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32100000015

第15章 《内经》与疾病学

《内经》虽是阐述中医基本理论的经典著作,但《内经》中所记述的疾病和证候却比比皆是,甚至还列专篇讨论了热病、疟病、咳病、厥病、癫狂病以及痛证、痹证、痿证、奇病等。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内、外、妇、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的疾病。

内科

《内经》中记载的内科疾病相当多,包括有消渴、泄泻、癃闭、遗尿、遗精、阳痿、眩晕、失眠、水肿等病证。在进行专篇讨论的病证中,也大多属于内科范畴。如以中风为例,《内经》把具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继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症状的,称为“偏枯”、“痱”、“偏风”、“卒中”等。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的不同,《内经》认为中风还有反复发作的可能性。《灵枢·刺节真邪》篇就描述了这一证型为:“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复,颠倒无常,甚于迷惑。”说明中风之后,血脉必然偏虚,以致两侧肢体轻重不等,不能伸屈;身体歪斜,出现定时定向的障碍。而且瘫痪的肢体上下变易,缓解复发更替。显然,这些症状与“中风”里的一过性脑缺血和不完全性脑血管梗塞十分相似。

对中风的预后,《内经》也作了一定的论述。《灵枢·热病》篇指出:“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这里表明了三种情况,患者半身不遂而疼痛,言语正常,神志清楚者预后较好。患者半身不遂而无痛觉,意识障碍不严重者,尚可治疗。假如神志昏迷,不能言语者,就很难治疗了。《素问·大奇论》中还分析了中风的转归。说道:“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瘖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瘖,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即意识清楚,无失语,舌瘫不严重者预后较好,约一月后就能恢复。兼失语者预后较差,需三年之久方能恢复。而不满二十岁的青少年中风,其预后最差,往往首次发病后三年就要死亡。这些见解与现代医学基本相符。一般认为,中风致偏瘫失语者,疗程较长;无失语且瘫痪较轻者,疗程较短,一月左右便能获显效;青年人中风大多为先天性脑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首次发作后常在数月或数年内复发而身亡。

《内经》还对中风的病因作了探讨,提出了“虚邪”、“情志”等多种因素。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中的“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就是指虚邪侵袭人体后,致使营卫功能衰弱,而引起的半身不遂之症。而《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大怒则形色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则说明了中风与大怒之间的关系。同时,《内经》还认识到中风的发生与体质、饮食、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如《素问·通评虚实论》就谈到了“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指出平日嗜食肥甘厚味,身体肥胖者,易得中风。

再以消渴病为例,《内经》中的论述也颇为详尽。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内经》中有“消瘅”、“膈消”、“消肺”、“消中”等不同名称。《内经》强调五脏虚弱是消渴病的主要病因,故《灵枢·五变》篇就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灵枢·本脏》篇也有“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肺脆苦病消瘅易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的说法。《内经》还对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致病因素在消渴病发生中的作用分别作了描述。《素问·奇病论》写道:“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说明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使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失调,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津液不能上承便为消渴病。《灵枢·五变》篇还谈到:“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指出精神情志受刺激也可致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火灼津液,则消烁肺胃阴津而为消渴之病。

《内经》把消渴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上消即肺消,为肺热或心火移热于肺所致。就如《素问·气厥论》说的“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由于肺热炽盛,耗伤津液,津液不能上布,故上消以口干、烦渴、多饮为主症。中消是胃中有热,热则消谷所致。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瘅成为消中”,可见消谷善肌是中消的主要症状。下消即肾消,由于肾虚不能约束小便,使尿频量多,肾失固摄,造成水谷精微下注。所以小便混浊如脂膏,并有甜味。因此《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篇就说:“肾脉……微小为消渴。”

外科

中医外科的历史源远流长,《内经》中记载的外科病名就达四十种之多。其中仅痈疽就有二十多种,为此《灵枢》还特列《痈疽》专篇进行讨论。此外还有痤疿(疖肿)、丹熛(丹毒)、鼠瘘(瘰疬)、疝、痔、犬伤、肠覃(腹腔肿瘤)以及筋溜、骨瘤等肿瘤。就现代医学所言,这些已涉及到外科的一般感染、特异性感染、肿瘤、肛肠病及创伤外科等。书中并对这些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都作了论述。

