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94300000029

第29章 渡口混战(1)

十连继续前进,路过一片竹林时,遇到了一群散坐在地上的士兵,他们有四十多人,看上去非常疲惫,武器散乱放在地上,其中最高军衔是一个叫余年根的少尉排长,个子瘦小,稚气未脱,看上去二十岁都不到。

华连诚问过余年根,才了解到他们是川军第23集团军(司令刘湘)之第114师的一个机枪连,两个月前该部赶赴淞沪前线,由于缺乏交通工具,许多路段只得步行,路途遥远加之通讯落后,情况不明,等他们赶到江苏时,淞沪战役已经结束,于是就在长兴、宜兴一带展开。他们连是先锋,准备前出以掩护自淞沪撤退的其他部队,不料在黄塘渡口附近迎面遇到大批溃逃的军队,把他们的队伍冲散了,连长也跑丢了,把他们撂在这里,他们人生地不熟,无处可走,只好留在当地等待收容。

余年根说:“出征时,县长和乡亲们都以诸葛亮出祁山伐魏的事迹来激励我们,如果就这样回去,真是无颜见家乡父老。”又用期盼的口气对华连诚说:“长官,带上我们一起走吧!我们生在天府之国,平时吃大米,身强体壮,人人都能打仗,你带上我们绝对不会吃亏的。”说着眼中露出热切的目光。

华连诚见他们个个面黄肌瘦,有的穿草鞋,脚上露出鞋带勒出的青筋,有的甚至打赤脚,军服破烂不堪,不少人因为天冷还披着烂棉袄,以麻绳系在腰间,状如乞丐。检视他们的武器,四十多人只有十支步枪,一支手枪。步枪是四川土造的七九式,有的枪托开裂,用绑腿布绑着,枪膛里的来复线已磨平,也不知是何年何日的古董,打个野兔山鸡还行,但在武器精良的日军面前,跟个棍子没什么两样。全连唯一的一挺马克沁重机枪被分拆为枪架、枪案、枪身三个部分,机枪的上百个零件被分开来装在麻袋里背着携带,部队走散后,只剩下一个枪架和一麻袋零件。十连久经战火已是一支劳顿之师,装备残缺,但境况比之他们还是明显要好了许多。华连诚不禁悲从中来,心想这样的部队不会有什么战斗力,却不忍心抛下他们,便答应了带他们一起走。这些四川兵们兴高采烈,连声称好,原来此前也有几支部队路过,都视他们为累赘,不肯带他们同行。

此时天色已亮,远处的炮声也逐渐清晰起来,朱保长不愿再走了,指着前面说:“顺着这条路再走两里地,黄塘渡口就到了。”华连诚也不勉强,向朱保长郑重致谢,并劝他说:“鬼子就要来了,你们还是暂时不要回村为好。”朱保长苦笑着说:“不回村子我们能去哪?丢了家也不能丢了田,要不来年吃什么?再说,天这么冷,整晚呆在外面老人小孩受不了呀。我们都是安分的老百姓,鬼子也不会乱杀人吧。”

华连诚看着朱保长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悲戚。他命令部队就在竹林边生火造饭,让士兵们喝碗热稀饭,暖暖身体。

稀饭的香味引来了附近的散兵,渡口一带居然滞留了不少掉队的士兵,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士兵跑来讨吃的,都来自不同部队,听口音其中有广东人、湖南人,也有陕西人。华连诚来者不拒,将有限的稀饭分给他们喝,他清楚人多力量大的道理,特别是现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战场上,落单行动往往意味着死亡。他明白这些士兵不是因为怕死当的逃兵,主要还是指挥混乱的问题,实在是长官对不住他们。

此时十连除了原有的三个排,还多出了六十多人,华连诚进行了临时整编,将这多出的六十多人编为两个排,命余年根和高克平分别担任排长,命令部队整理武器弹药,要做好随时和鬼子打遭遇战的准备。

稍事休整然后,华连诚率领着扩大了的连队继续往黄塘渡口而去。

眼看着就要到渡口了,士兵们走着走着,却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一股刺鼻的血腥味夹杂在晨风中吹来,前面出现了一排排担架,如同渔网一样密密麻麻、横七竖八地铺满了路旁。担架上都是浑身缠满绷带的重伤员,只有少数几个医护兵在照看着他们。

看到十连的弟兄们过来了,这些伤兵们纷纷发出哀号:“长官,行行好,带我们走吧!”“弟兄们,鬼子就要来了,别扔下我们!”

