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2500000005

第5章 着手跟自己的心碎告别(4)

生活中,与高飞相似的人不少,认为伤痛也是人生的一种美妙的风景,他们甚至享受伤痛。其实,伤痛固然是人生的一种可贵经历,通过它我们将获得成长,甚至重生。然而,伤痛毕竟是伤痛,它带给人的心理体验毕竟是痛苦的、负面的,沉溺其中享受所谓的伤痛的“美丽”只会让自己内心变得阴暗。而我们之所以沉溺于伤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各种负面心理造成的。

首先,伤痛也会变成一种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可怕的。心理学家们明确指出,任何一种行为(包括心理的)经过多次的重复就会变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就如同铁轨,而人就如同在铁轨上行驶的火车,只能服从于它的轨迹。除非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及时调整自我,将自己从既定的轨迹中拉出来。当然,其困难程度随着习惯的惯性、重复次数的增大而加深。

当伤痛变成了习惯,我们往往就会依照伤痛的生活模式去生活,甚至是享受,而不想改变。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走出伤痛越及时越好。

其次,“挫折吸引力”的客观存在也是我们“走不出伤痛”的一个重要原因。

心理学家认为,面对伤痛,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抗议”阶段,第二阶段是“放弃”阶段。在抗议阶段,人们拒绝接受现实,用各种方式来制造自己希望看到的“假象”,也就是通常人们常说的“自欺”。比如上例中,高飞沉溺于过往的回忆中,就是一种“抗议”的表现。在这一阶段,人往往表现出越是得不到越想要得到,越是遗憾越是怀念,越是受阻越是沉溺的心理特性。这种大多数人都固有的心理现象被称为“挫折吸引力”。

精神病学家也为这种奇怪的现象找到了生理学基础,在抗议阶段,为了缓解心理不适,人体内的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控制肌肉运动,并让人产生满足感的化学物质)会增加,从而让人对伤痛有一种莫名的眷恋。

值得注意的是,挫折吸引力能够跳过人的显意识,直接作用于潜意识,使得我们很难察觉,于不知不觉中就将伤痛当做一种“美丽”。

此外,伤痛极容易引发抑郁症,而抑郁会让人沉浸在导致自己抑郁的那件事情中不能自拔。

由此可见,所谓“走不出伤痛”,不过是各种负面心理在作祟,是我们产生的一种心理错觉。只要我们能够调整心态,就一定能够走出伤痛。

一切都会过去

积极心理学领域有一个著名的“幸福基准线”理论,说的是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条幸福基准线,而心理感受往往沿着幸福基准线上下波动。

例如,某人长期购买彩票。有一次他运气很好,竟然中了50万元,虽然不是头奖,但足以让他兴奋、幸福得睡不着觉了。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他也过得幸福极了,他买车、旅游、享受美食……然而,很快一个星期过去了,他那热烈的幸福感慢慢地冷却下来,又回到了当初的水平,即使他现在拥有比以往更多的钱,但幸福感却没有增加。

又比如,某人遭遇了一次沉重的失恋打击,心碎的他以为自己这一辈子再也不能幸福了,将从此在伤痛中煎熬。然而,他主动调整自己的幸福基准线——即使没有爱情,只要知足、充实地生活也能幸福,那么,他的个人体验就能很快地回到幸福基准线附近,他便能重获心灵的安详。

简单地说,人的心理是具有自愈能力的,只要我们恰当地调整自己的幸福基准线,心理自愈力便能够带领我们走出伤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采用措施来加快这一进程。

生活中,有很多不该发生却又发生了的事,我们无法在乎,也在乎不起,那就选择让它成为过去吧,要相信,一切都会成为过去。人生在世,没有什么事情是永恒不变的。身处顺境时,要学会珍惜和感恩;身处伤痛和失落时,要学会坚强和等待。一切都会过去,是面对伤痛时,我们最应该拥有的“幸福基准线”。

古希腊有一位国王,他要求智者苏菲给出一句人间最具有哲理的箴言,这句话必须浓缩了人生智慧且能够一语惊人,还能让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保持一颗平常心,得意但不忘形,失意但不伤神。

苏菲沉思了一下,答应了国王,他要国王将自己佩戴的那枚戒指赐予他,他会把箴言留在戒指里。几天之后,智者苏菲就将戒指还给了国王,并再三叮嘱他,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取出戒指上镶嵌的宝石。

