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33200000015

第15章 论语(4)

一天,在涿县的大街上,一位皇族后代刘备正在看榜文。想到国家危难,他情不自禁地长叹一声。只听身后有人大声地说:“男子汉不去为国出力,叹什么气呀!”刘备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豹头环眼、长着胡子的黑脸大汉。他叫张飞,以卖酒杀猪为生。刘备觉得遇到了知心朋友,便邀张飞来到酒店,一边喝酒一边畅谈报国志向。这时,突然闯进来一个相貌堂堂的红脸大汉,高声大喊:“店家,快拿酒来,我要赶着投军去!”原来这位英雄名叫关羽。三个人述说完各自的身世后,都说出了想做一番事业的想法。

第二天,三个人来到张飞家的桃园,摆好祭品,点上香,一同跪在祭台前,对天地发誓,从此结为兄弟,生死不离,同心协力,保国为民。

颜渊篇第十二 子贡问政

【原文】

子贡问政【政:执政的学问。】。子曰:“足食,足兵【兵:兵器。这里指军备。】,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斯:指示代词。此,这。】三者何先【何先:哪个最先(去掉)。】?”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立:成立,存在。】。”

【译文】

子贡问如何处理朝政。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再要去一项,这剩下的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但是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也就不能存在。”

【师说】

粮食、国防、信义,这三个方面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比较而言,老百姓对国家和政府的信任更是立国的根本。一旦失去了民心,一个国家即使有再多的粮食,再强大的军队,也是无济于事的。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当子贡连续提出二者必去其一的问题时,孔子作出了“去兵”“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的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知识卡片】

失信不立。

——《左传》

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

颜渊篇第十二 君子成人之美

【原文】

子曰:“君子成【成:成全,实现。】人之美【美:好事。】,不成人之恶【恶:坏事。】。小人反是【反是:与这相反。是,代词,这。】。”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助成别人的好事,而不是助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这个相反。”

【师说】

从对待他人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帮助他人成全好事,需要很高的人生境界,但是助纣为虐却是品行低劣的小人表现。为了别人的幸福能够放弃自己的一些利益,这就是君子精神的高尚之处。

孔子倡导成人之美,他同时又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心怀叵测、成人之恶的坏人,他们也“热心助人”,然而他们是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帮助别人干坏事。“成人之美”与“成人之恶”,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知识卡片】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增广贤文》

最高的圣德便是为旁人着想。

——雨果(法国作家)

【故事链接】

君子有成人之美

管仲本是齐桓公的死敌,后来齐桓公却依靠管仲成就了一番霸业,其中鲍叔牙起了很大的作用。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感情深厚。长大后他俩分别成了齐国公子纠和小白的师傅。纠和小白是同父异母的两兄弟,齐襄公被杀死后他们就开始了王位争夺。

在这一过程中,管仲给公子纠献计杀掉小白,但是没有成功。后来,公子纠被杀,小白登上王位成了齐桓公,鲍叔牙想办法让管仲平安回到了齐国。

接着,鲍叔牙便向齐桓公大力举荐管仲,说:“那时,管仲侍奉公子纠当然要帮着他。但是他的本领比我强,定能助你一臂之力。”齐桓公听了,立即拜管仲为相国。鲍叔牙反倒做了管仲的副手。

管仲当相国以后,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被尊称为“仲父”。鲍叔牙甘愿将相国之位让给管仲,这一成人之美的举动,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子路篇第十三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有司:官员。司,管理。】,赦小过,举【举:提拔,推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舍:舍弃,放弃。这里指不推举。】诸【诸:‘之乎’二字合音。】?”

【译文】

仲弓担任季氏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处理政事。孔子说:“先给手下做好表率,让他们各司其职,宽恕他们的小过错,选拔有才能的人。”仲弓又问:“怎么知道他是优秀人才而把他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了解的,至于你不了解的人才,别人难道不会去发现他们吗?”

