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河北沧州有位武林高手,人们只知其姓氏,却不知他名啥。因为他武艺高强,大伙都称他“不过招”,意思是说他面对敌手,不用出手过招,便可将对手征服。可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不过招哪能征服对手?怎能分出胜负?于是他自号“不过三”,并声言,不管谁,只要躲过他三招,他便拜对方为师。可他走南闯北,却找不到一个敢于和他过招的对手,这使他觉得非常苦恼。
这一天,打关东来了个年轻人,说要跟不过三讨教讨教。不过三一听乐了,心想:我正苦于找不到对手,你居然送上门来了,欢迎欢迎。但他一向小心谨慎,不敢马虎大意,当即运足气,只一掌便把小关东打得跟风车儿似的旋出去老远。
不过三笑笑:“小兄弟,看样子你的功夫还真不错,刚才我是运上十分气力,要是换个人,怕是早就倒下了。你还好吧?”
小关东头一昂:“你不过胜我一局,没啥了不起的,用不着教训人。告诉你,我不服,咱们三年后再见!”说完,扬长而去。
不过三暗想: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于是拱拱手说:“小伙子,我等你再来!”
三年过后,小关东果然又来了。不过三一看那架势,明显地感觉到对方的功夫大长,因此在进招时多了几分小心。他那一掌劈出去可是够厉害的,软如绵,硬似刀,虚中带实,实里藏虚,挟雷裹电,掌花乱飞,横竖左右,向对手压去。你躲得过横的,却中了竖的;避开了竖的,横的正冲着你来。任何人只要中其一掌,非死即伤。
其实,不过三并不想伤害面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只是觉得此人非同一般,才使出了看家本领。哪知小关东一闪身,竟然躲过了这一招。不过三不由得失声叫道:“好!”
他一边为对手叫好,一边又想着如何出第二招以镇住对手。刚才那十几掌他是一口气甩出去的,上三路真气已经用完,身体大幅度向对手怀里倾斜,想要缩回身子再度出手已经办不到。这时,对手只要用一个指头在他背上那么一点,轻则倒地,重则丧命。可他不过三毕竟是武林高手,等的就是这种时候。只见他前掌劈出去后立在空中像扶栏,后掌接着按上如攀栏,而双腿则凌空倒竖。就在这一立一竖间,他真气复原,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双脚夹住小关东的脖子顺势一扭,将他抛向空中,又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不过三上前一看,只见小关东脸色煞白,连个“哼哼”的声音也没有,觉得情况不妙,急忙将他拉起来,往肩上一背回了家,又是熬汤,又是煎药,精心调理了好多天,才见好转。
不过三对小关东说:“小兄弟,照我看,如今天下的武功就数咱俩了,你不如留在这儿,咱们朝夕相处,那该多好。”
小关东摇摇头:“不,虽说我这次又输给了你,但我还是不服。我敢说,三年后绝不会再是这样的结局。”
不过三笑了:“小兄弟,我实话告诉你,如今没有人能躲得过我第三招的,连我自己也没法化解。我一出手,对方必死无疑;如果万一有人逃过这一招,那我的性命也就完了。咱们何苦自相残杀呢?”
小关东“啪”地站了起来:“你别吓唬人,我不怕,等着吧,咱们三年之后再见!”说完就走了。
一晃三年又过去了。这天黄昏,不过三觉得心里发闷,便独自上了后山坡。来到山冈上,只见月影下立着个人,细细一瞧,就是那三番两次上门比武的小关东。他双手一抱拳:“前辈,后生在此等候你多时了!”不过三问道:“小兄弟,你不到寒舍,却在此等候,这是为何?”小关东呵呵一笑:“怕前辈不肯赏脸,只得在此恭候。”
显然,他要逼不过三比武。
比就比吧!两人打了照面,不过三依然按部就班地出招。第一招被小关东躲过,第二招也让他躲过。第三招是什么呢?只见不过三在空中扭过头来,吐出一口气,这口气细如丝,硬过钢,能破石裂玉,直冲对手而来。小关东躲避不及,“哎哟”一声摔倒在地。
不过三知道情况严重,急忙落地站稳,将他揽在怀里,失声大哭:“小兄弟,你为啥不听大哥我的良言相劝,为什么咱弟兄间非要拼个你死我活?如今你搭上了性命,我欠下了良心,这叫我以后怎么做人呀?”
