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4200000013

第13章 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6)

与成人文学不同,儿童文学的艺术真实并不要求作家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的一致性,即不要求反映客观世界生活的真实关系;儿童文学的艺术真实强调的是作家的主观认识与儿童世界的一致性,即作家所创造出来的具体人物的关系和行动是否与儿童的思维特征、儿童的心理图式相一致。要而言之,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是以儿童特征(思维特征、儿童心理等)为出发点的,同时又以契合儿童特征作为儿童文学艺术真实的落脚点。别林斯基深有感触地说:“童年时期,幻想乃是儿童心灵的主要本领和力量,乃是心灵的杠杆,是儿童的精神世界和存在于他们自身之外的现实世界之间的首要媒介。孩子们不需要什么辩证法的结论和证据,不需要逻辑上的首尾一致,需要的是形象、色彩和声响。儿童不喜爱抽象的概念……他们是多么强烈地追求一切富有幻想性的东西,他们是何等贪婪入迷地听取关于死人、鬼魂和妖魔的故事。这一切说明什么呢?——说明对无穷事物的需求,说明对生活奥秘的预感,说明开始具有审美感。而所有这一切暂时都还只能在一种思想模糊而色彩鲜艳为特点的特殊事物中为自己求得满足。”

成人文学根据艺术作品与客观世界真实的关系,分为多种主义,比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实主义,还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儿童文学没有这个主义、那个主义,儿童文学的艺术创造只要契合儿童精神世界,那就是真实的。如果儿童文学一定也要有个主义,那么只有一个主义,即“儿童主义”。

在这里,本书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人们感叹文学将亡,纸质图书风光不再的网络时代,一本《哈里·波特》竟掀起了世界性的“我为书狂”的旋风。戴着圆形眼镜,骑着飞天扫帚的英俊少年哈里·波特的横空出世,征服了世界上千百万不同肤色的少年儿童。少年哈里与魔法学校的同学们一起在半空中飞来飞去打魁地奇球。魔法学校里有会说话的院帽,三个头的大狗,带翅膀的钥匙,还有能使人起死回生的药水以及巨龙、金蛋、魔眼、咒语、魔杖等,更奇的是,设在伦敦火车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开出的列车竟是从现实世界通向魔幻世界的捷径……这些在成年人看来简直荒唐无稽,甚至还有宣扬“巫术”嫌疑的情节,却使少年儿童读得如痴如醉,同时也令那些童心未泯的成年人读得“忘乎所以”。所有这一切,都是无法在客观世界里发生的,但在儿童文学里却被演绎得如此生动传神、酣畅淋漓。这是为什么?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成人文学关于艺术真实问题的那一套理论,比如“于事未必然,于理必可能”“事理之真与情意之真的有机统一”等,显然无法解释得通儿童文学中的艺术真实。将成人文学有关艺术真实的论断拿来用在儿童世界几乎都“此路不通”。而当一种理论不能面对客体存在的多样性时,这种理论的普遍性、实践性自然会受到客体的质疑。

第三,儿童文学的艺术真实之所以有别于成人文学的艺术真实,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儿童文学的主体接受对象——少年儿童的思维特征决定和制约着儿童文学艺术真实的法则。如本章第二节所述,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理论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儿童思维与原始思维具有同构对应关系,由此导致儿童思维中的“泛灵论”“人造论”等明显区别于现代成人思维模式的思维特征,从而直接导致和影响到儿童对文学作品艺术真实问题的接受个性,这就是生命性、同一性与游戏性三大原则。

所谓生命性,即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一切都是生命的对象化。在儿童的思维中(年龄越小越明显),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论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还是桌椅板凳、图书工具等,尤其是他们手上的布娃娃、小泥人、玩具猫、机器狗,都禀赋着人的灵性,与人一样具有生命与七情六欲,与人一样有思想、有情感、有语言。这就是为什么儿童文学永远是那些小狗小猫小花小草(动植物形象)、山精树怪蛇郎魔姑(神魔形象)等拟人化、超人化形象大摇大摆得意洋洋地活动的天地的原因。在儿童看来,假如狮象虎豹狗狼猫鼠不会讲人话做人事,假如童话中的英雄不会在空中飞、不会变化,假如小红帽不能从大灰狼肚里活着出来,假如王子不能吻醒已经昏睡一百年的公主,那才是假的,不可信的。正由于儿童思维的生命性原则,才使世界在儿童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与光明。在儿童看来,他们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想要使什么成为什么就能真的成为什么。世界为他们准备得是如此周到妥帖。因此,儿童的理想(梦想)总是高于天的,只有当他一天天长大,最后成为成年人(社会人)时,他的理想才从云端跌落到地面,变成成年人的思维模式,即“社会化”化了。

