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4200000014

第14章 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7)

典型形象是由类型形象发展而来的。所谓类型,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某些共同或类似特征的人物形象,类型往往以“类”的特征来淹没个性,使人物成为一种“类”的样本。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佛斯特将其称之为“扁平人物”。“扁平人物”(类型)的最大特征是形象的鲜明性。这种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在供小朋友阅读的童话、故事、小说等叙事性作品中十分突出,其人物形象的类型化几乎成为一种通例。例如,小红帽是幼稚、单纯的类型;狼外婆是凶狠、狡诈的类型;狗熊是愚笨、憨厚的类型;狮子是勇猛、狂妄的类型;灰姑娘是美丽、勤劳、善良的类型;王子是英俊、智慧、超群的类型。在类型化形象中,人物的共性掩盖了个性,或美或丑,或好或坏,或善或恶,两极鲜明。有的人物的出现只是作为某种道德的化身,或某种事物的象征。人物的生活、细节趋于单一化,其行动往往只是为了说明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同一类型人物之间的区别,通常只在于称谓、地位、习惯语和习惯动作等,没有特定环境中特定行为心理机制的具体描写。佛斯特除了称类型形象为“扁平人物”,还赋予其一个更有特色的称谓,即“体液化人物”。虽然类型人物不具有一定的理性深度,但他们却是如人的气质性格那样鲜明可见,令人印象深刻,正如佛斯特所引用的狄更斯的作品。狄更斯对其笔下的人物形象没有进行深度挖掘,而是以极类型化的形象出场,是典型的“扁平人物”,但由于他们个性鲜明,特点突出,因而使人过目不忘。经验证明,低龄孩子的文学阅读需要的正是那些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的类型化形象。恰恰是这些类型化的形象最为幼儿园小朋友与小学校的儿童所喜爱,也最适合他们的理解接受能力。

但是,对少年读者来说,类型化的形象显然已不能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和理解鉴赏水平了。按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理论,少年已具有“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能力,其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性格与情感正在日趋丰富复杂,他们的审美意识、生活经验与思想水平正在逐渐成熟与提升,对社会人世的理解也正在逐渐积累感性认识。因而他们需要文学作品中比类型化更高级、更复杂、更有集中性与概括性的形象,这就是典型形象。典型是指既能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具有特定环境下的共性,又具有极其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在西方文学理论史上,典型是美学的最高范畴。典型形象的性格是丰富的,多侧面多层次的。佛斯特将其称为“圆形人物”,即“立体人物”。“圆形人物”是无法用一句话将他“描绘殆尽”的,他们“消长互见,复杂多面,与真人相去无几,而不是一个概念而已”。这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比较适宜于有一定生活经验、思想水平与文学鉴赏能力的少年阅读,也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事实上,中外儿童文学在典型形象的艺术创造上,主要集中在少年文学层次。因而儿童文学如果需要塑造新的典型形象,那就得从少年文学中去突破,尤其是少年小说、成长小说和动物小说。

“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这是儿童阅读推广的一条黄金定律。阅读“典型”那是以后的事。试来一个极端的做法:如果要求儿童文学作家写给幼儿园小朋友和小学生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必须是共性与个性高度统一,显示现实社会某些本质规律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那显然是滑稽的。让一个按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观念只具有“前运算阶段”思维能力的幼儿,去从文学形象中“透过现象看本质”,那只会让幼儿目瞪口呆!同样,对于具有“具体运算阶段”思维能力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水平也还没有进入足以进行高度抽象的逻辑判断和自主反思的层次。对他们来说,文学作品中的成长、快乐、幽默、幻想、探险、寻秘、游戏等是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的。《大英百科全书》中“儿童文学”的条目引了一句孩子的话用来阐释儿童文学的特征:“我们希望出事——而且要快。”他们需要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个性鲜明、特点突出、使人过目不忘。这正是类型化形象,也正是古典的灰姑娘、小王子,今天的大头儿子、马小跳。要相信孩子是会长大的,他喜欢看小王子、马小跳就让他去看好了,过了这个年龄段,他就会去看《麦田里的守望者》《青铜葵花》,以后还会去看鲁迅、莎士比亚,大可不必在孩子爱看类型的时候,硬要他去看什么大人自以为是的“典型”。这样做不但会使孩子害怕阅读(看不懂、无兴趣),甚至还会厌烦阅读。正是中外儿童文学史上无数的类型化形象与他们的故事,才让千百万孩子获得了童年的快乐,也让他们由此爱上了阅读。当他们以后成了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自然会去阅读曹雪芹、鲁迅、莎士比亚、自然会向灰姑娘、小王子说声再见。但须知,他们阅读习惯的养成正是从阅读类型,从阅读并非“深度写作”的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开始的。这就是“儿童阅读”的客观规律与辩证法。

