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1400000007

第7章 无中生有

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译文:用假像欺骗敌人,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巧妙地由虚变实。也就是说,开始用小的假像,继而用大的假像,最后假像突然变成真像。

计名探源:

无中生有,这个“无”,指的是“假”,是“虚”。这个“有”,指的是“真”,是“实”。无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实互变,从而扰乱敌人,造成敌方判断与行动上的失误。此计可分解为三部曲:第一步,示敌以假,让敌人误以为真;第二步,让敌方识破我方之假,掉以轻心;第三步,我方变假为真,让敌方误以为假。这样,敌方思想已被扰乱,主动权就被我方掌握。使用此计有两点应予注意:第一,敌方指挥官性格多疑、过于谨慎的,此计特易奏效。第二,要抓住敌方思想已经迷惑不解之机,迅速变虚为实,变假为真,变无为有,出其不意地攻击敌方。唐朝安史之乱时,许多地方官吏纷纷投靠安禄山、史思明。唐将张巡忠于唐室,不肯投敌。他率领二三千人的军队守孤城雍丘(今河南杞县)。安禄山派降将令狐潮率四万人马围攻雍丘城。敌众我寡,张巡虽取得几次突然出城袭击的小胜,但无奈城中箭矢越来越少,赶造不及。没有箭矢,很难抵挡敌军攻城。张巡想起三国时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心生一计。急命军中搜集秸草,扎成千余个草人,将草人披上黑衣,夜晚用绳子慢慢往城下吊。夜幕之中,令狐潮以为张巡要乘夜出兵偷袭,急命部队万箭齐发,急如骤雨。张巡轻而易举获敌箭数十万支。令狐潮天明后,知道中计,气急败坏,后悔不迭。第二天夜晚,张巡又从城上往下吊草人。众贼见状,哈哈大笑。张巡见敌人已被麻痹,就迅速吊下五百名勇士,敌兵仍不在意。五百勇士在夜幕掩护下,迅速潜入敌营,打得令狐潮措手不及,营中大乱。张巡乘此机会,率部冲出城来,杀得令狐潮大败而逃,损兵折将,只得退守陈留(今开封东南)。张巡巧用无中生有之计保住了雍丘城。

诸葛亮智激周瑜

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东吴这个地方。东吴的孙权继父兄之基业,有的众多贤良死士辅佐,国富民殷,不肯投降。刘备刚刚被曹操打败,于是,派诸葛亮下江东联络孙权共同抗击曹操。当时,周瑜掌管东吴军政大权,所以鲁肃带着诸葛亮来见周瑜。

周瑜知道诸葛亮是来东吴求救的,故而摆出一幅姿态,因为求人的人低人一等,被求的人总想摆出十足大恩公的姿态。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周瑜就当着诸葛亮的面和鲁肃大谈曹操大军不可阻挡,只有降曹才是东吴的惟一出路,鲁肃又急又气,脸都争红了。在周、鲁二人争辩时,诸葛亮把二人的心思看得一清二楚,一旁袖手冷笑。

诸葛亮这一笑,周瑜更得意了:“先生何故发笑?”

诸葛亮说:“我不笑别人,笑鲁子敬不识时务。”

鲁肃忙问:“先生为什么笑我不识时务?”

诸葛亮即说:“公瑾决心降曹,甚为合理。”

周瑜也赶紧说:“先生识时务,确实与我同心。”

诸葛亮与周瑜是以诈应诈,却急坏了鲁肃:“先生,你为什么也这么说呢?”

诸葛亮又说:“曹操很会用兵,天下无敌。从前吕布、袁绍、刘表与之作对都被消灭。只有刘备至今不识时务,仍然与其抗衡,现今孤立无援屯于江夏,生死不保。将军决心投降曹操,可以保全妻子、保全富贵,至于国家的存亡不过听天由命罢了,那又算什么呢?”这里诸葛亮吹嘘曹操与周郎抬举曹操的作用就不同了,前者抬曹操是迫使孔明更低三下气地求自己,诸葛亮说曹操厉害则是敲打周郎年轻气盛的自尊心。诸葛亮这番话说完,周瑜没什么反应,鲁肃却愤怒了:“你竟敢要我主屈膝受辱于曹贼吗?”气氛比以前紧张。

诸葛亮又说:“我有一计,不用杀牛宰羊,不用投降纳城;也不用亲自渡江;只需派一个使者,用一叶小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曹操的了这两个人,肯定不动刀兵,率兵而退。”

周瑜一听,忙问:“是什么样的两个人?可以使曹操退兵。”

诸葛亮说:“东吴去此二人,如大树上落下一片树叶,太仓中减掉一粒粮食;而曹操得了这两个人,必然高高兴兴退兵而去。”

周瑜问:“是怎样的两个人?”

