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好谦大恐,只好说道:“陛下圣明,此乃控鹤都指挥使赵晁教给微臣的。”柴荣一听,当即让人把郑好谦和赵晁抓起来,投入怀州大牢。
刘崇此时尚不知柴荣亲征之事,率大军路过潞州时,并未攻城,而是绕过潞州继续南下。李筠见敌势太大,也没敢出城袭扰。
刘崇当晚将大军屯于高平之南,柴荣听罢探报,连忙派出多路使者,催促诸军火速前进。他自己则率宿卫军急速北上,次日一早,即与刘崇的大军相遇了。
柴荣登高眺望,只见敌军列有三座大阵:巴公原上列有中军大阵,共有步骑军三万多人,军前隐隐可见刘崇的黄伞御仗,估计是刘崇亲自坐镇;巴公原东侧有二万多步骑军,帅旗上绣着大大的“张”字,估计是先锋将张元徽;巴公原西侧则是三万契丹骑军。三军皆严阵以待,杀气腾腾。
此时,河阳节度使刘词的后军还没有到,周军满打满算也只有不足二万宿卫军,而且皆是长途跋涉的疲惫之军,众将士一见北汉军阵,皆大为惊心,忍不住向柴荣看去。不想,他们的这位新皇帝正一身戎装地立马于高坡之上,一张年轻英俊的面庞上,不但丝毫没有恐惧之色,反而显得异常兴奋,甚至嘴角还有一丝鄙夷的笑容!众将士这才稍稍镇定下来。
柴荣观罢敌阵,即命白重赞与李重进率左军列阵于西侧,樊爱能、何徽率右军列阵于东侧,向训、史彦超率精骑于中路列阵,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军护卫中军。
刘崇见周军如此之少,就后悔不该招辽军前来,对诸将言道:“早知如此,只用我大汉之军就可破敌了,何必要用辽人呢?今日之战,你等须各自努力,不但要击败周兵,还要让辽人心服!”
诸将皆连声高呼:“万岁!”
辽将杨兖策马向前,仔细探看罢周军军阵,驰马至刘崇跟前,提醒道:“杨某看周军之阵主将甚为知兵,此乃劲敌也,陛下万不可轻进!”
刘崇却捋着一缕美髯,哈哈大笑道:“杨公不必多说,只管为我观战!”
杨兖见刘崇如此狂妄,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中却大为生气。
恰在此时,东北风大作,直刮得如林一般的战旗,呼啦啦山响。枢密直学士王得中对刘崇言道:“上天助我,请陛下命各军立即顺风出击。”
刘崇道:“不忙,斥候还没有回报周军军情,不知周军有没有伏兵。”
王得中急不择语,高声道:“周军匆匆远来,哪里来的伏兵?此时不出军,更待何时?”
刘崇大怒,骂道:“你一介酸儒,懂什么军机,若再妄言,定斩不赦!”
王得中大为气恼,却也无可奈何。不一会儿,斥候回报,说远近未发现周军伏军,并禀告刘崇说周天子柴荣也在军中,周军步骑军加起来也不到二万人。刘崇大喜过望,仰天叹道:“上天垂怜,灭周报仇就在眼前了!”随即举剑高呼道,“剿灭周军,生擒柴荣!”
北汉军一听,数万人齐声高呼道:“剿灭周军,生擒柴荣!剿灭周军,生擒柴荣……”
呼声顺风传入周军耳中,直如山呼海啸一般,令周军士卒面面相觑。
刘崇正要下令先锋军先行出击,突然间,风势大转,竟由东北风转成东南风,而且风势更劲,吹得人都站不稳了。刘崇一见,脸色大变。北汉副枢密使王延嗣见状,担心刘崇受此影响,便悄悄向司天监李义嘀咕了几句。李义随即走到刘崇跟前,说道:“此天象正应我军大胜,乃出战良机。”
刘崇内心转安,正要发布军命,王得中却用手按住了刘崇的马首,切谏道:“李义该斩!风势如此,怎能有助于我军?”
