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德随后又对柴荣道:“奖惩分明,乃用军大道,违纪的将士既然惩处了,有功者还应重奖,如此才能勉励将士用力,士卒效命。”
柴荣说道:“朕正有此意!”当即大赏有功战将:李重进兼许州节度使,向训兼滑州节度使,张永德兼武信节度使,史彦超升任华州节度使。高平大战,赵匡胤冲锋陷阵,功劳甚巨,张永德也一再盛赞赵匡胤智勇双全,可堪大任,柴荣遂将赵匡胤由军校破格擢升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同时升马仁瑀为控鹤弓箭直指挥使,随后又擢升了七十多位都、校军官,凡是有功之人,全受到赏赐。一时间,军中之人皆心悦诚服。
柴荣随后又下令,赦免赵晁、郑好谦之罪。
飞虎二十骑
刘崇历经艰辛好不容易逃回太原后,第一件事就是吩咐左右一定要为黄骝马修建一座马厩,并叮嘱道:“内外墙壁皆以金银装饰,草料皆为三品,自今而后,黄骝马就是朕的‘自在将军’了!”
王得中提醒道:“陛下,周兵必会乘胜来攻太原,须得及早准备。”
刘崇连忙颁下诏书,令诸将收聚散兵,修缮盔甲、兵器,加筑城墙、堑壕,以防备周兵。
刘崇问道:“辽军现在在哪儿?”
王得中道:“听说辽军正在北去,好像要去代州驻扎,请陛下赶快遣使挽留。”
刘崇知道自己已经把杨兖得罪了,哪敢出言相留,只好说道:“麻烦王公替朕送送他们吧!”
王得中知道他的意思,便以护送杨兖的名义随辽军北上。一路上,王得中多次代刘崇向杨兖致歉,并恳请杨兖回军,杨兖却以未得到辽主之命为借口,坚持前往代州。
杨兖率辽军抵达代州后,便在代州城外安营驻军,等待辽帝之命,王得中只得独自前往上京。
到达上京后,王得中将高平之战的情由禀报给了辽主,并恳请辽主出兵援救太原。众酋长皆认为,此时正值春夏之交,是出兵南下的好机会,遂撺掇辽主耶律璟答应了王得中的请求。王得中大喜,连忙赶回太原。
王得中所虑不差,柴荣率军抵达潞州后,即调发各路大军乘胜攻伐太原。先是以符彦卿为主帅,郭崇为副帅,向训为监军,李重进为虞候,史彦超为先锋使,率步骑军二万多人作为前军,自潞州发往太原;同时又命王彦超、韩通自阴地关北上,与符彦卿会合进军;任命刘词为随驾大军主帅,保大节度使白重赞为副帅,命其加紧在潞州休整,做好随时北上的准备。
符彦卿率军抵达太原城下后,先命王彦超率军攻取汾州,北汉汾州防御使董希颜举城投降。柴荣随即又命莱州防御使康延沼率军攻取辽州,密州防御使田琼率军攻取沁州,但二州久攻不下。供备库副使太原人李谦溥单骑游说辽州刺史张汉超,张汉超这才投降。随后,宪州刺史韩光愿、岚州刺史郭言皆举城投降。王彦超、韩通接着又攻克石州,生擒刺史安彦进,沁州刺史李廷诲听说后,也举城投降了。
柴荣遣符彦卿北征,本想耀兵于太原城下,以震慑北汉君臣,并未打算真的攻取太原,因为此时他并不知晓北汉军情。但是,自从周兵进入北汉境内后,北汉百姓争相以食物欢迎周师,哭诉刘氏赋役之重,并表示自愿供给周军所需粮草,帮助周军攻取太原,并有不少州县相继投降,柴荣这才有了一举平定太原的想法,便遣使者与各路军将商议攻伐策略。不曾想,诸将皆不约而同地回言道:“我军军粮不足,请陛下暂时班师,待准备充分后,再一举攻取太原。”柴荣听后,心中大为不悦,催促诸将立即赶至太原城下会军。诸将无奈,只得率军急急向太原进发。
不久,各路周军相继抵达太原城下,有近三十万之众。果然,军士一多,军粮转运就成大问题了,各军供应皆不能及时,而且有几路周军根本就没有备足粮草,只得临时就地筹粮。郭威病重期间,虽然让柴荣典掌内外诸军,但毕竟时日尚短,一时很难根除各军常年养成的散漫、骄横之风,便有不少军士打着筹备军粮的旗号到处抢劫百姓财物,致使北汉百姓大为失望,不少人逃进深山。柴荣听说后,当即驰马飞诏,一面命各军禁止剽掠,一面安抚各地百姓,而且承诺只征收本年租税;同时,又令各地鼓励百姓献粮拜官,根据献粮多少,拜授不同品级的官职;随后,又调发泽、潞、晋、绛、慈、隰及太行山以东的各州百姓,运送军粮,命李谷前往太原,专门负责粮草的调度。
柴荣决心已定,亲率大军自潞州发往太原。北汉忻州监军李勍一听说三十万周军围攻太原,而且是周帝柴荣御驾亲征,便以为太原保不住了,遂设计将刺史赵皋及契丹通事杨耨姑杀死,举城向周军投降了。柴荣大喜,当即以李勍为忻州刺史。
至此,北汉境内各州几乎全归顺了周朝廷,还剩下太原、代州两座孤城!