所谓同一性,即儿童的阅读,是完全不会去考虑作品中的文学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否具有一致性的。儿童是以一种完全“信以为真”的阅读期待与接受心理进入文学作品的,并进而与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主客不分,即以己身同化于艺术形象,代替艺术形象,与其同一。所以说,儿童的阅读是一种真正的情感投入与生命体验,他会为作品人物的有趣遭遇哈哈大笑,也会因作品人物的不幸而难过落泪。因此,优秀文学作品会深深地影响儿童的精神素质,甚至使其终生难忘。儿童思维的这种同一性原则与成年人完全不同。成年人阅读文学作品是在一种“明知是假”的阅读状态下进入作品的。读者之所以把明知是作家虚构的人与事当做真实生活来接受,主要原因在于渗透在艺术形象中的作家的真挚感情所产生的一种情感说服力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但是,成人读者一旦从作品中脱离出来,就不会再像儿童那样“难以自拔”。成年人走出作品之后也就完成了“明知是假,姑且当真”的阅读带来的审美愉悦与感动,这与儿童思维的同一性原则所带给儿童的阅读审美愉悦与感动有着生命体验意义上的深浅厚薄之分。

所谓游戏性原则,即儿童看世界时有自己的一套思维逻辑。客观世界是一个具有自己内在规律的物理世界。这个世界是被成年人所理解和把握的。成年人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与生存本领来适应这个世界,并建立起一套只有成人能理解与运用的“游戏规则”和语言(如法律、制度、等级、政权、货币、交易等)。因而这个客观的物理世界,对儿童世界来说完全是隔膜的、神秘的。儿童既无从了解也根本没有兴致去了解。儿童为了适应这个世界,会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与逻辑去建构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与语言。这种游戏规则与语言,一方面存在于儿童的游戏活动中;另一方面则大量地存在于成年人努力按照儿童的游戏规则与语言所创造的儿童文学中。在现当代社会,成人文化占领了整个世界,儿童的梦想在现实世界几乎没有形成的土壤。真正能够成为它的土壤的几乎只剩下了儿童游戏和儿童文学。只有在儿童文学里,儿童才有可能在自己的心灵中展开一个世界,一个在其中感到有趣味,感到自由,感到如鱼得水般地身心愉悦的世界。也就是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儿童才自然地、不受干涉地用自己的心灵感知世界、感受事物、感知人,并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感知方式。

儿童思维的生命性、同一性与游戏性三原则,正是理解儿童文学艺术真实不同于成人文学艺术真实的原因所在。与成人文学的艺术真实强调作家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真实世界的一致性不同,儿童文学的艺术真实更注重作家的主观认识与儿童思维特征所理解的幻想世界的一致性,即儿童文学的艺术真实更注重与虚拟幻想世界的联系,追求一种幻想世界的艺术真实。只有以儿童思维特征为基准而创作的作品,才有可能实现儿童文学的艺术真实。这既是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的一条基本规则,也是儿童文学坚持“以善为美”的美学理想的重要途径。唯有如此,儿童文学才能真正为儿童创造出一个如鱼得水般地身心愉悦的语言世界。

儿童文学坚持“以善为美”的美学理想,应当而且必须按照儿童思维所规约的艺术真实,为儿童创造出一个充分张扬幻想精神的、愉快的、充满无限生命力的文学世界。

二、儿童文学中的类型形象与典型形象是分层次的

艺术形象亦称文学形象,是作家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一种诉诸感觉的、体验的形式,是作家的美学观在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体现。一部文学作品,是由许多个别形象所组成的形象的有机系统。广义的艺术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的整个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狭义的艺术形象指人物形象。别林斯基所说“诗的本质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便是指狭义的文学形象。本书所讨论的即是狭义的文学形象。狭义的文学形象一般分为类型形象与典型形象。与成人文学相比,儿童文学中的艺术形象大多是类型形象,典型形象则少之又少。如何看待“类型”与“典型”问题,是儿童文学审美创造实践的又一课题。

有论者抱怨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的典型不够,翻来覆去就是那么一些类型化人物,认为这是儿童文学“浅”“薄”“缺乏深度”的重要原因。也有论者把典型化视为艺术的儿童文学,给类型化贴上通俗儿童文学的标签。的确,与成人文学相比,儿童文学的典型形象实在是太少了。优秀的成人文学作品曾经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艺术典型,如大战风车的唐·吉诃德、克服优柔付诸行动的哈姆莱特、独立自尊的简·爱、精神胜利的阿Q等。可是,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又出现了多少典型呢?为什么儿童文学的人物大都是类型化的?儿童文学的典型创造又应如何突破?这些问题需要从少年儿童年龄特征的差异性对理解文学形象的差异性中去寻找答案。