没过多久,邻国大举入侵,这位国王亲自率领部下拼死抵抗,然而寡不敌众,最终整个城邦沦陷于敌军手中,国王只得逃亡。有一天,国王在河边的茅草丛中掬水解渴时,看到自己的倒影,不禁伤心起来——当初那个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的国王,现在变成了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乞丐,国王越想越伤心,竟双手掩面想要投河自尽。这时,他看到了手上的那枚戒指,想起了智者苏菲的话,于是他急忙摘下戒指,抠下了上面的宝石,只见宝石里侧刻着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

就是这句话救了这位国王,使他的心头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对啊,自己的困顿只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从此,他渐渐地平复了心情,对未来又有了希望。后来,他重新召集部下并东山再起,最终赶走了外敌,夺回了自己的国土。

这位国王之所以能够快速走出伤痛,是因为他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幸福基准线,缓释了心中那足以将自己压垮的伤痛。

生活中,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心理自愈能力,要引导自我像事例中的国王那样去自愈,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虽然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伤痛与失落,但是这也没什么,一切总会过去。

只要你有信心,你就能走出伤痛

如果此刻你正沉浸在伤痛与失落中忍受煎熬,那么你是否相信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能够走出伤痛,获得幸福?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请从此刻开始有意识地树立起自己走出伤痛的信心。因为,只要你有信心,你就能走出伤痛!

心理学家认为,对于走出伤痛,我们必须有完全和绝对的信心,我们应该时刻怀有这样一种心态——似乎自己已经走出了伤痛,幸福和快乐在下一刻就要到来,用这样相信自己能走出伤痛的心态去面对伤痛。不要终日为能否得到幸福、走出伤痛而纠结,或者因其可能性小而悲观、失望、伤感。

简言之,我们要相信这样一条——相信自己能够走出伤痛,相信能过得更好。在传统心理学中,这种信心就是一种强烈的、积极的心理暗示。美国心理学家马克斯威尔·马尔兹曾经说过:“我们的神经系统有时候是很‘听话’的,当你给予它‘幸福’的指令或让它看到、感受到某件喜悦的事时,它就会作出喜悦的反应;相反,它就会作出悲伤、不幸福的反应。”这种来自内心的“相信”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一位铁路工人到冷冻车厢查点货物,却意外地被反锁在里面。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后,他开始拼命地敲打门,拼命地喊叫、求救。然而,在无人的黑夜,他的求救注定是徒劳的。他筋疲力尽了,他绝望了,他知道自己一定会被冻死在这里了。就这样,他渐渐地失去了意识。

十几个小时后,冷冻车厢被打开了,人们发现他已经死去,是被冻死的。但是让人们觉得奇怪的是,冷冻车厢的冷气并没有开,其内部的温度最低不过10℃。在这样的环境中待一晚或许会感冒,但却绝不至于被冻死。

后来,心理专家们给出了答案:正是因为这位铁路工人坚定地相信自己会被冻死,所以才真的被冻死了。试问,如果他不是那样坚定地相信自己会被冻死,不是那样执著地绝望,他怎么可能在10℃的环境中失去生命呢?

这就是“相信”所带来的力量。同样的,你有多相信自己能够走出伤痛,获得幸福,你就有多少走出伤痛、获得幸福的可能。

当你坚定地相信自己可以走出伤痛与失落时,你就拥有了飞跃伤痛与失落的翅膀。

一个女人,一直生活在纽约,她习惯了大都市的生活。然而,她的军人丈夫却被派到沙漠中驻军。为了拥有与爱人相守的幸福,她毅然地选择了随军,跟随丈夫踏入了那片满是黄沙的土地。

很快,这个为幸福而来的女人对幸福产生了怀疑,她痛苦万分,似乎人生只剩下阴霾的天空。她写给父母的信上泪迹斑斑,她在信中说:“亲爱的父亲、母亲,我似乎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也许以后我再也得不到幸福了……”她向父母抱怨漫天黄沙的荒芜、用水的不便、语言的不通、丈夫的繁忙和对她的忽视等。

然而,父母在给她的回信中并未表现出任何的怜惜,母亲鼓励她应该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是幸福的,而父亲更是直接斥责了她对幸福的信念不坚定。

