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3900000012

第12章 語錄輯要

先生云:「李善注《文選》,其中多有《韓詩章句》,常欲寫出。」方子。愚按:先生有意寫出《韓詩章句》,前宋景定间,浚儀王應麟伯厚本先生意,於《文選注》及傳記、《說文》《爾雅》等書,凡所述齊、魯、韓三家詩,皆萃為一編,名曰《詩考》,今附見於《集傳》之後,以廣先生之意云。

《漢書》傳訓皆與經别行,三傳之文不與經連,故石經書《公羊傳》者皆無經文。《藝文志》:《毛詩經》二十九卷,《毛詩傳》三十卷[1]。是毛為詁訓[2],亦不與經連。馬融為《周禮注》乃云欲省學者兩讀,故具載本文。然則後漢以來,始就經為注。未審此《詩》引《傳》附經是誰為之[3],其《毛詩》二十九卷不知併何卷也[4]。

恭父問:「《詩》章起於誰?」曰:「有『故言』者,是指毛公,無『故言』者,皆是鄭康成。」賀孫。愚按:如古注《關雎》篇末云:「《關雎》五章,章四句。故言三章,一章章四句,二章章八句。」注「五章」,鄭所分,「故言」以下是毛公本意是也。

歐陽文忠公有《詩本義》二十餘篇,煞說得有好處。愚按:歐公《本義》十四卷,通計一百二十篇,僴錄「二十」字恐誤。有《詩本末論》[5],又有論云何者為詩之本、何者為詩之末。詩之本不可不理會,詩之末不理會得也無妨。其論尤好。近世自集注文字出,此等文字都不見有了,也害事。僴。

因言歐陽永叔《本義》,即曰:「理義大本復明於世,故自周、程,然先此諸儒亦多有助。舊來儒者不越注疏而已。至永叔、原父、孫明復諸公,始出議論[6]。此是運數將好[7],理義漸欲復明於世故也。」又曰:「《本義》中辨毛、鄭處,文辭舒緩,而其說直到底,不可移易。」。

龜山說《關雎》意亦好[8],然終是說死了,便詩眼不活。伯豐[9]。

蘇子由《詩解》好處多。木之。又曰:「蘇《詩說》疏放[10],覺得好。」振。

東萊《詩記》卻編得仔細,只是大本已失了,更說甚麼?向嘗與論此[11],如《清人》《載馳》一二詩可信。渠卻云:「安得許多文字證據?」某云:「無證而可疑者,只當闕之,不可據《序》作證。」渠又云:「只此《序》便是證。」某因云:「今人不以《詩》說《詩》,卻以《序》解《詩》,是以委曲牽合,必欲如序者之意,寧失詩人本意不恤也。此是序者大害處。」賀孫。愚謂以《序》解《詩》猶可,今看得來反成以《詩》解《序》也。

東萊專信《小序》[12],不免牽合。東萊凡百長厚,不肯非毀前輩,要出脫回護,不知道只為得箇解詩人[13],卻不曾為得聖人本意。是便道是,不是便道不是,方得。浩。又曰:「東萊黨得《小序》不好,使人看着轉可惡。」振。

東萊只《詩綱領》第一條便載上蔡之說。上蔡费盡辭說,只解得箇「怨而不怒」,纔先引此,便是先瞎了一部文字眼目。

永嘉之學陳君舉只是要立新巧之說[14],少間指摘東西,湊零碎,便立說去。縱說得是,也只無益,莫道又未是。木之。

某向作《詩解》[15],文字初用《小序》,至解不行處,亦曲為之說。後來覺得不安,第二次解者,雖存《小序》[16],間為辨破[17],然終是不見詩人本意。後來方知只盡去《小序》,便自可通。於是盡滌舊說,詩意方活。伯豐。又曰:「某二十歲時讀《詩》,便覺《小序》無意義。到三十歲斷然知《小序》出於漢儒所作,謬戾不可勝言[18]。東萊不合只因《序》講解。嘗與言之,終不肯信從。某因作《詩傳》,遂成《詩序辨說》一冊[19],其他謬戾,辨之頗詳。」方子[20]。

