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0800000020

第20章 被旌孝子的孝行事迹(4)

(三)点评

《礼记·曲礼》曰:“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复仇行为在中国古代获得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认同,有些还得到了官府的旌表。在随州孔家坡汉墓出土的《日书》中有为复仇择日的记录,可见复仇在当时流行。所谓“不复仇,非子也”,复仇的主导动机就是尽孝。在如何对待复仇这一问题上,体现出传统伦理与法律之间的矛盾,“情”与“法”出现了冲突——为维护法律严肃性和社会稳定,法律对复仇是禁止的;而在被官方认可的崇孝的儒家经典中,却又可见对复仇宽宥甚至支持的文字。从李复新的例子中,我们就看出了府和县出发点不同造成的意见不一致。历代统治者在处理复仇问题时面临一种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尴尬境地。统治者为了协调礼倡复仇与刑治复仇之间的矛盾,在总体上是禁止复仇的,但在实践中又给复仇者不同程度地减轻处罚。“父母之雠,不与共天地,盖男子之所为”,复仇多被认为是男子的行为,但有些女子在家中无男性成员的情况下,勇敢承担起为父母复仇的责任。敬杨用大杖为父雪仇就是例子之一。《华阳国志》中称赞其是:“敬杨雪雠,壮逾烈士。”东汉还有一位叫赵娥的女子,父亲被人杀死,赵娥的兄弟全都病死后,仇人一家高兴地庆贺,以为没有人向自己报仇了。赵娥心中暗暗感慨激愤,经过十多年的苦寻后,终于刺死了仇人,然后不慌不忙地到官府自首。

七、毁身行孝类

(一)张伯威割肉供二母

代表人物之一:张伯威

典型事迹:割肉供二母

出处:《宋史·孝义列传》

原文:张伯威,大安军人,武翼大夫、御前前军正将祥之子。绍熙元年,武举进士。调神泉尉。大母黄,年九十八,不忍之官。黄得血痢疾濒殆,伯威剔左臂肉食之,遂愈。继母杨因姑病笃,惊而成疾,伯威复剔臂肉作粥以进,其疾亦愈。伯威妹嫁崔均,其姑王疾,妹亦剔左臂肉作粥以进,达旦即愈。知大安军罗植即伯威所居立纯孝坊,崔均所居立孝妇坊。事闻,诏伯威与升擢,倍赐其妹束帛。

翻译:张伯威,是大安军人,是武翼大夫、御前前军正将张祥之子。绍熙元年,张伯威参加武举考中进士,调任神泉县尉。祖母黄氏,已经98岁了,张伯威不忍心到官赴任。黄氏得了血痢疾濒临死亡,张伯威剔下左臂上的肉给祖母吃,祖母就痊愈了。继母杨氏因为婆婆病重,被惊吓得病,张伯威又剔下臂上的肉做成粥给继母喝,继母的病也痊愈了。张伯威的妹妹嫁给崔均,婆婆王氏生病,张伯威的妹妹也剔下左臂肉做成粥让婆婆喝,到天亮时婆婆的病就好了。知大安军罗植在张伯威居住的地方设立纯孝坊,在崔均居住的地方设立孝妇坊。事情被朝廷得知后,下诏升了张伯威的官,加倍赐给张伯威妹妹束帛。

(二)余齐民悲甚殉亡父

代表人物之二:余齐民

典型事迹:悲甚殉亡父

出处:《宋书·孝义传》

原文:余齐民,晋陵晋陵人也。少有孝行,为邑书吏。父殖,大明二年,在家病亡,家人以父病报之,信未至,齐民谓人曰:“比者肉痛心烦,有若割截,居常遑骇,必有异故。”信寻至,便归,四百余里,一日而至。至门,方详父死,号踊恸绝,良久乃苏。问母:“父所遗言。”母曰:“汝父临终,恨不见汝。”曰:“相见何难。”于是号叫殡所,须臾便绝。州郡上言,有司奏曰:“收贤旌善,万代无殊,心至自天,古今岂异。齐民至性由中,情非外感,淳情凝至,深心天彻,跪讯遗旨,一恸殒亡。虽迹异参、柴,而诚均丘、赵。方今圣务彪被,移革华夏,实乃风淳以礼,治本惟孝,灵祥归应,其道先彰。齐民越自氓隶,行贯生品,旌闾表墓,允出在兹。”改其里为孝义里,蠲租布,赐其母谷百斛。