可奇怪的是,小关东却不肯咽气,身上始终是热乎乎的。不过三不由得惊叹:“好小子,吃了我这口真气,居然还留得残生,真是不简单!”
不过三将小关东抱回家里,放在炕上,又是揉,又是捏,但总不见他醒过来,也不见他咽气。面对他那双目圆睁、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不过三心里默默地说:“小兄弟,你死得屈,我知罪了。我求你咽了这口气吧,来世我还你命债就是。”可小关东还是眼不闭,气不断。
从此,不过三一闲下来就坐到小关东炕前,一遍又一遍地唠叨自己练真气的经过和感受。他多么希望小关东能活转来,跟他一起习武练功,可是过了一年又一年,小关东依然不死也不活。
这一年,不过三听说东北某地出了个武林高手,也号称“不过三”。不过三不相信真有此事,决定去会会他。于是他雇了个人,要他代为精心照顾小关东,然后便出发了。
他到了关东,边走边访,但只闻其名,却不见其人。半个月过去了,也没找到那个号称“不过三”的人影。
八月十一那天晚上,他正借着月光行走在一个偏僻的山沟沟里,半道上突然闪出个人影,拦住了他的去路。不过三一看对方身手,知道来者十有八九就是那位自己要找的人,当然不敢怠慢。
就这样,两人什么话也没说,就交上了手。不过三抢先出手,但是头一招却让对方轻松地躲过,第二招也没有见效。当他运足真气要来第三招时,哪知对方来了个先声夺人,借势伸出二指,点在不过三喉间的穴位上。就听“哇”的一声,不过三吐出一口鲜血,当即倒在地上。
但不过三毕竟是武林高手,倒地之后又腾身跃起,见对方已离他而去,便大声喊道:“好汉留步,我有话要说。”对方站住了。不过三追上去说:“承蒙好汉手下留情,未置小人于死地。从此后,我再也不称什么‘不过三’,更无颜在武林中立足了,但请好汉留个姓名,以便今后报答。”
对方这才开口说话:“前辈,你别这么说,当年你不也曾几次饶我不死么?其实我是你的手下败将,只不过没有服输罢了。”
“那你就是小关东?”
“不错,小关东就是我。”
不过三看相听音,面前站着的确是小关东。这怎么可能呢?不过三说:“你别开玩笑,小关东当年吃了我一口真气,如今还躺在炕上,怎么会在这儿呢?”
“这你就不必多问了。”对方冲不过三说,“反正我在你面前连输三阵之后,终于看出了你的破绽,于是就在这里终日研磨,才学成刚才那一手既不伤人又可胜你的招式。大哥,人生如梦,我也是大梦一场,如今醒来,也该去了。前边村寨里,住着我的妻小,就拜托大哥照应了。”小关东说罢,只听“刷”的一声,人不见了,只留下一堆衣服和一汪鲜血。
不过三眼见得小关东没了踪影,伤心得大哭了一场。天亮后,他将小关东的衣冠包好,来到村里,打听到小关东的住处后,直到夜深人静时才翻墙入院,扔下大把银子,然后赶路回家。
他到家一看,果然,炕上的小关东已死去多时。雇来照顾小关东的人告诉他,小关东就是在八月十一晚上断的气。
不过三听罢,对着已经闭了眼的小关东说:“兄弟,我练的不过是真气,而你凭的却是神气,我服了你啦!”后来,他厚葬了小关东,离开沧州,远走高飞。从此,不过三在武林中销声匿迹,他那口真气也随之失传,再没人能练得出来了。
(顾文显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