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0500000015

第15章

赠边将

唐·施肩吾

轻生奉国不为难,战苦身多旧箭瘢a。

玉匣锁龙鳞甲冷b,金铃衬鹘羽毛寒c。

皂貂拥出花当背d,白马骑来月在鞍。

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时把阵图看e。

【题解】

这首七言律诗是中唐诗人施肩吾所写的一首边塞诗。诗作通过描写戍边将领忠于职守、不畏艰险、兢兢业业、尽忠保国的高风亮节,表达了诗人对为国效忠的边塞将领的敬畏和颂扬之情。此诗叙事与抒情、外貌描写与心理刻画有机结合,鲜明生动地刻画出边将的形象。

【注释】

a箭瘢(bān):刀箭创伤愈合后的疤痕。

b玉匣:玉饰的匣子。龙:喻剑。传说晋初雷焕于丰城县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为龙(见晋书《张华传》),故后以龙指宝剑。

c金铃:即铃铛。鹘(gǔ):鹰一类的猛禽。其羽毛可制箭羽,饰以金铃,可作鸣镝。

d皂貂:黑色的貂服。花当背:背上覆满了雪花。

e柳营:汉周亚夫为将军,治军谨严,驻军细柳,号细柳营。后因称严整的军营为“柳营”。

闻角

唐·章孝标

边秋画角怨金微a,半夜对吹惊贼围b。

塞雁绕空秋不下,胡云著草冻还飞。

关头老马嘶看月,碛里疲兵泪湿衣。

余韵袅空何处尽,戍天寥落晓星稀。

【题解】

这首七言律诗是唐代诗人章孝标边塞诗的代表作。诗作通过对塞外荒寒秋景的描绘,抒发了广大士卒因久戍不归而产生的强烈悲怨之情。此诗善于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悲怨的气氛,其中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亦强化了抒情的深刻和诗歌的形象。

【注释】

a画角:饰有彩绘的号角。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b对吹:指敌我相对吹奏。惊贼围:惊起围营的贼兵。

征西旧卒

唐·许浑

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

力尽边城难,功加上将恩。

晓风听戍角,残月倚营门。

自说轻生处a,金疮有旧痕。

【题解】

这首五言律诗是许浑描写边塞士卒的代表作。诗作通过一位老兵自述一生的征战经历,揭露了军中的不平等现实,抒发了诗人对老兵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此诗善用对比手法,通过老兵今昔生活的对比、将卒待遇不同的对比,将诗歌的主题鲜明地展现出来。同时,诗人还善于以景衬情,这亦是中晚唐边塞诗的特色所在。

【注释】

a轻生处:指老兵当年奋不顾身勇敢战斗的经历。

少将

唐·李商隐

族亚齐安陆a,风高汉武威b。

烟波别墅醉,花月后门归。

青海闻传箭c,天山报合围。

一朝携剑起,上马即如飞。

【题解】

这首五言律诗是李商隐边塞诗的代表作。在李商隐的时代,唐代国力逐步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河湟已沦于吐蕃,诗作通过对一位少年将军风流倜傥的英姿和勇赴国难的豪情的描摹,实则抒发了诗人渴望安边定远的雄心壮志和美好愿望。此诗层次分明,前后四句自成两个层次,前四句形象地刻画了少年将领高贵的出身和奢华的生活。后四句则写其义无反顾奔赴前线的情景。全诗境界开阔,气势流转飞动,形象地展现出少年将领雄心勃发的青春风采。

