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94300000028

第28章 痛别上海(3)

由于第三战区撤退命令中并末区分各军、师的转进道路,也未区分各部队转进的先后时间,均是向安亭方向撤退。命令中规定的逐次掩护要求,根本无从遵守。上海经青浦、南翔至昆山一带地区,全是河汊纵横,几十万军队挤在有限的几条公路上,拥塞于途,撤退很快演变成一场大溃退,许多部队失去了建制,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秩序极其纷乱。

撤退路上下着雨,蜿蜒的人群不见首尾,人人衣裤都被淋湿,双腿都是泥水。远处隐隐传来的响声不知是雷声还是爆炸声,也不知哪里传来的消息:日军的追击部队已经挺进到南翔至昆山公路上!这个传闻如同一枚重磅炸弹落在人群中,公路上的人群犹如雪崩一般,连呼带喊往西涌去,枪支、军服、钢盔、背包、弹药箱、工兵铲……被扔得满地都是,甚至连军魂象征的军旗都被丢弃。

面对汹涌的人潮,华连诚只得命令全连士兵们手挽着手,才避免被冲散。他们看到,几群士兵为争夺一辆卡车相互厮打乃至鸣枪,还有的士兵坐着不知从哪里弄来了牛车、马车,挥舞树棍、皮带驱赶着牲畜……

当华连诚看到路边一伙军人用枪逼着几个老百姓脱下衣服,然后穿在自己身上时,他再也忍耐不住,带着几个士兵冲过去,抓住那个为首的军人,正要喝问,却看到对方刚换下的军装居然缀着中校军衔,他一时愣住了。那个穿上便衣的中校脸上没有丝毫愧色,一把推开华连诚:“娘的,军长都带头跑了,老子还卖什么命?你小子少管闲事!”说着扬长而去。

华连诚见这几个军人扔下的军服臂章上写“9D”,知道他们是第9师的。旁边有个第9师的士兵告诉华连诚,他们隶属于第19集团军第2军,军长李延年兼他们的师长,这会早已穿上长衫弃军而逃,“很多弟兄都亲眼看到了。”

下午,天转晴了,十几架日军飞机呼啸着飞至公路上空,面对如此拥塞的人群,日军飞行员几乎不需要怎么瞄准,从容地展开杀戮。一时之间,弹如雨下,一颗炸弹一堆血肉,一梭子弹一排尸体,公路上顿时血流成河,惨呼之声,惊天动地。中国士兵们犹如潮水般奔逃,没有组织,没有抵抗,他们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命运。

上有飞机轰炸、下有敌军追击,和师主力也联系不上,再这样下去,部队士气将会逐渐消磨掉,华连诚只好带着连队离开公路,循田间小路向西而去。一路上的村庄都已废弃,人迹全无,田边池塘里漂浮多具腐烂肿大的尸体,景象一片凄惨,昔日的鱼米之乡已是面目全非。华连诚不禁想起了三国时王粲写的诗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天色渐晚,四周景色变得朦朦胧胧,队伍到了一个小村庄,华连诚本想找当地村民弄点吃的填填肚子,再找个人作向导,带他们到安亭。但村子里黑漆一团,找不到一个人。

华连诚严令士兵不得擅自闯进民居,谁知很快村子的几间屋里就传来了士兵的喧哗声,他很生气,跑过去质问,士兵们也很委屈:“这些屋门本来就是开着的,我们不过是进去看看。”

华连诚四处一望,确实如此,村子里很多屋子的门都是敞着的,而且门锁损坏,看来是被强行砸开的,进屋一看,里面翻箱倒柜,一片狼籍,值钱的东西一扫而空,他心下暗自嘀咕:“莫非是土匪作孽?还是鬼子已经到了这里?”想到这里,脊背也有些发凉,眼下战局一片混乱,敌情不明,十连摸黑行军,又没人带路,可别陷入敌人包围之中了。

钱才官走到华连诚面前,压低嗓音说:“连长,瞧这情形,估计日本人到过这。我看,大伙儿不如分散突围,这样弟兄们活命的机会没准还多些。”

华连诚断然否决:“不行!形势越是危急,大家越要抱成团,遇到鬼子,还能拼一下。我们是正规军,不是游击队。队伍一分散,没了建制,哪里还有战斗力?”