翻译:余齐民是晋陵郡晋陵县人。他少年时就有孝行,担任县邑的书吏。父亲于大明二年(458)在家中病亡。家中人曾把余齐民父亲生病的事情告诉他,送信的人还未到,余齐民就对他人说:“最近我肌肉疼痛,心头烦躁,好像刀割锯截一般,平日常常感到惶恐惊骇,肯定有事发生。”果然送信的人随即到了,他便立即归家,虽然有四百多里的路程,但余齐民一日就赶到了。到了家门口,余齐民才知道父亲已死,他痛哭流涕,伤心过度而昏死过去,好久才苏醒过来。余齐民问自己的母亲:“父亲临终时有什么遗言?”母亲说:“你父亲临终的时候,只是遗憾没有见到你。”余齐民说:“见面又有什么困难的。”于是在殡葬父亲的地方号叫痛哭,片刻间就死去了。州郡把这件事报告朝廷,有关部门启奏说:“收聚贤者,旌表善人,历代都没有两样,内心至诚,来自天性,古今岂有不同?余齐民纯孝的性情出于本心,并不是外界事物引起的感触,这种孝亲的纯情极为专注,深挚的心意上通于天,因而在跪问父亲的遗言时,悲痛过度即刻身亡。虽然他的事迹与参、柴不同,但诚心却与丘、赵相等。现在朝政圣明辉煌,改易华夏的面貌,实在是因为用礼来使得风俗淳厚,以孝来作为治国根本,所以吉祥的灵瑞会有应验,率先显现出来。余齐民超越乡民,孝行贯穿一生。旌表他的闾里和坟墓,在崇尚孝道方面是得当的。”于是,朝廷将他居住的村庄改名为孝义里,免除了赋税,赐给他母亲稻谷一百斛。

(三)宗杞血泪哭父亡

代表人物之三:宗杞

典型事迹:血泪哭父亡

出处:《元史·孝友列传一》

原文:宗杞,大都人。年十九,父内宰卒,擗踊号泣,绝而复苏,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哀气伤心,遂成疾。伏卧床榻,犹哭不止,泪尽,继之以血。既葬,疾转甚。杞有继母,无他兄弟,度不能自起,作遗书嘱其妻杨氏曰:“汝善守志,以事吾母。”遂卒。杨氏遗腹生一男,人以为孝感,天不绝其嗣云。泰定三年,旌其门。

翻译:宗杞,是大都人。19岁时,父亲去世。捶胸顿足号哭不停,昏死过去又苏醒。宗杞三天水浆不进,因悲痛伤心而病倒。宗杞伏卧在床上依然不停地哭泣。眼泪哭干了,接着流出血来。父亲下葬后,宗杞的病情更加严重。宗杞有继母,没有其他的兄弟,估计自己的病好不了了,写遗书嘱咐他的妻子杨氏:“你好好守节,侍奉我的母亲。”宗杞死去。杨氏生了一个遗腹子,人们认为是宗杞的孝行感动上苍所致,上天不断绝他的后嗣。泰定三年(1326),朝廷旌表了宗杞的家门。

(四)点评

张伯威为祖母、继母割臂肉,其妹为婆婆割臂肉,得到了朝廷立坊旌表。余齐民为满足死去父亲的遗言,“号叫殡所,须臾便绝”。宗杞因为父亲去世伤心过度,自己竟随之而死。在史书中,有许多割肉、投崖、绝食、悲痛而亡的例子。朝廷对这种行为的旌表,出发点往往是表彰他们的孝心。令狐楚《奏百姓王士昊割股状》中写道:“臣得太原府牒,前件人为母阿张患病,割股奉母,其母所得疾渐损者。臣伏以登于大孝,在礼为难;忍其甚痛,于人不易。王士昊长于市井,利在锥刀,誓以诚明之心,疗其羸老之疾,割肉于股,馈羹于堂。信可以感通神明,风变人俗。某猥司廉察,获守方隅,以此至性,恐须旌表。”令狐楚认为长于市井的百姓能有如此孝行至性,需要旌表。《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些自残身体甚至以身殉亲的行为是否属于“孝”,也引起了许多人的争议。唐朝韩愈曾说:“父母疾,亨药饵,以是为孝,未闻毁支体者也。苟不伤义,则圣贤先众而为之。是不幸因而且死,则毁伤灭绝之罪有归矣,安可旌其门以表异之?”意思是说,父母生了病,应当用药物治疗,这是孝顺的表现,没听说过残损肢体是孝顺的。如果这样做不伤义理的话,那圣贤早就在众人之前做这种事了。这些割肉救亲不幸因此而亡,就有了毁伤身体灭绝后嗣的罪名,怎么能旌表他们的门闾表彰这种异行呢?韩愈对这种毁伤身体的行为是抱着谴责态度的。五代时的程邈还上过“请禁割股疏”,认为应当晓谕各州不要再推举这种现象。