【注释】

a族亚:即皇族的旁支。齐安陆:即南齐安陆昭王萧缅。《南齐书·宗室传》:“太祖次兄子安陆昭王(萧)缅,建元元年封安陆侯,累迁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卒,赠安陆王。”

b汉武威:指汉代武威将军刘尚,尚为宗室子孙。此句亦取其为宗室之意。

c青海:即今之青海湖。唐军与吐蕃经常在这一带交战。传箭:谓军情紧急。

雁门太守行a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b。

角声满天秋色里c,塞上燕脂凝夜紫d。

半卷红旗临易水e,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f,提携玉龙为君死g。

【题解】

这首七言律诗是李贺边塞题材诗歌的代表作。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频仍,像大多数唐代诗人一样,李贺有着建功立业、报国杀敌的壮志雄心,他还有过参与平定藩镇叛乱战争的亲身经历,因此对血战沙场有着深切的体会。此诗即描写了发生在秋冬季节一次敌众我寡的战斗场面。通过对悲壮而惨烈的战斗场面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在正义战争下爱国将士们视死如归、报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这首诗意象新奇,设色鲜明,造型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李贺诗歌的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注释】

a雁门太守行: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古雁门郡,占有今山西西北部之地。

b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

c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d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的泥土似胭脂凝成。

e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f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为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才、招揽隐士。

g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名句】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南园(十三首选一)

唐·李贺

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a,若个书生万户侯?

【题解】

这首诗是李贺表现立功边塞的壮志以及愤慨之情的代表作。诗作以问句的形式,直接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此诗情真语切,直抒胸臆,节奏顿挫有力,情感激越,是青年诗人李贺一贯诗风的体现。

【注释】

a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阁,上有秦琼等二十四人的像。

【名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牧马泉a

唐·刘言史

平沙漫漫马悠悠,弓箭闲抛郊水头。

鼠毛衣里取羌笛,吹向秋天眉眼愁。

【题解】

这首七言绝句是刘言史描写边塞秋景的代表作。诗写一个军营闲暇的秋日,一位士卒信马由缰漫步在牧马泉边,借吹笛抒发愁绪的情景。此诗截取了军营闲暇时节的一个生活场景,以时间顺序铺写了士卒的行动。全诗节奏缓慢,情感含蓄蕴藉,格调悠扬低沉,是一幅生动的边塞秋日生活图景的写照。

【注释】

a牧马泉:即古丰州西北的鹈泉。

润州听暮角a

唐·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b。

【题解】

这首七言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代表作。诗作通过选取生活中若干典型的物象,描绘出真实生动的画卷,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悲慨之情。此诗意态自然,寓情于景,情思含蓄,寄慨深远。

【注释】

a润州:即今江苏镇江。

b海门:地名,在润州城外。《镇江府志》:“焦山东北有二岛对峙,谓之海门。”

出塞即事(二首选一)

唐·顾非熊

其二

贺兰山便是戎疆a,此去萧关路几荒b。

无限城池非汉界,几多人物在胡乡。

诸侯持节望吾土c,男子生身负我唐d。

回望风光成异域,谁能献计复河湟。

【题解】

这首七言律诗是晚唐诗人顾非熊边塞诗的代表作。诗作通过描写国土沦丧的惨景,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悲愤之情,表达了收复失地、统一国土的强烈愿望。此诗感情沉痛,语言大胆率真,强烈的痛惜之情和大胆的揭露抨击相得益彰,使全诗具有强大的震撼力。

【注释】

a贺兰山:山名,在今宁夏西北和内蒙古交界处。戎疆:指西北少数民族的疆界。

b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古代关中平原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

c诸侯:本指古代帝王所分封的藩国君主,这里指唐王朝任命的节度使之类的封疆大使。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本为使者所持,然唐制节度使皆赐节,使其专制军事。

d负我唐:指沦陷区的百姓已非唐朝子民。

经河源军汉村作a

唐·吕温

行行忽到旧河源,城外千家作汉村。

樵采未侵征虏墓b,耕耘犹就破羌屯c。

金汤天险长全设,伏腊华风亦暗存d。

暂驻单车空下泪,有心无力复何言。

【题解】

这首七言律诗是吕温抒写边塞见闻的代表作。吕温于贞元二十年(804)以侍御史的身份出使吐蕃,行次河源而作此诗。诗作通过对已沦陷于吐蕃的河源汉村生活图景的描写,抒发了对国势衰微、国土沦陷、人民被奴役的沉痛悲慨之情。此诗语言质朴,流畅自然,感情真挚,节奏抑扬起伏。前六句叙事层次井然,细致生动;后两句抒情,言尽意深,耐人回味。