《詩傳》中或云「姑從」、或云「且從其說」之類,皆未有所考,不免且用其說。銖[21]。

《詩》音韻是自然如此,這箇與天通。古人音韻寬,後人分得密後,隔開了。方子。

因說叶韻曰:「此有文有字。文是形,字是聲,文如從水、從金、從木、從日、從月之類,字是皮、可、工、奚之類,如鄭漁仲云[22]:『文,眼學也;字,耳學也。』蓋以形聲别之。」時舉。

或問:「吳才老《叶韻》何據?」曰:「他皆有據。泉州有其書,每一字多者引十餘證,少者亦兩三證。他說元初更多,後刪去,姑存此耳。然亦有推不去者,某煞尋得,當時不曾記,今皆忘之矣。因言《商頌》『下民有嚴』叶『不敢迨遑』。吳氏音嚴字為莊字,云避漢諱,卻無道理。某後讀《楚辭·天問》,見嚴字乃押從莊字、剛字、方字去,乃知是叶韻,嚴讀作昂也。又此間鄉音,嚴作户剛反,又知嚴字與皇字叶。《天問》才老豈不讀?往往偶然失之。又如《常棣》「外御其務」叶「烝也無戎」[23],吳氏復疑「務」當作「蒙」[24],以叶「戎」字。某卻疑古人訓戎為汝,如「以佐戎辟」、「戎雖小子」,則戎、汝音或通。后来讀《常武》詩有「南仲太祖,太師皇父。整我六師,以修我戎」,則叶音「汝」明矣。義剛、廣。

《叶韻》乃吳才老所作,某又續添之[25]。晦[26]。看詩須并叶韻讀,便見得他語自齊整。又更略知叶韻所由來,甚善。銖。

器之問詩,曰:「古人情意溫厚寬和,道得言語自恁地好。當時叶韻只是要便於諷詠而已,到得後來一向於字韻上嚴切,卻無意思。漢不如周,魏晉不如漢,唐不如魏晉,本朝又不如唐,如元微之、劉禹錫之徒,和詩猶自有相重密,本朝和詩便皆不要一字相同[27],不知卻愈壞了詩。」木之。

器之又問叶韻之義,曰:「只要韻相叶,好吟哦諷誦,易見道理,亦無甚要緊。今且要將七分工夫理會義理,二三分工夫理會這般去處。若只管留心此處,而於詩之義卻見不得,亦何益也!」木之。

讀《詩》只是將意想像去看[28],不如他書,字字要捉縛教定。《詩》意只是疊疊推上去,因一事上有一事,一事上又有一事。如《關雎》形容后妃之德如此;又當知得君子之德如此;又當知詩人形容得意味深長如此,必不是以下底人;又當知所以齊家,所以治國,所以平天下,人君則必當如文王,后妃則必當如太姒,其原如此。賀孫。

讀《詩》須是看他詩人意思好處是如何,不好處是如何。看他風土,看他風俗,又看他人情物態。看他好底,令自家善意油然感動而興起[29]。看他不好底,自家心下如着鎗相似[30]。如此看方得《詩》意。僴。

讀《詩》便長一格,如今人讀《詩》,何緣會長一格?興處最不緊要,然是起人意處,正在興。會得詩人之興,便有一格長。伯豐。

讀《詩》須是沉潛諷詠,玩味義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若只是草草看過一部《詩》,只三兩日可了,但不得滋味,也記不起,全不濟事。古人說「《詩》可以興」,須是讀了有興起處,方是讀《詩》。若不能興起,也便不是讀《詩》。木之。

