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4200000008

第8章 詩傳綱領(3)

子貢蓋自謂能無諂無驕者,子貢,姓端木,名賜。諂,卑屈也。驕,矜肆也。常人溺於貧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故必有二者之病。無諂,無驕,則知自守矣,而未能超乎貧富之外也。故以二言質之夫子。夫子以為二者特隨處用力而免於顯過耳,故但以為可。蓋僅可而有所未盡之辭也。又言必其理義渾然,全體貫徹,貧則心廣體胖而忘其貧,富則安處善樂循理而不自知其富,然後乃可為至爾。無諂無驕,是就貧富裏用功,比他樂與好禮者,自争一等。蓋樂自不知有貧,好禮自不知有富。曾氏之説亦善。曾氏曰:「以貧故無諂,以富故無驕,處貧富之道耳。樂非以貧,好禮非以富,出於情性,而貧富不能解也。」輔氏曰:「心廣體胖者,指其樂之之象,安處善樂循理者,論其好禮之實。」愚按:隨貧富而用力自守,則不能全體貫徹也。無諂無驕,免於顯過,則不能理義渾然也。是蓋為貧富而自守[38],囿於貧富之中者也。彼樂與好禮者,則由禮義渾然根於其心,流行發見於日用之間。其貧也,但知自樂而不知今之為貧;其富也,但知好禮而不知今之為富。所謂全體貫徹也,是其自始至終,此心之理不為貧富而增損存亡,乃超乎貧富之外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浮去聲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之功不已,而益精也。子貢因夫子告以無諂無驕,不如樂與好禮,而知凡學之不可少得而自足,必當因其所至而益加勉焉,故引此詩以明之。子貢舉《詩》之意,不是專以此為貧而樂、富而好禮底工夫,蓋見得一切事皆合如此,不可安於小成而不自勉也。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往者,其所已言者。來者,其所未言者。他説意思闊,非止説貧富,故云告往知來。告其所已言者,謂處貧富之道;而知其所未言者,謂學問之功也。黄直卿曰:「謂告以無諂不如樂,無驕不如好禮,此所已言也。知義理之無窮,學之不可以有得而遽足[39],此所未言也。夫子論貧富,而子貢悟為學,是告往而知來。須是見得切磋琢磨,在無諂無驕、樂與好禮之外,方曉得所已言、所未言。」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倩,七練反。盼,普莧反。絢,呼縣反。

此逸詩也。倩,好口輔也。盼,目黑白分也。素,粉地,畫之質也。絢,采色,畫之飾也。言人有此倩盼之美質,而又加以華采之飾,如有素地而加采色也。子夏疑其反謂以素為飾,故問之。饒氏曰:「讀書須是先理會訓詁,曉得訓詁,便須涵泳其意,不可只滯在訓詁上。然未有不曉訓詁而能通其意者,子夏是未曉得『素以為絢』一句訓詁,所以問。」