有些人嗓子已经哑了,显然每遇到过往的军队他们都要呼救一番,可是每一次呼喊的结果都是失望的。许多人已经绝望了,有的伤兵爬过来抱着他们的腿直叫:“兄弟,求求你,给一枪吧,让我死得痛快点!”

这些喊声像刀子一样剜割着弟兄们的心。

华连诚问一个医护兵:“怎么不赶紧把伤员运过河去?”那个医护兵瞪着眼睛说:“说得倒轻巧,哪找人去?这会都是各人顾各人,当官的逃命都来不及,谁还来管这些伤兵。”华连诚问:“这有多少伤员?”“没数过,大概四五百吧。”那个医护兵恶声恶气地回答,他对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充满仇恨。

华连诚不愿再跟那医护兵罗嗦,命令钱才官带两个排的士兵清点伤员,把担架排列好,准备运走,他带剩下的弟兄先到渡口探路,再回来接运伤员。

钱才官拒不从命:“你这是妇人之仁!我们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怎么能再带这么多伤员走?你应该分得清其中的利害!”他说这话时语气非常坚决,许多士兵也随声附和钱才官,另一些士兵则眼望着连长。

华连诚自然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如果带伤员走的话,十连可能不但救不了这些伤员反倒连自己也赔进去,钱才官的话是有道理的,战争就是这么残酷,他身为十连的连长,首先要对连里的这些弟兄们的生命负责。但是,日军正步步逼近,他实在不忍心丢下这么多伤员任敌人宰割。军人的常识和作为人的良知在内心激烈交锋着,他犹豫了片刻,说:“先到渡口看看情况。”

越过几片干涸的水田,十连的弟兄们就在薄雾中望见了黄塘渡口,一座石拱桥横跨河面,远看倒有几分像乌龟的背甲。石桥很宽阔,可以并行两辆汽车,桥身青苔斑驳,显然有些年月了,不过整个桥梁看上去依然很坚固。

守桥部队是第4军的一个步兵连和一个工兵排,桥的东岸已经聚集了不少部队,灰色的人流正拥挤着通过石桥。

工兵们正在安置炸药,拉导火线,准备炸桥。一些等待着过桥的士兵用枪指着工兵,不许他们点火:“我们过不了河,左右是死,你们也别想活!”

守桥部队的指挥官是一个姓叶的连长,他一边不停地抹汗,一边大喊:“他妈的,要过桥就赶快,别像小脚娘们似的,再过十分钟就炸桥!到时老子亲自点火,天王老子来了也照炸不误!”

华连诚挤上桥去,大喊:“等一等再炸桥!”

叶连长翻着白眼,问道:“你他妈的算哪根蒜?是哪部分的?”

华连诚通报了自己的身份和部队番号,说:“附近有几百伤员,等他们过了再炸桥!”

叶连长一口回绝:“日本人正撵着你们的屁股追过来,等这些人撤完要到什么时候?别说是不能动的伤员,就是腿脚完好的也顾不上了!时间一到就得炸桥,这是上峰的命令!”

华连诚说:“只要先把伤员运过河就行,桥一炸,他们也就安全了。我算了一下,多叫些弟兄去抬担架,也就个把钟头的事情。他们为国流血,我们不能眼看着这些弟兄等死!”末了又说了句,“我认得你们的军长吴奇伟将军,我是他远房亲戚。”这句话是他情急之下编造的谎话。

吴奇伟,广东大埔县人,淞沪会战时率第4军于嘉定、罗店一带与日军激战。1949年5月,吴与李洁之、曾天节等人通电起义,1953年7月病逝于北京。

叶连长对最后一句话发生了兴趣,问:“你是吴军长什么亲戚?你的口音一点不像广东人。”口气明显好转。

华连诚慢慢地说:“他是我表舅,我从小就和父母移居上海,所以不会讲广东话。”他平时从不说谎,要努力掩饰才能不动声色。旁边一个跟着十连的广东兵也用粤语说:“是啦,华连长和我系同乡的啦。”

叶连长也有些感动,说:“兄弟也不是聋子,那边伤员的叫声这边都听得见,他们都是一些部队过河时给扔下的。这些人也蛮可怜的,自己部队都不管了,反倒是你们……”想了一下,给在昆山青阳港的第4军司令部打电话,摇了几次电话才打通,华连诚生怕找到的是吴军长,那可就露馅了,还好接电话的是个参谋,和曾连长叽里呱啦讲了一阵,又叫华连诚接电话,询问了一下情况,说:“日军已经逼近安亭西南,战局危急,炸桥时间可以推迟一小时,但桥无论如何不能留给日本人!你要为此负责!”