面对战局的大溃败,华连诚内心也萌生过动摇的念头,他不断引用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一句著名的话来激励自己: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

找不到粮食,一些士兵饿得“嗷嗷”直叫,举着桌椅脚做成的火把,开始在村子四周转悠。华连诚见状又来了气,叫他们熄灭火把,重申了夜间灯火管制的命令。

这时,村子一角有人喊:“连长,找到村里人了!”

华连诚一喜,心想:“找到人就好办了!”立即兴冲冲地带着几个弟兄赶去。

找到的是一个中年人,留着八字须,戴顶瓜皮小帽,穿着短皮袄,蹲在地上,旁边站着几个持枪的士兵。华连诚过来时,士兵介绍说:“这是我们连长。”那个村民抬头望了他一眼,又低下头,一声不吭。

华连诚说:“都把枪收起来,别吓着了人家。”一个士兵说:“不看着他,他就要跑!”华连诚心中起疑,挥手让士兵们退开,和颜悦色地对那个村民说:“老乡,不要怕,我们是国民革命军。”抽出一支“白金龙”香烟递了过去。

那个村民抬了抬眼皮,没有接烟,说:“我晓得你们是国军。”

华连诚只得把手收了回来,说:“我是某师十连的连长华连诚。请问先生贵姓?此地为何处?”

那个村民犹豫了一下,说:“免贵,我姓朱,是这的保长。这里是三里坊村。”

华连诚说:“原来是朱保长,幸会。村子里的老百姓都到哪里去了?”

朱保长一听这话,脸上闪过一片怒色,正想站起来,想了想又蹲下身,忿忿地说:“到哪里去了?这得问问你们这些当兵的!”

华连诚吃了一惊,忙问原由,这才知道,这几天许多不守纪律的部队沿途经过三里坊村,要吃要喝,还不给钱,村民们要钱,军人们就说:“老子抗日连命都搭上了,吃你点东西算什么?”更有甚者,这天傍晚,有支部队一到村口,就放枪吓走老百队,乘机进村宰鸡杀猪,砸门撬锁,搜刮财物,行同土匪一般。朱保长没什么军事常识,也不知道这些部队是哪一路的,说反正中央军和各省部队都有。夜深了,村民们想回家又不敢回,就让他先回来看一看,谁知他一到村口就被十连的士兵逮住,差点被当成奸细毙掉,说来还心有余悸。

华连诚听了真是百感交集,许多部队在淞沪一役中都打得十分勇猛,想不到一道撤退命令下达之后,他们的士气便土崩瓦解,数日之间就变成了军纪荡然无存的乌合之众。这些祸害老百姓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抗日军人的耻辱,当下向朱保长诚恳致歉。

朱保长倒也明白事理,摇了摇手,说:“那是别个部队,跟你们不相干。”

华连诚问:“能不能给弟兄们弄点吃的,一天了,我们连口热饭也没吃上。”

朱保长连连摇头:“老总,不是我说,你也看到了,村里哪还有粮食给你们,我们自己都没得吃。”

华连诚又问:“从这到安亭怎么走?你能帮我们找个带路的吗?”

朱保长想了一想,站了起来:“过了黄塘渡口,一直往北,就到安亭了。从这里到黄塘渡口有十几里路,都是弯弯绕的小路,我带你们去吧!”

