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1900000007

第7章 政治家与军事家(6)

后来,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育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7]至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基本成熟,其核心理念是手脑并用、双手万能,办学宗旨是服务社会、服务平民,训育方针是做人第一、敬业乐群,教学内容是注重实用、注重技能,教学模式是手脑联动、做学合一,终极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爱国主义是黄炎培开展教育实践、总结教育理论的根基。他说:“且教育曷贵也?语小,个人生活系焉;语大,世界、国家之文化系焉。”[8]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的第一条是:“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矢愿相与始终也。”黄炎培始终如一地将爱国主义灌输于日常教导之中。淞沪抗战时期,黄炎培与史量才、沈钧儒等人组织国难会到处演讲,鼓励抗日群众。一次,他在中华职业学校演讲,对站在台下的儿子黄大能突然发话:“大能,你站起来听着,日本人打起来,如果你贪生怕死,投降做汉奸,日本人不杀你,我们也会杀掉你,如果你上战场牺牲了,我们全家将感到光荣。”[9]1932年,在纪念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15周年之际,黄炎培谈道:“到如今,内忧外患,重重叠叠,河山已破碎到不堪了。人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吾中华国族的运命,真所谓‘不绝如线’。吾们还在这里举行中华职业学校十五周年纪念,一提到‘中华’两字,惟有痛心……痛心!痛心!痛死有什么用处?还是大家起来死里求生地干。”[10]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散发着浓厚的平民气息。他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他在《抱一日记》中写道:“卫西琴著《新教育论》。其言曰:教育也者,以引出国民自有之良能本旨也。所谓良教育者,即以引出国民一切良能为事业也。”

黄炎培紧紧抓住教育的普及和平民化,触摸到了社会的敏感神经。旧社会广大民众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第一要务是谋生,其次才是求学。他有的放矢地提出:“要推广平民教育,定要从他们生计问题上着手”;“要解决一切平民问题,定要从职业教育上着手”[11]。“如果教育不能从根本上帮助中华来解决生计问题,后患岂堪设想?”[12]黄炎培的思想对旧的教育是一种有力的挑战,有助于改变旧的教育脱离实际、轻重倒置、对民众疾苦漠不关心的状况。

黄炎培积累了许多别出心裁的办学经验。例如,他提出了“工读交替制”“学习一贯互进法”“专科一贯制”的人性化教育制度。“工读交替制”和“学习一贯互进法”是帮助想读书而经济有困难的青年。“专科一贯制”则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就业或者继续深造。三者的实质都是“利用工学交替的形式将升学与就业联系起来,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是一种更加符合人的实际需要的教育形式,是一种普教与职教的沟通,初、中、高级教育互相衔接,正规学校与补习学校教育、各类培训并行的教育制度,也是一种工学交替的终身教育制度”[13]。这无疑是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中“勤工俭学”“就业指导”的先驱和缩影。

利居众后而责在人先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忠实。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黄炎培座右铭

黄炎培崇尚简朴生活。他在家乡办川沙小学时,因为学堂经费极其困难,他不取分文薪水。在任职浦东中学校长期间,当时一般校长的月薪是100银元,黄炎培却支付自己40银元,只能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后来他用筹募来的经费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建造了公用大楼,自己仍住在一所小楼的厢房里。他从不添置家产,卧室就是会客室。国难当头之时,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抗战胜利后,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黄炎培不得不卖藏书、字画以资生活。他作诗抒怀:“老来鬻字是何因,不讳言贫为疗贫。伤廉苟取诚惭愧,食力佣书亦苦辛。”杜月笙听说了,送来两千大洋资助他,黄炎培却把这笔数目不小的钱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