刘崇道:“我决心已下,老儒就不要再妄言了,小心我斩了你的狗头!”于是,传命东军先行出击。
张元徽领命,当即率领六千多骑军向周兵的右阵杀去。
周军右阵只有三千骑军和两千多步军,一见北汉骑军如下山猛虎般率先朝着自己杀来,皆惊惧不已,只好壮着胆子迎战。张元徽拍马直取樊爱能,一刀劈出,樊爱能躲闪不及,右肩上被削下一块肉来,樊爱能惨叫一声,慌忙拨马后退。何徽一见,从侧面挺枪来战,张元徽挥刀又将何徽的长枪磕飞,樊、何二将见势不好,慌忙后撤!
周军右阵骑兵见张元徽举手投足间就将周军两员主将击退了,不禁心胆俱裂,纷纷勒马逃遁,樊爱能、何徽喝止不住,只好跟在骑军后面向南遁去。右军步兵一见,哪里还敢再战,皆解甲投降,向着北汉主刘崇的方向跪地叩头,山呼万岁,其呼声竟响彻行云!
柴荣见势不好,当即遣宿卫军校冯远去追回樊爱能,并要亲率护驾亲骑向北汉军阵冲击。宿卫军军校赵匡胤见状,一面驰马拦在柴荣马前,一面举槊高呼道:“主上如此,我等此时不效死力,更待何时?”又转头对张永德道,“贼军士气正骄,我等只能力战,别无良策!张公麾下大多善射,请张公尽快率军登上西面高坡,以为左翼,我率骑兵从右翼出击。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张永德一听,当即率领两千步军向高坡冲去,很快就占领了高坡,随即发箭如雨,北汉军成片成片地倒了下去。
赵匡胤高声对柴荣道:“主上暂且忍耐,且看我等杀敌!”说罢,一提马缰,策马直奔北汉中军大阵,先是举箭连射,北汉兵纷纷落马;杀至近前,又将宝弓扔掉,舞动钢槊杀进北汉军阵内。紧随其后的两千骑见赵匡胤如此勇猛,皆心神激荡,无不以一当十,北汉中军大大受挫。
北汉先锋将张元徽击溃樊爱能、何徽的周军右军之后,又率领东侧步骑军斜刺里朝柴荣的中军杀过来。内殿直马仁瑀见北汉骑军就要杀到跟前了,当即高呼道:“若是圣驾受敌,要我等还有何用?”说罢跃马张弓,一边高喝,一边激射,连毙数十名北汉军。史彦超更是大展神威,率领他的“飞虎二十骑”如旋风一般,迎着北汉军杀了过去,北汉军军阵渐渐大乱,而周军士气却越来越高涨。
柴荣此时热血沸腾,几次要策马前冲,都被殿前先锋虞候高怀德拦住了,高怀德对柴荣言道:“贼军军势已尽,必为我所擒,请陛下按辔勿动,且从容观看诸将破敌。”说罢,也率领数百骑杀进敌阵。
张元徽驰马直奔柴荣,正好撞着迎面而来的史彦超。史彦超一枪砸向张元徽,张元徽侧身躲过,史彦超顺势将张元徽的马首砸了个粉碎,张元徽冷不防,被掀翻在地,周兵一拥而上,将其乱刀砍死。
张元徽乃北汉最为骁勇的名将,北汉军见其被杀,又是沮丧,又是畏惧,士气登时大落。此时,东南风越刮越大,各阵周兵皆奋勇而出,北汉兵大败,四处溃散。刘崇见状,只好举起红旗收集溃兵,但溃兵们视而不见,纷纷夺路逃命。
杨兖率领契丹骑军在高处观望,他见周兵如此强悍,不禁心生惧意,既不敢出兵相救,又恼恨刘崇先前的狂妄之语,竟然率辽军退出了战场……
后人有诗赞高平之战道:
南平城南巴公冈,英武天子初试芒。
猎猎旌旗随风舞,矅矅兵戈映日晃。
十万貔貅声震地,一朝龙虎气吞象。