必大問:「以《詩》觀,雖千百載之遠,人之情偽,只此而已,更無兩般?」曰:「以某看來,須是别換過天地,方别換一樣人情,況天地無終窮,人情安得有異?」必大。

某舊時看《詩》,數十家之說一一都從頭記得,這一部《詩》并諸家解都包在肚裹。凡先儒解經,雖未知道,然盡一生心力,縱未說得七八分,也有三四分。且須熟讀詳究以審其是非,而為吾之益。今公才看着便妄生去取,肆以己意,是發明得箇甚么道理。公且說人之讀書,是要將作甚麼用?所貴乎讀書者,是要理會這箇道理,以反之於身,為我之益而已。僴。

***

[1]「《毛詩傳》」,《朱子語類》卷八十作《毛詩詁訓傳》。

[2]「詁」原作「古」,據《朱子語類》卷八十改。

[3]「引《傳》附經」,《朱子語類》卷八十作「引經附《傳》」。

[4]「卷」原作「時」,據《朱子語類》卷八十改。

[5]「論」,《朱子語類》卷八十作「篇」。

[6]「始」下,《朱子語類》卷八十有「自」字。「論」下,《朱子語類》有「如李泰伯文字亦自好」一句。

[7]「好」,《朱子語類》卷八十作「開」。

[8]「意」上,《朱子語類》卷八十有「處」字。

[9]「伯豐」,《朱子語類》卷八十作「必大」。按,吴伯豐字必大。

[10]「蘇」下,《朱子語類》卷八十有「黄門」二字。

[11]「與」下,《朱子語類》卷八十有「之」字。

[12]「東萊」,《朱子語類》卷八十作「伯恭」。胡書引《朱子語類》時,「伯恭」多改作「東萊」,餘不再出校。

[13]「詩」,《朱子語類》卷八十作「經」。

[14]「陳君舉」三字,《朱子語類》卷八十無。

[15]「解」字原無,據《朱子語類》卷八十補。

[16]「存」字原無,據《朱子語類》卷八十補。

[17]「間」字原無,據《朱子語類》卷八十補。

[18]「謬」,《朱子語類》卷八十作「繆」,下同。

[19]「詩」原作「作」,據《朱子語類》卷八十改。

[20]「方子」,《朱子語類》卷八十作「煇」。

[21]「銖」,《朱子語類》卷八十作「拱壽」。

[22]「如」,《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作「故」。

[23]「常棣」原作「伐木」,據經文改。按下引詩句出於《小雅·常棣》篇,據改。

[24]「務」原作「侮」,據《朱子語類》卷八十改。

[25]「添」下,《朱子語類》卷八十有「减」字。

[26]「晦」,《朱子語類》卷八十作「煇」。

[27]「皆」,《朱子語類》卷八十作「定」。

[28]「意」下,《朱子語類》卷八十有「思」字,「像」作「象」。

[29]「令」原作「合」,據《朱子語類》卷八十改。

[30]「鎗」,《朱子語類》卷八十作「槍」。

同类推荐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小窗幽记》共十二卷,是明代陈继儒所编撰的一本随文集锦。整本书看似是一种对所见所闻、所听所想的记录,而实则是对内心感悟的梳理,悟的是一种人生百态,悟的是一种世间真情,悟的也是一种人生真谛。《小窗幽记》并不是陈继儒个人所著述,而是他摘取各个文章中的经典言语,再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所编纂的一本格言形式的随文集,成书之后不但收到当时文人的青睐,在之后的历代时光里都得到了较高的赞誉。清代陈文敬赞扬这本书说道:“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而现今的文学研究者更是将这本书与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洪应明的《菜根谭》并称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经典。
  •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传世“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仕宦、处世、文章、修养等各个方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注释,翻译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献。
  • 白居易诗选

    白居易诗选

    白居易是唐代的诗作大家,是中国诗史上的难得的诗人。本书是其诗作的精品选粹,收入诗近200首,都是流传久远的佳篇、代表其创作成就的力作。作品所依版本可靠;注释准确简要,必要处作串讲;所设“解读”一项概括全篇要旨和赏析诗作的艺术特点,分析细腻独到,语言流畅清新。该书由此可使读者在精悍的篇幅之中欣赏到白居易创作的精华,洵为善本。
  •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所谓“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左传》。自宋代朱熹编定之后就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异形狂潮