《内经》中的痈疽包括了所有的疮疡证。其主要症状是局部皮肤红肿热痛,进而热腐肌肉为脓,破溃成疮疡;或深入骨髓,流出脓液,长期不愈。对痈疽形成的原因,《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灵枢·痈疽》篇也说:“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指出寒热之邪侵入营血,使营卫不和,气血瘀滞,热毒蕴结,热腐肌肉,则为肿为脓。此外,情志刺激,饮食失节造成的阴阳失调,也能导致痈疽的发生。《灵枢·玉版》篇说道:“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

痈与疽虽都是外科疮疡证,但二者也是有所区别的。《内经》认为阳性疮疡为痈,即“皮上薄而泽”者为痈,也就是痈为红肿、焮热、疼痛、皮薄而光亮;阴性疮疡为疽,也即“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说明疽的局部红肿不明显,皮色晦暗,不泽而坚厚。从损害程度而言,《灵枢·痈疽》篇也作了比较。痈是“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而疽则是“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可见疽为脓毒内陷,筋萎髓枯,深入五脏则气血枯竭,较之痈要严重和险恶得多。《灵枢·痈疽》篇还具体描述了疮疡脓液内熏五脏引起危象的过程:“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薰于五脏,脏伤故死矣。”

妇科

月经、带下、妊娠、分娩是妇女特有的生理,《内经》对此作有较详细的论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对月经和胎孕的来源,形成和有无等问题,都进行了讨论。说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指出女子到七岁肾气开始充盛,十四岁时,天癸已发育成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便能按时而行。而女子到了四十九岁,则“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就是说女子在更年期以后,任脉空虚,太冲脉衰微,天癸枯竭,月经断绝,形体衰老,便不能再生育了。《内经》并认为,月经、胎孕的正常与否,与女子胞(子宫)以及联系子宫的胞脉、胞络也紧密相关。它们三者的互相作用,能协调地完成其主月经和胎孕的功能。显然,《内经》的这些见解是十分正确的。

相反,在病理情况下,妇女的疾病也大多与月经、带下、妊娠、分娩有关。如月经病就是最常见的妇科病之一。月经病是指月经周期的异常、经量的改变和行经腹痛等症状。《内经》认为造成月经变异主要与肾气、任脉、冲脉的功能以及情志刺激有关。《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篇中就说:“肾脉……微涩为不月”,指出肾气不足是月经不调的原因。此外,肝血不足、血海不充,或禀赋本虚,又嗜酒纵饮,则精亏肝伤,精血枯竭,也可导致月经量少或经闭之症。故《素问·腹中论》明确载道:“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而情志刺激也是引起月经不调的重要原因。《素问·阴阳别论》谈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说明长期情绪抑郁,使肝失疏泄,脾不健运,心气不得下通胞宫,肾的开合失常,所以“女子不月”。

其他脏腑的疾病也能影响月经。《素问·评热病论》说:“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指出水气上逆,导致肺失宣降,使心气不得下通,故有月经闭止不行等变。对于经量过多的症状,《内经》称之崩或血崩,认为这是由于阴虚阳亢或热盛迫血妄行所致。正如《素问·阴阳别论》所说:“阴虚阳搏,谓之崩。”《内经》并对妇科的其他疾病也作了记载,如“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为病,其女不孕”等。《灵枢·水胀》篇中还具体描述了类似子宫颈粘连、卵巢肿瘤、宫腔积血的病证。“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

此外,《内经》还对一些症状相似的妇科疾病作了鉴别诊断。并在全书仅有的十三首方剂中,特载治疗妇女血枯经闭的名方“乌鲗骨芦茹丸”。《素问·腹中论》指出:“以四乌鲗骨,一芦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就是说治疗血枯经闭证,用乌鲗骨四分,芦茹一分,二药研末混合,以麻雀卵和成如小豆大丸剂。每次饭前服五丸,用鲍鱼汤送服。乌鲗骨即乌贼骨,气味咸温下行,能治赤白漏下和血枯经闭。芦茹即茜草,气味甘寒,能止血止崩,和血通经;麻雀卵气味甘温,能补益精血,治疗女子带下,便溺不利。而鲍鱼具有通血脉、通阴气的功效,煮汁服用能增加乌鲗骨芦茹丸通利女子经闭的作用。因此该方具有补养精血,强壮肝肾,活血通经的效能,至今仍为中医妇科临床家所公认。

