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3700000006

第6章 六月一日(星期四)(3)

但是第九床占了先。那个光头的年青人一翻身坐起来。他睁大他那双小眼睛瞪着老郑,用了带怒的声音说:“老郑,你就把大便盆给他拿来吧。让他这样吵下去有什么好处!吵得大家都不安宁。”

老郑立刻掉转身,走了两步,对着十一床愤愤地说:“不要喊啦,我就去给你拿来!”他把开水壶放在地上,踏着大步往外面走了。

“这种东西,只晓得要钱!你有钱给他,你就是他的祖宗!没有钱你就是他的孙子!”第九床对着他的背影厌恶地骂道。

这次并不要等多大一会功夫,大便盆拿来了。老郑把它往十一床的床沿上一放,大声说:“好啦,好啦,你啊吧。不要吵啰。草纸在哪儿?你有草纸吗?拿出来。”

十一床含糊地说了一句话。

“我不晓得,”老郑摇摇头说,他揭起被单(铺盖刚落到床脚了),把那个扁而长的洋磁盆塞到病人身子下面去,过后又大声吩咐:“你啊好,不要又吵,我自家会来拿。病房里二十几个病人,我又不是专伺候你一个人的。”他说了便去拿起水壶继续冲开水。

第十一床不再呻吟叫嚷了,病房里顿时显得静寂多了。我也有一种轻松的感觉。我疲倦地闭上我的眼睛,我愿意享受这片刻的休息。

“不吵了,现在该舒服啦,”一个人开玩笑地说,我不用睁开眼睛,便知道这句话是第八床说的。我仿佛看见了他那对滚圆的黑眼睛骨碌骨碌地动着。

“这都是老郑害人,可以说是恶作剧,”另一个人带笑地接嘴说。我听那声音也知道说话的人是第三床姓苏的。

我没有睡,我也不想什么。但是我仍旧闭着眼睛。过了一会,我听见一个陌生的江浙口音在我旁边讲话,我把眼睛微微睁开,朝第六床看。一个司机打扮的中年人站在第六床的右手边,眼光定在第六床的脸上。我又闭上了眼。

可是这两个朋友的谈话(他一定是第六床朱云标的朋友,不用说)仍还断断续续地送进我的耳里来。虽然我并不注意去听他们,但那谈话的大意却被我抓住了,被我这爱管闲事的心抓住了。这朋友是“独汽二营”的一个司机,就要开车去××地方。他来告别,并且劝第六床安心养伤,不要着急。

“医官原说过两个星期包接好,到现在还没有上石膏,都是骗人的话,”第六床烦躁地说。

“治病有快有慢,哪里说得准!医官不会害你的。这个医院不敲竹杠,医官也有名,病该几天好,就不好早一天出院。你横顺请准了假,多住一两个星期也不要紧……”

这次第六床又来打岔了:“你不晓得这个地方真闷死人啊!我只想早一天回到库里去。……不过我又害怕会成残废。……”他停了停,又说:“我前年正月底出来,我娘总不放心,她不肯给我走。我一定要走,就走啰。如果我成了残废,我这辈子就没脸见我娘啊。……我想起,就有点懊悔……”

我睁开了眼睛。

“你哪里会成残废?这个医院外科主任黄医官很出名,他不知道接好了多少断骨头!……我们营里好几个弟兄,都是他治好的。”

“我运气太不好,我不是黄医官看的。是林医官,福建人,他讲话我听不大明白。……他脾气不好。多问他两句话,他就不高兴。……我看他治不好我的病,”第六床绉紧眉头说。

“你不要乱想!这点小伤哪里会治不好的!……”那朋友说。

“开饭啦!老许怎么还不把菜送来!”第八床大声说。

“他等一阵再不送来,我们吃完饭就不要啰。我们要他端回去!”第九床笑着说。

“你好好养病。不要着急。我回去啊。我后天出发,明天再来看你。你要不要买点东西?”第六床的朋友稍稍向外移动一下,对病人勉强做一个笑容,温和地问道。

“我不要……”病人摇摇头回答,但马上又改变口气说:“你带点大蒜头来。”

“好,我走啦,”那朋友再说一句,就向外走了。

第六床挺直地躺在床上。我想说一两句话安慰他。我把眼光射到他脸上去。他板着脸,两只大眼角各缀了一颗眼泪。我不敢出声了。

一个工友模样的人两手端着木盘走过来,盘里盛着六碗饭,有干的,有稀的。他走到第六床跟前,问道:“要干饭吗稀饭?”(这时盘里只剩下三碗了。)

“干饭,”第六床答道。工友把饭碗放在床沿上。“再要一碗,”又说;工友再放一碗干饭在床沿上。第六床动动头又说:“你把我柜子下面那块木板拿出来。”

工友不作声,却把木盘放在第六床的被上,弯下身子去拿起木板递给第六床。他端着那碗稀饭问我,“要稀饭吗?”

