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33200000024

第24章 唐诗三百首(1)

月下独酌·李白

【原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1]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2]不解[3]饮,影徒[4]随我身。

暂伴月将[5]影,行乐须及春[6]。

我歌月徘徊[7],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

[1]独酌:一个人饮酒。

[2]既:且。

[3]不解:不懂。

[4]徒:空。

[5]将:和。

[6]及春:趁着青春年华。

[7]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译文】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翩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师说】

这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知识卡片】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身长七尺有余(约1.83米)。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故事链接】

铁杵磨成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送别·王维

【原诗】

下马饮君酒[1],问君何所之[2]。

君言不得意,归卧[3]南山陲(chuí)[4]。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注:

[1]饮君酒:劝君喝酒。

[2]何所之:去哪里。

[3]归卧:隐居。

[4]南山陲:终南山边。

【译文】

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师说】

这首诗写的是送友人归隐。诗的语句虽然平淡无奇,然而细细品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一、二句叙事、写饮酒饯别,以问话引起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的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否定。

【知识卡片】

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每句五个字的句式却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

【故事链接】

王维买药

唐代诗人王维在居士山隐居读书时,一次偶染小疾,便上街去买药。他来到一家药店门口,见柜台坐着一位容貌秀丽、文静素雅的少女,心中不禁暗暗称奇:“市井之中,竟有如此佳丽,不知她才学如何,何不试她一试。”于是上前问道:“姑娘,今日小生上街忘记带上药方,望姑娘方便一二,不知可否?”姑娘彬彬有礼地答道:“方便顾客,治病救人,是医家的本分。”

王维脱口说道:“一买宴罢客何方?”姑娘莞尔一笑,从容答道:“酒毕宴罢客‘当归’。”

王维接着又说:“二买黑夜不迷途。”姑娘不慌不忙地答道:“夜不迷途因‘熟地’。”

王维继续说:“三买艳阳牡丹妹。”姑娘回答道:“牡丹花妹芍药红。”

……

王维连声称妙,思忖这姑娘洒脱艳丽,才思敏捷,可谓才貌双绝,自己求学哪能怠慢偷闲,落于姑娘之后。从此更奋发攻读,终于中榜及第。但他始终忘不了那少女,便去求婚,最后喜结良缘。

感遇之一·张九龄

【原诗】

兰叶春葳(wēi)蕤(ruí)[1],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2]相悦。

草木有本心[3],何求美人折?

注:

[1]葳蕤:(草木)枝叶茂盛。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译文】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师说】

此诗是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的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任用的情感。

【知识卡片】

兰和桂二者皆有异香,常用以比喻美才盛德或君子贤人。

【故事链接】

解鼠上朝廷

张九龄三岁时,每天晚上都要磨两碗墨水供第二天练字用,可是经常有一只大老鼠三更半夜将他磨好的墨水弄翻,逼得他第二天早上起来不得不重新研磨,误了他许多宝贵时间。一天晚上,张九龄终于把这只硕鼠捉住了,就做了一个木箱将老鼠关起来,然后在箱面上书:“韶州张九龄,解鼠上朝廷。若然解不到,学子不安宁。”然后抱起这个木箱放在家门口那条浈江上。奇怪!那个木箱竟然不顺水而下,而是逆水北上直往上京的方向飘去。周围的人见了无不拍手称奇,于是四邻街坊对张九龄这个小孩更是另眼相看。

溪居·柳宗元

【原诗】

久为簪(zān)组[1]累,幸此南夷[2]谪(zhé)[3]。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4]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5]碧。

注:

[1]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

[2]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

[3]谪:流放。

[4]夜榜:夜航。

[5]楚天:永州古属楚地。

【译文】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偶然间像个隐居山中的人。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师说】

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全诗写谪居佳境,苟得自由,独往独来,偷安自幸。前四句叙述到这里的原因和自己的行径。后四句叙述自己早晚的行动。首尾四句隐含有牢骚之意。

【知识卡片】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一生留诗文作品达六百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故事链接】

哀溺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人们便下江游过去。其中一个人尽力游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去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就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

(注:柳宗元的寓言故事)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1]·孟浩然

【原诗】

夕阳度西岭,群壑(hè)倏(shū)已暝(mínɡ)[2]。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尽欲,烟鸟[3]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4],孤琴候萝径[5]。

注:

[1]业师:法名业的僧人。师是对僧人的尊称。山房:指僧舍。丁大:丁凤,大是指其排行第一。

[2]壑:山谷。倏:突然。暝:昏暗。

[3]烟鸟:暮烟中的归鸟。

[4]之子:这个人,指丁大。宿:过夜。

[5]萝径:藤萝悬垂的小路。

【译文】

夕阳徐徐落入西边山岭,千山万壑忽然昏昏暝暝。松间明月增添夜的凉意,风中泉声听来别有情味。打柴的樵夫们将要归尽,暮烟中的鸟儿刚刚栖定。期望你能如约来此住宿,我独抱琴等在萝蔓路径。