乾坤一日尽颠倒,始信周主真君王。
江猪岭
樊爱能、何徽被北汉骁将张元徽击退后,竟率领数千骑兵逃离战场,一路南遁,刚巧遇上周兵的辎重大队。此时,樊、何二人想当然地认为周军已经大败,竟然丧心病狂地命其麾下张弓搭箭、舞动兵刃剽掠辎重。辎重大队的军士、百姓皆惊慌逃去,大批辎重遂为乱军所得。负责押运辎重的李谷,也被乱兵赶走。李谷逃进山谷后,便迷了路,过了好几天才走出山谷。
冯远好不容易追上樊、何二将,并传达柴荣之命,令他们立即回军。不想,樊爱能不但不奉命,还将冯远杀了,并一路散布谣言说:“辽人大举而来,官军已经大败,大多投降刘崇了。”
樊爱能、何徽率军继续南逃,正好撞见刘词率领的大队后军。樊爱能一见刘词,便劝道:“我军已经大败,汉、辽大军就要杀过来了,请刘公赶快回军河阳,依城坚守。”
刘词一听,不禁大惊,说道:“既是如此,圣上危矣!我军更应该火速北上救驾,怎可弃主而逃?”当即率军急速北上。
驻守江猪岭的李彦崇闻听樊爱能等南遁后,也认为周兵已败,慌忙率军退了回来。
刘词于薄暮时分赶到高平战场,觐见过柴荣后,心中这才安定下来。此时,北汉主兵虽然大败,但仍然有近三万兵马,与周军隔着山涧列阵僵持着。刘词二万多后军的到来,让周兵实力大增。柴荣大喜,立令刘词率军与诸军合兵,连夜出击北汉军,并严令:“决不能给刘崇喘息的机会!”
北汉兵寡不敌众,再次大败,史彦超临阵又斩杀了北汉大将张晖,李重进刀劈了北汉枢密使王延嗣。
刘崇大惊,忙在数百亲骑的护卫下,狼狈向北奔逃。周兵哪肯放过,皆朝着黄伞杀奔过去,王得中大呼道:“陛下,赶快把黄伞御仗扔了!”刘崇这才反应过来,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呵斥左右:“蠢材!都什么时候了,还举着这些劳什子!你们想害死朕吗?”左右赶忙将黄伞御仗扔掉。然而,周兵还是直奔他而来,幸好他乘坐的是辽主赠送的黄骝马,否则,早就被周兵追上了,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护驾亲兵送了性命!王得中又叫道:“陛下,赶快把皇冠脱下来!”刘崇大悟,慌忙将皇冠摘下,扔给了亲兵李继元,李继元说了声:“陛下恕罪,微臣僭越了!”就戴上皇冠,朝另一方向奔去,周兵纷纷追击,不一会儿,就将李继元追上了。李继元不甘受辱,挥刀自刎而死。
李继元的舍命,让刘崇有机会冲出战阵。此时,他身边只有一百多亲骑!王得中说道:“陛下穿着皇袍太过显眼,万一遇到强盗或者奸民就麻烦了。”刘崇无奈,连忙让左右去找了一身粗布衣服换上。
傍晚时分,身穿褐衣、头戴斗笠的刘崇在众亲骑的搀扶下好不容易爬上江猪岭,正要安营歇息,突有亲兵叫道:“陛下快看!”刘崇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山林中隐隐有几顶军帐露出,众人皆大惊失色。王得中一面示意众人屏住呼吸隐蔽起来,一面遣亲兵前去探看究竟。
不一会儿,亲兵回来禀报:“好像是一座周军营寨,只是已空无一人,看情形,他们今天早上就离开了。”
王得中说道:“军营能住多少人?”