神经精神科

《内经》中涉及到的神经精神病的篇章甚多,阐述也颇详尽,包括了现代神经精神科中的多种疾病。如以癫痫为例,这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其发作特点是突然跌倒,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两目上翻,四肢抽搐,甚至两便失禁。但移时苏醒后,神志如常。《内经》称之为“癫疾”,偶亦称“痫瘈”、“痫厥”等。《素问·长刺节论》明确指出:“病初发,步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说明癫痫是发作性疾病,其发作次数是逐渐变频的。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病情会越来越重。《灵枢·癫狂》篇中就对癫痫的发作状态进行了形象的描述:“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表明癫痫发作前,先有短暂性的预感症状,如情绪的变化,头重而痛,两目上视等。到发作时,则见“引口啼呼喘悸”、“暴仆”、“反僵”、“身卷挛急”、“呕多沃沫”。即在开始发作时,口角抽动,牵引歪斜,遂发出尖叫声;突然跌倒,意识丧失。初发呈强直性抽搐;继为阵发性抽搐,同时口吐白沫。

《内经》认为,癫痫的病因多由脏腑功能紊乱所致。《素问·大奇论》中归纳为“心脉满大,痫瘈筋挛”;“肝脉小急,痫瘈筋挛”;“二阴急则痫瘈”。指出了癫痫多属心、肝、肾经脉的病变。此外,《素问·奇病论》中还提出了癫痫的发作与“先天”有关,也即与父母的遗传有关。说道:“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关于癫疾的遗传因素,早已为现代医学所证实。由此可见,《内经》的这种见解确是难能可贵的。

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患,属于精神病范畴。癫为阴证,以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狂则为阳证,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因二者在症状上不能截然分开,又能互相转化,故《内经》以癫狂并称,并在《灵枢》中列《癫狂》篇进行讨论。此外,《内经》还以“狂癫疾”、“骭厥”称之。

《内经》认为形成癫狂的原因主要是七情所伤。也即遭受突然强烈的惊恐、悲忧、喜乐、恼怒的刺激,致使神失所藏,志意错乱。《灵枢·癫狂》篇指出:“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灵枢·本神》篇中也有“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等说法。

《内经》形象而具体地描述了癫狂病的主要症状。如《灵枢·癫狂》篇写道:“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素问·阳明脉解》篇也谈到:“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灵枢·经脉》篇还有“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的记载。《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财明确指出:“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凡此种种,都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内经》中还多次提到了在热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中毒感染性精神病症状。《灵枢·刺节真邪》篇就说:“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素问·评热病论》也说:“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这些精神错乱、幻视幻觉的症状都是全身性感染引起的精神障碍。《素问·腹中论》中还记载了药物中毒引起的精神异常,即“石药发瘨(癫)、芳草发狂”等。

对于癫狂的治疗,《内经》中除介绍了各种针刺方法外,《素问·病能》篇中还记载了治狂的专方——生铁落饮。生铁落即炉冶间锤落的铁屑,气重而寒,具有坠热开结,重镇心神的功效,是治疗“有病怒狂者”的良方,迄今仍为临床所常用。

《内经》中还谈到了很多神经病。如以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减退的脊髓病为例:《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篇中的“风痿,入时不用”,就相当于高颈段脊髓病;《素问·痿论》记有“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的“脉痿”、“腰背不举”,“足不任身”的“骨痿”都相当于胸腰段脊髓病;《素问·刺禁》篇所记载的“刺脊间,中髓为伛”,则是指进针过深,损伤脊髓,致使身体伛偻踡屈,这与胸椎损伤后的痉挛性截瘫相似。而《灵枢·寒热病》篇中的“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显然是指颈髓损伤的高位截瘫。此外,《内经》还对一些颅神经、脊神经的病变也有一定记载。

五官科

五官的疾病包括眼、目、鼻、咽喉的各种病变,《内经》中对这些器官的疾病都有一定的论述。在眼科方面,由于五脏六腑精气都上聚于目,因此脏腑的病变都能引起目疾。如《灵枢·大惑论》中的“散精则视歧,视歧见两物”,以及《素问·脉要精微论》记载的“以长为短,以白为黑”的视觉障碍,就是脏腑精气衰败引起的变视症和病理性色觉障碍。其中,《素问·生气通天论》还认为耗精将导致失明。写道:“精绝……目盲不可以视。”而《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谈到的“肝病者……虚则目目无所见”和《灵枢·天年》篇所载的“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见”,就更证实了肝病与目疾之间的关系。《素问·评热病论》中还记载了因全身性疾病所造成的非炎症性眼睑水肿的情况,即所谓的“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病气怫于上,血溢目赤,咳逆头痛”,这实际上是包括了球结膜、巩膜在内的外眼充血或出血。此外《内经》还记载了泣出(流泪症)、目痛、目翳(白内障)、眦疡(目眦炎)等多种眼疾。

