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4400000003

第3章 孔府的古迹名胜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是孔子后人生活的地方。孔府不仅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古代的历代王朝中都享有尊贵的荣誉,被称为是仅次于皇宫的府邸。

经过多年的修建,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王朝对孔家的重视,严嵩、乾隆等许多历史人物都和孔家结成姻亲,这些都使孔府的规模不断扩大,孔府内的古迹名胜也不断增多。

后来人们能够看到的孔府古迹主要有重光门、大堂、后花园等。从这一处处古迹中,人们能够看到孔府昔日的尊贵与荣耀。

(一)总体概况

孔府占地240亩,共有厅、堂、楼、房463间。整个府邸为九进庭院,三路布局。

孔府的东路,即东学,建有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

同时,孔府的府内还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具有重大价值的文物。

(二)大门

孔府位于曲阜城的中心,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两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

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铺首,大门正中上方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朝权臣严嵩手书。

门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代《四库全书》总编纪昀的手书。

对联文佳字美,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这副对联口气之大自不待言,发人深思的是上联“安富尊荣”的富字,下联“文章道德”的章字。

原来,对联中的“富”字,少了上面一点;文章的“章”字,下面早字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的立字。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学贯古今、知识渊博的纪昀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这倒不是。

据解释,富字上面少一点,叫作富贵无顶;章字,下面早字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的立字,这叫作文章通天。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由此可见,这副字美文佳的奇特对联,恰恰显示了作者的匠心独到之处,从而概括出孔府千百年来不同凡响的公府第、圣人家的气派。

(三)二门

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

二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

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人们只允许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四)重光门

入圣人之门,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即是重光门。

重光门建于1503年。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屏门顶覆为灰瓦。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故而得名。

重光门的四根圆柱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的屋顶,前后各缀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故又称“垂花门”。

重光门因独立院中,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所以又叫“塞门”。据说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宦人家是无资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荣,故《论语·八佾》中有“邦君树塞门”的记载。

过去,重光门平时是不开的,只有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鸣礼炮13响之后,才可以正式开门,故又称仪门。

(五)大堂

过了重光门,院中有一片台基,台上原有日晷等物,其后便是宽敞的正厅,即为孔府的大堂。

大堂在孔府中的地位非常高,它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

大堂为灰瓦悬山顶。檐下用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麻叶头出锋,座斗斗欹,具有明代风格。

大堂中央有一绘流云、八宝暖阁,正中的太师椅上,披铺一张斑瓓虎皮,椅前狭长高大的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印盒、签筒。

大堂正中悬挂着一块“统摄宗姓”匾,上刻清世祖顺治六年谕旨,要衍圣公“统摄宗姓,督率训励,申饬教规,使各凛守礼度,无玷圣门”,规定了衍圣公在孔氏家族中的种种特权。

大堂内的两旁及后部陈列着正一品爵位的仪仗。如金瓜、朝天镫、曲枪、雀枪、钩连枪、更鼓、云牌、龙旗、凤旗、虎旗、伞、扇等。

另外,大堂内还有一些象征其封爵和特权的红底金字官衔牌,如“袭封衍圣公”、“光禄寺大夫”、“赏戴双眼花翎”、“紫禁城骑马”、“奉旨稽查山东全省学务”等。每当衍圣出行时,都有专人执掌,以示威严。

大堂之后有一通廊与二堂相连,两堂呈工字形。通廊里有一条大长红漆凳,称“阁老凳”。据传明代权臣严嵩被劾将要治罪时,曾到孔府来托其孙女婿衍圣公向皇帝说情,孔府主人未允。此凳系当年严阁老坐候之物。

(六)二堂

二堂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第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

二堂的室内正中上下挂着“钦承圣绪”和“诗书礼乐”的大匾,两旁立着几通石碑。其中慈喜太后手书的“寿”字碑“九桃图”“松鹤图”等,是清朝光绪二十年,衍圣公孔令贻及其母、其妻专程赴京,为慈喜祝寿时被赏赐的。

二堂两头还有一个为启事厅,一个为伴官厅。

(七)三堂

二堂之后有个不大的庭院,院里有两棵冲天挺拔的苍桧并列两旁,六个石雕盆内各立一块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此院的北屋即三堂。

