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1400000016

第16章 谨言慎行,避免祸由唇舌生(2)

武则天一听,内心更加敬重狄仁杰的为人。一生器重狄仁杰,推狄仁杰为师长者。

狄仁杰遇谤沉默的态度,与南怀瑾先生遇谤不辩的态度是一致的。

在诽谤面前,古今中外,前人都已经用他们的胸襟和修养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生活中,遇到谗言诽谤,我们也可以保持沉默,给对方以最有力的反击。心容万物,藏污纳垢,这正是君子的风度,也正是南先生所提倡的修养的一部分。

生活中,要做到如此大度和镇定,必定是需要一番修炼的。在社会这个大磨盘下,一切都不过是可以被碾碎的尘埃。如此想来,又何须计较太多?更重要的是,别人说什么,做什么,跟我们自身又有多大的关系?难道被狗咬了一口,就非得趴下再去咬狗一口?

在别人的诽谤面前,再大的冤屈,也大不过心容万物的胸襟;再有力的驳击,也力不过明智的沉默。

顾左右而言他,化尴尬于无形

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的臣子中,有一个将他的妻子和孩子托付给他的朋友后去楚国游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朋友竟然使他的妻儿受冻挨饿,那么大臣应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抛弃他。”

孟子说:“那么,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大王应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罢免他。”

孟子又说:“那么,一个君王如果治理不好他的国家,应该怎么办?”

这时候齐宣王环顾四周,对别的大臣说起了别的事。

这即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故事。

对此,南怀瑾先生非常风趣地说道:“就像打太极拳,孟子这一拳打得重了,齐宣王被逼无奈,只好转移话题。”所以,“顾左右而言他”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转移话题”。

故事中,齐宣王在回答孟子的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落入了孟子设下的陷阱。如果顺承前面的是非观和答案,那对于最后一个问题,齐宣王也应当说:“弃之。”但是,这对齐宣王来说,未免不是一种侵犯。而齐宣王又深知自己的行为,所以,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但是现实中,在某些尴尬或是挑衅面前,若能做到顾左右而言他,巧妙地转移话题,就能把南先生说的“打得太重”的那一拳还回去,进而能迅速又巧妙地从尴尬和窘迫中脱身。所以说,顾左右而言他,是一种交际策略,更是一种交际技巧。

因此南先生说,其实转移话题是一个很实用的谈话策略,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际,难免遇到尴尬的时候,比如,涉及国家、组织的秘密,涉及个人收入、个人生活、人际关系等问题。如果直接地用“无可奉告”等字眼来回答,会显得粗俗无礼,而且容易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不回答,同样会使彼此陷入难堪的境地。这时就需要运用“顾左右而言他”的技巧,转移别人的注意力,化解困境。

1988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同苏联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谈。整个会谈高潮跌宕,扣人心弦。

听闻有的日本人说“今后只要日本持续不断地增强经济力量,苏联便会屈服于日本的经济合作”,戈尔巴乔夫非常气愤,有一次竟一拳砸在桌子上,激动地说:“这是大错特错,苏联决不屈服。”

对此,中曾根也不示弱,坚定地批驳道:“尽管如此,加深两国交往还是非常重要的。可是,若不是斯大林向北海道的岛屿派遣军队,就不会阻挠两国关系发展!”

这时,会谈的气氛有些紧张,两国领导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中曾根便换用和缓的语气说:“我毕业于东大法律系,而您是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毕业的高材生。我们同属法律系毕业生,理应了解国际法、条约和联合声明存在的意义。现如今,国际上都肯定了日本的主张。”

这时戈尔巴乔夫笑了,风趣地回答道:“我当法律家亏了,所以变成了政治家。”此话一出,让中曾根哭笑不得、无言以对。

外交场合上,这就是“顾左右而言他”的闪亮之处:化针锋相对于转换中,让尴尬在一瞬间融化在笑声中。戈尔巴乔夫最后这句话,既诙谐有趣,又巧妙地避开了中曾根话里的锋芒,让对方无言以对。与此同时,还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坚定了自己的态度。