【师说】

这首诗写极平凡的事,但却挥洒自如,诗中有画,盛富美感。诗的前六句,尽写夜色;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诗句渲染了清幽的环境,点明时间的流逝和表达此时孤单的气氛,同时也表露了作者闲适的心境和对朋友的信任。

【知识卡片】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

【故事链接】

孟浩然踏雪寻梅

一次,孟浩然和朋友们邀请王维一起做客吟诗,王维的诗句赢得满堂喝彩,孟浩然觉得自己不如王维很是惭愧。从此,孟浩然走出家门,走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他为了写一首好诗,来到雪山上寻找红梅,写出了雪山红梅的真实情景,赢得了大家的称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凭着一种一丝不苟、执著认真的态度,才能成功!这就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宿王昌龄隐居·常建

【原诗】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1]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2]花影,药院[3]滋苔纹。

余亦谢时[4]去,西山鸾鹤[5]群。

注:

[1]唯:只有。

[2]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3]药院:种芍药的庭院。

[4]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5]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译文】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师说】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全诗善于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

【知识卡片】

常建,唐代诗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练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

【故事链接】

抛砖引玉

唐朝的赵嘏诗写得很好。有一次,常建听说赵嘏要到苏州游玩,十分高兴。心想这是一个向他学习的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留下诗句呢?他想:赵嘏既然到苏州,肯定会去灵岩寺,如果我在寺庙里留下半首诗,他看到以后会补全的。于是他就在墙上题下了半首诗。赵嘏后来真的来到了灵岩寺,看见墙上的那半首诗后,便提笔在后面补上了两句。常建用自己的诗,换来了赵嘏精彩的诗。后来人们常说,常建的这个办法是“抛砖引玉”。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

【原诗】

凄凄去[1]亲爱[2],泛泛[3]入烟雾。

归棹[4]洛阳人,残钟广陵[5]树。

今朝此[6]为别[7],何处还[8]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huí)安得住!

注:

[1]去:离开。

[2]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3]泛泛:行船漂浮。

[4]归棹: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

[5]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6]此:此处。

[7]为别:作别。

[8]还:再。

【译文】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做主!

【师说】

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开头两句写别离之“初发”。三、四句写友人乘舟归去。五、六句写期望重逢。最后两句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顺逆翻覆,难以自主。全诗即景抒情,寓情于景。

【知识卡片】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故事链接】

今年学种瓜

诗人韦应物种瓜,该是怎样的情形?那年春天,他率性而为,放下手里的事情,跑到农田里,破土撒种,浇灌施肥,兴致勃勃地开始学种瓜。时隔不久,别人的田地里一片生机,他的园圃里还是杂草丛生,苗稀草广,惹得农民们一阵发笑。韦应物虽写得一手浑然天成的田园诗文,庄稼活做得却并不体面,常常是闲望着田地里的星星豆苗,一转身,又走进书斋,读古人书去了。很显然,种瓜于他,只是一种闲情与乐趣。

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

【原诗】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1],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2]。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

[1]荆薪:柴草。

[2]风雨夕:风雨之夜。

【译文】

今天在官邸斋舍中觉得冷清,忽然想起隐居全椒山的友人。他或许正在山涧底捆绑柴荆,回到家里点火熬煮白石充饥。我本想捧持一瓢醇香的美酒,在这风凉雨冷的秋夜去拜访。然而满山遍野尽是纷纷落叶,到何处去找寻老朋友的足迹?

同类推荐
  • 感动学生的智慧故事

    感动学生的智慧故事

    本书汇集的智慧故事都经过精挑细选,涉及古今中外,覆盖面广,选题多样。用心去品读这些故事吧!他人的人生不能复制,但可以领悟;他人的智慧不能抄袭,但可以借鉴。但愿这些经典的智慧故事,能够提升你的生命境界,使你的人生之旅更加顺畅、通达、从容。
  • 唐·吉诃德(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唐·吉诃德(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哈佛家训(钻石版)

    哈佛家训(钻石版)

    《哈佛家训(钻石版)》以哈佛人生哲学为主线,讲述了大量的经典案例,寓能力培养干思维拓展之中,通过对孩子自信、诚信、爱心等品质的培养,引导孩子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卓越人生。如果此书是灯,希望能照亮青少年前行的路。如果此书是路,希望能引领青少年走向理想之路。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奥林匹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奥林匹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趣味科学(科学知识大课堂)