【注释】

a河源军:军旅名,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唐属陇右节度使统领。

b征虏墓:指为征讨敌人而死亡的将士的坟墓。

c破羌屯:打败羌兵的村庄。

d伏腊: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夏季六月伏日、冬季腊月初八都为节日,合称伏腊。华风:汉代的节令风俗。

塞路初晴

唐·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a,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b,闲看游骑猎秋原c。

【题解】

这首七言律诗是雍陶描写宁静和平环境下边塞风光的代表作。诗作通过对边塞初秋时节雨后新晴这一明丽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清新、宁静和安谧生活的热爱,寄托了诗人希望和平的美好愿望。此诗写景清新自然,充满浓厚的诗情画意,抒情诚挚深切,生动地再现出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形象。

【注释】

a南牧:南下放牧。此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侵。

b行子:出行的人。

c游骑:担任巡逻突击的骑兵。

陇西行(四首选一)

唐·陈陶

其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a。

可怜无定河边骨b,犹是春闺梦里人c。

【题解】

这首诗是陈陶的《陇西行》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作描写了唐军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但最终无数将士战死沙场,留下的是闺中思妇无尽的痛苦。以此诗人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此诗辞短情长,格调悲慨。

【注释】

a貂锦: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唐朝精锐部队的士兵。

b无定河:在陕西北部,源出内蒙古鄂尔多斯境,东南流经陕西榆林、米脂诸市县,至清涧县入黄河。因急流挟沙,深浅不定,故名。

c春闺:指思妇。

【名句】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河湟a

唐·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b,宪宗皇帝亦留神c。

旋见衣冠就东市d,忽遗弓剑不西巡e。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f。

唯有凉州歌舞曲g,流传天下乐闲人。

【题解】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牧针砭唐王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坐失山河而不思收复行径的代表作。诗作通过回顾中唐宰相元载和唐宪宗力图收复失地的努力,以及对河湟地区吐蕃奴役下的人民忠心于唐王朝的决心的描写,从反面讥刺了当时统治者无心国事而只知享乐,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防的忧虑和对失地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将史实和典故巧妙地融合一体,叙事和议论相结合,显得自然厚重。后四句对比手法的运用,既形象生动,又讽喻有力。

【注释】

a河湟:本指湟水与黄河合流处的一片地方,这里用以指吐蕃统治者自唐肃宗以来占领的河西、陇右之地。

b元载:字公辅,唐代宗时为宰相,曾任西州刺史。大历八年(773)曾上书代宗,对西北边防提出一些建议。借箸:为君王筹划国事。《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c留神:指关注河湟地区的局势。

d“旋见”句:指大历十二年(777)元载因事下狱,代宗下诏令其自杀。东市:代指朝廷处决罪犯之地。

e遗弓剑:指唐宪宗死,古代传说黄帝仙去,只留下弓剑。不西巡:是指唐宪宗没有来得及实现收复西北疆土的愿望。

f“牧羊”两句:《汉书·苏武传》记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以及“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里是借苏武来比喻河湟百姓身陷异族而忠心不移。

g凉州:原本是唐王朝西北属地,“安史之乱”中,吐蕃乘乱夺取。李唐王室出自陇西,所以偏好西北音乐。唐玄宗时凉州曾有《凉州新曲》献于朝廷。

出塞词

唐·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a,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b,乱斫胡儿缺宝刀c。