放下电话后,叶连长对华连诚说:“既然是你提出来推迟炸桥,那这座桥就该由你们连来防守!”

华连诚答应了,叶连长就把工兵排给留了下来,自己率连队后撤了。

华连诚望着远处天际和田野相接之处,灰蒙蒙的一片,心想:也就个把钟头,日本人不会来得这么快吧……叶连长的部队撤走,他感到肩膀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起来。

河两岸地势平坦,都是荒芜的农田,杂草丛生,无险可守,只有东岸远处有片树林,近处有几座孤坟,桥头有一个新建的水泥机枪碉堡。华连诚命令将全连的重火器集中起来,在东岸布置火力点,由特等机枪射手万广福担任指挥,同时派出一个尖兵班,由高克平带领前出侦察。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兵力有限,一要防守石桥,二要抢运伤员,哪方面都缺人手。

没多久,一个尖兵跑来报告,说东岸树林里发现了两门大炮!这个士兵以两手合圈比划:“炮筒子老粗老粗的!”华连诚惊愕不已,赶到树林里去一看,果然搁两门德制克虏伯山炮,还有几箱炮弹,看来是炮兵部队撤退时丢弃的。华连诚对这种大炮不算陌生,因为第87师炮兵营就装备了这种炮,那可是全师的宝贝疙瘩!演习时他亲眼看过炮兵营的弟兄们试射,那一字排开齐射的气势真是惊天动地。这两门灿灿发光的山炮就这样完好无损地被遗弃,他心疼不已:这些武器是国家花费多少丝绸、钨砂买来的啊?但现在这种紧迫情况下连伤员都顾不及,不可能带走大炮,连里也没有谁会操纵大炮的。不能把这两门大炮留给日本人!于是华连诚教士兵们把炮栓、瞄具卸下,把山炮推进河里。

这时,高克平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听逃难的人说,日军坦克已经出现在附近!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华连诚连忙命令河东岸的弟兄赶紧向桥头堡靠拢,做好战斗准备,命令工兵排谢排长准备炸桥。他知道光靠桥头的几个机枪火力点无法阻止敌人的坦克,于是传达的命令包括了两个方案:如果敌人来的只是小股步兵,则集中兵力死守桥头堡,尽可能掩护更多的人过河;如果敌人有坦克,则迅速放弃桥头阵地,全体撤往西岸,然后炸桥。

这时,又有一大群士兵和老百姓从东面的几条小路涌向渡口,场面更加混乱。“无论如何也要等到这些人过桥再说!”华连诚打定主意,问谢排长,“你们有没有炸药包?”谢排长说:“没有现成的炸药包,不过剩下了不少零散的炸药,炸桥用不了这许多。”

华连诚看着一箱箱黄色炸药,灵机一动:“赶快造炸药包!”他一边说,一边如此这般地向士兵们传授制炸药包的方法:扒下军裤,扎住两条裤腿,再往里面装上炸药,两头扎得严严实实的,装上导火管,这是他在军校时跟德国教官学来的。很快,十几个炸药包就做好了。寒风中光着大腿的士兵们看上去有几分滑稽,但此时无人有心思开玩笑。华连诚又叫士兵们解下绑腿,将几枚手榴弹捆扎在一起,做成集束手榴弹。这些都是为了对付日军的坦克。

一边准备炸药包,华连诚一边不时望向东岸。忽然,混在渡口人群中的一匹战马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匹马头部俊朗,腿脚硕长,栗毛闪亮,看惯了部队里那些体型矮小的军马,忽然看见如此良骏的军马,他不由多看了几眼。(注1)

而华连诚多看这几眼后,却不禁起疑:这匹马周围的几个士兵身材低矮粗壮,与高头大马形成鲜明对照,尤其奇怪的是,和大部分败逃的士兵面如死灰、目光呆滞不同,这几人目光机警,精力充沛,身上的武器也整整齐齐。

“这是哪部分的士兵?”华连诚正疑惑,突然,犹如电光石火一般,一个惊怖的念头冒了出来:“是化装的日军突击队!”他没有多加思量,这是军人的直觉,而有时直觉是最可靠的!

华连诚猛地站起身来,冒着成为日军目标的危险朝桥头堡大喊:“封桥!谁也不许通过!”