刘崇硬撑着病体登城探望,只见太原四周,方圆四五十里内,到处都是周军的旗帜,周军营垒更是星罗棋布,杀气弥空,一时间,太原城愁云惨淡,大有一触即溃之势。刘崇顿感绝望至极,此时,他唯一的指望就是辽国的援军了。
辽国大将杨兖自从驻军代州后,一直疑心代州防御使郑处谦有降周之心,便想以议事为名,召其至辽军军营伺机除掉他。郑处谦有所察觉,遂抢先动手,将数十名辽军守城兵士杀掉后,即关上城门,不准辽军入城。杨兖担心他与周军联合,只好连夜率军离开代州,回辽国去了。辽主耶律璟见杨兖此次率数万辽军南下,竟然未出一战即无功而回,一怒之下,便将他打入大牢。
辽军一走,郑处谦即举城投降柴荣。柴荣大喜,当即升代州为方镇,并建置静塞军,以郑处谦为代州静塞军节度使。
郑处谦遣使禀告柴荣:杨兖虽然率大队辽军北回了,但仍有四千辽国骑军屯驻在忻、代之间的要地、关口,以保障辽国与太原的用兵通道。柴荣不敢掉以轻心,当即命符彦卿、郭从义、向训、白重赞、史彦超等率一万多步骑军前往征剿,同时命他们切断辽国的救援之路。
符彦卿率军刚刚北去,代州却突然传来噩耗:郑处谦被代州守将桑珪、解文遇杀害了,并诬奏说郑处谦暗通辽国。柴荣明知桑、解二将有诈,但此时乃非常之时,根本就无暇追究。
符彦卿率军进入忻州后,辽国骑军就得到了消息,慌忙退到忻口。符彦卿当即派出侦骑,探看辽军军情。不久,侦骑回报:辽国骑军远远不止四千,至少有七八千骑之多,而且全是辽国精锐,并据守在地势险要的各处隘口。
符彦卿听罢,心内大惊,只好遣人向柴荣奏明实情。柴荣接到奏表,当即命李筠、张永德率兵三千,前往增援。
辽骑逃离忻州之时,因为时间仓促,带的粮食并不多,此时只好分路劫掠粮草,有些辽人自恃马快,竟然到忻州城郊来抢粮食。符彦卿听说后,即设伏于忻州城下,命史彦超率“飞虎二十骑”四处巡视。
辽骑军果然又来抢粮,而且有五六千骑之多,史彦超正好撞上。
辽人见史彦超只有二十一骑,本想他们会逃回城去,万万没想到,这二十一骑竟突然勒马停下了,为首的一将还用铁枪指着他们高喝道:“胡儿,可认得你家爷爷史彦超?我劝你们快点滚回老巢,否则,定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辽人闻听此言,不禁大怒,纷纷怪叫着向史彦超冲去,辽军主帅萧怀担心有埋伏,连声喝止,但辽人早已气急败坏,非要杀了史彦超不可。史彦超不但不退,反而率领“飞虎二十骑”迎面杀入辽军阵中。
史彦超果然厉害,铁枪左刺右扫,辽人纷纷落马。每杀一人,他就大声喊叫着报数:“一个,两个,三个……”辽人虽然不惧,却没有办法靠近史彦超。“飞虎二十骑”也不辱其名,史彦超一直报到“二十七个”时,“飞虎二十骑”尚无一人落马。
萧怀见史彦超越战越勇,大感心惊,只好拍马冲上,亲自接战史彦超。史彦超大叫道:“这才来个像样的!”便与萧怀战在一起。二人刚交手没几个回合,突然间杀声四起,左有李筠,右有张永德,中有符彦卿,各自率两千周兵杀到。萧怀大惊,一不留神,被史彦超一枪刺下马来。
契丹骑兵见周兵三面而来,知道中了埋伏,慌忙拍马后撤,周军怎会放过如此良机,遂急追不舍,一直追出七八里方才收军而回。周军随后清理战场,李筠却突然发现史彦超不见了,忙派人寻找,有士卒说,好像看见史将军独自去追辽人了。李筠大惊,此时已来不及请示符彦卿了,连忙带着麾下数百名骑军向北追去。
追至一座山前,正看见数千辽人在吵嚷呼喝,李筠隐约看见史彦超正在重围中苦战,便率军杀入重围。辽军此时对史彦超已是恨之入骨,必欲置其死地才罢休,对史彦超采用了铁桶疲劳战术,打算累死他!眼见得史彦超气力已经不济,辽军却突然看到有周兵追来,本想撤围北逃,却发现周兵只有几百人,故而,分出上千骑去迎战李筠,其他骑军仍围着史彦超,不让他与李筠的人马会合。
史彦超此时已筋疲力尽,浑身上下到处都是血污,连白色的战马也都染成了血红色,看上去就是血人、血马,而且,他所带的“飞虎二十骑”已全部阵亡,但史彦超丝毫不惧,口中犹自高叫:“六十三!”
李筠拼命往重围里厮杀,高声问道:“史将军,你怎样?”
史彦超努力高叫道:“好着呢!”但声音太小,被辽人的怪叫声淹没了,李筠根本就无法听到。
此时,周兵人数虽少,但辽兵毕竟是大败之后,心存余悸,士气并不太高,尤其是被史彦超的气势所震慑,故而对周兵心存畏惧,不敢靠近。正当辽军有退意之时,突然又有数千骑军杀到——此乃留守忻口的三千辽兵!
周兵当时就陷入绝境,李筠正在苦战,只听围攻史彦超的辽军哄然喝彩:“史彦超死了!史彦超死了!”
原来史彦超的战马已经力疲倒地,史彦超竟自刎而亡了!
李筠无奈,只好下令突围,拼尽全力杀出一条血路,等他冲出重围时,身边只剩下七人七骑了!
后人每每谈及史彦超和他的“飞虎二十骑”,皆唏嘘不已,有书生作诗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