诸葛亮说:“我在隆中居住时,就听说曹操在漳河新造一台,叫铜雀台,非常壮丽,广选天下美女,藏于铜雀台中。曹操是好色之徒,早就听说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分别叫大乔和小乔,二人皆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曹操曾说:‘我有两个愿望,其一,扫平四海完成霸业;其二,能得江东二乔,放置在铜雀台内,以安度晚年,即便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现在曹操率领大军要吞并江南,其实是为了二乔而来。将军为何不去找乔公,用千金买二乔,派人送与曹操,曹操得了二乔,心满意足必然退兵。春秋时范蠡曾给夫差献过西施,您为什么不用这个办法呢?”

周瑜说:“曹操要得到二乔,有什么证据吗?”

诸葛亮说:“曹操的三子曹植,字子建,出口成章,曹操曾命他作一篇赋,叫《铜雀台赋》。这篇赋的意思要誓取二乔。”

周瑜说:“这篇赋先生能记下来吗?”

诸葛亮说:“我喜欢这篇赋辞彩华美,所以记下一二。”

周瑜说:“先生能否背诵一下?”

诸葛亮当即背诵《铜雀台赋》:“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周瑜听罢,勃然大怒,大骂曹操老贼,并誓死抗战到底。诸葛亮仍然顺着周瑜开始说的投降主张劝说周郎,并举出汉代派公主和亲的故事鼓励周郎,还说两个民女算什么。周瑜说出了事实真相:大乔是孙策的妻子,小乔是周郎的夫人,曹操竟然要使东吴国破家亡,夺妻欺人。周郎再好的修养也受不了,并说投降曹操是在试探诸葛亮,早有北伐之心,只是还未来得及,现在正好大破曹操。

其实诸葛亮是用无中生有之计智激周瑜,他巧妙地把“二桥”换成了“二乔”。周瑜全然不知,以为诸葛亮说的是事实。所以大怒不止,发誓与曹操决战到底。

曹操杀粮吏以安军心

在三国演义中,袁术在淮南称帝,然后起二十万大军,分七路,向徐州杀来。试想,徐州乃军事重镇,早有平定天下之志的曹操,岂容袁术得逞?于是曹操亲统大军,也向徐州来战袁术。

曹兵十七万,每天要耗费很多粮食。全国各地又荒旱无收,曹兵粮草接济不上。在这种情况之下,曹操催军速战,而袁术各将都闭寨不出。曹军相拒月余,粮食将尽。管粮官部下仓官王亘入禀曹操说:“兵多粮少,当如之何?”曹操说:“可用小斛散发,暂且救一时之急。”王亘说:“如果士兵埋怨,怎么办?”曹操说:“我自有办法。”王亘依命,用小斛发粮。曹操暗中派人到各寨探听,无不嗟怨,都说丞相欺众。曹操于是密召王亘进帐说:“我想向你借一物,以压众心,你必勿吝惜。”王亘说:“丞相欲用何物?”曹操说:“想借你的头用一用。”王亘大惊道:“我实无罪!”曹操说:“我也知你无罪;但不杀你,必会引起兵变。你死后,你的妻儿,我自会养活,你不必忧虑。”王亘再要说时,曹操早呼刀斧手,推出辕门外,一刀斩之,悬头高竿,出榜晓示说:“王亘故用小斛,盗窃官粮,按军法斩之。”于是众怨皆平。

