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嫁之令
事情的起因,非常简单。边塞的军人,往往都会雇佣一些粗使妇人,作些浆洗择菜等工作。这河北卫,也不例外。蝗灾期间,郦君玉看着这里许多妇女没有地方劳作,也曾跟河北卫所的官兵联系,希望多给一些劳作机会。反正元朝对官兵的待遇还优厚,这些官兵也愿意拿出一点钱来,图个轻松。
但是这一来二往,却劳动出一些事情来。
这守卫边塞的士兵,与禁军卫有很大不同。大多数人,在这边塞,已经呆了三四年甚至更长。父母妻子,都成为遥远的回忆。其中有些有妻子的人,就将妻子当作最美好的回忆;没有妻子的人,只能靠一些黄色荤腥一些的笑话来消磨日子。
有句话说得好:边塞三年,老母猪也变成西施。
何况,这来帮忙干活的人里,还真有个西施。
连小翠今年三十岁,在前年的一次汉蒙冲突中成了寡妇。寡妇日子难过,何况是青年寡妇。孩子还小,蝗虫又将粮食吃了个精光,连小翠就不管抛头露面不抛头露面了——反正,抛头露面去乞讨的人多了,也没有人注意她——跑到军营前,讨要一点活计做,挣两个铜板回去给儿子买点好粮食吃吃。
军营里有个军汉叫曾阿牛,原先也与连小翠认识,知道她家家景,也特意照顾她,总想办法给她找点活做。一次两次接触不打紧,十天半个月接触也没有什么;两三个月交往下来,两个人都有些意思了。
一个是壮年未婚,一个是青年孀居。干柴碰着烈火,这一烧起来,谁也扑不灭。这不,营房外的野地,成了他们的新婚洞房。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何况军营里一群汉子,是一群多年没有吃到鱼肉的猫?大家都碰不到鱼肉也就罢了,这曾阿牛老实木讷没有任何好处的一个人,居然可以吃到鱼,这羡慕的,这眼热的,希望自己也有这个艳福的,这酸溜溜的话呀,就不自觉的流传出来了。
军营里流传不要紧,顶多就是将曾阿牛多作弄两番罢了。但是这话从军营里流传出去,流传到连小翠所居住的黄家庄,那就完全不同了。
虽然是灾年,也要讲究礼仪廉耻对不对?虽然连小翠的丈夫早就死了,但是家里也应该给他保留面子对不对?连小翠生是黄家人,死是黄家鬼,她居然可以与别人野合,这简直……丢了黄家十八代祖宗的脸啊!
黄家族长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说道:“捉贼捉赃,捉奸捉双。现在没有证据,将那个贱人抓起来也是白搭。我们静静的等,严密观察,总要等到他们野合的时候。到时候两根绳子捆起来,送到县衙里去,叫大人当场判决,谁也不能说我们擅动家法。”忘记交代一句,自从前些年的程无双事件之后,这官府就将惩治私刑做为重点。这黄家庄的族长,也没有忘记这一条。
他们去捉奸不打紧,捉奸的举动,却惹恼了一群人。什么人?当然是曾阿牛的兄弟们了。这群家伙,一边羡慕曾阿牛的艳福,一边又义不容辞的担任起了护卫野鸳鸯的光荣职责。听说黄家庄一群人将自己的兄弟五花大绑要扭送县衙,这一群汉子就冲出来,别的事情没有,先将人给我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