桥头堡的士兵们立即持枪拦阻人群。猛然之间,人群中枪声大作,眼看着就要混过桥去,不甘心功败垂成的日军化装突击队开火了!

桥头一时大乱,枪声、惨叫声、怒骂声响成一片,许多人在枪声中倒下,一些人在慌乱中跳到了河里。

几个人影亡命地冲过石桥,当先一人端着机枪,其余几个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他们立刻被乱枪打倒。另有一个化装成中国老百姓的日本兵冲向桥头堡机枪火力点,拉响了长衫下暗藏的爆炸物,与守军同归于尽。

这股偷袭的日军不过十几人,十连稳住阵脚,很快就将其消灭了,而两岸倒下的尸体有上百具,大多都是逃难的散兵和老百姓,也分不清是被哪方面的火力打死的。剩余的人群在哭喊中继续涌过鲜血斑斑的石桥。

没等十连弟兄们喘口气,忽然几颗迫击炮弹带着尖利的呼啸声落到了渡口的人群中,一时血肉横飞。人群大喊,四散奔逃。

一队日军如森林般出现在远处地平线。两辆插着太阳旗的日军坦克当先开路,步兵紧随而进,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集中压制桥头堡阵地的火力。

同类推荐
  • 芝麻胡同

    芝麻胡同

    由新丽电视和诚成影业出品的年代大戏《芝麻胡同》,由编剧刘雁执笔,刘家成执导,何冰、王鸥、刘蓓领衔主演,2019年2月22日在东方卫视播出,腾讯视频同步上线。1947年北京沁芳居酱菜铺老板严振声,因为哥哥帮自己去河北买大豆时路遇国军抢劫而死,为尽孝道从小过继给舅舅的严振声,要在妻子林翠卿之外,为亲生父亲俞老爷子再娶一房媳妇,为俞家传宗接代。俞老爷子看上了一心为父亲治病的牧春花,虽然是因为孝道娶妻,严振声和牧春花在接触中两人感情渐深。1950年新婚姻法颁布,严振声和牧春花离婚,在以后几十年的岁月里,严振声、牧春花、林翠卿一家仍然相互扶持,风雨共担。
  • 神探狄仁杰Ⅰ(央视同名电视剧小说版)

    神探狄仁杰Ⅰ(央视同名电视剧小说版)

    一手打造了热播剧《神探狄仁杰》的导演兼编剧钱雁秋,讲述发生在武则天时代的三宗奇案《使团喋血记》《蓝衫记》《滴血雄鹰》。唐朝武则天时代,突厥战争结束,举国上下欢庆天下太平。而庞大的突厥使团一入境就被集体杀害。假冒的突厥使团登堂入室,阴谋重新挑起战乱……湖州城外的无名尸,犯罪现场没有留下蛛丝马迹,这起无头案又将从何处下手……一幅用鲜血图画的滴血雄鹰赫然出现在犯罪现场,七八十个死去的流民为何会集体出现,这后面又是否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阴谋呢??随着狄仁杰丝丝入扣的分析,案情终将水落石出。
  • 子虚村

    子虚村

    长篇小说《子虚村》以深处秦巴山脉中的斑麻县县委书记兼代理县长秦阳的宦海沉浮为明线,叙述他为斑麻县民众致富脱贫而吃苦耐劳,努力奔走,不畏坎坷,勇于前行。以多个暗线交织,错综复杂,通过描写秦阳的身世,展现历史,具有一定的历史纵深感。小说结构严谨,气势恢弘,在明线与多条暗线交叉叙述的展现中,凸显广阔的空间时间视野,语言前卫新颖陌生,想像丰富而夸张,现实与历史、超现实相结合,清新与磅礴相结合,细流与一泻千里同下,社会主流与一些泡沫暗流同台呈现,人物形象饱满,情感丰富,个性张扬。
  • 黑森林(上册)

    黑森林(上册)

    本书是一部武侠小说。由“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创作。1950年6月由上海民生书店出版第一集;同年8月至1951年2月由上海新流书店出版第二至九集;1951年4月至5月由上海新风书店出版第十、十一集。全书结束后作者宣布“现已放弃武侠旧作,不久将有新作品贡献社会”。
  • 乌鸦

    乌鸦

    夏日晴朗的夜空,当你抬头仰望星空时,是否思考过,宇宙中除了人类还有其它智慧型生物?地球从形成至今,这漫长的岁月中,外星生物就真的没来过地球吗?或许它们早就来了吧,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就在你我之间,又或者对地球而言,人类就是一个外星生物。我叫星月,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些事,它让我了解到宇宙中不仅仅只有人类。我的世界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知道神话人物并不是古代虚构的,他们是古代人对外星生物的称呼。
热门推荐
  • 晋朝剧透指南

