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1400000014

第14章 君子之交,体会如水的幸福(2)

拿什么来维持你,友情

在《论语别裁》中,谈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这一句时,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很欣赏晏子与朋友相处的态度,说他不轻易与人为友,但如果交了一个朋友,就会“久而敬之”,善始善终。这是晏子维持自己与他人的友情的方式,它能深得孔子的赞赏,说明它有其可贵之处。

也许你会觉得,朋友之间无须那么拘谨,“久而敬之”,未免显得关系疏远。可是,如若将这个“敬”理解为“尊重”,那么能做到“久而敬之”,并且长期坚持这样的方式与朋友相处,却并非轻而易举的事。

因此,南怀瑾先生进一步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可是善始善终的却很少,新朋友在增加,老朋友却在流失,正所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然而,现实中,无论是对自己的朋友,还是自己的学生,南怀瑾先生都做到了“久而敬之”。

我们知道,南先生是德高望重的国学大师,是一位知名学者。尽管如此,南先生平日跟别人,特别是跟学生说话时,从不摆出一副学富五车、高高在上的老师的样子。对待每一个学生,他都做到了自然、亲切和随和,把他们当朋友,甚至无所不谈。

看到好书,听闻到好的学识,忽然获得某种感悟、心得,他都会和大家分享。有一次,他把自己刚看完的《狄公全传》推荐给自己的学生,说:“这本书写得好,值得一看。书的作者是荷兰汉学家高罗,尽管他是个外国人,但是他比很多中国人都更了解中国。”

南先生不仅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且能够做到“久而敬之”。他对他人,特别是对朋友的尊重,不是一时一刻的事,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而是对每一个人,都能够“久而敬之”。所以,南怀瑾先生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他在为人处世上,更是一位非常出众的大师。

除了用“久而敬之”的方式与人相处、经营友情以外,南怀瑾先生还采用“友道相处”的方式维持友情。

南怀瑾先生说:“与人友道并不完全是在说友道,其实,扩而充之,以广义来讲,所谓君臣之间,领导人与干部之间,规规矩矩地讲,都应该属于友道相处才对。历史上创业的集团,主从之间,大都是友道相处。等到严格分清君臣主从的时候,也就是快要走下坡路了。天下集团固然如此,个人的事业,又何尝不如此?”

这里所说的“个人事业”从广义上来理解,也包括“维持友情”这一项。那么,何谓友道?从南怀瑾先生切实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中以及其言行举止中,我们不难发现,南先生的“友道相处”指的是对每一个人,特别是对自己的朋友,都以关心、随和、友好和谦让的态度,与之平等相处。

南怀瑾先生不仅在学术上成就很高,而且精通养生之道。在南怀瑾的会客厅里,有一个形似中药店药柜的壁柜,里面收藏着各种各样的中药。基于自身对中医学问的兴趣和研究,这些药有的是南先生亲自花钱买来的昂贵药材,有的则是他自己配制的。

根据自身对中医的造诣,南先生也能做到“察言观色”,每每遇到探访者,见其有某些病状,南先生总能准确地道出病情,并且从壁柜中取出药,为其治疗。

但是南先生从来不接受别人的重谢,常常说,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在这样的事情上,南怀瑾先生从没有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总是以谦虚的态度告知别人一些准确的信息,并且对别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和重视,与此同时,还从不求回报。这样的“友道相处”的方式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人际交往中,我们如果能像南怀瑾先生一样,对每一个人,尤其是对自己的朋友,做到“久而敬之”,并且始终与之“友道相处”,那么这样的人际关系和友情就能够得以长久的维持。

也许你会说,只有神才能做到。谁没有脾气?谁又真正伟大无私?对,每个人都有脾气,人和人之间相处,难免会产生矛盾,发生某些小纠结,气头上,要做到冷静、沉默、忍耐已经非常不容易,何况“敬之”?又何况“友道相处”?况且,当你每付出一份真心的时候,可能或多或少地会期待对方给予某些回报。毕竟在这个社会中,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无私奉献。

的确如此,人际交往中,很多矛盾都出自这两点。可是,尽管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做一个能够与朋友“友道相处”的人,做到“久而敬之”。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在矛盾面前学会宽容、理解,在真心朋友面前不怕付出,拿真正的“友道”和“久而敬之”来维持友情吧。如此一来,朋友满天下,走遍天下都不怕。

