?非耶?

坊间有不少公关书籍,但多以实用为主,即便是公关课本,也少谈理论,而多谈公关概论。虽然有一些中文书谈及公关理论及其应用,但多半不是完整地介绍公关理论。时势推移,许多新的理论发展成气候,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也大量增加研究生的数目,不仅为了教学,就算是为了写论文,一本有系统分析比较公关理论的中文专著,实有其必要。

但要写这样一本书谈何容易!即使国外这几年出了一些与公关理论有关的著作,也多半是一人写一篇(或数人合写一篇)集结而成,或只就理论中某一部分,如只与语艺/批判相关的部分,集结成一本书。若要写全套公关理论,又要成于一人之手,有统一的调性、标准与文字,又不偏重某一时期或某一理论,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公关理论来自各学科,从来没有人“钦定”哪些理论属于公关理论,哪些理论不属于公关理论。后期公关学科自身虽然发展出一些鲜明的、属于自己的理论,但市面上仍缺乏一本集公关理论大成的书,这也造成教授公关专业的老师与学生莫大的困扰,相信即便是实务界人士,亦可能有这样的困扰。

2000年以来,广告效益明显下降,即便是整合行销传播论者,也高举公关的大纛,而行销/品牌大师如Philip Kotler,也认为公关是塑造品牌最有效的技巧以及留住顾客最好的方法。各界对公关的要求越来越殷切,而公关理论专著却仍不多见,且成书亦难。

首先,哪些理论是公认的公关理论,恐怕各界就有不同的意见,何况许多公关理论,确实源于其他学科,或与其他学科重叠,尤其在早期,更是如此。因此,要有系统地介绍公关理论,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理论的选取;所有的理论,必须信而有征,确实是公关学科常用或验证过的理论。

其次,这所有公关理论的排比,要使初学者或刚入门者读后能一窥全豹,并且立即见树又见林,脑海里从此有地图(map),并不是件易事。事实上,即使是教授公关的老师,也仍可能有人在想到公关理论时,脑子里只有模糊的概念。之所以会这样,仍得归因于鸟瞰公关理论中、英文相关书籍的匮乏。虽然如前所述,英文相关书籍近年来颇有几本,但并不见得系以鸟瞰的宏观视野成书,并且这些书读来颇为吃力,光与英文奋战,就要耗掉许多时光,如果想要在短期内得其精髓,窥其堂奥,并找到适合自己所探讨题目的理论,谈何容易。

第三,要写这样一部集大成的公关理论书,对作者本身,就是极大的挑战,必须把所有值得一读的公关学术著作,不管是书本或研究论文,全部在短期(对笔者而言所谓短期,结果长达一年)内读过或重新读过,并将之整理爬梳,消化尽净,然后再吐出来,并且还要在下笔时拿捏,如何在客观的分析比较之余,夹杂自己的主观论述与想法,并且最好还能找到相关文献或立论作为依据。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依笔者之见,最好用阶段式编年法排比历年来公关理论,效果较为理想。一来用编年的方法,读来一目了然,并且也最能比较出公关理论的脉络与源流,发展与变迁;而分阶段的排列方式,虽然需要更多的考证与研判,却能够有序凸显每阶段的公关史观。但这样又衍生出一个问题,即各理论的次序与排比:有些理论,有明显的时期;但有些理论,源于很早的年代,大盛于稍晚的年代;更有些理论一路长红,始终受到注目。这中间除了需要一套选取的标准,也需要一套置放的标准,哪些理论被选用,又被放在哪一个时期,都不能随心所欲,而需有说得通、并且能服人的理由。

以上种种,都增加了本书的难度,但假如此书果能依照理想完成,则不仅能造福莘莘学子,也能大幅提升公共关系的研究进程与教育,尤其加快东方相关研究。由于公关理论几乎都源于西方,因此,本书也几乎都以西方文献为主要参考,而东方若想加强在地公关观点与理论,也必须植基于既有的公关理论上。执此,本书桥梁及抛砖引玉的功能益显,也冀望它确实能开阔海峡两岸公关人的视野,对提升公关整体研究,有殊胜的贡献。

第1节何谓理论

Lewin(1951)有句为各家所引用的名言:“没有什么,比一个好的理论更实用的了。”(There is nothing so practical as a good theory.)