    晋朝剧透指南

    带着一部大晋歪史,开启剧透生涯!这是一个有情怀的时代,这是一个野心家的舞台,这是一个投机者的天堂,这是一个逆袭者的战场!这里有中流击水的太子,这里有恃才张狂的谋士,这里有断臂擎天的勇士。
  • 魂元渡

    魂元渡

    我遇见了一个人,他告诉我,我已经死了?!穿着白衣行为举止像个神仙的模样居然是个毒舌腹黑!让我不免反省我着实将“神”心险恶这件事想的太简单了。他告诉我如果要离开这个地方我需要做成十二笔交易。在这些交易中我看到了权谋算计,尔虞我诈,却仍然有温情在此间破土而出。而我模糊的梦境逐渐清晰。我以为我会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和这个毒舌的书官大人一起来看待并解决这些事情。最后才发现,我竟一直是这局中人。这一次,我是否还会迟迟而至?
  •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坐绑美男傍山田

    坐绑美男傍山田

    环顾四周叹口气:“阎王,你丫的太不厚道了!”还是先解决温饱问题吧。种地、买田、办山庄。。。面包会有的,美男也会有的。瘟疫不怕、男尊女卑不怕、权势压人不怕。。。不怕不怕不怕啦,带着几百个油瓶,顶着锅盖再苦再累再委屈,再再再。。。也要努力地朝痛痛快快目标活下去!(非绝对女尊,先白后有点虐心)
  • 白芷微

    白芷微

    没有谁一开始就是坚强的,谁都期待被爱,她也是。
  • 腹黑夫君太妖娆

    腹黑夫君太妖娆

    “主子,沈公子说你再不搭理他,他就要去跳河了。”某女吃了一口饭,淡定道:“让他跳。”“主子,不好了,沈公子真跳下去了。”某女喝了一口水,吐槽道:“他死不了。”“主子,沈公子没死,但是他从河里爬上来之后,又跟一群乞丐打起来了。”某女无奈叹气道:“又要赔钱了。”半晌后,沈玉河拖着被扯烂的衣服,跪在杜红绯面前,“夫人,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求放过,求安慰,求进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负流年之夏

    不负流年之夏

    季流年和安之夏可以说是从小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一次醉酒,两人突破了朋友友的界限,从此季流年就陷入了死缠烂打的追妻之路。婚后,季流年时常欺负安之夏。安之夏:“季流年,你特么的能不能要点脸”季流年:“不许说脏话”安之夏:“我就说……”季流年低头噙住了她的唇。季流年:“还说不说?”安之夏:“啊啊啊,季流年你个混蛋,你凭什么……”这次话还没说完的安之夏就被堵住了唇。季流年:“还说不说,嗯?”安之夏:“呜呜呜,不说了……”季流年再一次的低头吻住了她。安之夏气急败坏道:“都说了我不说脏话了,你为什么还吻我?”季流年得了便宜还卖乖道:“谁说你不说了,我就不能吻你了”
  • 仙话复苏

    仙话复苏

    武侠世界发生灵气复苏。鬼怪横行,修行者现世,异域仙人降世。一切的一切,开始向神话的方向发展。李君逢,一个正准备去抱老丈人的大腿的男人,忽然就被一头白蛇进入了身体。痛苦……来袭!!
  • 细节完美人生

    细节完美人生

    细节之中往往隐藏着决定事情成败的玄机。可以说,细节遍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人只有把握住了细节,才能防微杜渐,不因小失大。同时,细节往往也是一个人一生成败的关键,忽视细节会让人踏上失败之路,忽视小节会让人平庸一辈子。细节是人一生中最基本的内容,聚集细节,必能升华人生。尊重细节才能扭转人生,做好细节才能实现梦想。
  • 道长大人赖上门

    道长大人赖上门

    今天道长大人走了吗?没有,他和羿染一起捡瓶子去了。今天道长大人走了吗?没有,羿染被狐狸精缠上了。今天道长大人走了吗?还没有……羿染心里恨得痒痒,外表却一脸弱弱。意外惹上这位自称道长大人的小道士,羿染开始被蹭吃蹭喝,被鸠占鹊巢,被欺压使唤,被……撩得怦然心动。李亭年:“贫道掐指一算,你命中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