同类推荐
  • 走在成长的阶梯上:一个故事影响你的一生

    走在成长的阶梯上:一个故事影响你的一生

    本书编入了中外几百个小故事,从积极进取、感恩世界、培养习惯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心灵点灯作为提示和点拨,帮助您早日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让你的成长岁月中变得五彩斑斓。
  • 跟任何人都能聊得来

    跟任何人都能聊得来

    《跟任何人都能聊得来》是一本交际口才指导书。它告诉我们,人的聊天技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可以在后天环境熏陶和有意识的培养下获得的。本书通过通俗易懂的事例和小故事,深入浅出地点透成功社交的小窍门,告诉你在不同场合下,与不同的人如何打交道、交朋友,让你轻松成为一个会说话、会聊天、会做人的社交达人。你想要改变命运吗?那就要学会改变自己!你想要改变自己吗?那就从读这本书开始吧!
  • 冥想的力量

    冥想的力量

    冥想,是人们普遍感兴趣的主题。所有传统的灵性探索者,为了宁静、和平和幸福都以某种方式实践冥想。因古老而受仰的冥想教导,就像体现在瑜伽和吠檀多中的那样,充当了全界灵性探索者的灵感之源。在印度教众多冥想传统中,瑜伽传和吠檀多传统普遍被视为两个主流的教导。瑜伽和吠檀多都力争达到同样的目标,它们的区别在于抵达目标的方法。本书将随这两个体系的方法和教导,研究冥想及其实践。 瑜伽和吠檀多有四个普遍的原则,即:个体灵魂的神性、生存的统一性、终极实在的单一性和诸宗教的和谐。灵魂的神性自由和自我实现不可动摇的灵性基础。生存的统一性是所有伦理美德的基础。
  • 读者文摘精粹版7:善待自己每一天

    读者文摘精粹版7:善待自己每一天

    人可以对不起你,但你不可以对不起自己。对自己好,珍惜自己,是最基本的要求。尽量让自己快乐,尽量让自己简单、相互在复杂的氛围中。世上没有比生活在自己的阴影里更可怕的事了。我们不能要求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公正,因为那就是上苍的考验。
  • 像犹太人一样思考

    像犹太人一样思考

    无论是在科学、哲学还是经济领域,犹太人的智慧都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毕加索、卡夫卡、普利策、洛克菲勒、摩根、格林斯潘、索罗斯等光辉耀眼的人物,无一不具有犹太血统。据统计,在20世纪的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犹太人所占比例较高;在美国的富翁中,很多都是犹太人。为了使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到犹太人独特的智慧,本书从积累财富、开拓创新、奋斗进取、为人处世、教育子女、生活哲学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犹太人的聪明智慧,揭开犹太人成功的秘诀,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感悟和启发。
热门推荐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成语故事100篇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成语故事100篇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洁瀚的历史长空中,散发出夺目的光彩。每一则成语都有一个源头,或是历史故事,或是古代寓言,无不包含着古人的智慧。可以说,它们是每一代中华人成长过程中的好朋友。为了让小朋友更健康成长,我们选编了这套成语故事。通过通俗易懂,生动的语言叙述,辅以活泼清新的插图,还在每则故事后面附上浅显的理解。在合适的地方加上与内容有关的小知识,还有妙趣横生的互动板块。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开阔小朋友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智慧。我们还给故事加注了拼音,便于已上学的小朋友自己阅读。我们坚信,这套书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 思路决定出路(第二册)

    思路决定出路(第二册)

    留意一下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总会有碰壁的时候。我们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你是否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有条不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还是整天发牢骚,埋怨事情多了,思维乱了,没头绪做事?以上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清晰的思路,有没有按照思路去做。“成功不是不可能,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这本书让大家知道了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过程或方法,更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员工培训还是个人的成长,本书都是最佳的范本与参考书。
  • 穿越女神探

    穿越女神探

    因为推理天分得罪了人的周璇,被人追杀到江边抹了脖子,掉进江水里面,却意外地活了下来,并且以公主身份活在古代。本以为这是上天给自己的第二次机会,没想到却卷入了一场又一场的阴谋当中,她该如何面对?
  • 看灾