再如,有个发达国家的外交官问非洲一个国家的总理:“贵国的死亡率一定不低吧?”不料总理却平静地说:“跟贵国一样,每人死一次。”这位总理如此一说,等于没说,但是却说得那位外交官无地自容。而这位总理如此巧妙地转移话题,也能避免正面回答带来的许多追问或是责备。

正如南先生所说的,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就像在打太极拳。若要打得好,避免重拳或者是把重拳推回去,我们就得学会顾左右而言他,转移话题。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或者是工作中,遇到打过来的“重拳”,与其正面回答对方的问题,发生唇枪舌剑,甚至恶语伤人,不如拐个弯,顾左右而言他,迅速转换话题,化尴尬于无形中。而这种做法,事实证明,也不失为谨言慎行,避免不必要的祸患的有效途径。

祸患止于危行言逊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道:危,高峻也;逊,卑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国家政治清明时,做人应该言谈正直,行为端正;当国家政治黑暗时,行为也要端正,但言谈要谨慎,避免惹祸上身。

由此看来,“危行”不是指像暴力革命或是以恶对恶的报复行为,而是君子不随波媚俗的高洁品行。而“言逊”也并不是怯懦,只是为了保持“危行”而采用委婉的、卑顺的措辞和表达。因此,“危言”和“言逊”的区别主要在说话的表达方式和态度上。

孔子讲这句话,旨在阐述不同时期的“为臣”之道。在古代那种君臣关系严厉而又分明的社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规范言行的模式,是非常有远见的。如今理解“危言”和“言逊”,其意向应该转向“讲求言语表达技巧”这一点上。现代社会是个讲求个性解放,倡导自由的社会,是一个需要说的社会。但是,现实如此复杂,什么样的人都有,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危言危行”是行不通的,通常会让人碰壁,甚至终生抑郁不得志;“危行言逊”才是规范自身言行、明哲保身的可取之道。

所以,论及为人处世之道的时候,南怀瑾先生一再强调要危行言逊,即言语表达要婉转、卑顺,行为举止要谨慎、如履薄冰。

众所周知,“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亮不仅因其才智谋略而得以被重用,他在言行上的“卑顺”和“谨慎”也是他得以为两朝君主所器重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南先生以能进能退的郭子仪为例,对他的危行言逊,也深表赞同和钦佩。

据史料记载,中唐时期,郭子仪位高权重,功不可没。但是,也正因此,一直被朝中谗臣视为眼中钉。

郭子仪心里也非常明白,自己功劳越大,奸人就越嫉妒,越容易被人谗害,麻烦就越大。所以他处处谨慎小心,以求保身。

每次代宗给他加官晋爵,他都恳辞再三,实在推辞不掉,才勉强接受,并且对皇恩感激涕零。

广德二年,代宗要授他“尚书令”一职。郭子仪拒不接受,发自肺腑地说:“臣实在不敢当!当年太宗皇帝即位之前,曾担任过这个职务,基于对太皇的尊敬,后来几位先皇从未把这个官衔授给臣子过,皇上您偏爱老臣,实乃老臣的福气。但是这样,皇上您就乱了祖上的规矩,老臣不能让皇上您蒙受这样的罪名。况且,臣才疏德浅,已累受皇恩,岂敢再受此重封呢?”

代宗一听,觉得有理,于是也不好强求,只得作罢,另寻奖赏郭子仪的方式。

仔细观察郭子仪的言行,可见,他是深谙“危行言逊”之道的。因为郭子仪能始终用“危行言逊”为臣、为人、处世,所以他才能做到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不忌,位极人臣而众不及;所以他才能一生德高望重,备受恩宠和器重,所以他面对众多谗害能化险为夷。因此,提到郭子仪,南先生总是深表佩服,给予高度的赞扬。

南先生一再提倡,在言行上我们要做到要谨小慎微,但是他所强调的谨小慎微与小气不同。为此,南先生说:“人谨慎可以,但绝对不能器量窄小。”