子曰:「繪事後素。」繪,胡對反。

繪事,繪畫之事也。後素,後於素也。《考工記》曰「繪畫之事,後素功」是也。蓋先以粉地為質,而後可施以五采,猶人有美質,然後可加以文飾。

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禮必以忠信為質,猶繪事必以粉素為先。起,猶發也。起予,言能起發我之志意。楊氏曰:「子曰『繪事後素』,而子夏曰『禮後乎』,可謂能繼其志矣,非得於言意之表者能之乎?商、賜可與言《詩》者以此。若夫玩心於章句之末,則其為詩也固而已矣。所謂起予,則亦相長之義也。」輔氏曰:「子貢因論好禮與樂之學,而知切磋琢磨之詩為自治益精之意;子夏因論素以為絢之詩,而知人之學禮當以質為先,故皆可與言《詩》。楊氏之説最明切,讀書者不可泥於章句之下,而學《詩》者尤貴有得於言意之表,不然則局於章句訓詁,而《詩》之教益於人者鮮矣。」饒氏曰:「夫子稱商、賜可與言《詩》,皆是善其能觸類而長也。學者讀書於見在文意也,未能通解,況敢望其能觸類乎?」李迂仲曰:「觀《詩》者,必當得其外意。如『衣錦尚絅』,但言衣服之盛,而《中庸》曰『惡其文之著也』,推之以為慎獨之學。巧笑美目,但言顔色之好,而子曰『繪事後素』,子夏則推之,遂知其禮後之説也。」陳君舉曰:「六經皆經聖人手,而於《詩》也致力蓋詳。《論語》一書,語《詩》多於他經,而二《南》則正色言之。《關雎》一篇,尤再惓惓,夫子之意深矣。」愚按:此引《論語》言詩,凡十章而皆不仍其先後之次,朱子於此得無意乎?切以淺見推之,「《雅》《頌》各得其所」一章,首明三百篇之定體也。詩體之音節既定,則可學矣,故次兩章記夫子常以《詩》為教也。既學則必有成效,如所謂「興觀羣怨」之類是也,故以此二章次之。然學貴乎知要,善讀《詩》而有得,雖思邪之一言、白圭之一章,用之有餘。不善讀者,雖三百其篇而無用也,故此二章又次之。若子貢、子夏之問答,又皆得詩人意外意者,故以此二章終焉。但未知朱子之意然否?

咸丘蒙問曰:「《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舜既為天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孟子曰:「是詩也,非是之謂也。勞於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獨賢勞也』。故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如以辭而已矣,《雲漢》之詩曰:『周餘黎民,靡有孑遺』,信斯言也,是周無遺民也。」

程子曰:「舉一字是文,成句是辭。」愚謂:意,謂己意。志,謂詩人之志。逆,迎之也。其至否遲速,不敢自必,而聽於彼也。普,徧也。率,循也。乃作詩者自言天下皆王臣,何獨使我以賢才而勞苦乎?非謂天子可臣其父也。蓋説《詩》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義,不可以一句而害設辭之志,當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若但以其辭而已,則如《雲漢》所言,是周之民真無遺種矣。惟以意逆之,則知作詩者之志在於憂旱,而非真無遺民也。又曰:「逆是前去追迎之之意。蓋是將自家意思,去前面等候詩人之志來。」又曰:「譬如有一客來,自家去迎他,他來則接之。不來則已,若必去捉他來,則不可。」張子曰:「知《詩》莫如孟子。以意逆志[40],讀《詩》之法也。」

程子顥,字伯淳。頤,字正叔[41]。曰:「詩者,言之述也。言之不足而長言之,詠歌之所由興也。其發於誠感之深,至於不知手之舞、足之蹈,故其入於人也亦深。古之人,幼而聞歌誦之聲,長而識美刺之意,故人之學,由詩而興。後世老師宿儒,尚不知詩之義,後學豈能興起乎?」又曰:「興於詩者,吟詠情性,涵暢道德之中而歆動之,有『吾與點也』之氣象。」輔氏曰:「讀詩者,吟詠其情性,使人意沉浸[42],紓快於道德之中,有所慕樂而動蕩鼓舞之,直與曾點浴沂風雩之氣象一般,方能有益。」又曰:「學者不可不看詩,看詩便使人長一格[43]。」讀詩便長人一格。今人讀詩何緣會長一格?興處全不緊要,然是起人意處,正在於興。會得詩人之興[44],便有一格長。

張子載,字子厚[45]。曰:「置心平易,然後可以言詩。涵泳從容,則忽不自知而自解頤矣。若以文害辭,以辭害意,則幾何而不為高叟之固哉!」又曰:「求詩者貴平易,不要崎嶇求合。蓋詩人之情性,温厚平易老成。今以崎嶇求之,其心先狹隘,無由可見。」輔氏曰:「『溫厚平易老成』六字,説盡詩人情性。温厚,謂和而不流,怨而不怒;平易,謂所言皆眼前事;老成,謂憂深思遠,達於人情事物之變。此等意思,唯平心易氣以逆之,則可有得。」又曰:「詩人之志至平易[46],故無艱險之言。大率所言皆目前事,而義理存乎其中。以平易求之,則思遠以廣;愈艱險,則愈淺近矣。」輔氏曰:「艱險與平易正相反,蓋云目前事[47],若無義理在其間,是特鄙俚之言耳。唯所言皆目前事,而却有義理,此其所以為詩也。然人能言到此亦甚難,以平易求之,則無窒碍,故其意思廣遠。」横渠云「置心平易始知詩」,然解「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却不平易。黄實夫曰:「横渠數説此。知味之學,觀詩之法也。」