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无论是类型还是典型,都是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具有两大特点:第一,文学形象是以语言作为造型工具,具有间接造型的性质。它不像表现艺术(如舞蹈)、造型艺术(如绘画)、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的人物形象那样具有强烈的直观可视性。由于文学形象具有间接造型的性质,因而需要读者通过自主阅读去思考、体验、想像、完善和补充文学形象。不同读者对同一文学形象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即使是同一读者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阅读同一作品,也会对同一个文学形象有不同的理解。第二,文学形象可以从多方面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乃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细致入微地刻画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读者的阅读,总是以作品所提供的文学形象为根据来感受、体验和认识作品,同时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水平、生活经验,来理解、阐释以至丰富和补充文学形象的内涵。

正由于文学形象具有这样两个特点,因此如何理解文学形象所揭示的审美意义,直接取决于读者的思想水平、生活经验与文学鉴赏能力。读者的思想水平愈高,生活经验愈丰富,文学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愈强,就愈能透彻地了解作品形象的意义与美学价值,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启发、情智上的感染与艺术上的陶冶。而少年儿童恰恰在理解文学形象的“基本功”——思想水平、生活经验、文学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与差异性,年龄愈小这种局限性与差异性也就愈大。

处于幼年与童年时期的孩子,他们的社会化活动十分有限。幼儿由于第二信号系统还不够发达,主要以直观表象的形象来认识外界事物;儿童在心理发展方面虽然意识性和抽象概括性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性和具体形象仍占主要地位,这就必然给他们认识文学形象与理解形象带来了相当的难度。一般而言,他们认识的形象往往只停留于表象,比较简单、直观,也比较肤浅(比如,通过人物的脸谱、服装、动作来判断“好人”与“坏人”),年龄愈小愈是如此。他们还不善于通过自己的感受、认识和体验来理解文学形象,更谈不上对文学形象进行丰富和补充了。正是在理解文学形象的局限性与差异性上,类型化的形象恰恰可以适应与满足幼儿与儿童的认识水平与理解能力。

同类推荐
  • 教你学口琴吹奏

    教你学口琴吹奏

    音乐是有节奏、旋律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其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有一定关联,是我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我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因为音乐与我们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我们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表达的影响作用。
  • 闪闪的红星:李心田经典作品集

    闪闪的红星:李心田经典作品集

    本书讲述了潘冬子在革命前辈的指引和帮助下,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语言生动活泼,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的喜爱,广为流传。小主人公潘冬子豪爽、善良、智勇双全,是我们小学生学习的楷模;潘冬子热爱祖国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这本书有助于少年儿童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勇敢、坚强、善良的优秀品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红色经典名著。
  • 新编外国文学教程

    新编外国文学教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系列教材·普通高等学校中文学科通用教材:新编外国文学教程》的特色:简明实用、便于教学、贴近前沿、注重实践。《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系列教材·普通高等学校中文学科通用教材:新编外国文学教程》编写十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凸显问题意识与探索意识;在史料甄别、使用和阐述过程中,力求体现撰写者的史学观和文学观,以论带史,以观点统帅材料,力戒机械地罗列史料。
  • 学校心理拓展训练

    学校心理拓展训练

    为了促进全国体育各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为了推进体育专业教材的内容与形式的改革,为了在这个改革中做出北京师范大学的贡献,也为了充分发挥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在把握国内外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理论创新能力的优势、利用国内体育专空资源的优势编写体育教材经验方面的优势以及我校率先开设体育经济专业等方面的优势,在全国体育专业进行全面改革、公共体育教育进行全面等方面的优势,在全国体育专业的特殊机遇和条件下,我们决定编出一套有特色、有水平、有创新的新的体育专业教材,这对我国体育理论的建树,对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科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旱冰鞋

    旱冰鞋

    本书收录作者17篇短中篇作品,如《蓬镇纪事》《爸爸蹲在花园里》《天空之城》《闭眼睛走路的木木》《旱冰鞋》《升旗日》等篇章。《旱冰鞋》以旱冰鞋为主线,描写男孩之间的友谊、父亲对孩子无私沉默的爱;《升旗日》描写山村小学的学生为了自己的升旗日所做的努力,在他们纯真的心中这是一件庄重严肃骄傲的事儿,一定要做好的;《天空之城》讲述几个男孩为了寻找一片能够自由玩耍的地方的故事,描写他们的友谊、心中的渴望和无奈。其他篇目描写了或阳光、或忧愁、或不舍、或不幸的孩子的小故事。
热门推荐
  • 全球狙杀