    趣味科学(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
热门推荐
  • 崩坏星际

    崩坏星际

    星际争霸的世界,这好啊,等等.......系统?泰伦虫群?埃蒙的追随者不止一个?塔达林,野生异虫,构造体大军?我的敌人为什么这么多???为什么连刀锋女王都和我敌对了?看着烽火连篇的自家虫群领地,叶羽只能无奈的应对强敌。注:不是黑暗文,主角保持人性!本书有毒!!!
  • 只愿为卿负天下

    只愿为卿负天下

    四岁。她亲眼目睹父王被叔叔推下十丈城墙。从此,世上再无朝颜,余的,只有晋华公主。八岁。阖宫夜宴,她透过盏盏琉璃看见了他。晋华也不再是晋华。十四岁。他说,等桃花盛开的时候,我来带你回家。那时,她忘了自己是谁。十五岁。及笄之礼。他说,我要娶的,是染歌公主。那日,晋华找回了自己。十六岁。十丈城墙之上,他与她,相对无言。朝颜暮骨,晋华归尘。
  • 花江湖之彼岸花开

    花江湖之彼岸花开

    说那李扬百年的快意江湖,哪个少年不热血?一次次刀光剑影,那片刻的侠骨柔情都令小二心生向往。打开这本江湖,重温侠客风云
  •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是一部“丧燃”气质的小说,心灰意冷与热血沸腾共生在尖锐有力的文字中,就像一首热血的摇滚。2016年,我在川陀拳馆打工。黄昏,一个女孩踢馆。她把两个壮汉击倒在地,站在我的面前说:“我来要回属于我的一秒钟。”她的断眉让我想起18年前的朋友。那个女孩的名字叫作阿九。少女阿九的人生有一个不堪的开头:在家里,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继父施暴;在学校里,受人轻贱;被迫离开校园后,从最底层开始挣扎自立。18年后,阿九戴着拳套回来了……
  • 昏迷

    昏迷

    老头子今天有点异样,说是早上听到了乌鸦叫。他老是叹气,反复讲,妞妞怎么才12岁,什么时候才能给她找工作。老头子在中医院调理心衰,看起来状态不错呀,怎么总说丧气话。我叫他别胡思乱想,他伸出三个手指,说,我今年73。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老去。老头子年轻的时候生活苦,后来条件好了没几年,变成三高,犯过两次脑梗,心脏也不好,楼里楼外的人都说,这老头坚持到现在,很不容易了。但我总觉得他头脑清醒,面色红润,也不像要去鬼门关的样子。
  • 特案组

    特案组

    菜鸟警察杨思琦昏迷中染指带血人皮陷入凶杀命案。特案组介入调查,“杀人魔瞳”“午夜尸咒”“黑狱惊魂”“东京诡谲”……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案件接踵而至。抽丝剥茧地侦破之中竟然牵扯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组织,他们执行着残忍的“仪式”却传承着千年的“文化”。善与恶的角逐,信仰与邪念的纠缠,站在命运的岔路口,看杨思琦和特案组如何抉择。
  • 名侦探柯南之神奇的斗子

    名侦探柯南之神奇的斗子

    一名叫陈静仪的十岁女孩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她的伤口可以自己快速愈合,甚至,可以不死。当然,也会引来神秘组织的追捕……在一次去日本旅游途中,他们的车被动了手脚,掉进了水里,只有她幸免于难。失去父母的她只好流浪,但是被好心的十三岁时的黑羽快斗收养。为了保护她的安全,便将她的名字改为“黑羽斗子”。四年后,斗子在快斗和青子这对青梅竹马的帮助下成为空手道高手和催眠大师,甚至已经开始当上了心理医生,连魔术也是很擅长。但是一次感冒改变了她后面的生活……书友群:894357293
  • 都市之最强仙二代

    都市之最强仙二代

    什么,你还在靠灵气修行。不会吧,你还在苦逼的打磨根骨,炼化肉身。且看我,二指并剑,接通二百二十伏民用电源,只要充电就行。行走中的充电宝,试问谁惹得起!哼....
  • 暗影之人灵神

    暗影之人灵神

    大陆被四方海域包围,二百海里外便是黑暗森域,四处布满了魔物,人类与魔物从古至今便从未和谐相处过,因此,大陆的海岸线,便是千年以来的战争场。人类与魔物相抗衡的凭杖,被称作——暗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暗影,或者傲立,或者堕落。
  • 诸侯王之战将红颜

    诸侯王之战将红颜

    放眼迷雾中的南平国,君主暴戾,宦官当道;文丞武蔚,明争暗斗;内宅后宫,勾心斗角;手足之间,慈悲交织;生于乱世,命运的屈从,铸就了一代战将——诸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