“大概能住一千人,看情形,周军昨晚在此驻扎有一都军士,已住两三天了。”
刘崇问道:“周军在这里埋伏一都人是什么用意?他们现在又到哪里去了?”
王得中道:“看样子,柴荣在未与我们决战之前就已确定我军必败!他在此埋伏下一都军士,肯定是冲着陛下来的!柴荣此举实在是匪夷所思,看来,此人比郭威还可怕!只是,这一千周兵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刘崇越想越怕,竟一夜没敢合眼,生怕周兵会突然出现。次日,一行人翻过江猪岭,继续北行,但由于担心周兵,一路上走走停停,直到傍晚,也未走出山谷。更要命的是,他们又迷了路,竟在山谷中一直乱转到下半夜,也没找着出谷的道路,无奈,只好抓了一名村民为其带路。村民大为不满,竟带着他们直奔晋州而去,一直走了一百多里后众人方才发觉。刘崇一气之下,就将这位村民杀了。自此之后,一行人惊魂失措,草木皆兵,夜里不敢露宿,白日里不敢走大路,只能选择偏僻的山道昼夜北行。有一次,亲兵好不容易弄了些食物,突然有人说了句“周兵来了”,刘崇登时就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扔掉食物,狼狈地爬上马背,落荒而逃。
刘崇此时已经年过半百,哪经得起如此折腾,差一点就死在山野之中。
就在刘崇亡命北逃之时,周将樊爱能、何徽终于听到周兵大捷的消息。二人不喜反忧,顿觉天下之大,已没有他们可去之地了,万般无奈,只好率残部又回到高平大营,厚着脸皮向柴荣请罪。
高平大战结束后,柴荣第一件事,就是将临阵投降北汉的两千多周兵,统统格杀,一个不留!
然后即对俘虏的一万多北汉降兵进行遴选,只留下八千多精壮士卒,组建成效顺军,以武胜行军司马唐景思为其指挥使,并命唐景思率领他们前往淮河之北驻扎,其余四千多人则送给他们一些路费,遣回原籍了。
降兵处置完后,柴荣即命大军继续北上,向潞州进发!
一路上,柴荣几次要诛杀樊爱能、何徽等人以整肃军纪,但心中总有些不忍,故而一直犹豫未决。第三天正午,柴荣躺在大帐之中,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此时,只有张永德一人在旁侍卫,柴荣便问他该不该杀樊爱能等人,张永德答道:“樊爱能等人素无大功,却位兼藩镇诸侯,本该尽力杀敌以报圣恩,却贪生怕死,畏敌先逃,百死难塞其责。何况,陛下正欲削平四海,一统天下,假若军法不立,即便有熊罴之士、百万之众,又怎能为陛下所用呢?”
柴荣闻听此言,一骨碌爬起来,将枕头扔到地上,大声叫道:“爱卿所言,才是正理!”当即命左右将樊爱能、何徽及其所部军使以上将官全锁拿起来。柴荣斥责道:“你等皆是累朝宿将,不是不能战,而是不愿战!为何?只因你等心怀叵测,想要拿朕当作奇货,好卖给刘崇!”说罢,即将樊爱能等七十多人斩首示众。
对于何徽,柴荣仍有些犹豫,因为他之前曾有坚守晋州之功,故而想赦免他。张永德却认为:“先前之功已赏,不可因已赏之功而废既定之军法!”
柴荣一听有理,遂将何徽也斩杀了,只是对他厚加葬敛,以补偿他的军功。如此一来,平昔那些骄狂的战将和懒惰的士卒皆凛然生惧,再也不敢有侥幸之心了。李彦崇擅自从江猪岭撤兵,致使刘崇由此路遁去,自知有罪,特意将自己绑缚起来待罪请死。柴荣念他误听谣言而撤兵,罪不至死,将其贬为帅府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