综上所述,对待儿童文学中的“类型”与“典型”问题,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抛开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特点与阅读接受心理,不能用“典型化”的一刀切去苛求为不同年龄段孩子服务的所有作品。儿童文学审美创造艺术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当是如何在少年文学,尤其是在少年小说、成长小说中塑造出富有当代意识的共性与个性高度统一的新的典型形象,而没有必要,更用不着去指责为什么幼年文学、童年文学总是由类型形象在那里唱主角。

三、少年心理与少年文学创作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成长需要三种食品:营养食品、大脑的食品(知识)、爱和情感。处于身心急剧变化发展阶段的少年,他们需要的爱和情感,主要是指理解与同情。由于自我在思春期的觉醒并逐渐确立,少年不再向往年龄和能力与自己过于悬殊的人群(小弟弟、小妹妹),而是向往能够理解和认同自己的人群——同性朋友,向往年岁稍长,具有更丰富的经验并能从旁帮助自己的同性友人,如女作家陈丹燕的小说《黑发》中的那位帮助何以佳梳理了一个“神秘的直发”,又从而使她发现了少女黑发之美的姑姑;秦文君小说《哦,我的坏女孩》中一心一意向着美妮的那位“精神母亲”;谷应小说《啊,夏天送走了秋天》中与孩子们结义的北斗哥哥。而对于罚不服气的以佳绕操场跑二十圈的“旧社会”(《黑发》),少年们只有关闭自己思想情感的大门,本能地把自己隐蔽起来。所谓的代沟其实是因人而异的,在理解与同情面前,代沟将会自动消失,在冷漠与训斥面前,代沟只会加深。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少年在经过对同性友人或年长的同性人的向往阶段之后,对异性的向往就开始萌芽了。这种向往是建立在心心相印的理解与同情基础之上的精神吸引,是人生黎明觉醒时刻试奏出的第一个音符。如果说王小曼与裔凡的神秘通信(秦文君《告别裔凡》)还是属于少男少女互相渴望理解的一种大胆尝试的话,那么,田亮敢于向唐丽蓉(任大霖《人生的青果》)直接剖白自己的“男子气”,则是互相理解催化出的精神之“恋”了。这两篇小说都写得细腻传神,有一种情采芬芳、婉婉动人的艺术魅力。建立在同龄少年朋友理解基础之上的真心碰撞是如此使人激动不已。但这种友谊已不同于幼儿园、小学校时的青梅竹马,而是夹带着一种对异性的朦胧幽思,尤其是在发现了异性之美以后才“定格”的。《人生的青果》中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

游泳池里人也不多,他俩游得挺痛快。……田亮仔细地又瞧了一下,忽然感到唐丽蓉的样子有点变了,不是过去那个细手细腿的小女孩子,那件紫红色的旧游泳衣绷在她那白皙的身上,已经显得有点紧小。田亮觉得她有点像体育宫门口那个拿着藤圈的少女雕像,有一种让人想多看几眼的吸引力。

同类推荐
  • 青春思绪

    青春思绪

    《最适合青少年的哲理美文:青春思绪》所选文章打破了纯文学界限,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这些文章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人生体验,那闪光的语言,精辟睿智,鞭辟入里,简直是句句经典,字字珠玑,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迪性。
  • 少年维特之烦恼(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少年维特之烦恼(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

    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

    书是全人类其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源泉。读书,是人们接受新知识、获得新信息、提高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扩大生活视野、愉悦身心和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一个喜欢读书、博览群书的孩子,其智力水平、知识积累、品德修养都会大大高于同龄人,因此,让孩子爱读书、多读书,就成了当代父母普遍的期望和欣喜。我们所编著的这本《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以家长为基本读者对象,遵循少年儿童成长发育的自然规律,结合当代家教的具体情况,以专家的视角和观点,就广大父母最关心的孩子读书的问题,提出了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书中所阐述的道理通俗明了,所介绍的方法易学易用,可以说,它是一部有益于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家教读物。让孩子多读好书吧。书中自有孩子们想要的一切。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人类第一次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大自然中物质的化学性质,把柔软的粘土变成了坚硬的陶,从而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热门推荐
  • 为祸四方