如果使用得当,理论可以有极大的价值。探寻实用的好理论,因而成了各界共同的追求。

1984年,Mary Ann FergLlson对当时公共关系唯一且最权威的期刊《公共关系评论》(Public Relations Review)在1975—1984十年间所刊载的171篇论文,以题目及摘要为分析单位,以内观型(introspective)、公关实务与应用(practice and application)及理论发展(theory development)三种类目做内容分析,结果发现其中并没有太多建构理论的研究。

三年后,John Pavlik(1987)的《公共关系:研究告诉了我们什么》(Public Relations:What Research Tells Us)一书问世,谈的虽是公关研究,但由于一谈到研究,就一定要带出理论,因此Pavlik这本言简意赅的小书,可谓最早一本一以贯之介绍公关理论与研究的专著,可惜由于出版年代的关系,该书只对1975—1985年的公关研究做了简明的介绍。Pavlik沿用FergLlson的分类概念,把公关研究分成:基础(basic)研究、应用(applied)研究和内观型研究三大类目。基础研究针对公关过程建构理论,应用研究协助解决实际问题,内观型研究则研究公关行业本身。这其中最抽象和概念化的是基础研究,企图建立一套知识本体,以解释因果关系、预测未来情势以及增进对群众、组织、民意的了解。

根据Pavlik在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公关学术研究趋向建构理论,以便协助描述(describe)、解释(explain)和预测(predict)公共关系在社会中的过程与影响;而公关相关研究,也不脱离上述三种性质。所谓描述性的研究,是勾画一个过程、状态或现象,它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以及某事或某人的特色为何。解释性的研究,则在解释某事为什么会发生,及其因果。至于预测性的研究,则预告如果我们做或不做某事,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三种研究,均在协助增进对人、社会及世界的了解。

所有传播研究者都用理论来导引论述,理论之功用,可见一斑。

根据McQuail(1987),理论可分为四种:社会科学理论、规范性(normative)理论、实作(working)理论以及常识(commonsense)理论。社会科学理论是所有理论里最精练的,是通过科学的规则和方法证得的理论,此种理论的特色在其对抽象概念的依赖。规范性理论本诸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并据此告知传播的形式和功能,故此东方和西方的规范理论,可能是大相径庭的。实作理论既实用又规范,它告知传播者该如何计划,以便达到特殊的目的。实作理论常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成形。至于常识理论,多从自身生活经验而来,传播者不可避免的,会用到这种非正式的理论。一个常受到批评的情形是,人们明明用的是常识理论,却把它当作验证过、具效度的理论来操作,并且有时也真的使常识理论成为社会科学理论的一环。根据Mc—Quail,上述四种理论相互关联。

到底什么是理论?历来颇有不少学者把理论比作动物(Sallot,Lyon,Acosta—Alzuru&Jones,2003),Causey(1977)认为一个好的通用理论有如章鱼的身体,而其八爪,则是辅助性的假设(hypothe—ses)。Craig(1993;Salloteta1,2003)则认为传统上,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概括通则(scientific generalizations),描述经过实证测量或引申的变项间之功用与关联。科学的理论一般而言,用来描述、解释、了解、预测及控制现象;但是传播学者近年来大量提倡中型理论(middle—rangetheory),因为这种理论较具实用价值,可据以重复验证某个现象范围内各种假设。中型理论被认为比壮观的大型理论(grandtheory)来得实用得多。

Ferguson(1984)认为理论并非一套建立在假设或臆测上的解释,而是了解事件以及预测促使此理论成立的研究发现。她认为所有蔑视理论在实务上功能的公关从业人员,只有两条路好走:第一是以臆测来做决策,第二是根据实证经验法则来做决策。公关理论来自各领域,有不少人甚至质疑公关到底值不值得学界对之做深入的理论建构;另有一些人则认为公关只适合针对来自其他学科的理论做应用研究。Fer—guson深受Thomas Kuhn的影响,认为只有公关典范理论的出现,才能提升公共关系的价值,而此一学科,也才称得上是科学。

Kuhn等学者认为理论是“一套深奥的概念系统,同时也提供一种世界观”(Weltanschauung)(转引自Suppe,1977:114)。但这种看法在后现代越来越受到质疑,因为现在出现了“修辞的反转”(Simons,1990),而理论在这样的反思下,也只不过是“实用的历史对话”(pracatical historically—situated discourse)而已(Salloteta1,2003:30)。此时理论不再被视为不可挑战的一套标准知识,而只是历史上某个时间点下的一个看法。但就算如此,也不能抹杀理论的功用。

Suppe(1977)认为理论可以被视为象征性的概括通则,每个人可以对这个通则做不同的会意与诠释,而这样的多元诠释,可能更强化了理论。Sallot等(2003)认为理论也可以视作有潜力验证自己的研究方法与分析单位。既然没有一个理论是唯一领域所拥有,且没有一个世界观是独霸的世界观,因此,理论本身也是动态的、成长的,而非一成不变的。