唐朝陈藏器著有《本草拾遗》,里面提到人肉可以治病。民间多有孝子孝媳,在父母公婆病重时,割下身上的肉来治疗双亲的疾病。不仅有为父母,还有为丈夫、兄弟割肉的。宋朝时,割股救亲更加流行,《宋史·孝义列传序》记载:“太祖、太宗以来,刲股割肝,咸见褒赏。”《宋史·孝义列传》里就记载多位割肉为双亲治病的孝子,割大腿肉、割臂肉、刺血、断乳、挖肝、摘目。张伯威是官宦之家,不存在无钱买药的窘迫,其割肉的目的就值得怀疑了,应当有沽名钓誉的成分在内。这些都与政府的表彰和提倡不无关系。统治者后来立下法条,严禁愚孝之举过分蔓延。来看明太祖命议旌表例一事和雍正六年三月壬子谕。

据《明史·孝义列传一》记载,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山东守臣上报明太祖朱元璋:日照有个叫江伯儿的人,在母亲得病后曾割肋肉为母亲治病,但没有好。于是江伯儿又向泰山神祈祷,如果母亲病愈,就杀子祭祀。母亲的病好后,江伯儿果真杀死了自己3岁的儿子。朱元璋听后大怒,说父子关系是“天伦至重”,无知的小民“灭伦害理”,应当治罪。于是逮捕了江伯儿,杖刑一百,遣戍海南。朱元璋因此也对国家旌表割股一事有所感触,“因命议旌表例”。礼臣认为,若父母只有一子,因割股卧冰等事而丧生,这些会使父母没有依靠,是大不孝。有些愚昧之徒,为了规避徭役获得旌表,做出割股、割肝、杀子之事。以后父母有疾无法治疗,再有卧冰割股的,不再予以旌表。朱元璋对此议表示了赞同。

据《清史稿·孝义列传一》记载,福建罗源人李盛山的母亲得了病,李盛山割肝救母,自己却因伤重而亡。当地巡抚向朝廷请求旌表,但礼部认为这是轻生愚孝,不在旌表之例。雍正帝为此专门下了一道谕旨,其中说道:愚夫愚妇救亲而捐躯、殉夫而殒命的现象有不少,这种事情若不予以旌表,无法彰显他们的苦志。数十年来未有定例,仍允许奏报这样的事情,还对一些事迹突出的进行过表彰。父母热爱子女,若因自己的病导致孩子割肝刲股,纵使孩子无事,父母都会感到担忧不安,若孩子因此而死,父母怎会忍心?父母有病,人子若能尽心照顾,人子的至诚纯孝必能感天地、动鬼神,不必有那些惊世骇俗、超出伦常的行为。在谕之后,仍有不爱惜生命的,不再加旌表,否则就会鼓励那些激烈轻生的行为。

虽然国家颁布了相关法令予以禁止,但统治者有时还因为政治需要对这种愚孝行为予以奖赏,使得禁令在实行上效果不佳。我们从雍正帝的纠结态度中也可见一斑,而且李盛山仍被给予了旌表。政策的反复和朝廷的放任,间接鼓励了民间此类事件的发生。虽然少了统治者的旌表,但“割股行孝”的思想已深入中国的民俗之中,各类毁身躯行孝的事情还是屡见不鲜,还能得到世人的赞扬。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一个民族标志性的性格与思想,而不同的文化与风情催生了博大深远、风格迥异的民间风俗。《中华民俗全知道》堪称中华民俗文化的大百科,容纳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文化画卷。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第三辑