上蔡謝氏名良佐,字顯道[48]。曰:「學《詩》須先識得六義體面,而諷味以得之。

愚按:六義之説,見於《周禮》《大序》,其辨甚明,其用可識。而自鄭氏以來,諸儒相襲,不唯不能知其所用,反引異説而汩陳之。唯謝氏此説,為庶幾得其用耳。上蔡甚曉得《詩》[49],觀此説,是他識得要領處。程子曰:「學《詩》而不分六義,豈能知《詩》也[50]?」輔氏曰:「體面,蓋言體製、體段,言六義各有箇體面,學《詩》不可不先理會得。」

古詩即今之歌曲,往往能使人感動。至學《詩》,却無感動興起處,只為泥章句故也。明道先生善説《詩》,未嘗章解句釋,但優游玩味,吟哦上下,便使人有得處[51]。如曰『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遠,曷云能來』,思之切矣;『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歸於正也。」輔氏曰:「思之切而不歸于正,便入哀傷淫佚去也。」又曰:「明道先生談《詩》,並不曾下一字訓詁,只轉却一兩字,點掇地念過,便教人省悟。」陳大猷曰:「《烝民》詩首四句,孔子只就中添四字。《滄浪之歌》,孔子只換兩『斯』字,曾不辭費,而意味無窮。明道説詩,正得此意。」