华连诚连声称谢,朱保长叹了一声,说:“其实我们老百姓哪个心里不盼着你们打胜仗啊?我去跟老婆说一声。”说完往村外走去。

华连诚下令连队集合。一会儿朱保长回来了,但其他村民仍未露面,他扛着半袋粮食,交给华连诚:“我们只有这些米了,明早你们拿它煮点稀饭喝吧。”当下由朱保长带路出发,连夜赶往黄塘渡口。

东方已露出鱼肚白,部队沿着田间弯弯曲曲的小路走了半夜,有时还要涉水,又困又饿。季初五恍惚中误将池塘的白色水面当成路面,落入水中,众人忙将他救起。他全身衣服已湿透,冻得牙齿“咯咯”作响,高克平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给他换上。在连长的率领下,十连官兵们依然保持着一贯的团结和信念。

忽然,远处传来马蹄声响,华连诚命令部队在路两侧分散隐蔽,以防日军骑兵突袭。晨光中,只见两乘马沿着小路泼刺刺而来,高克平手搭凉棚,看了一会儿,说:“好像是咱们自己的弟兄。”

两乘马跑到近前,几个士兵拦路跳了出来,头一匹马一声嘶叫,人立起来。众人这才看清楚,马上的乘者是个穿军装的男子,却没戴军帽,他左手握着自己坐骑的缰绳,右手却牵着后面一匹马的缰绳。更奇怪的是后一匹马上坐着的居然是个穿士兵服装的年轻女子,两人神色惊慌,那女子更是脸色苍白。

华连诚感觉蹊跷,喝令两人下马,那男子面皮白皙,从他佩带的领章看是个炮兵中尉,但胸章和臂章都已被除去,不知是哪个部队的,便问:“你叫什么名字?哪部分的?”

那炮兵中尉低着头回答:“兄弟陆子峰,是第18军第14师直属炮兵营的。”

华连诚问:“你们的大部队在什么地方?”中原大战后,中央军按德式编制建立起教导师,后该师一分为三,第14师起源于教导第3师,属陈诚土木系,第87师起源于教导第1师,两个师有些渊源,故引起了华连诚的关心。

陆子峰哭丧着脸说:“我也不知道呀!因为担心敌机空袭,我们营的骡马都留在后边,火炮分拆了由人扛着运到前线。这几天从前面撤下来的部队稀里哗拉的一冲都乱成一锅粥了,我是负责看马的,到哪里找大部队去?先顾命吧。”

华连诚心想:“原来是个逃兵。”问那个年轻女子:“你是他什么人?怎么跟他在一起?”

那女子凤眼娥眉,颇有几分姿色,纤纤秀足穿着绣花鞋,外面却套了双草鞋,显得不伦不类,一看就知道是初出远门的富家女。她听这么一问,脸上一红,突然流出两行泪水:“长官,我哪里是他的什么人。我是嘉定人,父母都被鬼子的飞机炸死了,房子也被烧了,这个老总,”说着看了陆子峰一眼,“说他是南京人,能把我安全带到南京,只不过硬要我答应嫁了给他……”说到这忍不住掩面抽泣。

华连诚怒不可遏,喝道:“把这个乘人之危的败类绑起来!”

几个士兵一拥而上,将陆子峰掀翻在地。陆子峰以为要就地正法,大呼:“饶命!”

那个女子也慌了,走到华连诚面前,双膝一曲就跪了下来。

华连诚伸手扶起了她:“我们自然会为你讨个公道,不要行这大礼。”

不料那个女子却说:“我恳求长官放了他,我愿跟他一起走。”

华连诚奇道:“你刚才还说是他硬逼你,怎么反倒替他求起情来?”

那女子哭着说:“我现在父母双亡,在这里无亲无友,没个依靠,这兵荒马乱的,叫我一个弱女子怎么活啊?除了跟他,还能跟谁?一切都是我命苦罢了。”

众人听她这么一说,均感恻然。

华连诚心想:“兵祸连结,最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高克平说:“我们步兵在前面受够了鬼子炮兵的气,就指望着你们炮兵弟兄撑腰了。你们东一炮西一炮的零敲碎打,干吗不来个痛快的?你们是打炮呢还是挠痒痒,我们放个屁也比你们的动静大!”