距离产生美

周敦颐在《爱莲说》里也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话里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在美好的事物或者东西面前,甚至是兰心蕙质、优秀的人面前,这样达观而又坦然的心境,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讽刺、回避心理,是截然不同的,也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仔细看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既能够容忍距离的存在,又能承认并且肯定距离之间存在的美感,同时对这之间的美感,又能心怀欣赏之意。由此引申地来看,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可以借鉴它所表示的“距离产生美”的意义,并且把它作为一个交友的原则,学会与朋友保持距离。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有这样的观点:有的女子与所有的小人是最难办的,你对他们太偏袒、爱护、亲近了,他们就恃宠而骄,让你无所适从,动辄得咎;而当你稍微疏远他们一些,他们又怨恨你。所以,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对此,南怀瑾先生却认为,其实,世界上的男人够得上资格而免于“小人”罪名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因此,圣贤这一句话,实际上包括了生活中大多数平凡男女,它指出了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距离问题——“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有怨”。

所以说,在人际交往中,距离产生美。不近不远,不远不近,才能无怨,避免“不逊”。

有的时候,在朋友面前,特别是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面前,要做到保持一定的距离,是难以实现的。如若双方能接受这样的观点,并且认可这样的“美感”,则是可行的。可是,如果只是一方的忽然疏离,则可能会产生误会,甚至衍生许多埋怨和矛盾。这也正是南怀瑾先生所说的“人际交往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距离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

著名演员韩影已经70多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按理来说,这时候,她应该和家人在一起安享晚年,尽享天伦之乐。但是她却和老伴儿做了一件让人很费解的事情——分居。

乍一看,大家可能会以为这二老在学年轻人,闹矛盾要离婚呢。事实并非如此。二老选择分居是为了在生活上拉开一定的距离,保持美感。

对此,韩影对记者说:“我这边没事,就上他那去。”而每次韩影去看老伴儿时,总是给老伴儿带些他爱吃的东西,比如老玉米、卤豆腐等。这时候,老伴儿总是乐呵呵地对人说:“我老伴儿来看我了。”与朝夕相处的幸福相比,这是别样的幸福。

他们都一直认为,彼此好好照顾自己,有空了,想念了,就去看看对方。这样的生活,能让彼此都过得更有期盼和激情,也更能保持对彼此的好感。

他们二老这样经营婚姻、生活的方式,是非常独特的,也是非常令人钦佩的。生活中,特别是人际交往中,用这样的方式经营情谊,也是适用的。

与再好的朋友,都能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彼此更多的空间,以便维持相互之间对彼此存有的吸引力和美感。

这就好比是看一朵花,有的花儿,远看,美得动人;近看,可能会觉得再平凡不过。人和人之间,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的,存在着一个“距离问题”。太近,可能会生“不逊”,而太远,则可能会“生怨”。

所以,与朋友相处,要体会如水的幸福,就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便达到“近而不逊,远而无怨”的状态。

相信大家都见过刺猬。当刺猬感觉自己遇到危险,蜷缩成一团的时候,我们远远看着,可能会觉得,它很可爱。可是,当你走近它,伸手触摸它的时候,你就会被扎疼、扎伤。

玫瑰也是大家颇为熟悉的花。有些人喜欢清雅的花,但是更多人依然钟情于玫瑰的浓烈和鲜艳。远远望着,它是浓郁的一朵,像极了内心燃烧着的爱意;可是伸手抚摸它的时候,却很容易被刺伤。

以上种种,无不表明,距离产生美。那么,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坚持保持一定的距离吧,不用太远,以免过于疏离,甚至疏远、陌生;也不用太近,以免彼此受伤;不远不近,却也始终不离不弃。看不看得见,我都想着你;听不听得到,我都关心着你。让友谊中的每一份温暖和感动,都来自距离中的一点一滴。能如此,南怀瑾先生建议的“不逊”和“无怨”也便实现了。

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写道:“将心比心这一点,道理简单,意义重大,但做起来又很不容易。在我们周围,以及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就常见一些事情,别人这样做自己很反感,觉得伤害了自己,但自己却也会那样去对待别人。”

这句浅显易懂的话,要告诉我们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是孔子送给子贡“终生行之”的一句话。后来,这句话被理解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生活中,很多注重修养的人,也常常以此为原则,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尽可能地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时刻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是君子的风格,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很多难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

所以,南先生说:“一个人能够推己及人,我要吃,别人也要吃,我要穿,别人也要穿,我要发财,别人也要发财;人与人之间,目的都相同,都是相等。所以‘以己出经式义度人’,由你自己所需要,想到大众也需要;也就是做一个家长,要教育孩子,就不要忘记自己当孩子的时候,这样才容易懂孩子。”

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要实现君子之交,与朋友长久而友好地相处,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更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如果能做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那么我们就能够设身处地地多为别人想一想,尽量少给或者不给对方出难题,而对方也能深受我们周到的感染,如此一来,相互之间,就少有不平衡感,少有埋怨,便能舒坦、快乐地相处。这不正是友情里,我们渴望达到的境界吗?