这也正是南先生的明智之处。生活中,我们不能因为坚持言行谨慎,实现“危行言逊”而过于谨小慎微。凡事有个度,避免祸患,危行言逊地为人处世,也要把握好度,所谓“过犹不及”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祸从口出。因此,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要谨言慎行。正如古人所说,小心行得万年船。危行言逊,我们不但不吃亏,而且能如南先生所赞许的郭子仪一样,一生得志,化险为夷。而危言危行,就可能会得罪人,得罪君子可能是小事,但是得罪了小人,便惹祸上身,甚至难以摆脱了。对于聪明的人来说,这样的事情是很少甚至不会发生的,因为他们能谨言慎行,做到危行言逊。

生活中,坚持做一个“危行言逊”的人吧,让祸患在你身上没有任何下手的机会。

让纵横捭阖四两千斤

“纵横捭阖”这一成语出自汉朝刘向的《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它是战国时期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当时各诸侯国都想对付秦国,但是大家的态度不一致。横这一派的人支持秦统一六国,主张到处游说,使之服从秦的领导;而纵这一派的人主张各自为政,鼓吹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但最终为秦所灭。

对此,在《孟子旁通》里,南怀瑾先生以“长短纵横”来论“纵横捭阖”的妙处。南先生说:“纵横术,也名勾距之术,又名长短术。这种‘术’的原则和精神,是我们今日所处的这样国际局势之中,所需要了解的。我们今日的外交,一切工作,都必须有这样的精神和才具,抓得住别人的弱点,然后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一个很高深的本事。”并且进一步指出,长短之学和太极拳的原理一样,以四两拨千斤的本事,“举重若轻”,很重的东西拿不动,要想办法,掌握力的巧妙,用一个指头拨动一千斤的东西。

所以,在品读《孟子》的时候,南先生说孟子说服君主时的“巧言令色”是非常有道理的。众所周知,孟子游说诸侯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时候,并不如李斯般言语犀利,且直言不讳,而是如南先生所说的,采用巧设陷阱和循循善诱的方式,以退为进,一步一步说服他们。看似说服君主无能为力,而孟子却总是能够纵横捭阖,用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小例子,四两拨千斤,让君主心服口服。

《孟子·梁惠王下》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齐宣王对孟子说:“先生,我有一个毛病,我喜好美色。”

孟子回答说:“过去文王的祖父太王好色。据《诗经》记载,当年太王狄人攻击太王,为了避难,太王不得不搬迁至岐山。这天晚上,太王通宵整理行李,第二天一早,便带着美女姜嫄到来到岐山,去查看即将定居的地方。”

孟子看着齐宣王,继续说道:“因为太王本身喜好美色,所以,那时候,太王管辖的地域里,男男女女,家家户户都是成双成对的。整个国家,没有嫁不出去的怨女,也没有娶不到妻的旷男。大家都过着和谐、美满、幸福的生活。”

听到这,齐宣王面有喜色。孟子接着说:“大王您喜好美色有什么大碍?只要您和太王一样,心怀仁慈之心,为百姓着想,把您的喜好美色之心,扩而充之,那么大王您的国家,人人都能拥有美满的家庭,家家都可以过幸福的生活,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齐宣王一听这话,心中大悦,连声称赞孟子的话说得极好。

在劝说的过程中,孟子并没有用直白的批评的方式,而是先不否定齐宣王的做法,先承认齐宣王的行为,与之站在同一立场上,在心理上拉拢齐宣王;进而根据自己的思想,趋于分化,引证举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样的做法,正是南先生所谈论的“长短纵横”的智慧。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在规劝或是批评他人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纵横捭阖,不失为一道良策。它能有效地化解对方的对立情绪,为说服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当说服的对象是自己的领导,或是固执的人时,它尤为睿智。南先生所认可的孟子的游说方式正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模式。