【师说】

谁是贤才,怎样去分别呢?孔子说,你可以就你所看到的,所知道的去选。如果你并不知道,那就是他没有表现的机会,只好等待别人去发掘了。

【知识卡片】

《子路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既有孔子的教育理念、政治主张,也有关于个人道德与品德的完善,以及他的求同存异思想——“和而不同”。

子路篇第十三 其身正,不令而行

【原文】

子曰:“其身【身:自己的品德、才力等。】正,不令【令:动词,下命令。】而行;其身不正,虽【虽:即使。】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

【师说】

孔子讲到为政的道理,政治不仅是命令、权威,使人服从而已,为政者更要凡事率先垂范。孔子始终认为个人的修养非常重要,任何一种制度,到底还是人为的,并强调以身作则。

【知识卡片】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无愁月影斜。

——《增广贤文》

如果法官偷窃了自己,盗贼便有权偷窃别人。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

【故事链接】

以身作则

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灵公有个癖好,爱看女扮男装,宫里的宫女都穿起了男装,于是全国各地的妇女也纷纷效仿起来,弄到了男女不分的地步。

齐灵公对此很不满,便规定凡是民间女子女扮男装的,一经发现,就要撕破衣服,扯断衣带。尽管措施很严厉,但这种现象也不能一时杜绝掉。于是齐灵公问晏子:“我下令禁止女扮男装,发现以后就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为什么还禁绝不了呢?”晏子说:“宫中的女子都穿男装,却要禁止宫外的女子穿男装,这好比是在门外挂着牛头,在门里却要卖马肉一样,怎么能让人信服?”

齐灵公听了晏子的话,高兴地说:“你说得对!”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宫中女子,一律禁止穿男装,恢复女人的装扮。这一命令,虽然不是对着全国下的,却在全国百姓中起到了以身作则的作用。不到一个月,齐国的女子女扮男装的奇怪现象就不禁而止了。

子路篇第十三 君子和而不同

【原文】

子曰:“君子和【和:相异的个体在一起配合叫和,和是和谐共处。指配合的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而不同【同:相同的东西混同一起叫同。指配合的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苟同,引申为同流合污。】,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来达到统一和谐,但是不盲目苟同他人,而小人只讲求完全一致,却没有自己的见地。”

【师说】

“和而不同”的思想显示出了孔子高度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君子既要与别人和谐相处,但是也要让自己独立思考的东西得以体现,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与他人混同。但小人则相反。小人与他人完全一致,没有一点自己的见解。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应该体现出“和而不同”的思想。

【知识卡片】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欧阳修

把自己的缺点告诉你的朋友,是莫大的信任;把他的缺点告诉他,是更大的信任。

——富兰克林

子路篇第十三 君子易事而难说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易事:很容易与人共事。】而难说【说:同‘悦’,动词,被取悦。】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使:役使,派遣。】人也,器之【器之:量才使用他们。】。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求备:求全责备。】焉。”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与人共事很容易,但很难取悦他。不以正道去取悦他,他是不会喜欢的。等到他要用人的时候,会根据才能来安排。为小人办事很困难,但要取悦他则很容易。不用正道去取悦他,也会得到他的喜欢。等到他要用人的时候,却求全责备、处处刁难。”

【师说】

孔子阐述了君子和小人在用人、待人方面的不同表现。君子喜爱正道,只要有足够的才能和学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为他做事不用考虑其他。作为君子,他胸怀宽广,以事业为重,并不对人百般挑剔,而且把别人对自己的褒扬、赞誉看得很淡然。但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往往能够量才而用,不会求全责备。

【知识卡片】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中国谚语

待君子宜宽,防小人宜严。

——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

子路篇第十三 君子泰而不骄

【原文】

子曰:“君子泰【泰:泰然,稳重。】而不骄【骄:骄纵,放肆。】,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稳重而不骄纵,小人骄纵而不稳重。”

