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条件,万万不可答允!”说话的是刘真,年近四十的人,说起这个话题,依旧按捺不住:“皇上,和亲之事,虽然说是和亲,其实却是逼嫁!我大元堂堂天朝,岂能任由人如此欺侮!莫说我大元朝无有适龄公主,就是有,也绝对不能答应这个条件!”
赵云如神色动了动,张了张嘴唇,却没有说话。
孟丽君知道他的意思。是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有血气的人,都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将一个国家的安危,捆绑在一个女子的肉体上,这,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侮辱。所谓昭君出塞,所谓文成下嫁,虽然有后世史笔大肆赞美,但是,都改变不了当时国家衰弱不得不向异族奉送女子的事实。虽然,有可能,这种奉送,会促进两个民族之间的融合,会缓和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会达到很好的政治效果,但是和亲就是和亲,耻辱就是耻辱。
更何况,作为一个女子,孟丽君从心底反对,将任何一个女子当作政治的牺牲品。不管是秉持着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能逼迫任何女子牺牲。任何女子,都应该有自己生活的权利。
可是,现在,为了政治需要,这个反对的话,孟丽君竟然说不出口。
如何对付蒙古,孟丽君之前就跟皇帝谈过她的初步设想。而蒙古人索要公主,却是给孟丽君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契机。
如果真派遣公主和亲,孟丽君可以玩出更多的花样。
而且,蒙古人虽然打不起这场大仗,但是他们却根本不把人的生命当一回事;更不担心后续供给问题,因为,战场在大元边境——大元士兵不能明目张胆抢夺自己百姓的粮食,他们却可以。所以,不答应和亲条件,这场战争,很可能持续下去。
孟丽君不敢赌博。一个国家,也经不起这场赌博。
在场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三个宰相(赵廉称病没有来),五个尚书,一个大学士,人人脸上,都压抑着不能掩饰的愤怒;但是刘真的话,却没有人接口。
刘真说完话,便立即感觉到了大殿之中的压抑气氛;一转念,他就知道自己错了。
我,到底逊了郦君玉一筹啊。
片刻之后,首相终于上前一步:“臣同意和亲。”
五个字,却是如此艰难。
赵云如也上前一步:“臣附议。”
一个附议,大家纷纷附议。
孟丽君站着,竟然不知道动弹。
以前看历史,只知道嘲笑皇帝无能,今日才知道,无能的背后,有多少无奈。
忍辱负重,是需要代价的。
铁穆的眼睛,不由自主落在这个最年轻的大臣身上,这个身份最尴尬的大臣身上。
她……一定不愿意。但是,她不得不表态。
看到皇帝的目光,孟丽君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上前一步,说道:“皇上,今日蒙古人加在我们身上的耻辱,我们一定要加倍的报回来!但是现在……臣附议!”
此事就此决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