“好,给我,”我坐起来接过碗。碗里有调羹。我就捧着碗,尝了两调羹白稀饭。我望望第六床。他已经把木板放在胸前,两碗饭都摆在木板上。他伸出赤裸的右膀,正用调羹在搅拌一个碗里的干饭。两只眼睛注意地盯着饭碗。

“就吃白饭吗?还有没有菜?”我侧着脸问他。他好像没有听见。他不理我。

但是我的疑问已经得到解答了。老郑端了菜来。是一样地用浅口的土饭碗盛着,放在木盘里端了来的。第九床不要,第八床也不要。第六床要了,我也要了一碗。是豆芽,做法:干煮或干炒,都说得通。还放得有一点盐,有味道。但我没有吃,只喝了一碗白稀饭。第六床却吃光了整碗黄豆芽,并且吃了两碗干饭。

我再看别的病人。第八床在等着外面的炒菜。第十一床却大声叫着:“老郑,小姐,添饭!”

“十一床饭量倒很好,每顿至少吃两碗干饭。”第九床在和第八床谈闲话,他刚把眼光从十一床那里收回来,好奇地说。

“他没有内病,当然吃得,”第八床答道。

“我看他内病厉害。你不觉得,他现在有点神志不清,他总是不肯喝水,”第九床说。

“不过他不像来的时候那样喊痛啰。他刚来的那两天才怕人,”第八床说。“我从没有见过烧得这样凶的人!”

“你还怕他不叫痛。等一阵医生来给他打盐水针,就够你听的!”第九床笑了。

“吃饭吧。老许的菜不会来啰,再等下去,连饭甑子都端起走啰,”第八床提议道,他就走下床来,一面还说:“我给你带碗饭来。我还有酱菜。”

“老许真拆烂污!等一阵他送菜来,我一定要他拿回去!”第九床气愤地说。

第八床添了两碗饭来,递了一碗给第九床。他又从柜里拿出一个罐子,放在第九床的柜上,打开来,两人共吃着。

他们吃完饭不久,工友们把碗筷调羹和饭甑全收走了。他们正在大声谈论老许究竟会不会送菜来的问题。仿佛叫过菜的人都参加了这个讨论。连对面那一角里也有人发言响应。于是老许进来了。他也端着一个木盘。他跨进门槛,就听见一些人说:“不要啰。饭都吃过啰。拿回去。”

他似信似疑地向各处望了望。他朝着第九床(或第十一床)走来。他摆出一副客气的笑脸。

“真的吃过啰。你不信,到厨房去问问看。哪个叫你不早送来!我还特地嘱咐过你,”第九床带着幸灾乐祸的神情说(他还露出一种报复的满足)。我觉得他这时的面貌正像一个小孩玩了恶作剧以后的得意的面容。他想笑又故意忍住了笑。

“拿回去。下次你再这样,我们就不照顾你啰!外头馆子又不只你们一家!难道我们一定要吃你们的菜!”第三床插进来大声责备道。

“我实在忙不过来,老板又不肯多请人,请你们原谅,”老许陪笑道。

“原谅不原谅,另是一个问题。饭吃完啰,只好请你把菜给老板送回去。我们不能光吃菜啊,”第九床得意地笑着说。他的眼睛快眯成一条缝了。

老许还没有答话。十一床忽然呻吟般地叫起来:“老许,面!我的炸酱面来没有?”

“来啰,来啰,”老许连忙答道,他那带着呆板的窘态的脸上现出了一丝笑意。他走到十一床的床头,在柜上放下面碗,揭开那个盖在碗上的碟子,然后把插在围裙间的筷子取出一双,递在那只伸出来的黑红色的手里。

“你扶我,扶我一下,”十一床吃力地说。我看见老许放下木盘,把身子俯在床头。病人发出断续的两三声呻吟(声音并不大),最后老许抬起头来说:“好啰罢。”病人含糊地哼了一声。我又看见老许把面碗递给他。他不再出声了。不过他吃面的声音很响,我看他吃面一定相当费力。

老许端着木盘走出去了。第九床满意地笑起来,说:“今天老许回去一定要挨老板一顿骂。这不怪我们,哪个叫他拆烂污!”