【师说】

君子从内而外安详坦然而不是清高孤傲;小人则因内心躁动没有底气,所以表面上要目中无人。内心谦逊的人对事能坦然处之,因为他没有太多不必要的恐惧,这就是一个君子的修养达到一定境界产生的外在表现。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绚丽多彩的生活空间,我们既需要情感的放飞,但更需要理性的罗盘。

【知识卡片】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

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塞涅夫(古罗马哲学家、政治家、作家)

【故事链接】

一饭三吐哺

周公是一个有才干的政治家,他的君子风范深受孔子的推崇和敬仰。“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说的就是他求贤心切、为国事操劳的情景。

有一次,周公正在洗头,刚把头发浸湿,外面来人有急事报告。周公连忙握着湿淋淋的头发,出去办完事,再回来接着洗;洗到半截儿,又有人来报告,他还是握着湿发出去,一连出去几次,才把头发洗干净。——这就叫做“一沐三握发”。

还有一次,周公正在吃饭,刚把一块肉放进嘴里,外边有客人来访。他马上把肉吐出来,起身去迎接客人。一顿饭的工夫,来了三次客人,周公就吐了三次饭菜——古代就把这个故事叫做“一饭三吐哺”。

他家人不忍看到这种情景,说:“您不能吃完饭再去会客吗?”周公摇摇头说:“这些贵客来访,都有好主意要说。我恨不能马上听听,怎么能怠慢了人家呢?”

周公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诚心招纳天下贤士,为了周朝的事业,用尽了毕生精力。

宪问篇第十四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原文】

子曰:“士而怀居【怀居:留恋舒适安逸的居家生活。怀:留恋,思念,眷顾。居:家居,家庭。《左传》上有“怀与安,实败名”的话(《僖公二十三年》),士若怀恋家居之安,心有所累,就成就不了事业。】,不足以为士【士:读书人。】矣。”

【译文】

孔子说:“作为‘士’,如果一味留恋家庭,就不足以成为‘士’了。”

【师说】

孔子一贯主张积极入世,以实际行动在天下施行“仁”。他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议政参政,就是实例。

在孔子心目中,读书人应该有理想,有抱负,有使命感,有责任心,不追求更不满足于安逸的居家生活。一个读书人如果倾心于营造和迷恋自己的安乐窝,那就算不上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后来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这一思想的发挥。

孔子还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反对“怀居”,但又不主张离开父母而“远游”,表面看来是矛盾的,其实并不矛盾,二者和谐统一在实现“仁”这个大目标之下。孝敬父母是“仁”的表现,胸怀天下、志在四方同样是为了实现“仁”。

【知识卡片】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唐代诗人)

四海为家的人没有家。

——英国谚语

宪问篇第十四 邦有道,危言危行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危:正,正直。】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孙(xùn):通“逊”,谦让。】。”

【译文】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时,要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国家政治黑暗污浊,仍要做正直的事,但说话要谦逊谨慎。”

【师说】

种子坚信它能长成参天大树,于是它做到了;沙子坚信它可以变成珍珠,于是它做到了。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不管外界怎么变化都能处变不惊,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本节论述孔子的处事之道。无论国家政治如何变化,个人的处事原则不能变,都要正直磊落,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但是孔子同时也认为在政治不清明的时刻,小心讲话是保全自己的方法。

同类推荐
  • 教你学滑冰(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滑冰(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文化之美)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文化之美)

    中国古老而传统的笔墨艺术,它们用最简单的线条创造了流转飞动的世界,用最原始的色彩绘出了神采飞扬的灵魂。扬州八怪在艺术上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他们的书法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绝伦,更多地表现出对传统书法的背离与反叛。
  •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分为五个部分:从减负谈起,呼唤“有限教育”;从区域入手,区域均衡是关键;从高考切入,改革要“以法育人”;从职业探讨,为好教师“正名”;从特教延伸,给力特别的教育。内容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教师教育、高考改革等内容,从宏观角度勾勒了作者的教育行走与思考,向读者呈现了一位教育官员对教育的殷切期盼与坚定希望。
  • 教你学射击(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射击(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政府新闻发言人教程