耳疾包括有耳鸣、耳聋、耳中有脓以及耵聍等证。《内经》着重对耳鸣、耳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造成耳鸣、耳聋主要有虚实两方面的原因,即经气厥逆的实证和精血不足的虚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素问·脏气法时论》也说:“肝病者……急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这就是因为足厥阴肝经上通于巅,肝气上逆致使的耳鸣,甚至耳聋。由于手太阳经、手足少阳经都与耳相通,故这些经脉的经气厥逆也可引起耳鸣耳聋。《素问·脉解》篇就有“太阳……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的记载。《素问·厥论》也有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之说。至于《灵枢·决气》篇中的“精脱者、耳聋”,以及《灵枢·海论》篇中的“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和《灵枢·口问》篇的“目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寒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等,都说明了精血不足能够引起耳鸣耳聋。《灵枢·厥病》篇还谈到了外耳肿痈化脓,以及耳中耵聍致病的情况。说道:“耳痈不可刺者,耳中有脓,若有干耵聍,耳无闻矣。”

《内经》对鼻病也有所记述,如鼻鼽、鼻渊、鼻衄等。鼻鼽即指鼻流清涕、鼻塞、喷嚏等症状,类似过敏性鼻炎。《灵枢·忧恚无言》篇说:“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颃颡即后鼻道,气分之所泄,说明后鼻道是气体交换的必通之道。所以一旦鼻腔中不时流出鼻涕,必将引起鼻道闭塞、呼吸障碍等情况。鼻渊的主要症状是鼻流浊涕不止,与现代医学中的鼻窦炎相似。《内经》认为是热盛上熏于脑所致,故《素问·气厥论》写道:“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至于鼻衄,则是指鼻出血,《内经》认为五脏的病变都可引起鼻出血。

《内经》中的咽喉病有喉痹、喉干、失音、喉痛等证。所谓喉痹就是指气道不利、呼吸不畅,甚至气道闭塞。大多是燥热之邪侵犯咽喉,引起咽喉红肿,气不通畅所致。《素问·阴阳别论》中的“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提出喉痹是因邪气结于厥阴和少阳经脉的缘故。《素问·厥论》中的“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则指出手阳明和手少阳的经气厥逆,也可导致喉痹。

喉干即咽喉干燥证,多由于热盛伤阴,或肝肾阴虚,致使津液不能上承所引起。《素问·五常政大论》中的“火气高明,心热烦,嗌干”指的就是热盛伤阴。而《素问·脉解》篇谈到的“所谓甚则嗌干热中者,阴阳相薄而热,故嗌干也”,则是阴虚内热造成的喉干症。对于失音,《内经》分为内伤、外感两类。《灵枢·忧恚无言》篇说道:“人卒然无言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合不致,故无音。”即是指寒邪引起的失音。而《素问·脉解》篇所说的“所谓入中为瘖音,阳盛已衰,故为瘖也。内夺而厥,则为瘖痱,此肾虚也”,则明确指出是阳虚和肾虚所致的失音。

《内经》中还记载了一些其他临床科的疾病,例如小儿感染性肺炎、泄泻、惊风、营养不良等。并从病因病机上对这些疾病作了分析,还提出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以及治疗原则等。凡此,都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类推荐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是中国古代蒙学书籍中影响大的几种,自问世以来风行海内经久不衰。当前随着国学热的深入,以传授优良道德规范和文化常识为目的的传统蒙学读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书在详细注释有关历史典故的基础上,采用与原文类似的韵文体把三篇读物译为白话文,读来琅琅上口。
  • 孟子

    孟子

    孟子是儒家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后人尊封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所著《孟子》七篇十四卷,为《四书》之一,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哲学、伦理、经济、教育、文艺等多个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次出版以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所收焦循的《孟子正义》为底本,约请专家充分借鉴吸收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注释疑难词句及典故名物;逐篇翻译;每章都作题解,概述该章主旨。在校对文字、注释及作品辨伪、评析方面尽可能汲取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本书版本权威,注释简明,翻译晓畅,装帧精致,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者的案头必备书。
  • 中信国学大典·黄帝内经