“你莫忙得意。这几样菜他明天会照样给我们送来!你想他们那种人还有好心肠吗!”第三床安闲地坐在床上,两只腿在被单下面屈着,膝头抬得高高的。他正拍着右膝盖在哼京戏。听见第九床的话,他便接嘴说。

“不怕他,不怕他。我们记住明天不吃那几样菜。我们明天另外叫几样菜。他就没有办法啰,”第八床说着,他做了一个滑稽的笑脸。

“好,我们明天早晨不吃炒猪肝,炒鸡蛋,榨菜肉丝……”第九床说到这里,又得意地“嘻嘻”笑了。

“对,我们大家记住,不上他的当,”第三床接下去说。他也蒙着嘴在笑。

我觉得奇怪:几个病人会为着这么一件小事情笑得像快活的孩子一样。可是他们谈得很高兴,而且反覆地谈论着,一直谈到一个年青的大夫走近第十一床来的时候。

“怎么样?今天吃糖没有?喝了几壶水?”大夫望着十一床发问道。

“喝了,”十一床答道。他又提高声音着急地说:“我今天喝过水啊,不要打针啦。”

“又要打盐水针啰,”第八床伸出半截舌头偷偷地笑道。

“好,今天只打几瓶。你忍一下就过去了,”这个长长脸,面貌和善的大夫温和地说。

“我不要打啦,我不要打啦!”十一床摇摆着头号哭似地说。

可是汪小姐搬了一个木架子来(我忽然想到这跟衣架相像,以前就放在药橱旁边,我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放在十一床的床脚,架子上挂着一个大口的玻璃瓶,有一根橡皮管通下来,这橡皮管在中途又分成了两股,每股头上各套了一支针。两支针都放在玻璃瓶里,瓶口用一方纱布盖着,瓶内已经有了一点盐水。胡小姐拿了三瓶盐水来,放在柜上。汪小姐揭开纱布取出针,递给胡小姐,她把三瓶盐水都倒在玻璃瓶里。医生俯下头去揭开被单的下半幅。我听见他说:“怎么,大便盆还没有拿走!”

“老郑也太没有道理。好久了,还不给人家把大便盆拿开。他自己也不喊一声,”胡小姐接嘴说。

“给他拿开,”大夫吩咐说。他的声音又说:“还是空的!”

“我啊不出来呀!”病人痛苦地粗声说。

“哪个叫你不多喝水!给你说你这样是不行的。听见没有!你要把壶里水喝干,大便就通了,”胡小姐像责备孩子似地说。

“我给你说,你以后要听大夫的话,不然我下次起码给你打十瓶,”大夫说。

“张大夫,我不打啦!我不打啦!”

但是两支针都插好了。他们已经盖好他的被单。汪小姐把架上挂的玻璃瓶弄正,便走开了,她走路很慢,而且身子扭着,她好像缠过脚似的。张大夫在同胡小姐低声谈话。病人睡去了似地不出声。瓶里的盐水逐渐在减少,它走得相当快。

“我不打啦,我不打啦!”病人忽然痛苦地叫起来,他的床动了一下。

“不要动!还有两瓶,打完就不打了,”胡小姐说,她又拿一瓶盐水往架上那个大瓶里面倒。

“做做好事呀!小姐,我不打啦!我不打啦!”病人继续叫嚷着。他又动一下。大夫连忙按住他的大腿,带点恐吓地警告道:

“不许动,就要打完了。万一把针弄断在里面,那就只有开刀,更够你痛了。”

“我不打啦,我不打啦,张大夫,做做好事呀!”

“不要打?我问你还要命不要?你没有钱买药,叫你吃糖你不肯吃,叫你喝水你又不喝。你公司里也不给你送钱来。这两天给你打的葡萄糖针还是我想法给你捐来的。盐水是医院里做的,也不要你花钱。你还不打!要救你的命我也算想尽方法了,”张大夫发牢骚地说。

病人这次用一声短促的呻吟来回答。他应该听懂了大夫的话。

胡小姐把最后一瓶盐水倒在大瓶里,回来把空瓶仍旧放在方柜上。她用怜悯的眼光(我想应该是怜悯的眼光)望着病人,顺着张大夫口气接下去说:“等你的朋友下回来看你,你要跟他们说清楚,要他们去向你公司办交涉,要公司负担你全部医药费,不然你的病怎么好得了!你是替公司做事,烧坏了的,论情理,凭良心,他们都应该出钱把你医好。你懂不懂我的话?”