【题解】

这首七言绝句是晚唐诗人马戴边塞诗的代表作。诗作通过对边塞将士夜袭敌营场面的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将士一往无前的英姿和奋勇杀敌的豪气。此诗诗情激越,气势奔腾,语言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细节描写,因而能够神完气足,含蓄不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注释】

a金带连环:以金环连接成串做成甲胄。战袍:古代将士们的军装。

b单于帐:单于住的帐幕,引申为敌军首领的营帐。

c缺宝刀:即“宝刀缺”,因连续杀敌,使宝刀缺了刃口。

边城独望

唐·马戴

聊凭危堞望a,倍起异乡情。

霜落蒹葭白b,山昏雾露生。

河滩胡雁下,戎垒汉鼙惊c。

独树残秋色,狂歌泪满缨。

【题解】

这首五言律诗是马戴抒发边塞思乡之情的代表作。诗作通过对塞外荒寒秋景的描写,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此诗悲怨之情借萧瑟的秋景表达出来,情景交融,层次分明,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四顾无侣的凄清形象。

【注释】

a危堞(dié):高大城墙上的矮墙。堞,指城墙上的矮墙,也称“女墙”。

b蒹葭:芦苇。白:秋天蒹葭枯萎,由绿变白。

c汉鼙(pí):指军中击打的小鼓。

同类推荐
  • 弗罗斯特诗选

    弗罗斯特诗选

    《弗罗斯特诗选》结集美国诗人弗罗斯特代表性的诗篇,配以优秀翻译家顾子欣的译文。弗罗斯特的诗歌成功地运用了美国口语,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比较浓厚的地域性的文化色彩,他的诗歌因此而饱受争议。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朴素,能代表美国诗人在二十世纪初的诗歌风格,那就是通俗易懂,广泛地描绘自己的经历和真实的生活感受。借助于象征手法和暗喻、寄托,弗罗斯特的诗歌兼备了浅显和深度等多种质感。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茶馆

    茶馆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亦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剧目之一。剧中故事发生在北京城一家名为“裕泰”的大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全剧通过对茶馆内各色人物生活变迁的描写,揭露了清末、民初、抗战胜利三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几种势力的对立和冲突。作品表现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动荡与黑暗现实,是旧社会的一曲挽歌。
  • 你陪着我的时候,我从未羡慕过任何人

    你陪着我的时候,我从未羡慕过任何人

    《你陪着我的时候,我从未羡慕过任何人》通过生动感人的爱情故事告诉读者:爱情与婚姻就是两扇不同的窗,窗子里有着不相同的风景,一窗岁月静好,一窗尘世烟火。呆在岁月静好里的人,羡慕婚姻里一家人幸福相伴的身影。呆在尘世烟火里的人,羡慕爱情里花前月下的浪漫。生活与经历教会我们懂得珍惜,学会坚强。那些花前月下,风月花枝,是生活浪漫的点缀,那些实实在在、平平淡淡是烟火深处幸福的浅唱。你的心温暖向阳,你的日子便会明媚阳光。你看,窗一推,风就会来。
  • 天涯故事

    天涯故事

    余秋雨可谓暴得大名又饱尝诽议。但当你随他走近千年庭院,触摸华夏古国的千年文脉;当你随他走进茫茫大漠,手指王道士泪洒敦煌;当你随他走进苏东坡的内心深处,感叹旷世大才栽在小人手下;当你随他走进一个王朝的背影,沉思三百年的是非功过……你会恍然一悟:余秋雨的成名自有道理!
热门推荐
  • 罪臣公主

    罪臣公主

    她一朝苏醒,如初展宣纸,记忆全无。他说,他是她的夫,她便信了,从此与他幽灵谷底时光共度,冷暖共尝,他便成了她人生的全部记忆。他说“你既是我的女人,我定护你一世安好,此生不负,”那日天空飞雪,她手握墨画,孤身迎风立,泪眼融雪,他说:“等我回来。”三年一度的选秀,她被强行抬入深宫,风雨中再次看见那抹熟悉的身影,她不顾全身湿透,在雨中拼命奔跑着迎上去堵住了他的去路。他蹙眉淡漠的看着眼前狼狈不已的女人她泪眼斑斓唤道“夫君”他却不屑的转头对着下人冷冷道:“初次入宫竟如此不循规蹈矩口无遮拦,拉去刑法阁长长记性!”她如晴天霹雳,他竟将她给忘了!并非穿越文,各位宝贝入座吧!
  • 一位女心理师的情感救赎