黄炎培始终秉持一个坚定的志向:拒不做官。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他坚辞不就。这完全是出自对职教事业的热忱。1948年12月14日,他在给友人回信中说:“弟对职业教育,确信为能解决人类间种种问题之最扼要办法。若一行做吏,势须抛弃半途,实违夙愿。”新中国成立后,72岁高龄的黄炎培欣然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和财经委员会委员。他说:“现在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不应该不做,我现在是做事,是为人民做事,不是为个人做官。”[14]

黄炎培坚持以爱的精神指导自己的言行。“天赋我以知,更赋我以爱。有生而爱其身,因生生相倚,而爱其家,爱其族,爱其国。知物我之平等与一体,而爱一切物。大哉生也,善者爱也。”[15]但他不是一个无原则的泛爱主义者,“予打击者以打击兮,与汝偕亡;以赤血卫国兮,与日星增光”[16]。黄炎培就是这样凭着一颗赤忱的爱心,冒着种种风险,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他开创的职业教育事业。“从推翻满清之役起,经过倒袁运动、五四运动,直到人民革命,每一事变,都能认清是非,向着群众路线尽力地配合,尽力地援助,发展成功。”[17]

黄炎培的朋友江恒源,曾经用“侠骨慈肠、锦心绣口”一语评价他。对此评价,黄炎培当之无愧。终其一生,他淡泊从容地面对人世沧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他的心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永远是国家、人民、职业教育。他用一生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八个字。

附录

黄炎培先生的爱国思想、民主思想和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思想,贯串在他一生的业绩之中,是很值得传诸后人的。

——孙起孟1988年11月6日的题词

自黄、庄二氏大声一提倡,全国教育界观念为之一大变。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

我早年目睹了民族的灾难和国家的耻辱,受先父黄炎培的熏陶,积极投身于救国洪流,在这期间我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在父亲的影响下,我通过接触马列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逐步有了认识,感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从此,我对党执著追求,终身不悔。

——黄大能:《先父黄炎培指引我走上革命路》

[1] 王华斌:《黄炎培传》,37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

[2] 同上书,47页。

[3] 王华斌:《黄炎培传》,72页。

[4] 王华斌:《黄炎培传》,100页。

[5] 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前言,9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 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5页。

[7] 同上书,205页。

[8] 《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卷,226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

[9] 萧伟俐:《黄炎培的黄氏教育法》,《半月选读》,2010年第11期。

[10] 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269页。

[11] 《黄炎培教育文选》,169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12] 同上书,201~202页。

[13] 高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与实验》,《教育研究》,1998年第5期。

[14] 萧伟俐:《黄炎培“不为个人做官”》,《刊授党校》,2010年第5期。

[15] 《黄炎培教育文集》第3卷,378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

[16] 《黄炎培诗集》,235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

[17] 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414页。

徐向前:一生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朱德、彭德怀、徐向前等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十大元帅”从此天下闻名。人们都知道徐向前是一位军人,可所有见过他的人又一致认定他是一个知识分子类型的人,常常用“教书先生”“小学校长”这样的词来戏称他。的确,徐向前的外在形象和性格特征,很难使人与他所建立的丰功伟业联想到一起。然而,这种性格与职业的反差,正是徐向前作为元帅所独具的个人魅力之所在。

正如人们猜测的,徐向前还真曾做过教书先生。他1901年出生在山西五台县一个教师家庭,父亲徐懋淮是清末秀才,因为家境贫寒无力进一步求取功名,遂以教书为业。徐向前的哥哥聪明伶俐、嘴巴巧,备受父亲的赏识,老实木讷的徐向前只得被牺牲掉继续求学的机会,去做学徒。也许是上天有意安排这位未来的武将要从事一段教书生涯,1919年,失学四年后的徐向前考取了阎锡山开办的山西国民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在阳曲县太原第四小学、五台县河边村川至附属小学任教,开始了“孩子王”的教书岁月。

备受打击的“孩子王”

当上教师我就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从小就理解这一点,长成有用的人才,担负救国救民的重任。我不能走我父亲以教书谋生的老路,要与他同行不同路。