詩序畢

***

[1]「性」,李樗、黄櫄《毛詩集解》卷一作「心」。此處所引於原文有刪節。

[2]「惡」,李樗、黄櫄《毛詩集解》卷一作「烏」。

[3]「至」,李樗、黄櫄《毛詩集解》卷一作「志」。

[4]「而」,輔廣《詩童子問》卷首作「又」。

[5]「故其」一句,《毛詩正義》卷一之一作「故治世之音亦安以樂也」。此處所引孔疏有刪節。

[6]「言」原作「焉」,據《毛詩正義》卷一之一改。

[7]上两句「正」字下,元十一行本朱熹《詩傳綱領》均有「位」字。以下《詩傳綱領》部分均用元十一卷本校對,餘不復注版本。

[8]「後」,輔廣《詩童子問》卷首作「終」。

[9]「者」下,輔廣《詩童子問》卷首有「聲樂部分之名」一句。

[10]「者」下,輔廣《詩童子問》卷首有「所以製作風雅頌之體」一句。

[11]按,《朱子語類》卷八十一釋「比」在釋「興」之後。

[12]「續」下,《朱子語類》卷八十有「去」字。

[13]「説」下,《朱子語類》卷八十有「箇」字。

[14]「體」,《朱子語類》卷八十作「底」。

[15]「此」原作「比」,據《朱子語類》卷八十改。

[16]「事」上,《朱子語類》卷八十有「物」字。

[17]「詩」,《朱子語類》卷八十作「時」。

[18]「所」,《朱子語類》卷八十無。

[19]此句,輔廣《詩童子問》卷首作「而實則又因綠衣以興起其辭也,故曰兼於興」。

[20]「也」下,輔廣《詩童子問》卷首有「故曰兼於比。詩之此類亦多」一句。

[21]「於」下,輔廣《詩童子問》卷首有「風之被物」四字。

[22]「亦只是總說」,《朱子語類》卷八十作「只是揀好底説」。

[23]「求賢」,《毛詩正義》卷一之一作「能官」。

[24]「蓋」下,嚴粲《詩緝》卷一有「優柔委曲、意在言外者,風之體也」一句。

[25]「之」原作「人」,據四庫本及朱熹《詩傳綱領》改。

[26]「人」下,《朱子語類》卷八十有「胸中」二字。

[27]「看看」,《朱子語類》卷八十作「看着」。

[28]「來」,《朱子語類》卷八十作「世」。

[29]「則」上,輔廣《詩童子問》卷首有「形之于言歎,播之于聲樂」两句。

[30]「之」,蔡沈《書集傳》卷一作「有」。

[31]「謂」原作「為」,據蔡沈《書集傳》卷一改。

[32]「叶」,蔡沈《書集傳》卷一作「協」。

[33]「郊」上,蔡沈《書集傳》卷一有「荐之」二字。

[34]「教」原作「政」,四庫本作「言」,據趙順孫《四書纂疏》卷八引輔氏説改。

[35]「博」原作「傅」,據四庫本及趙順孫《四書纂疏》卷九所引輔氏說改。

[36]「不」上,《二程遺書》卷十九有「四方」二字。

[37]「物」,趙順孫《四書纂疏》卷七所引胡氏説作「理」。

[38]「蓋」,四庫本作「故」。

[39]「得」原作「理」,據四庫本改。

[40]「逆」原作「迎」,據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卷一所引張氏說及《孟子》原文改。

[41]「顥」至「正叔」八字,原無,據朱熹《詩傳綱領》補。

[42]「人」,輔廣《詩童子問》卷首作「其心」。

[43]「看詩」,原無,據朱熹《詩傳綱領》補。

[44]「興」原作「異」,據《朱子語類》卷八十改。

[45]「載,字子厚」四字,原無,據朱熹《詩傳綱領》補。

[46]「至」原作「主」,據朱熹《詩傳綱領》改。

[47]「蓋」,輔廣《詩童子問》卷首作「雖」。

[48]「名」至「顯道」六字,原無,據朱熹《詩傳綱領》補。

[49]「甚」,《朱子語類》卷八十作「怕」,此處所引於原文有删改。

[50]「詩」下,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卷一所引有「之體」二字。

[51]「便」原作「〇」,據四庫本及朱熹《詩傳綱領》改。

同类推荐
  •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花园中的三朵奇葩,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词在北宋初期的普及和繁荣,及至北采动荡离乱以及南宋偏安时期,填词制曲已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风气。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诗集传附录纂疏

    诗集传附录纂疏

    本书收录现存元代诗经类文献。在文献整理中,选择一个好的底本,旁搜现寻各种版本进行校勘、标点,同时撰写成各个著述的内容提要,对该著述作者、著作内容、特点及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做全面的介绍。本套丛书是收录现存元代经部文献的大型丛书,有助于推进元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等不同专门史的研究。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热门推荐
  • 莫不可测

    莫不可测

    【外表萝莉却是个隐藏的大佬VS单手开法拉利,帅腹黑男】传闻,K城莫家的小小姐因为某种原因自小就被送到相距两百公里的V城生活。时隔十七年因母亲跟阿姐意外去世,被莫家的人再次接回K城,然而……莫离并没有乖乖的做她的小小姐,虐渣怼人样样不少。后来,陆家的太子爷身边多了一个人,据说很神秘
  • 农门贵女:李家大郎娶小妻