此院的东西配房各有一进院落,东为册房掌管公府的地亩册契,内为司房掌管公府的总务和财务;西为书房,为当年公府的文书档案室。

(八)内宅门

三堂之后,便是孔府的内宅部分,亦称内宅院。有道禁门,内宅门与外界相隔。此门戒备森严,任何外人不得擅自入内。清朝皇帝特赐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三对兵器,由守门人持武器立于门前,有不遵令擅入者严惩不贷。

为了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在内宅门专设两种传事的差役,一种叫差弁,一种叫内传事,都有十几人,轮番在门旁耳房内值班,随时向外和向内传话。

内宅门的西侧还有一个露出墙外特制的水槽,叫作石流,府内规定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入槽内隔墙流入内宅。

在孔府内宅门内壁上面有一幅状似麒麟的动物,名叫“贪”,这个墙壁又叫贪壁。传说是天界的神兽,怪诞凶恶,生性饕餮,能吞金银财宝。尽管在它的脚下和周围全是宝物,连“八仙”的宝贝都为它所有,但它并不满足,还想吃掉太阳,真可谓贪得无厌了。

过去官宦人家常将此画绘在容易看到的地方,借以提醒自己,引以为戒。孔府将“贪”画在此处,一出门即可看到的地方,是告诫子孙不要贪赃枉法,也算作一条重要的家训吧。据说当年衍圣公出门时,都要驻足观看此画,并有人喊“过贪门”,以戒要清正廉洁,不要贪脏枉法。

(九)前上房

贪壁正北迎面就是正厅七间,名叫前上房。这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

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棵茂盛的十里香树,每当春夏相交时节,洁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

房前有一大月台,四角放着四个带鼻的石鼓,是当年府内戏班唱戏时扎棚的脚石。清末孔府养着几十人的戏班子,主人一声令下,马上开锣唱戏。

前上房内,明间敞亮,正中高悬“宏开慈宇”的大匾,中堂之上,挂有一幅慈禧亲笔题写的“寿”字。

室内家具精美,文物古玩,琳琅满目。东侧间,陈列着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椅。桌上放有同治皇帝的圣旨原件。还有色彩鲜艳、花纹古朴的明代“景泰蓝”。

中间桌上摆设着一大套满汉餐具,共计404件。器皿上分别雕有鹿、鸭、鱼等,可按其形盛菜,一餐上菜达一百九十多道。长期以来,孔府形成了一种精细独特的菜肴孔府菜。各种菜制作讲究,取名典雅,如绣球鱼翅、珍珠海参、神仙鸭子、诗礼银杏、玉笔虾仁等名菜,色、香、味、形俱佳。

西里间,为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签阅文件的地方。桌上放有文房四宝,书架上还陈列着儒家经书和孔氏家谱。

(十)前堂楼

穿过前上房,过一道低矮的小门,便进入了前堂楼院。院内苍松挺拔,鱼池东西对列,恬静雅致,大有步移景迁之感。

前堂楼是七间两层楼阁,室内陈设布置仍保持着当年的原貌。中间设一铜制暖炉,为当时取暖的用具。东间的“多宝阁”内,摆设着凤冠、人参、珊瑚、灵芝、玉雕、牙雕等。

里套间为衍圣公孔令贻夫人陶氏的卧室,再里间是孔令贻两个女儿的卧室。

孔子第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14岁时写的“圣人之心如珠在渊,常人之心如瓢在水。”的条幅,原封不动地挂在壁上。

(十一)后堂楼

后堂楼是两层前出廊的七间楼房,东西两侧有两层前出廊的配楼各三间。后堂楼是衍圣公孔德成的住宅。

堂中陈列着孔德成结婚时的用品,以及当时友人赠送的字画和礼品。

东里间为当时的接待室,摆设着中西结合的家具,里套间是孔德成和夫人孙琪芳的卧室。东墙上的镜框内镶有孔德成夫妇及儿女的合照,后堂皇楼西边的两间是孔德成夫人奶妈的卧室。