“懂!”只有一个字的回答。

“你懂就好啰。那吗以后打针你就不要叫啊,”胡小姐说。

同类推荐
  • 普希金抒情短诗集

    普希金抒情短诗集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的普希金的抒情短诗集。
  • 呼兰河传(1940年初刊还原版)

    呼兰河传(1940年初刊还原版)

    本书收录了萧红最重要的长篇代表作《呼兰河传》及两部短篇《后花园》《小城三月》。呼兰河畔有萧红儿时最纯真的快乐和最宏大苍凉的人生感悟。多年的漂泊之后,她在人生的末端回顾童年,写下《呼兰河传》这样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但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短篇小说《后花园》在萧红所有作品中堪称精美。伴随着花园里花草的热闹,不经意地讲起寂寞的磨倌冯二成子,以及他灰暗沉闷的生活。萧红在淡淡的叙述中融入了她深沉的历史悲剧感。
  • 开心坏了

    开心坏了

    身患多种精神疾病的珍妮·罗森小的时候一心想要融入周围的环境,但却因为行为荒谬的父亲和古怪到病态的童年,这个梦想被现实无情地打败。然而,当珍妮的生活陷入一种奇怪自卑的恶性循环中时,却为她创造出一种机会,一种以极致的幽默和自嘲来抵抗和反击生活中所有尴尬和糟糕的时刻。每一位跟生活格格不入的人,以为只有自己才会暗自思考这些事情,然而珍妮却勇敢地把这些事情大声说了出来,这是对我们生活中那些灰暗不安但又奇特动人时刻的一种深刻的审视。
  • 郁达夫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捕风捉影

    捕风捉影

    莎翁喜剧写作最成熟时期的创作,内容热闹欢乐,并富哲思。比起莎翁的其他喜剧。本剧的特征是场景和语言都较为接近真实生活。克劳狄奥爱上希罗,但又害怕被拒绝,结果好友唐·彼得罗出手相助,安排一个别开生面的化装舞会撮合他俩。当大家满以为一切都可有个完满的结局时,唐·约翰却从中作梗,让克劳狄奥误认为希罗另有所爱。爱之愈深,恨之愈切,克劳狄奥发誓复仇,于是,一对鸳鸯的爱情磨难开始了……
热门推荐
  • 万星闪耀

    万星闪耀

    传闻临禾高中的纪修乖戾嚣张,从不近女色,但自从那个女孩像光一样闯进他的生活里,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校园路人说,见修哥在教室里蹲在一个女孩的椅子旁,语气温柔的哄道:乖,把药吃啦。女孩摇了摇头,这还是那个纪修吗你那么好,我也想要变好点,这样才配的上你
  • 死灵神士

    死灵神士

    一个异能和魔法对立的世界;一连串的冒险,一次次的奇遇,一个又一个神秘的境地,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屡战屡败,屡战屡败……一次一次的谜底的解开……又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死局……
  • 真名将系统

    真名将系统

    宿主穿越到古代,意外得到名将系统,统一中原啊soeasy有没有。当别人还在为打仗烦恼,我有大将韩信赵云,当别人还在为治理国家烦恼,我有大将周瑜刘基……
  • 紫微斗数

    紫微斗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成长,我快乐

    我成长,我快乐

    本书前半部分从一个接受教育的孩子的角度,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中国家长的教育进行深入的反思,内容涵盖了从学前到高中,从家庭到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全过程,故事生动可读、方法实用好用,本书的后半部分,呈现了作者作为教育实践者,连续三年网络答疑的宝贵经验,并分享了学习方法和成长心得,帮助高中生们走出迷茫、迎战高考、快乐成长。作者的双重身份、两种视角,使这本书极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成长白皮书,适合家长阅读的教育反思录。
  • 教练的征途

    教练的征途

    王朝教练,不是一步登天。一点点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 本章说

    本章说

    进本章说感觉像回家一样,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里面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彼得·潘

    彼得·潘

    《彼得·潘》是詹姆斯·马修·巴里爵士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达林家的孩子们——文迪、迈克尔、约翰,在小飞侠彼得·潘的带领下飞往梦幻岛的冒险故事。在这个没有成人的奇妙岛屿上,自由自在的孩子们不仅要与印第安人交涉,与人鱼玩耍,还要和无恶不作的海盗斗智斗勇……作为全球家喻户晓的童话明星,永远不会长大的彼得·潘陪伴着全世界一代代的小读者长大成人。本书插图出自英国著名插画家梅贝尔·露西·阿特韦尔之手,其画作精准细腻,富有梦幻气息,尤其擅长经典儿童文学插图,代表作有《爱丽斯漫游奇境》《安徒生童话》《水孩子》《鹅妈妈的故事》等。相信这部图文并茂的经典作品将带给小读者和大读者们非同一般的阅读体验和艺术享受。
  • 非行者言:19世纪英国人非洲行居记录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非行者言:19世纪英国人非洲行居记录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论述了19世纪英国人非洲记录所呈现的史料内容。通过撷取具体内容举例,本书展示了19世纪英国人非洲记录所呈现的经济史、主要酋邦或王国史、相关族群发展演变、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非洲传统社会文化等文化方面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