    中信国学大典·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存《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每部分八十一篇。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呐喊者

    呐喊者

    民国是我国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一个百花齐放、人才辈出的时代,那些远去的大师因其学养和风骨,至今仍在历史中熠熠生辉,他们曾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声音,也不应被历史湮灭。民国时期的演讲,有韵味,有风范,是精神,更是经典,值得被留存和纪念。本书是我社隆重推出的“民国演讲典藏文库”其中一本。
热门推荐
  • 岁岁雁北

    岁岁雁北

    一本不太好看的修仙古言书,掺杂了几个岁月的爱恨情仇,一个不太有女主光环的女主,跌跌撞撞走进波云诡谲的家国政场。【小声哔哔:呕】
  • 婚心冉动

    婚心冉动

    新书上线:赖上霍先生护短独宠一对一/双洁/顾苏城A城首富,商界顶尖人物,内敛稳重,为人低调,喜怒不形于色,外界甚少知道他的事情,但唯有一点,不近女色却人人皆知。魏单纯生前暗遭车祸,一遭穿越,重生在恶名昭著的苏子姗身上。重生后,虐渣渣渣,戏耍白莲花,没事更是喜欢逗弄一下高冷内敛的顾苏城。某日,顾苏城骨节分明的手指敲打着桌面上的两本结婚证,他可不记得什么时候有跟她领过结婚证。“这是什么?”富有磁性的嗓音中透着慵懒平静。面对他质问,苏子姗带着腻死人不偿命的微笑,陪笑着说道。“这是误会,绝对的误会。”
  • 第一无赖女王

    第一无赖女王

    莫卿离语:其实,我真不是不要脸,我只是在一本正经的耍无赖。———————————————————————————————她是四大家族之首的莫家嫡系长房孙女,却因天生愚笨面目可憎,受尽世人冷嘲和白眼。就连塞落城两三岁的奶娃子都知道,二小姐三小姐两三日就能熟记运用的武灵之力口诀,她花上三四个月仍会一无所获,而且刚一出生就引来五雷轰顶,面容丑陋如鬼魅,生生吓死了两名接生婆。这样一个世人连正眼都不愿瞧上一下的丑痴儿,却是林家旷世天才指腹为婚的未婚妻,真真是天上飞龙配了地上癞蛤蟆!退婚,退婚,坚决退婚!她是古武界的佣兵女王,下墓取宝却莫名穿越。一朝醒来,她变成了她。退婚?好啊,看老子用金币砸不死你丫!打架?没问题,老子赏你一对熊猫眼!抢男人?那么麻烦,直接送你!亲,还包邮哦!终于有人忍不住问了,这真是传说中的莫家嫡系长房孙女吗?怎的差距这么大?莫卿离笑眯眯的拍拍他肩膀,“伙计,你娘叫你回去吃饭了。”【据说还要有小剧场】“离儿,以前都是我蠢我笨我混蛋,你能再给一次机会让我好好爱你疼你吗?我林幕发誓,这一生一世都只对你一人好,绝不变心!”俊朗男子满眼痛悔和期待的看向手执白玉酒杯的绝美女子,看着她嘴角带着慵懒的笑意,一步一步,缓缓走到他身前。还未及欣喜,就见女子举起酒杯,将酒水从他的脑门淋了下去。“不好意思,你那庙太小,容不下我这尊大佛!”———————————————————————————————新文重修发这里,捂脸奔走,走过路过的亲爱们,收藏个呗,╭(╯3╰)╮
  • 花锦良缘:夫君,有点甜

    花锦良缘:夫君,有点甜

    现代警花一朝穿成植物人,遭活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还以为死定的时候,身边多了个从天而降的美貌夫君。一朝穿越,她种田经商,棒打极品亲戚,一路精心筹谋步步为营,努力赚钱奔小康,顺道再和美夫君努力造娃,争取早日子孙满堂。重生后的少年容桥,看着自己前世的小娘子,暗暗的握紧了拳头,娶女当娶赵氏女,这一世他既然回来了,那么……有些人的命运该改一改了。种田虐渣甜宠文,1v1,穿越女Vs重生男。
  • 生活中的处世禁忌:中国式处世潜规则