说话是一门艺术。纵横捭阖,不仅能为我们的言辞锦上添花,也能增强我们的说服力。最重要的是,它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很重的话,可以从轻处说;很难说出口的话,可以在退进中委婉地说;少有影响力的话,可以在隐晦含蓄中一语中的地说。

总而言之,古人的“纵横之术”,是现如今我们可以借鉴的措辞表达方式。若要“化险为夷”,以小见大,加深对说话这一门艺术的研究,纵横捭阖之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生活中,不如利用南先生所说的“纵横术”来驾驭我们的言语吧。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神奇的故事

    世界上最神奇的故事

    1900年,“神奇故事”第一次在最早的《成功杂志》问世之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巨大轰动。应成千上万人的强烈要求,一本银色、微小的书籍出版了。这本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揭开斯图尔特万特的故事,一个忍饥挨饿的窘迫艺术家用3美分买了一本残破老旧的剪贴本之后,他的生活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本剪贴本里面,他发现了他所说的一个“世界上最神奇的故事”。斯图尔特万特看到这个“神奇的故事”后,向人们宣讲他从故事里获得的神奇力量,几乎每一个听这个故事的人都获得了成功。
  • 地震与校园安全

    地震与校园安全

    《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丛书:地震与校园安全》内容丰富,语言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很强。作为一本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的书,可以让广大青少年读者了解如何应对灾难、并且积极进行自救和救助他人的种种策略,增加其面对灾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 成就事业的秘密

    成就事业的秘密

    很多人都能够重视创新的速度,因为速度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衡量标准,而实际上创新更应该适度——在合适的时期,在最能让人接受的地方做足文章。这样,才会使你的创新获得更理想的效益。在走向人生富有之路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不是拥有资金,而是拥有一流的思维。有一个富翁去一个风景秀丽但是却很贫穷的地方旅游,在领略了大好河山的同时,也被当地的贫穷所震撼。于是生出想要帮助这里的人改变一下的想法,恰好这个时候来了一个放牛娃。
  • 构筑目标(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构筑目标(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智慧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智慧课

    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平凡猫、调皮蛋、光光头还有精神小猪,在学校里他们可都是贪玩又不听话的主儿,好不容易等到放暑假了,四个人凑在了一起,准备去一个茂密的山林里看看,因为他们听说那里经常发生一些神奇的事儿。最后,他们碰到了什么呢?哇!一位神奇的魔法师!更神奇的是魔法师给他们讲了很多神奇的故事,以及故事中藏着的那些事儿:心灵因思考而丰富、正直,让自己生活在阳光下、勤奋,扩展生命的维度、知识给你战胜恐惧的力量、奇妙的探险引出意外的收获、神奇的故事透露人生的智慧。
热门推荐
  • 小湿雀观察日记

    小湿雀观察日记

    或许在成长的某个瞬间,每个少年少女都会狼狈如湿雀。她是离龙门最近的鲤鱼,是离星空最近的云。而林河,是泥塘里的砂砾。顾知偶然接触了这个别人口中的小混混,却发现这个瘦小、隐忍、狠厉的少年竟然有那么温柔、聪慧、通透。在十五岁,是顾知拉着林河奔入了阳光。林河学会更柔软,顾知学会更坚强。而命运击打着他们前进的船,他们一路颠簸,被冲散,又再重逢。校园暴力,世俗偏见……他们见证彼此坠落、拔节、野蛮生长。他们互相救赎,支撑着,一起奔向阳光,一起抬头仰望星河。而石洛、杨徐、孟子嘉、老狗等人的故事也在路上陪伴着他们,告诉他们什么是勇敢、坚持和爱。湿雀总会飞过雨夜,曙光沐浴中,落入一份温暖掌心。
  • 破灭之间