现实生活中,尽管南先生对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提出了一定的疑惑,比如他说:“替自己想时也能替别人想,就是很了不起的公德。当我想到需要拿扇子的时候,也问问他:‘你要不要?’就了不起。假如说当我拿扇子的时候,我买扇子送给天下所有需要扇子的人,是做不到的,不但没有这个财力,而且也缺乏这种能力。况且世界上有些人,你给他扇子,他拿了丢掉,为什么?他有病还吹不得风呢!由此可知做人之难,道德修养之难。”但是,南先生总是坚持这条为人的原则。

一次,南先生的一个侄子去上海出差,返回香港的时候,想着南先生爱吃猪肘,便想给南先生买一盒。但是当时马上就要到登机的时间了,于是只好匆匆忙忙在路边的一个小店买了一盒酱猪肘。

上海人都知道,这个酱猪肘不像一般的猪肘,又嫩又软。它外观齐整,味道也很香美,但是,它欠火候——里外都偏生,没有煮烂。所以吃起来特别费劲,难嚼,甚至嚼不动。

这对南先生来说,实在是一种挑战。所以,吃饭的时候,因为确实嚼不动,所以,南先生只尝了一口,便放下不吃了。

后来,大家一尝,都觉得这个猪肘的肉确实是又生又硬。这时,南先生的侄子感到非常尴尬。但是,南先生并没有多想,反而怕侄子尴尬,并不评论猪肘,赶紧岔开话题谈论别的事情去了。

因为南先生知道:侄子肯定是带着好意给自己买的猪肘,只是因为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所以才会买下这样的猪肘。此时他心里肯定已经非常愧疚了,如果再去评论这个猪肘,那不是更加让他愧疚吗?

南先生这种与人相处的态度,不正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吗?

人际交往中,我们如若能像南先生一样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那么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就会少很多猜忌和抱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明明是一对相互深爱的恋人,却因为不能将心比心而两败俱伤;明明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却因为不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理解对方而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出现这样的情况,是非常令人心痛的,也是让人深深为之惋惜的。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了能和自己的家人、同事,特别是朋友快乐地相处,那就做一个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人吧。人际交往中,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一个既懂君子之道,又会君子之道的人了,也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君子了。

同类推荐
  • 从零开始学演讲

    从零开始学演讲

    本书从演讲内容(即演讲的基础知识训练)、编排故事(即演讲观点和内容的创新训练)、把握技巧(即演讲的效果和艺术提高训练)等几部分出发,详尽地介绍了演讲的知识经验和经典案例,围绕演讲中最关键的要素重点论述,帮助读者稳扎演讲语言基本功,提高演讲内容说服力,升级演讲艺术感染力,扩大演讲口才影响力,从而轻松自如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类演讲场合。无论你是零基础的“菜鸟”,还是已成功出入多种公众场合的大物,都能从阅读过程中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希望通过本书的指导和点拨,让读者实现语言的突破,成为口才出众、演说水平一流的超级影响力人士。
  • 女人的性格与人生选择

    女人的性格与人生选择

    从女人的性格和人生选择出发,通过对性格和选择的深层剖析,让女人更加了解自己,让女人懂得把自己经营得更好,进而撷取自己梦中的幸福。身为女人,我们想要的东西很多——美丽的容颜,舒适的生活,成功的事业,甜蜜的爱情,幸福的家庭……但怎样才能拥有这些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古希腊的智者早就给出最智慧的答案: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
  • 跟FBI学阅人术

    跟FBI学阅人术

    《跟FBI学阅人术》由蒋巍巍编著。美国联邦调查局(简称FBI)的特工人员在对犯罪主体的研究中总结出这样一句话:“在国际安全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人们首先要做到识别一个人,在对这个人持续的观察中要真正分辨出这个人的内心变化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准确的读懂他”。《跟FBI学阅人术:美国联邦特工识人密码》就是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出发,从人的肢体语言、性格特征等多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
  • 别做不快乐的人:从此告别抑郁症