——徐向前:《徐向前回忆录》

两年的师范学习生涯很快就结束了,赶在第二个五四运动纪念日之前,徐向前正式从山西国民师范学校毕业。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徐向前心里依然有些恋恋不舍。想当初刚走进来时,他身材瘦小,浑身乡土味,加上高小尚未毕业,对外界一无所知,很不受那些城里的同学待见。还好,徐向前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功课每期都是一流,如鱼得水;加上五四运动的洗礼,对思想有很大冲击,他再也不只热衷于读小说了,开始关心社会政治,阅读与政治形势有关的书刊,开阔了视野,他相信自己可以“应付”那些孩子们。徐向前很快就被分配到阳曲县的太原第四小学任教,重新踏进了校园。

徐向前所教的班是一年级,有30多名新生。这些娃娃来自不同门户,家庭情况不一,男生女生不同,年龄大小也不一致,智力不齐,性格各种各样,要把他们都教好有很多困难。“孩子们像田间的禾苗一样,小苗是很弱的,经不起强风和暴雨;然而,小苗又是有生命力的,它要在风雨中成长。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培育,付出艰辛的劳动。在他们当中,说不定有未来的国家栋梁。”[1]徐向前很快认识到,从学生到先生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要开始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启蒙者的责任。

徐向前想把课教好,每天天不亮就起床。30多个孩子,有的不来上课,他就跑到孩子家里去查问明白;有的孩子在课堂上生了病,他会抱起生病的学生将其送回家。有时,他不是按部就班地讲课,而是讲些励志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多讲些课外的知识,拓宽学生狭隘的视野。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徐向前也讲得兴致盎然。孩子小,难免犯些小错误,对孩子们的错误缺点,徐向前从来不是简单地批评,而是细致耐心地讲道理,分析原因,启发学生。他清楚地记得师范学校老师的教导:“师范,师范,出去之后,一切得为人师表,对高小课程要会讲、会示范。”

转眼数月过去,学校放了寒假。徐向前第一次用自己的工资办了年货,满心欢喜地回到了五台县老家。一家人欢欢喜喜过了新年,谁会想到,正在徐向前准备返校时,邮差送来一封信,他拆开一看惊呆了,竟然是太原四小校长署名的辞退信!真是晴天一声霹雳,徐向前被震得有些头晕,心里十分委屈:苦口婆心教学生,彬彬有礼对待校长和同事,从没得罪过任何人,没少上过一节课,怎么就落得这个下场呢?姐姐是急性子,说要找学校去,徐向前说:“什么讲理不讲理,人家就是不要你了。”

与徐向前村子一河之隔的河边村,有阎锡山创办的中学和附小,老父亲四处托人,给儿子在这所附小谋得了教职,教小学六年级。命运好像注定:这一生就要像父亲,教书的路走定了。从此,徐向前早起晚睡,备课认真,上课专心,生怕得罪了什么人再次失业。

他教书一向不喜照本宣科,喜欢讲点学生愿意听的故事。这期间,在他思想中,打倒军阀、改造中国的愿望更加强烈了。教学中,他常讲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进北京、辛亥革命、巴黎和会等历史故事,引导孩子们认识中国、认识社会。这些故事孩子们很愿意听。然而风声传到校长段葆藩的耳朵里,徐向前被叫去训话。徐向前认为学校无理,当面和校长争了几句,结果校长留下一句话:“你不好好教书就走吧!”