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和杨振宁的老师吴大猷(2001)在读英国学者李约瑟有关中国科技文明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时,产生一个很大的疑惑,即为什么中国历来所有进步的科技与发明,几乎都是技术性的、实用性的?李约瑟把这一切归因于科举取士。吴氏的疑惑,最后从何柄棣《华夏人本主义:渊源、特征和意义》(原载香港中文大学《21世纪》双月刊第33、34期)一文中找到答案。

根据何柄棣,华夏文化重人本主义,不论是宗亲制度、礼天祀地、敬祖观念、子孙福荫,无不与“人”有密切关系,礼是中国很重要的制度,而此一人本主义,远在儒家之前就已产生,儒家之后,则换成“伦理”的说法,基本上仍是一脉相传。简言之,华夏文明所有的思想、行为都和“人”有关。西方历来讲神本主义,华夏历来重人本主义,既然中华民族讲求人本,因此,思想上就不大讲求抽象的思辨,并且对纯粹的科学缺乏兴趣,整个民族的思考都是一些较实用、务实的问题,连高科技如青铜的发明,也为的是祭天;而历法,不过是为了农业,而从未思及如日、月与宇宙结构等问题。此所以中国虽然比毕达哥拉斯还早就发现了勾股弦定理,却发展不出像欧几里得那样具逻辑系统的几何学。

吴氏认为整个中华民族,对应用性的东西智慧很高,但一切均以“人”为出发点思考的结果,技术性的东西很强,科学性的东西就很弱;而科学,代表一种探索,其动机在求真知、真理。吴氏认为,没有纯粹的研究和抽象的思索,“欠缺一种完完全全求知的精神”,“是我们民族思维上一个缺失”。

之所以不厌其烦指出吴大猷的观察和体会,就在指出中国人的思维,一般而言,对建构抽象、概念化的理论和基础研究,并不在行。

但建构理论或做基础研究,有助提升公关学科,使之趋近专业,因此仍属必要,并且也最易获得尊重,最常被引述。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做基础研究,都要架构理论,实际上也不可能。事实上,此际最迫切需要的,是应用型研究,因为它最有助公关实务的操作,并且也可以弥补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间的鸿沟。

而内观型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公关行业本身的了解,也同样不可或缺。这三类研究实不可偏废。

同类推荐
  • 成交无限:有效客户沟通的55个技巧

    成交无限:有效客户沟通的55个技巧

    照亮客户的眼睛,第一印象决定沟通效果——提高印象分的6大技巧。摸清客户底牌,听懂弦外之音——有效倾听的7大技巧。重视语言技巧,沟通更流畅——完美表达的7大技巧。看懂边缘信息,身体语言暗藏沟通捷径——捕捉信息的5大技巧。锁定关键词,快速突破沟通障碍——找融合点的4大技巧。应对有术,对症下药成就高效沟通——多方应对的10大技巧。进退有度,迂回让沟通柳暗花明——玩转局势的6大技巧。法有定数,高效沟通有原则——原则性沟通的6大技巧。摆正位置,客户永远是沟通的主角——角色定位的4大技巧。
  • 销售细节全书

    销售细节全书

    销售精英的成功秘诀:把销售过程中每一个微小的细节放大,把所有的细节做到位。在销售工作中,如何要想做到出类拔萃,就必须要在细节上下功夫。销售员只有把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深做透,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本书就是为现阶段,在销售行业上无人拓展,无法大施拳脚的销售新人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已经取得一些业绩,希望自己得到进一步提升的销售员朋友们度身定做的。全书攫取的大量的具有说服力的经典实例,融入了销售行业成功人士多年销售经验的精华。对销售工作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剖析,在方法和技巧上,作出了详细的阐述。全书脉络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方法技巧实用,能够切实地解决读者朋友的实际困难和工作疑惑。
  • 领导一定要知道的说话方略

    领导一定要知道的说话方略

    口才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是用口语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技巧,也是衡量领导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没有人会是天生的口才家,但是成功的领导者大多都拥有一副好口才。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案例生动经典,文字通俗易懂,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入手,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介绍了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如何在不同的场合拿捏好分寸、掌握好尺度,把话说好、说对、说全,并揭示了领导说话艺术的奥妙之所在,是一部全面提高领导完美口才能力的指导书,适合各行业各层级领导阅读。
  • 如何实现企业的愿景与使命