    全球狙杀

    寒朗古武家传,是经验丰富的狙击手。一次任务遇袭,他的小队全部阵亡,侥幸存活的寒朗,立誓狙杀所有敌人!……大峡谷的风呼啸而过,远处狼群啃食着野牛,秃鹫盘旋紧盯腐肉。一只像猫的狗爬上沙丘,进入倍镜的视线之后——嘭!寒朗趴在伪装布下,如一块没有生命的岩石,血腥中,开启全球狙杀!欢迎大家入群:246057077
  •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想携晚风去爱你

    想携晚风去爱你

    CC战队退出电竞圈的那一年,在电竞圈可谓掀起了狂风巨浪。时隔三年,煮酒战队在世界大赛前夕的解散也让电竞圈唏嘘不已,那些电竞圈曾经的神话,竟然没有一个人留下来。有人说他们懦弱,有人说他们临阵逃脱,当然也有人在维护他们。各种流言蜚语,在电竞圈子里肆意了一年,直到清茶战队夺得世界冠军的消息传来,众人才发现,那些曾经电竞圈的神话并没有堕落,也没有逃跑……清茶战队副队长发布了微博:“煮酒难遇知己,清茶却得众卿。”随后江念转发,夏季转发,许明转发,章天转发,尤知、盛唐、楚临、池鱼、吴语、杨纪、言辞……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又回来了。沉默的看着网上占据种种立场的话语,云悠突然觉得眼睛有点酸,闭了闭眼,眼泪猝不及防的掉落。他们回来了,可是那个从小护着她,宠着她的大哥哥,却再也不会回来……
  • 曼殊室利焰曼德迦万爱秘术如意法

    曼殊室利焰曼德迦万爱秘术如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步步皆殇

    步步皆殇

    《清穿+盗墓+宫斗+悲虐+轮回+夺嫡+复仇》片段:瓢泼的大雨中。激烈的风雨迷湿了他和她的眼睛。慢慢地,他浑身颤栗不止,双手抱头,表情扭曲而崩溃,凄厉地狂喊:“我知道的,我什么都知道。”冷翳的眸子射出杀人般的恨意。漆黑的雨空下。他冷冷地笑,冷冷地哭,脚下颠颠晃晃,像一个癫狂的疯子。一字一句地指控:“就因为我是皇太子,这个的每个人都巴不得我早点死是不是?!”“什么兄弟之情,什么手足之义?你去问问,老四,老八他们,他们哪个不在背地里玩阴的,哪个不想我早点死!”“还有皇阿玛,我这个皇太子之位本来就是他给的,他想要收回,我无话可说!但是为什么要给我扣上弑父的罪名,我没有,我没有!”仰天大吼一声,他双手微抬,凄切地摇头,一双血红的眸子狰狞可怖。蓝齐儿站在那里,一颗心仿佛被万千刀刃在瓜扯着,痛不欲生。胤礽埋下头,在滂沱的风雨中浑身战栗,扑通一声,了无生气的跪在地上,他肩身挺得笔直,面如死灰,任由那无情的风雨洗刷自己身上的罪恶。
  • 西游之妖族的伟大复兴

    西游之妖族的伟大复兴

    秦小白重生西游世界,成为一只带有金乌血统的小乌鸦。昔日辉煌灿烂的妖族,在诸天神佛的算计下,早已渐式微。即将到来的西游之行,对于妖族来说更是一场灭绝生机的大劫。前世,秦小白一直‘苟且偷活’结果憋屈到死。今世,他决定与这诸天神佛‘正面刚’一波——复兴妖族,重铸天庭。
  • 狮子心战车

    狮子心战车

    组织里,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被战车碾压过的地方寸草不生……“哼?寸草不生?战车?为什么不叫原子弹?”蓝小七没好气的挑衅,“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地方半点生命迹像都没了,听起来不是更牛掰?乌鸦不是黑色的吗?他居然穿白色风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梦中的蓝天

    梦中的蓝天

    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都说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灵感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切都是随心而动率意而作。
  • 相忘不知归路

    相忘不知归路

    愿三冬暖,春不寒,愿梦醒时有你。而当我爱不起,不能爱,不敢爱的时候,我终于体会到了"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的无奈。花会零落,但会重开。放手的爱,不会回来。世上命运不能更改只因这是上天的安排。感谢有你,一生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