同类推荐
  • 创业大街上的年轻人(中国故事·南方周末)

    创业大街上的年轻人(中国故事·南方周末)

    他们是一群热血的年轻人。他们在做一些更热血的事。失败和辛苦不可避免,但收获和成功也并非不易得。正因如此,中关村不足200米长的创业大街上,年轻的草根创业者正在为他们的勃勃“野心”寻找安放之处。
  • 遇见一些人,流泪

    遇见一些人,流泪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李叔同,还是三毛,还是诗人普拉斯,画家潘玉良,歌手科恩……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爱情会崩溃,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遇见了20个人,遇见了他们的脆弱与眼泪……
  • 和珅全传

    和珅全传

    和坤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各种传奇。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贪官其实也是人,他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其实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一样只是皇帝的奴才,贪官很多时候只是不幸的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一如和坤。《和珅全传》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为你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和珅,不再仅仅是一个贪官的脸谱,而他跌宕起伏,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无疑能让你对历史、对人性有着更多的体会。将门之后,却遭遇家道中落,他靠着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小小的侍卫逐渐成长为皇帝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然后他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顶峰时一切却戛然而止,前朝宠臣成为了新皇帝的阶下囚,生命终结于一条白绫。
  •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三皇五帝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我的N种生活(修订本)

    我的N种生活(修订本)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这是一本精神的自传,这是一声声耻辱中痛切的呼喊。如同作者所说,“思想者最大的敌人是恐惧”。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回忆,在回忆中尝试着战胜恐惧吧。
热门推荐
  • 独霸水浒

    独霸水浒

    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水浒!火爆爽文,尽在独霸水浒!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大叔:甜妻上线请签收

    总裁大叔:甜妻上线请签收

    高小米,其貌不扬却有一副侠骨柔肠。为了成全好友双宿双飞,不惜李代桃僵代其去相亲。熟料,相亲糗事一箩筐,惹来各路男人竞折腰。男人一曰:我老婆,女的,活的就行。男人二言:我爹说了,只要我结婚,就是娶回个男人都可以。男人三可怜巴巴:如果你愿意,把我娶了吧。女人无语望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男人不要犯桃花

    男人不要犯桃花

    王老三还是坚持要去大酒店,说,我不是想摆阔,这大酒店是我亲家开的,也就是我儿子开的,既是我儿子开的,你们说,是不是就是我们家开的,既是我们家开的,那到我们家吃顿饭有什么不可?盛情难却,我们只好去了金霸大酒店。王老三亲自点菜,相当丰盛。喝酒时的气氛热烈非常,你敬我让,情意深绵。我们畅谈、回忆我们的相识相遇,纠结和友谊,坎坷和艰辛,都有太多的感慨。葛玲今天更是分外高兴,本来喝酒的高潮已过,但她还是给我满上了一杯,站起来深情地说,我从二十岁就出来闯荡江湖,最大的心愿就是脱离农村在城里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好男人。在老大哥的撮合下,如今我如愿以偿。这杯酒我敬老大哥,感谢你给我找了个好归宿。来,咱哥儿俩干一杯。
  • 至尊废材:极品魔法师

    至尊废材:极品魔法师

    本是异类的她转生于充满魔法的异世界,在这个强者为尊的大陆,刚出生就被鉴定为废材。她就不信,这种简单的鉴定就可以否认自己?本小姐照样可以成为强者,将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他,从小就被誉为绝世天才,众星拱月,呼风唤雨。直到遇见她,不仅颠覆了自己对基础魔法的认知,重点是自己为什么一直对她念念不忘!?两人重逢后“你要跟我到什么时候啊?跟踪狂大人!”琥珀色的眸子极为疲惫,她就是不明白他是不是装了一个探测自己的雷达,哪都能找到自己。他无视掉她的问题,极为溺宠的蹂躏她的头发。“乖~下一个目的地在哪?”啥?(?○Д○)??
  • 冰火魔厨之咸鱼签到系统

    冰火魔厨之咸鱼签到系统

    来到冰火魔厨的世界,获得一个系统,其名为咸鱼签到系统,但是我们不会专门写系统而是走剧情。
  • 以法理之名

    以法理之名

    李星穿越到了法理世界。这个世界中,法学理论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李星接到了特殊人物的任务,要在冒险过程中,不断的讲述法律知识以获取奖励。而我们可以看看李星的故事,顺带学点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