    看灾

    赵新琪的心情不好,走进办公室,脸还是黑红黑红的。满是猪肝色。先到的小万正在舒处长的办公桌前擦桌子。见他气色不好,就走到他的办公桌前,一边擦他的办公桌一边说,赵处长,昨晚全市的降雨量气象台已经传过来,要不要给你打印一份?什么处长处长的,叫得人肉麻,副处调。赵新琪将公文包重重地甩在没有擦完的办公桌上,不接小万的话。小万年轻,却会看事,见赵新琪火气不小,不再说话,赶忙把他的桌子擦干净,再去擦舒处长和自己的办公桌。
  • 欢天喜地七仙女之朝白暮晚

    欢天喜地七仙女之朝白暮晚

    欢天喜地七仙女衍生文,主木吒太子,女主为天庭的第八位公主,可盐可甜,轻松文。虽然欢七里没有木吒,但我还是想写一篇关于木吒的感情线,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木吒的戏份真的是屈指可数啊,木吒真是太难了。主剧情还是根据欢七的来,不喜勿入,毕竟这只是我的一个脑洞,不想它荒废,所以决定写出来,接受不了的宝贝请绕道吧。ps:作者是佛系中人,两到三天更一章,如果心情好就一天一更。哈哈哈哈任性,哦吼吼吼~
  • 将军农妃要种田

    将军农妃要种田

    "娘家倒台,夫家也跟着倒霉,心狠手辣的婆婆竟要致孤儿寡母俩于死地。原主死里逃生,她一朝穿越,扛着一把锄头种地去!安稳日子没多久,战争居然爆发了!“你的国家欠了多少账,大不了我种地来还就是了。”因此,这是一个地主婆让自家将军一步一步“解战袍”的故事。"
  • 有个剑仙是女儿身

    有个剑仙是女儿身

    姑娘,你真的要行走江湖吗?姑娘,你知道江湖有多险恶?姑娘,你知道人心有多复杂?姑娘,你明白红尘有着多高?姑娘,你看的惯风雨漂泊吗?姑娘,你走的通这天上地下?姑娘,你确定还要负剑前行?女子不能行走江湖?女子不能计算人心?女子不能踏破红尘?女子不能风雨漂泊?女子不能翻天覆地?女子不能仗剑走过无数里,斩尽人间不平事?有个剑仙是女儿身!读者群881862469(长安学宫)
  • 我是天帝君

    我是天帝君

    〔作者第二本入门书〕千年前,圣武大陆绝世天才云尘以三十六岁之龄成就无上丹帝、器帝和阵帝,震惊世人。千年后,荒州一边远小城,一名为云尘的少年开启了他的传奇之路......
  • 半张纸条

    半张纸条

    伊妍姗用了许多年才教会苏星皓去爱,只可惜他爱的人已经不是她了。仅以此记献给那些曾经深爱过别人的人,你们的爱还在,只是没有遇到对的人。
  • 单读14:世界的水手

    单读14:世界的水手

    本辑专题围绕“世界的水手”主题,邀请五位当代澳大利亚作者亮相,组成澳大利亚文学特辑,他们包括著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杰拉尔丁·布鲁克斯,《辛德勒名单》原著小说作者托马斯·基尼利,澳大利亚少年文学大师约翰·马斯登,往返于中澳之间的学者尼古拉斯·周思,著名插画家布朗温·班克罗夫特,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当代澳大利文学的一个切面,反思本土性与世界性、边缘与中心等诸多文学命题,试图回答,在一个日益保守的、民族主义化的年代里,如何重新想象一个拥有全球化精神的世界。访谈、散文、诗歌、评论等栏目均扣住这个命题追问:独家刊登学者戴锦华的长篇专访,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纵论人性的困境和文明的未来;旅英作家王梆发来对英国乡村的细致观察,研究英国脱欧背后的深层原因;旅居北京的阿根廷作家吉耶尔莫·布拉沃,是西语世界新锐的短篇小说创作者,这是他的作品首次在中文世界完整亮相;云也退创作的以色列纪行,吴瑶推荐的全球最新书情,都在本期《单读》中继续连载;李娟书写新疆的散文,学者凌越以“世界的胎记”为题创作的诗歌,李静对于契诃夫的长评,杨庆祥对于中国急速发展的慨叹,都将在不同的层面,重新梳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