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运使大人的寿筵上,钱多大露风头。转运使大人知道这便宜亲戚为了自己的寿筵竟然花了大本钱,也对这便宜亲戚稍稍放松了脸色。钱多大喜,连叹:三千贯钱,值了!
当然钱多不知道,真正占便宜的,是康家。康家做了几个小动作:荣兰是故意告密的,那仓库房子是特意安排的,那山西商人是康家的合作伙伴,而那失窃案件也是假的。更重要的是,康家早就叫人将这件事情添油加醋传扬出去。这样一阵炒作,竟然将宿十二娘的名声炒到极高的地步。连带着,早些收买过宿十二娘绣品的顾客,也小赚了一笔。
生意越发好了,孟丽君的愿望终于小小的实现了一些。康若山不耐装船装箱时候的损失,终于下了决心雇了几个妇人来帮忙。孟丽君又借着宿十二娘的口,请了宿十二娘的两个闺中密友来帮十二娘做活。这康家窑场,算是正式有了一批女工。
这期间,孟丽君还做了一些小事情,康家是还有一个小酒楼的,一直都是康家的堂侄在打理。孟丽君没有多管,却也知道这小酒楼的生意不怎么好。刚好听见一个多话的读书人在讲故事,就将那读书人培养成了一个最好的说书先生。材料么,她也读过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两拍,就将其中的一些故事给添油加醋默写了出来。其中因为偏爱的缘故,女性故事就稍稍多了几个。后来又觉得这样不是太好,酒楼里多的是男顾客,老宣传女性多少好多少厉害多半会引起部分顾客的反感。寻思要增加个对大多数男性有吸引力的故事,却怎么也想不出合适的。后来偶然听见人在说《三国》,便突然想起一本书来。这本书的作者应该还没有出生吧?小小的剽窃一番,也不是很要紧,就将《三国演义》中的一段赤壁之战给默写出来了。她当然没有想到,自己这么无意的一个举动,将自己名义上的未婚夫给招引过来了。
说起来,《三国演义》是孟丽君前三生最喜欢的书籍之一。早在行走江湖之时,就随身携带《三国演义》。虽然不懂军事,但是少年心性,难免被其中的刀光剑影所吸引,虽然不是熟读成诵,但是大体故事是清楚的,很多紧要的章节,她都几乎能背。靠着这个《赤壁之战》,酒楼的生意竟然大大好转。
转眼就到了秋天。忙着做生意,竟然将要考试的事情差点忘记了。好在康若山这个义父是很尽职责的,而吴道庵也早早发了信来催促,于是简单收拾了一下,康若山、孟丽君与荣兰准备一起返回了明州城里。窑场的事情,分成内务与外务,内务交给宿十二娘,外务交给傅青山,吩咐妥当,也没有什么忧虑。
还刚上船,便听见荣兰说话:“慢一点慢一点,公子,十二娘送你来了!”孟丽君走出船舱,果然看见十二娘端了个食盒小步颠着跑过来,脸上布满细细的汗珠,半边侧脸望去,倒也别有一番风致。急忙下了船去。
十二娘低头,递上食盒:“一点点心,公子路上慢用。谨祝公子一路顺风,科场得意。”看不见她的脸色,却依稀听见,她的声音里有些哽咽。
孟丽君一时不知如何才好。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