陆子峰满脸晦气,连连摇头:“劣势装备,根本没法打!在南塘口和北塘口,我们营当时集中八门山炮支援前面的步兵,才打了几分钟,就被日本人发现,他们的炮弹落雨一样砸到我们头上……我们的炮射程近,够不着日本人的炮,他们却能打得着我们……师长也说,我们就只这点家当,拼光了就没了……”停了一下,又说,“原先我们师开拔去上海时,大家以为我们人多,七八个人打鬼子一个人,总归是人多的赢,人人都鼓足了气,想长个脸,可这一打下来,才晓得日本人厉害呀,这仗真没法打……”

一说起丧气话,陆子峰倒是滔滔不绝。高克平气歪了脸,恨不得给他几个嘴巴。

华连诚不想再听,挥了挥手,陆子峰如遇大赦,唠叨了几句“多谢高抬贵手”,一双男女快马加鞭而去。

同类推荐
  • 六年,六天

    六年,六天

    本书是“十九大”献礼影片《六年,六天》的同名小说,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本书讲述了路远和宋小朵因奥运志愿者相识,六年间路远被父亲安排到京郊担任大学生村官,宋小朵也选择出国留学,两个人只能相约每年的8月8日在鸟巢相见。直至小朵学成归国,路远成了优秀的基层共产党员,伴随着两个人的成长蜕变过程并实现了人生价值,同时也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 解救金发女友

    解救金发女友

    “姑娘啊,姑娘啊,漂亮的姑娘啊!”我扯起嗓子朝那些来巴尔的摩臭名昭著的街区寻找刺激的男人们喊道,“这里有金发女郎、黑发女郎,还有红发女郎。趁她们热情似火,赶紧来吧!”1947年,也就是二战结束的第二年,这里唯一穿制服的就是警察以及来自港口的几名外国水手。“她们就在里面,就在这儿,请你进来吧。伙计们,来吧!九个漂亮的姑娘,可只有八件漂亮的衣裳!”星期一的夜晚对我来说十分漫长,大概也只有我还在跟人逗乐。在作为私家侦探忙碌了一阵之后,我遇到了业务上的淡季。于是,万纳西俱乐部业余守门人一职便成了我维持生活开销的临时差事。
  • 婚恋幽梦

    婚恋幽梦

    《婚恋幽梦》的结构采用九九归一的终结法,所以有九章,每章有九节,共八十一节,也可以认为是八十一章。通篇开始于左铭与玲佳的恋爱结婚终结于左铭的死亡,这正如红楼梦里所说“终须一个土馒头”,意在提醒人们慎重选择婚姻,用心培育婚姻,幸福享受婚姻,因为人生很短,婚姻更短,但婚姻对人的伤害最大,是摧毁精神家园的直接力量。
  • 美锦是这样织出来的

    美锦是这样织出来的

    我们都明白,我们这个家族的兴衰,与国运的兴衰是同步的。从在白石河滩上打石头,到两辆依法车拉土方拉煤,再到承包火车站台,自备车皮,再到产业扩张,延伸发展,桩桩件件,每走一步,都与国家发展的脉动相一致。说到底,还是沾了国家发展的光,企业每走过一步,都是踩着整个国家向前迈进的脚窝窝前行的。我们,我们这个家族,表面上听起来吧,风光八面,但大家都明白,自己还是普通老百姓。
  • 安塔拉传奇(第八部)

    安塔拉传奇(第八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热门推荐
  • 顾少的暖婚契约妻

    顾少的暖婚契约妻

    他们因一纸契约走在一起。他心爱之人归来时便是她离开之日,没想到她却丢了心。“顾寒辰,你凭什么管我。让我签契约的是你,为了我放弃合作的是你,我生病了照顾我的还是你,你让我签我就签,你让我离开我就离开。凭什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凭什么,凭什么?”她颠颠撞撞的指着他说道丢了心的人何止你一个一场意外。亲人的离世。她迫不得已离开,再次归来。她是知名设计师身后有个小萌宝。“女人。你居然敢带着孩子离开。”“这次,我绝对不会放手。”
  • 想和余小姐白头到老