    末世之异形狂潮

    失控的异形汪洋大海中,点亮一座屹立不倒的灯塔。
  • 盛世红妆之嫡女毒妃倾天下

    盛世红妆之嫡女毒妃倾天下

    记得那时他说:红妆,待我君临天下,必以天下为聘,日月做媒,铺十里红妆,迎你为后,方不负你红妆之名。可后来,没有江山为聘,没有十里红妆,她一袭素衣,踏入了那条通往地狱的魔焰之路!她为他斩佞臣,拢人心,挡暗箭,最后竟只得了一句祸国妖女!那一句‘清君侧!斩妖妃!’当真是犹如利剑,将她的心撕扯的鲜血淋漓,痛彻心扉。重生一世,她抛弃曾经的善良软弱,果断狠绝,终成了他们口中的祸国妖女。这一世,她原以为她已经没有了感情,可是那提枪打马自街头而过的谢小王爷,却一把将她抱在怀里,低头浅笑之间,乱了一池芳心。她说:世人都说我心如蛇蝎,你难道不怕吗?他说:刚好,世人都说我狼心狗肺,咱俩端的是天生一对!“我是孤星入命,八字极硬,克父克母!”“刚好,我是天煞孤星,命途多舛,咱俩也算是相得益彰。”“我心狠手辣,心机深重!”“刚好,我笑里藏刀,丧心病狂!”“我睚眦必报,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放心,我洁身自好,自不会让沙子迷了你的眼!”他的死缠烂打,他的真心以待,终究是融化了她那颗坚冰一样的心。“待我复仇之后,你可愿与我游历山川,畅游四海?”“待你复仇之后,我必带你游百川,观四海,行遍天下,风花雪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王者0c

    快穿王者0c

    新书已发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她自愿被好朋友亲手送进这莫名其妙的世界,还莫名其妙被系统逼迫要做任务,关键他娘的!!!“喂,说的就是你们,别秀了!”他们天天一顿三餐,狗粮管你到饱!(可能无男主,看发展吧,啊哈哈。) 本书纯属虚构,英雄背景都是自创,勿喷……
  • 革命导师写作讲演的故事

    革命导师写作讲演的故事

    这套红色文化书系,突出红色文化这一主题。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纳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统一的体现。
  • 混沌至尊

    混沌至尊

    陈启本是一个屌丝,却意外穿越,并且得道了强大的功法《飞升经》,从而慢慢成长为一代混沌至尊!异世我为尊,前世再穿回去就是了!
  • 雨巷:戴望舒诗选

    雨巷:戴望舒诗选

    本书节选了戴望舒各个时期最著名的诗。其中以《雨巷》为代表。集中反映了戴望舒先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思想变化历程。
  • 幻想即是真理

    幻想即是真理

    主角有金手指,那是稀松平常,反派这次也要有金手指,主角有幻想成真的能力,反派就有万能的兑换商店。主角很牛却不能打死反派那可是弟弟打不得
  • 老祖萌萌哒

    老祖萌萌哒

    她是他心甘情愿奉献一切的存在。是他甘愿消失于世只为成全她自由的存在。也是他生命中永不褪色的那一笔浓墨重彩。—他是唯一能牵动她心神的伴侣。是她惊鸿一瞥便再也割舍不下的心上之人。也是她甘愿穿越无数世界同他相遇的唯一。—后来,她才知道,这一切不是偶然,是命中注定。(随便写的,后半段放飞自我,慎入)
  • 强婚蜜宠:权少,请松手

    强婚蜜宠:权少,请松手

    沈家对何家有恩,何家微报答沈家恩情(实则是为自己创造利益),把女主许配给男主,却不想婚检当天女主被陷害,查出有不孕不育的症状,要求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