    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第三辑

    为加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充分发挥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教育部社科中心于2014年12月在辽宁大学召开“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规律与导向”理论研讨会,本书择优收入部分会议论文。同时还从其他学术会议论文和近年已发表的论文中选辑了部分文章。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创新基本理论、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 塞北之尊:恒山(文化之美)

    塞北之尊:恒山(文化之美)

    恒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并以其拔峙雄浑的气势,绵延奔腾于北国万山峻岭之间。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宗教信仰、民间传说、名人典故、风土民俗、艺术戏曲等无不成景,简直浑然天成,独具特色魅力。
热门推荐
  • 龙舒岸边映山红

    龙舒岸边映山红

    檀炳光一见门口亭亭玉立的女子果真是自己那位没有拜堂的妻子,心里突然有点慌乱。留田刚刚解放,红军所面对的事务千头万绪,何况他身兼数职,就是把自己一分为二也忙不过来,见到章玉音,惭愧之情溢于言表。章玉音有些傻眼。她陡然面对一身戎装、腰间挎着两把短枪的丈夫,特别是他帽檐上那颗小小的红色五角星,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得红。她想不到,这位没与她拜堂成亲的丈夫穿起军装来是那么英俊挺拔、威风凛凛!只是那张浓眉大眼的长长四方国字脸,略显疲惫和憔悴。她顿时感觉脸颊有些发烫,一时无言以对,就将带来的一双剪刀口黑色布鞋塞在对方手里,深情地说:“把脚上那双破鞋脱下试试,看看合不合你的脚,下回我做鞋心里就有数了。”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凤凰涅槃

    凤凰涅槃

    以主人公黄一飞的职场轨迹为主线,通过黄一飞的职业经历折射众多普通职场人士的生存状态,他们或努力、坚持、拼搏;或彷徨、焦虑、挣扎;或茫然、懈怠、麻木;或贪婪、丑陋、奸恶……构成纷繁复杂的职场生态:正直与心机的搏杀,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真诚与伪善的对抗……为读者呈现真实的职业江湖。
  • 嗟叹红颜

    嗟叹红颜

    以假乱真,三世恩缘下凡历劫,偶然发现一段情仇,梦里痴恋那些为她夺了江山,燃起狼烟潇洒舞剑的男子,爱着的,等着的,恨着的,不想相遇的,究竟是他,还是他?
  • 何执念如斯

    何执念如斯

    【你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却被时光失了温度!】夏梧桐把一场暗恋持久战当成了八年抗战,她对冉君昊完全就是一‘贱’钟情,她说他是最好的男人,这个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还会脸红的三好学生,成就了她年少时的梦,却不知还有一个人会成就她一生的梦。后来,她才知道,真正的好男人不是有多听话,多优秀,而是对她有多好!【PS:简介无能,敬请看文,喜欢的就赞一个收藏推荐吧!表潜水哦!】
  • 三千诸天试炼场

    三千诸天试炼场

    “什么,《三千诸天试炼场》终于正式售出了?买买买!”“大姐,我真不想玩……”“晚了,看我带你在游戏中驰骋吧。”一段历程,从被老妹强迫打游戏开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奉化民间文艺·地名故事卷

    奉化民间文艺·地名故事卷

    该套书共三卷,分别是《谜语卷》《歌谣卷》《地名故事卷》,收录了奉化区谜语近1200条,歌谣340余首,地名故事150余则。
  • 魔法学院之天都学院

    魔法学院之天都学院

    在天都学院,这个充满离奇,意想不到的学院。这里,有一名神秘的掌门,四位实力超绝而又为老不尊的院长,九名身怀绝技的执教。还有众多魔法离奇的老师,更少不了一群古灵精怪的学生,李小风,黎明,吴雨轩,凤鸣……众多搞笑不断又天赋卓绝的少年弟子将与你相见。走进《魔法学院》,让我们共同见证这魔法的学院。
  • 魔君仙宠:绝色小妖祸天下

    魔君仙宠:绝色小妖祸天下

    她本是一只想潜行修炼,得道成仙的小妖。可是送给她一个法力无边的师傅,从此踏上遇神调戏,遇魔威胁得瑟的小日子。唯一错的事就是动了情,情深至死,你要负我,我便玉石俱焚,你要爱她,我便颠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