    生活中的处世禁忌:中国式处世潜规则

    什么是禁忌?简单地讲禁忌是普通人必须避讳的人、物或事。许多人一生的弱点就是不懂得如何把生活和禁忌联系起来。不懂得怎样去精于处世、巧于做人、名誉做事情。因此做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就能事事顺通,而有的人却受到百般阻挠。生活需要有正确的原则指导。每一个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每一种游戏都有其独特地玩法,这就是规则。掌握了这种规则也就掌握了人脉,而人脉往往会决定你在生活中的状态。 本书,立足于生活中细节,思路清晰,事例详细明了,从做人、做事、职场、家庭、社交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论述了生活中的禁忌,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之中窥探到做人生活的真谛。
  • 石点头

    石点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开挂无敌手

    开挂无敌手

    年纪轻,本领低,唯有一招无敌手,方圆二十里内最具价值的宝物,神鬼莫测,手到擒来。真的,我一开挂,自己都怕……因为我也不知道,这次到底又抢了哪位大能的宝物。但是可以肯定,我又惹麻烦了,而且是大麻烦。师姐,快救我!
  • 荷鲁斯之眼

    荷鲁斯之眼

    这个故事的最初,是十三年前,直属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间工作室里,一个满头姜黄色乱发的男子正独自趴在电脑前写日记。他没有敲打键盘,用的是笔。四面墙壁全是各种高科技设备,用了全球当时最顶尖的技术和材料,红、黄、绿各色指示灯相距闪烁。他刚写下:我们的自大让我们对宇宙真相的了解进展缓慢……忽然,面前的电脑就发出一声警报“嘀”,接着,又是另一声,尖锐刺耳。男子警觉起来,这事从未发生过。他立刻放下笔,移动鼠标,眼睛紧紧盯住屏幕——他的表情惊异起来,敲击键盘的手指越来越快,仿佛钢琴弹奏到了乐曲高潮。
  • 邹韬奋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邹韬奋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老婆乖乖回来

    老婆乖乖回来

    一年前,相亲会上被蓝少爷一步将了军,她从此落入他的法网。婚后一年,闺友甩给她一叠艳照,画面上的“双飞燕”令她呕吐不止。离婚吗?她怀孕了……*蓝祖煜,他风流,腹黑,不要脸,花言巧语,卑鄙无耻……他却不肯放开她,一次次逼她在身下绽转……他说:外面的女人都是游戏,你才是我的。她逃避,她纠结,转角处她遇到了温润如玉的他,开始了另一场情感纠葛……他说:你离不离婚,我都要你。她要跟蓝少爷离婚,甩出艳照,说:这些,要么交给法官,要么交给媒体!他却鄙夷一笑:白痴!你确定这个肥腻的男人是我?!舍不下知心恋人,她痛下决心:离婚这两个字,我不会轻易提,但是只要我提了,就不止是说说。他怒形于色:要离婚吗?我先废了他!*为什么,别人的情人是妖娆风流的,她的丈夫是风流妖娆的?为什么,别人的丈夫是温柔深情的,她的情人是温柔深情的?——片断——“怎么会这么固执这么绝情?我说了我不离婚!”“蓝祖煜,你就拖吧,分居到两年会判我们自动离婚的!我相信,他不介意等我两年。”“诗诗,你真冷血。”“死缠赖打可不是男人干的事!”“我们……还有一个折中的办法。”“什么?”“就是,我们分居,期间你可以与他试婚。如果三个月你还坚持离婚,我们立刻去办离婚手续。如果,你厌倦了和他一起的生活,我会毫不犹豫的接受你。”“……你在说笑吗?”*本文不是结婚后恋爱的故事,其实它是一个离婚时才懂得爱的故事。老套的“若不是分手离别时刻,你就不会珍惜我”。所以重点不在于离婚的那一刻,在于他们婚姻的步步深入的了解。亲们不要着急哈~——推荐美七的完结文:《恶妻的誘惑》女主珍珠穿越到古代兄弟共妻的部落,开始了与四兄弟丈夫的情缘纠葛~~~~推荐好友文:《豪门小老婆》古默《望门闺秀》不游泳的小鱼《重生之新妇的誘惑》AZ1998(完结)《婚内兽爱》暮阳初春——————我们最可恶可爱可怜的男主“蓝祖煜”由最善良的亲亲“剪水一燕”抱回~~~美七群号:38830464(VIP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