    农门贵女:李家大郎娶小妻

    本文一生一世一双人。前期在农村,后期男主加官进爵入京城。男女主身世都有大秘密。现代女子病逝莫名重生到了古代7岁乡村女娃娃身上。不过好在爹疼娘爱,整天过得跟千金小姐一般,更有独宠自己的青梅竹马未来夫君,钟安然小姐满意极了。只是人生似乎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瞧!这不就是看自己太悠闲来添乱来了嘛!李家闺女,向家小姐,这些都是眼馋自己未来夫君的,虽然自己还不是真的确定以后会嫁给未来夫君,但是夫君如此优秀,就是容不得你们惦记。我赶~苦熬多年,未来夫君李书凡终于封官拜爵,不想却牵扯出其厉害身世。钟安然无语望天,我吃饱喝足长肉肉的好日子你不要走啊~只是上天觉得待她还是不够好,原来她自己身世也不简单。钟安然再次无语望天~我想回农村~回农村~回农村~李书凡大手一捞把她捞进怀里就急急进了屋:回什么农村,你如今已经长大,还是尽快给我生个继承人吧!李书凡:还好我下手快准狠,不然小媳妇早就被别路的狗崽子叼走了~已经受到打击的各位女主倾慕者:都已经输给你了,为什么连个狼崽子都不给?狗崽子好怂的~李书凡大门一关,不理他们,从此女主过上了吃饱喝足生包子的不归路~
  •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上)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上)

    已经被战局搞得晕头转向的希特勒又赶紧下达“从加来开往诺曼底的装甲兵和步兵立即停止前进”的命令,这样,配有重型装备和久经沙场的德国第15集团军依然留在了加来。希特勒的决定在关键时刻救了盟军,如果第15集团军进入诺曼底战场,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 英雄联盟超凡双生

    英雄联盟超凡双生

    不去打职业扬名立万,窝在这里当个小主播?陈予潼:您好,不是我不去,是我家那个还没想好去哪个队。(讲真嗷,看这本书真的能上分嗷。)
  • 修仙女配的奋斗史

    修仙女配的奋斗史

    乐正诗涵:女配不好做啊!女主求放过我是不会抢你男人的,我只专心修道!上官婉儿皱了皱眉无所谓的道:我不认识你,所以以后就别在我面前胡言乱语了,谢谢。而远处的谢宁言却是想歪了:一个红衣似火,一个白衣飘飘,真是一对佳人啊!
  • 水香

    水香

    水香解下腰间的围裙刚要取碗舀饭时,已经仰头刨完第二碗饭的孙榔头突然尖叫一声蹲下身子,一边捂住疼痛的腿弯一边瞪眼怒视从后面踢他一脚的王铁汉。蹴在灶房门口吃饭的金宝和牛斗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齐把头转向孙榔头和王铁汉这边。王铁汉当着众人面呵斥孙榔头说,水香忙活半天给咱擀面做饭,她还没舀第一碗饭哩,你两碗饭就下了肚。你也该长点眼色,别跟水香抢勺把行不行?说着都笑着为水香让开路。孙榔头很难为情地说这烩面片好吃,我只顾自己吃哩,还真没在意。
  • 拯救世界靠谈恋爱

    拯救世界靠谈恋爱

    黄星星一个桃花运差到暴走的28岁青年,被一路发好人卡不说,好不容易遇上一个姑娘还是骗子。正当他失落之际,一个自称神的神秘男子出现在面前扬言要帮助他追求命中注定的姑娘,目的是为了拯救世界?为此黄星星踏上了追求真爱之路,他能否顺利拯救地球勒?
  • 姜先生的大型真香现场

    姜先生的大型真香现场

    素闻A市最大集团的接班人姜先生,高冷低调,几乎从未出现在大众视野前。殊不知,私下的他,只是个被囚禁于精神病院的精神病患。“我怎会爱上一颗棋子?”那时刚相识的姜先生。“至始至终,我都愿意被你操控,只怕你不爱我。”这是相识过后的姜先生。你说的所有,太过生硬,都没有说爱我
  • 巅峰领导力

    巅峰领导力

    有别于目前国内市场上讨论领导力的书籍,作者在此书中依托在美国职场上浸泡十几年获得的实战经验,介绍全新超前的全球公司组织领导理念;职业行为中常常被忽略的通向成功之路的“绊脚石”;成为今天和明天优质领导人的心理质量和个人素质;如何发现并成功地包装优质领导人,向“市场”成功地推销自己。此书可读性、趣味性强,语言简单,道理却深刻,引人注目的实例使读者可立刻体验具体的测试法、个性打包方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