    破灭之间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一定不愿意认识我。”云乾眼中闪烁着清冷的光芒,面无表情的凝视手中的高脚杯,在昏暗的灯光下,里面的暗红色液体仿佛拥有生命一般来回跳动,似乎想脱离杯子的束缚,可任由那液体如何挣扎,却都像被无形的力量所压制,无法跳出。“悔,就悔在你想来找我的麻烦吧。”云乾说完这句话,直接将杯中的液体一饮而尽,随即皱了皱眉,似乎这杯液体并不符合他的口味,过了三秒钟,他的表情恢复正常,然后睁开双眼,看向站在门口的白衣女子,古井无波的眼底浮现一抹笑意。
  • 玩世魅医

    玩世魅医

    不屑为权贵专属,身为三十一世纪最强医者的云意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穿越。来都来了,绝世孤品的医书、百年一熟的茶叶,千年一杯的天凝露,万年一个的茶壶,自然都是要好好享受一回的……什么?那都是人家的?没事,偷就是了!倒是有只野鹤,却是不请自来。“我家主人让我来告诉姑娘,你只要对肯对他动手动脚,自然便会对他动心……”
  • 极夜

    极夜

    濛濛是被一阵断续的沉闷敲打声吵醒的。她从床上爬下,赤脚来到母亲的卧室里,发现她妈妈不在。濛濛兀自坐在地上哽咽了一会,便趿拉着那双粉红色的高跟鞋,向大门走去。她用力抽去门栓,嘎吱作响的笨重木门被拉开一条狭缝,秋风扑面灌入。濛濛不禁打了个喷嚏。侧身跨过脚下的门槛,望着空无一人的巷子,濛濛轻声唤了声妈妈……眼中遽然落下两滴晶莹的泪珠。最先看到濛濛的是一早去何家饭馆送豆腐的闻喜。她挑着扁担刚一进入百铺巷,抬头就看到了蜷缩在大门外的濛濛,穿着一件宽大的睡衣,手里抱着一只看上去显得硕大无比的高跟鞋,模样楚楚可怜。
  • 最强武侠聊天群

    最强武侠聊天群

    狼敌环伺,宗门告急!少年燕云觉醒一款“武侠聊天群”。此间有武侠诸天位面人物。自此,武道秘典,无上法器,尽归我有。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谁堪抗手?庙堂虽高,江湖虽远,我主沉浮!
  • 时病论

    时病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2

    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2

    畅销两百万册作者十二升华之作。时隔6年十二用全新观点,告诉你如何从容面对恋爱、婚姻和原生家庭里的那些困扰。43篇全新感悟,更通透,更洒脱!我们终此一生,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是为了活出真正的自己。愿所有女人不畏将来,不念过去。第一部分直接地劝导女性肯定自己的价值——女性在男女关系中,会遇到失恋,重心放在男性和家庭身上,加上父母的传统规训,经常否定自己。这一切只是因为迷失了自己的价值;第二部分针对男性以及在家庭生活中的相处,对家庭生活的本质和男女之间的性格区分进行分析,强调理性而克制的交往,不过分付出,不消耗自己;第三部分以个人成长出发,讲述女性怎样在生活中和年龄阅历共处,做更精致从容的女人,活出想要的模样。
  •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一直以精美的壁画和形象的塑像闻名于世,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它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千年凿窟造像和不断修绘,形成了南北全长约1.6千米的宏大石窟群。莫高窟现存洞窟、壁画、彩塑,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无敌小郎君

    无敌小郎君

    什么?你肉体成圣?什么?你法宝很牛逼?什么?你身法练的很溜?什么?你道法绝学天下无敌?。。。哥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张小小的道符。看符~任你如何嚣张,在哥这里,没有谁能接住第二符的。
  • 凰妃惑世

    凰妃惑世

    上辈子,她遭万马践踏而死。重生归来,她只为亲手送他们下地狱!从此以后,虐渣打脸,轮番上阵。曾经的爱人:“忆儿,我有罪,我该死!”司空忆儿冷笑,“那你去死吧。”被虐得无还手之力的白莲哭兮兮:“我要去告状……”“随便你,不过你的靠山已经成了我的小弟。”她傲视一切,却不知她的顺利完全是另一人的协助。“王爷,您为何不亲自出面帮王妃清除一切?”某王爷轻笑,“她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