    为祸四方

    君铃自认为是个祸害,走哪哪不太平。篡权夺位的事,卷入一次还不够,偏偏来个两次三次。亲人离散,爱人远行。辗转四国,浴火重生。在这乱世里,改朝换代,又何妨?
  • 鬼妻有点萌

    鬼妻有点萌

    91年我为哥哥换婚去结冥婚,岳父明面上是大木材商,其实是鲁班书第三道传人。冥婚三九回“娘家”,一个月后村里六个新娘集体怀孕。岳丈干女儿装神弄鬼要置我于死地,老婆显灵后突然转变态度倒贴?离奇恐怖的事件相继发生,谁在搞鬼?最恐怖的是媳妇棺材悬在半空,死后一年,尸体还没腐烂,破棺而出爬到了我床上。鬼和僵尸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哪个是我媳妇?
  • 言程亦析寒凉月

    言程亦析寒凉月

    女扮男装表面上,“他”是个娘娘腔,实际上“他”是一个混的了娱乐圈,进的了校园的抢手货。当“他”宣布他是他的了。整个世界都在惊讶。
  • 震惊!黑白无常都恋爱了!

    震惊!黑白无常都恋爱了!

    黑白无常的存在世人皆知,但是他们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彼岸花是怎么来到的阴间,而很白无常到底是谁,那孟婆这样美丽的女子最后怎么在地府煮起来孟婆汤,最后黑白无常是否能相认呢?故事就跟着我一起来解读吧。
  • 倒霉天神赖上我

    倒霉天神赖上我

    超衰体质的“霉女”沈薇薇遭遇史上最大危机:她遇到了来她家报恩的神,可是,这个神——是一个衰神!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绝对亢奋

    绝对亢奋

    邓刚的作品,一向以特殊的幽默语言、特殊的生活层面和特殊的观察眼光,引起评论家的称道和广大读者的喜爱。这部《绝对亢奋》,同样是让人充分享受到阅读的快感和思考的快乐。作品跨越六十、七十、八十年代,描写了包括工人、苦力、煤黑子、木匠、知青、盲流、海碰子等众多奇特的人物形象,通过从都市底层的蛮野世界求生挣扎爬出来的陈立世、刘剑飞、母老虎、邵凡、姐夫和林晓洁等人的命运,展开了读者似乎熟悉又陌生的广大生存面,写出了他们在为起码生存的艰辛拼搏中,灵与肉、同情与嫉妒、仁慈与冷酷、真诚与狡诈、爱悦与情欲的交战扭殴,揭示了今天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的来源以及他们 戾变和成熟的历史,写出了社会普通人的善良美好的内心。
  • 美女老板的贴身狂兵

    美女老板的贴身狂兵

    【火爆新书】黑暗是本君的地盘!你想挡,你挡得住嘛?老子可是王牌阻击手,堂堂清道夫,岂会怕你们这些爬虫鬼魅?来把,用你们的亡魂点燃我战斗的喜悦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美漫大怪兽

    美漫大怪兽

    黑色的鳞片,不可名状的蓝色符文,缠绕着摩天大楼,在暗金色冷漠蛇瞳的扫视下,狰狞的头颅发出令人恐惧的嘶鸣,遮天蔽日的龙翼,恐怖的阴影将大半个纽约覆盖,巨龙喷吐着烈焰,将一根根“火炬”点燃。哥斯拉咆哮着,如山岳般庞大的体型,每一次移动大地都在颤抖,无数建筑被推倒,无数外星战舰在原子吐息下泯灭。大怪兽踩着一脸懵逼的紫薯老爹,迈着嚣张的步伐,看着周围横七竖八的超级英雄+坏蛋,发出可怕的吼叫:“都给我滚蛋!”PS: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大怪兽,努力破坏纽约这座城市的故事。PS:书友群—小七萌萌哒:200091490PS:新书——【我是一只大恶霸】,异兽类,不化型,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