同类推荐
  • 做人要精明做事要高明

    做人要精明做事要高明

    精明与高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经典的为人艺术和处世境界。懂学问还要会做人,懂知识也要会做事。人生就是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游走,而关系的设计和搭建需要高超的为人处世技巧。做人精明一点,人际交往就会更左右逢源;做事高明一些,人生、事业的发展就会更高一层。
  • 心态的力量

    心态的力量

    《心态的力量》为励志类图书,全书围绕“心态”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从多个方面讲述了积极的心态在激励人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方面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阅读《心态的力量》,可以帮助读者端正思想,调整心态,获得更多有益的启迪,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难题,不断取得进步,收获成功。
  • 企业家的思维盛宴:战略想象力如何决定企业成败

    企业家的思维盛宴:战略想象力如何决定企业成败

    本书共分为六章,精选了30项影响企业成败的思维法则,并结合大量经典案例,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战略想象力的内涵,帮助企业家成功构建战略想象力。书中对超前思维、蓝海思维、长尾思维、重点思维、前提性思维、柔性思维、顺势思维、简单思维、核心思维、迂回思维等分别做了详细具体的分析,目的是将思维法则转化形成战略想象力,以战略想象力指导企业实践,从而实现战略想象力的起飞与落地。本书适合企业家、管理咨询师、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对企业管理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成功必读

    成功必读

    成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没有任何借口可以解释你为什么长时间无法胜任一项工作。成功与不成功之间的距离,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是一道巨大的鸿沟。成功与不成功只差别在一些小小的动作: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努力一点、在适当时机的一个表示、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不论你想追求的是什么,你必须强迫自己增强能力以实现目标。
  • 能言善辩金口才(全集)

    能言善辩金口才(全集)

    能言善辩的口才,录语连珠的谈吐。是沟通的基础,是成功的法宝。能言善辩,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成就一个的事业。能言善辩的人,即使一无所有,也能驰聘天下。因为现今的社会,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摆脱困境,都需要善辩的口才,灵活的头脑。看一个人有没有素养,内看谈吐,外看着装。谈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这是衡量一个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准。
热门推荐
  • 一夜致宠:家有男神好嫁人

    一夜致宠:家有男神好嫁人

    "前世,她痴心错付,爱上衣冠禽兽家破人亡。前世,他爱她护她,甚至为她失去宝贵生命。今生,她婚礼悔婚远离渣男众目睽睽之下跑向他!今生,她定要让那些对不起她的人十倍付出代价!她说:“柯景成,三年前那一夜那个人是你,真是太好了。”他一个翻身将她压在身下:“一夜怎么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计白当黑

    计白当黑

    沉寂多年铸剑世家再次复出,打破了江湖多年的平静。一场夺宝盛会,多方势力云集,石宗霸主,御风公子,邋遢少年谁又会是这场纷争的受益者?
  • 春上明月山(徐坤文集)

    春上明月山(徐坤文集)

    本书重新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精华,如获得2014澳门基金会举办的“我心中的澳门”全球华人征文大奖的《澳门的云淡风轻》,被收入江西省中学生语文课外辅导读物的《春上明月山》,及其他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的作品,以及发表在《青年文学》封二的人物素描系列、《新年晚报》上的“清气乾坤”个人专栏文章。
  • 上古幻想旅行师

    上古幻想旅行师

    他是个青年,神一般的青年,他掉落在了一个村落,村落里有他最爱的姑娘,这是一个小孩恋爱的内心纠纷,小故事。青涩的恋爱,我将他描绘成画卷。成长的爱情,飞翔的像云彩,这是瑛与凰的传说。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古今医案按

    古今医案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真故事真理念

    真故事真理念

    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悟到影响世界的企业经营的奥妙,受到启迪,感受世界级企业经营的秘密和真谛。本书轻松好读,融真实性、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紧紧贴近企业、贴近大众。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谱黄泉

    谱黄泉

    初见是误会,但必不是错的,不然他怎么会用一生去颠倒这个人间。舍离是狠心,但必不是无情,不然你伤,她不会哭,你在,她不会笑。深情缘浅是空,但必不是虚妄,否则哪会有这百世轮回。
  • 我很帅

    我很帅

    我不修炼,一样可以登临绝顶。管你什么宗门大能,还是世家老祖,在我面前全部都是渣渣。哪怕面对千军万马......算了......人太多,搞不过。3000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