    政府新闻发言人教程

    本书共分三篇:观念篇、技巧篇与专题篇,每篇包含三章。每章之前均有对该章重点内容的概括,根据不同篇章的内容将配有不同形式的案例,有的案例附在一章之后,有的融进正文之中。
热门推荐
  • 傲天圣帝

    傲天圣帝

    御九龙,伐诸天,诛神魔,逆转苍穹,斗天战地,所向披靡,证无上圣帝!
  • 最强特种兵王的都市人生

    最强特种兵王的都市人生

    岛国的背叛让一代兵王险些命丧丛林,幸得暗夜女神洛依最新研发的人体改造让他获得一次重生,从此一代兵王回归都市,面对黑暗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杀手、还有身边一个个令人心动的绝艳美人,且看他如何续写最强特种兵王的都市人生...
  • 快穿逆袭:男神,超给力

    快穿逆袭:男神,超给力

    连橙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相貌平平,成绩平平的她,走哪儿都是被忽略的对象。然而却被强行绑定系统这是一个星际纯女神失忆后自以为是小怂包的经历。傲娇时而小耍帅男主,配社交恐惧小怂包,星际清冷真女神!这是一个挖心挖肺,却还追妻火葬场的故事。男神:“季连橙!你怎么敢不要我!”
  • 皇朝经世文编

    皇朝经世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又回到我心上

    你又回到我心上

    内心深处的记忆是铁箫声幽,还是栀子花开?我们活在未来,却无法忘怀过去。真挚感人的怀旧故事,直击灵魂深处的那份最深沉的感动。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的温情记忆都会在你的天空里闪烁。——枕边书系列之怀旧卷
  • 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

    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

    2014年5月,李泽厚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伦理学讨论班,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青年学生探讨道德和伦理问题,并与陈嘉映、杨国荣、童世骏和郁振华等教授围绕“何为哲学”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度交谈。这一事件成为2014上海学界一大盛事。本书的内容主要是李泽厚上海之行的讲课和对话录。
  • 帝君又没有被宠呢

    帝君又没有被宠呢

    云七月,二十七世纪的王牌特工,亦是九幽圣域的索命阎罗。一朝身死再度重生,成了玄云大陆战王府空有三系灵根却一事无成的懦弱郡主——云倾。当王者回归,风动玄云,曾经那些瞧不起她的人,她定要亮瞎了她们的双眼!曾经害过她的人,皆不放过。神挡弑神,魔挡屠魔。他身份神秘,一袭红袍邪魅张扬,风华绝代,对人冷情,腹黑狠毒,唯独对她倾尽所有,护她周全。
  • 北方有佳人之蒙

    北方有佳人之蒙

    ……作为一个只因颜值高而赚取回头率的普通人,北时安在某日被告知,其实你的生母是皇后哦!嗯……一点好处没捞到,反而陷入无穷无尽的追杀闭环。北时安一边逃跑一边敲打一直钓儿郎当,不嫌事大的御史大人,“其实我一点也不想知道。”御史大人忍了又忍,没忍住,在北美人的唇角轻轻吻落,“唔……但是你已经知道了。”北时安一脚踹出,哦,那你可以滚了!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你,信吗?【作者说,不信】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话语路径研究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话语路径研究

    本书沿着“走近葛兰西、辨析葛兰西、走出葛兰西”的研究路径,在评析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尝试性提出了“WWWH话语领导权”理论和“弹性边界三阶论”,并在当代国际政治交往语境中运用葛兰西思想分析比较了中国的“互不干涉内政”外交话语和瑞士的“中立”外交话语,是一种“西为中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尝试。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