    如何实现企业的愿景与使命

    公司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领导者是否有足够的应对能力以处理市场变化及其重新平衡后的新情况。 作者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理论为视角来阐述现代企业管理中所发生的一些问题,并给出读者答案和实践操作的练习。
  • 郭台铭与富士康

    郭台铭与富士康

    它与华为同年诞生,对街而立,销售收入是华为的6倍。它做电脑,销售收入是联想的3倍。它就是富士康科技集团。在台湾,它又叫鸿海。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本系统披露富士康经营秘籍的著述。本书揭开了关于富士康的种种迷团,读者当可见微知著,一窥全球500强企业的成长真相。
热门推荐
  • 永远的谎言

    永远的谎言

    深夜,一个衣着宽大的女人独自站在楼顶天台,风很大,不住掀起她的衣服和头发,女人右手按在小腹上,前方巨型广告牌变幻的光芒交织在她失去表情的脸上,远远看去,小小的人站在“明光集团”那四个光焰铸就的大字中间,像一根黑色的火柴梗。明日之星电视在不同的新闻频道之间跳转。……一枚重磅炸弹式的研究成果发布会引起了整个学界的震动。
  • 都市护花仙尊

    都市护花仙尊

    三千年前,楚河被人害死身陨泰山之巅。三千年后,楚河以一世大帝的身份重回地球。这一次,他要手刃仇人,护家人周全。这一世,他要道战双修,成就一世至尊。
  • 关于思维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思维的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关于思维的格言》让我们在听名人的名言时,也可开拓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思维不再局限于那狭窄的一方天地间,而是如鹰般翱翔于广阔的天际!
  • 求索

    求索

    该书汇集了作者在干部理论教育工作中,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的体会文章。主要包括对不同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对干部理论教育工作的思考和总结,对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认识和建议,对推动肇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和献策。力求理论结合实际,指导实践,并为探索新时期干部理论教育提供经验,为宣传、普及和研究党的干部理论教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 仙界第一人

    仙界第一人

    不管是仙界,还是魔界,拥有强悍的实力,才是生存的根本。特种兵杨半帆带着半吊子的修真,在铁血风火下来到魔界,成为奴隶。他如何抗争,如何利用现代科技,炮轰魔王,震慑魔界,打到仙界,遇仙灭仙,遇魔荡魔,成为仙界第一人!
  • 玄幻世界设计师

    玄幻世界设计师

    一个平凡的世界,因为叶玄到来,发生了地覆天翻的改变——无数人的三观被击毁,常识支离破碎,武道,仙术,魔法,黑科技成为现实。
  • 麟川王旗

    麟川王旗

    这里的江湖武人无拘无束、没有规矩,这里的世外仙家吸食气运、讲究利益,而他马踏了江湖,剑指向仙家,定下规矩,平衡利益,只不过是为了这天下事,天下人能够公平公正,安稳一生。
  • 总裁霸爱新妻

    总裁霸爱新妻

    叶宸寰居然喜欢那个不男不女的死祸害?那还要老娘做他的童养媳?想她一个千娇百媚的大美人还比不过那个不男不女的?哼,叶宸寰,她这次是搅和定了!看她这个童养媳怎样拿下他这个美男老公!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不由己,总裁情深不负

    婚不由己,总裁情深不负

    顾一念对她丈夫陆英琦的评价是:英俊多金的混蛋+渣男。新婚夜,他说:我承认,我心里装着别的女人。一念,在我们没有做好心理之前,彼此纠缠上会很麻烦,暂时还是分开过吧。就这样,他们做了三年有名无实的夫妻。*当她的婚姻大亮红灯时,聂东晟这个男人如同天神般从天而降,霸道的闯入她的世界。富可敌国的聂家三少追求一个离过婚的破.鞋,一时间成为了全城人茶余饭后的笑柄。顾一念问,“聂总裁,这件事你怎么看?”聂东晟:“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你,很合我的尺寸。”顾一念:“……”尼玛,果然思维不在同一个频道上。*顾一念眼中的聂东晟:深不可测的妖孽男+闷骚+欲求不满“聂东晟,你说过,你不会强迫女人的。”她被逼到角落,退无可退。“那么,恭喜你,成为我的例外。你是要乖乖顺从,还是让我用强,自己选。”他漫不经心的笑。*这个妖孽一样的男人,却为她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许了她一整个世界。然而,当真相渐渐浮出水面,顾一念才明白,他给予的一切,不过是另一个温柔的陷阱……很多时候,心痛并不是因为爱情的结束,而是当一切都结束了,却发现依旧深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