    一位女心理师的情感救赎

    《一位女心理师的情感救赎》讲述了:浮华都市,霓虹冷冽,她是这其中孤艳的女子,带着救赎的心态看这世间的悲凉沧桑。她在为受伤的心灵寻觅药方,她希望那些在黑暗里颤栗的灵魂终有所归,然而这些崇高的理想是建立在她自私的爱情之上。他是一个严重抑郁症患者,与她相逢,成就了他的爱情。她是一个资深心理医生,与他相逢,成就了她的爱情。拯救,是场心灵之间的战役。那些年久失修的往事,斑驳得面目全非。那些不会在脸上显露的伤痕,摧毁了我们心里遗留的美好。我抬头看你,你低头寻她。总是要这样错过。“有我在,没事的!”这句话是我一辈子的依赖。
  • 错爱象牙塔

    错爱象牙塔

    平凡的大学女生章小错,因高中时代失败的初恋,对于“爱情”一直敬而远之。读大学后,本以为已将那段恋情放下,却忽然接到初恋男友寄来的结婚请柬,一时犹如晴天霹雳,才发现有些痛,不是那么容易忘却……身边同学陆陆续续都有了自己的爱情,自己身边亦出现不少优秀的男生。亲情,爱情,友情,是否缺一不可?她是否还相信学生时代的爱情?章小错该何去何从?量量时光的距离,且看笔者慢慢道来……
  • 你是我唯一的不可将就

    你是我唯一的不可将就

    陆九琛这辈子都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被一个小姑娘套住了心,还不是人家故意的?!小沁沁你觉得这样真的好吗?惹了火还想逃?九爷是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哦~
  • 一个像秋天

    一个像秋天

    你如同夏日的晨露,那双天真的眼睛里闪烁着清澈的光芒。你说我像秋天的狗尾草,即便没有了晨露,明年依旧会等你。
  • 剑仙破道

    剑仙破道

    逍遥洒脱,快意恩仇。天敢束搏,斩了便是。
  • 南天痕

    南天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笙笙家的小孩

    笙笙家的小孩

    【这是一本小甜文,也是我第一写书,注明:一见钟情,非卿不可。】这就是一位腹黑的魔王大人暗戳戳的将清冷(单纯)仙尊拐回狼窝的小甜文。不虐,很甜。白无笙带回来了个小孩,没养过小孩的白无笙小心的养着他,照顾他穿衣,帮他教训别人……把他养大成人,白无笙骄傲的看着小孩很骄傲。直到有一天,小孩将白无笙困在怀里,摸着白无笙的头发,威胁又宠溺的开口:“一日为师,终身为妻。”白无笙在他怀里疯狂点头。
  • 那年那月

    那年那月

    正值历史转型期,社会现象光怪陆离,人们的内心充满矛盾:既带着打碎精神枷锁的喜悦,又背负着历史包袱的沉重;既担心鼎新求变会触犯清规戒律,又不甘心在穷苦煎熬中循规蹈矩。世情、人情、亲情、爱情都在社会变革中强烈震荡,于是就演绎出一幕幕生动的活剧。听作者娓娓道来,读者如同回首往事,从曾经跨越的时空中依稀辨出一道轨迹,感悟历史是怎样走过来的,还将怎样走下去,自然而然的产生对未来的一些思考,不失为开卷有益。同时,旖旎的南国风光,浓烈的地方特色,独特的风土人情,曲折的人生故事,宛如一壶醇香的老酒,浅斟慢酌,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