    别做不快乐的人:从此告别抑郁症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抑郁症患者达3.5亿人。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跃至全球第二大疾病。目前而言,中国人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仍处在萌芽的阶段,很多人不快乐,是因为内心的抑郁。自己不承认,外人不理解。作为抑郁症或者潜在的抑郁症人群,应该怎么办呢?放任自流,让自己成为抑郁症的奴隶,还是自救,做自己生命的主人?通过这本书,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灵导师,通过自身的表现和症结,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走出抑郁的泥潭,从此做个快乐的人。
  • 我想去你的世界撒个欢

    我想去你的世界撒个欢

    本书通过18个各不一样的好读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少女心中,这个世界的样子:关于爱情、亲情、友情......文笔干练利落,不落俗套,拒绝无病呻吟,读来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热门推荐
  • 丑女问鼎娱乐圈

    丑女问鼎娱乐圈

    重生后的丑女张亚兰,竟然以一个明星身份出现在了娱乐圈,她谁都不认识、什么也不记得……不过还好,她有一张漂亮的脸,这个世界,似乎总是对美女格外开恩?
  • 长剑同路

    长剑同路

    出生江湖,恰逢乱世初起。时隔二十多年,一场恩怨情仇再次浮出水面。所谓事实,却看不透真假,后知身边之人皆是带有目的的接近。这一场看不透的游戏中,谁又是胜者谁又是败者……
  • 爱你不过梦一场

    爱你不过梦一场

    都说如果对一个人的好感超过了4个月,不用怀疑,那是爱。顾小北爱了沈之初八年,卑微到尘埃里,而他却不屑一顾!顾小北以为嫁给他之后、沈之初会慢慢爱上她。可是三年的婚姻,换来的是沈之初带着恨意的打击和嘲讽!一次次的伤害,将她带入了无尽深渊。“沈之初,爱你我宁愿梦一场。”顾小北跳入大海的那一刻她轻笑:“现在梦醒了,你自由了。”从那以后,沈之初才知道自己亲手丢了一个叫顾小北的女孩。
  • 黄昏放牛

    黄昏放牛

    整个二十世纪,因着小说地位在文学史上的不断提高,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们将小说和小说家的分类已经精确到了职业、行当和年龄档次。但是,在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国土上,在五千年文明史根深蒂固的文化熏染下,在二十世纪社会动荡的民族心理文化嬗蜕中,本世纪的中国地域文化小说所呈现出来的异彩,尚未引起人们,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们的足够重视。
  • 我的荒岛吃鸡系统

    我的荒岛吃鸡系统

    一人,一枪,一荒岛!饮料,绷带,急救包我全都有!98K?我有!三级头?我还有!空投?我召唤来的!
  • 无限之异界穿行

    无限之异界穿行

    “星城”,一个神秘的存在,将筛选者门遣送到无数的异界里去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筛选者刘跃在一次任务后,进行了自我“封印”,重归婴儿状态的他,以往无数年的努力全部归零,一切重新开始。而这种看似损失巨大的选择,却反而让他更进一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刘跃作为筛选者的路会如何走下去?
  • 小树林

    小树林

    《小树林》是吴小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该书包括“短句”和“随笔”两部分,“短句”部分以格言式的短句,“随笔”部分以短小精悍的文章,记录了作者观人观世的所见与感悟。作品观世阅人,发表人生体悟,弘扬正能量;文体畅达,语言精练。
  • 三天易髓

    三天易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黑网(二)

    黑网(二)

    九月初,吉利公司与八十多家住户的房屋拆迁纠纷,被省法院发回市中级法院重新审理。根据法律规定,市法院更换人员另行组成了新的合议庭审理该案。主办案件的审判长私下里告诉周子坤,因为有省法院的批示,市中院院长王新民对案件把关很严,要求大事小事都得向他本人汇报,合议庭根本做不了主,请周子坤另想办法。根据多年闯荡江湖积累的经验,周子坤首先想到了以权压法,他通过省里的关系,多次向王新民打了招呼。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案件始终没有进展。周子坤想,可能是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做到家吧。
  • 完美魔神系统

    完美魔神系统

    乘坐的飞机被人炸了,以为这次死定了的羽轩脑子里突然有一个女声竟然说自己是个完美魔神系统!从此以后,羽轩就拥有了掌握万魔法术的能力,附身刑天,附身蚩尤,上古魔神做打手!除了魔神的能力,系统还有抽奖,商城,空间,召唤等等功能!简直全能啊~于是,在这个系统的帮助下,羽轩开始了修魔之路!击垮邪恶组织,收服妖魔鬼怪当宠物,欧洲大战教廷,异界称王,最后冲出地球向着更广大的三界前去,到达魔神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