    想和余小姐白头到老

    高级女厨余念安重生了。别人重生都是被霸总宠翻天,而她却成了霸总最讨厌的人。不过无所谓,因为这个身份好,干啥啥顺,吃啥啥香。终于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余念安霸气将离婚协议书扔在桌上:“慕总签字吧!”媳妇要离婚,某位常常闹着要离婚的霸总怂了。他手指戳戳在一边儿玩变形金刚的小包子:“儿子,你妈不要我了。”小家伙翻白眼,把他说的话送给他,“大人的事儿,小孩子不能管。”“老婆,你真要离婚?我错了行不?”霸总成了没人管的小白菜可怜兮兮求原谅。“不行,你又不爱我。”“不爱你怎么可能买钻戒、送玫瑰、帮你虐渣渣?”某人转变太快,余念安扶额:“你到底想怎样?”霸总含情脉脉与她十指相扣:“我想和你白头到老。”
  • Howards End

    Howards E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晚安我的小宝贝

    晚安我的小宝贝

    重生之后,进娱乐圈,写词,作曲,唱歌,演戏……各项全能。林楚安:晚晚,我们结婚吧!婚后林楚安:以后拍戏只能和我一起!情歌只能和我唱!戚宁晚:??
  • 冒牌王妃闹离婚:想踹我,没门

    冒牌王妃闹离婚:想踹我,没门

    “你是想揍我还是想杀我?”某痞子女故作无辜地看着眼前突然踹门进来的冷面王爷相公!该死的女人,堂堂王妃,正经事不做!去劫法场,又扮山贼!她无恶不作偏偏还总是理直气壮!“切,死有什么好怕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想过活着回去!”某姑娘抖着双脚一脸得瑟!只是,她还忘了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 农门医妃倾天下

    农门医妃倾天下

    她本是现代小神医,一支银针,活死人,肉白骨。一次事故后魂穿到了有桃花村疯妇之称的夏浅汐身上……夏浅汐看着家徒四壁的屋子,看着衣服上全是补丁的丈夫和儿子,“夜擎天,本姑娘身很娇,嘴很刁,我可以跟着你吃一时的苦,不能吃一辈子的苦!”“你想干什么?”“一年之计在于春,只要肯播种只要肯努力,等到年底,我们一定能数钱数到手抽筋!”“你不想睡觉睡到自然醒了?”“不想!我要下炕、要赚钱,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注:男强女强,一对一。QQ群:774959249
  • 散文(2017年第5期)

    散文(2017年第5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都柏林人(译文经典)

    都柏林人(译文经典)

    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1882-1941),爱尔兰作家、诗人。1882年2月2日出生于都柏林,1941年1月13日卒于瑞士苏黎世。他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其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成为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他一生颠沛流离,辗转于的里雅斯特、罗马、巴黎等地,多以教授英语和为报刊撰稿糊口,又饱受眼疾折磨,到晚年几乎完全失明。但他对文学矢志不渝,勤奋写作,终成一代巨匠。《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称得上20世纪整个西方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了。
  • 冷魂峪

    冷魂峪

    本书正面描叙白马山群雄祭奠“烈皇”、矢志兴复、操练兵马,写得庄严肃穆,有声有色,为还珠小说所仅见。其回目是一副四十八字的长联:“一旅望中兴此地有崇山峻岭沃野森林夏屋良田琪花瑶草;几人存正朔其中多孝子忠臣遗民志士英雄豪杰奇侠飞仙”。
  • 都市之魔尊少主

    都市之魔尊少主

    轻狂凌风少年郎,遥望征途两茫茫!出剑利鞘锋芒现,石中璞玉绽青光!————曾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少年,面对着遥遥不及的征途感到很是茫然。苟活于世,噩梦萦绕!奈何天命不负我。戎马六年,当他的利剑出鞘。那块青石中,绽放出来一道青光!如今荣耀归来,重回都市,谁人,敢与我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