院内的楼是当年府内做针线活的地方,西楼是招待内客亲属的住宅。

(十二)后花园

孔府花园在孔府内宅后院,又名铁山园。其实铁山园内并无铁山,只在花园西北隅有几块形似山峰的铁矿石。此石还有一段来历。

原来,孔府花园建于明弘治十六年,由当时的第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扩建而成,其间经过三次大修。建园之时,有人送来古鲁城内炼铁的铁渣石,类似陨石。

园主十分高兴,认为这是天降神石,象征孔府从此时来运转,兴旺发达。而且与孔庆镕的名字意义相合,于是把它们布置在园中,并命名为铁山园,自己也自号“铁山园主人”。

明代弘治年间的扩建,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重修扩建是由长沙李东阳监工设计。李东阳当时是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国史总裁,他为什么亲自设计?这还一个原因。

原来,李东阳的女儿嫁给了孔子第六十二代孙、衍圣公孔闻韶,做了一品公夫人。因此,为了女儿,李东阳才如此大卖力气,修建花园。在修建完孔府和孔庙后,李东阳曾四次作诗写赋,勒碑刻铭,记此盛举。

此次修建之后,到明代嘉靖年间,严嵩取代了李东阳的地位,也是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国史总裁,为当朝首相。此时,严嵩也看中了孔府,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孔子第六十四代孙、衍圣公孔尚贤为一品夫人。

和孔府接亲之后,权臣严嵩又帮助衍圣公扩建重修孔府和整修花园,从各地名山搬来奇石怪岩,从各地园林移植名花奇草,使得孔府花园更为可观。

孔府花园从李东阳、严嵩到后来的乾隆皇帝,曾前后三次大修,其间还有中修和小修,因此花园越修越大,占地已达十余亩。也因为有了这些权贵的支持,所以孔府后花园不仅宏大,而且美观、华贵、大方。

园林处在原孔府轴线的最北部,也用轴线布局,正是北方特点,其布局仿北京紫禁城御花园格局。按照古代礼制,普通花园是不允许有这种布局的,而孔府后花园的这布局,再一次彰显了孔府的地位。

花园中路也是轴线,非常明确,在轴线南端有植柏台,四周花砖砌矮墙,有三面台阶通上下,台中植柏树。

靠近古木有盆景铁石置于托台上,托台四面浮雕有双龙、双麒麟、双凤等,石边立一石匾,上题:孔府天下第一家。

下台前行,可见一景名曰“五柏抱槐”,此柏名五君子柏,一棵在根部就分成五干,最奇的是在五干中间抱有一棵槐树。这棵槐树穿柏身而生,实为奇观。

据说,这棵槐树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当时孔庆镕曾赋诗赞道:

五干同枝叶,凌凌可耐冬。

声疑喧虎豹,形欲化虬龙。

曲径荫遮暑,高槐翠减浓。

天然君子质,合傲岱岩松。

轴线的最北端是一幢民国建成的新花厅,北依孔府后墙。抱厦亭与后正厅相接,亭开敞无墙,厅青砖厚砌,这种组合既左右对称和四平八稳,又通透开敞,活泼可爱。抱厦亭前面两柱题联:

寻梅觅竹骚人来

赏兰观菊贤者至

花厅前面绕抱厦亭设观景台,台四周为青砖砌矮墙,与轴线之南的柏台一致,形成南北呼应。花厅为孔府主人平时赏花、赏月和会见重要客人的地方,有时也在此设宴。厅东西有花树、竹丛。

出厅西走,见一六角重檐亭,亭宝顶较小,宝珠立于细柱上,立面构图高挑,显得轻盈,有点受南方园林建筑的影响,但是其做法却是北方样式,屋面厚重,起翘很少。枋间板只作菱形图案,没有彩画,全涂朱红,柱间设单板坐凳,亭内设石桌,不设石几,显得过于朴素。亭西为花房。

中轴的新花厅之东为旧花厅,面阔三间,上覆龙瓦,梁枋皆彩画花卉,显得古雅而华丽。

依路南行,来到荷花池,池很小,只几平方米,但是池中荷花盛开,十分清雅。

过荷花池,来到鱼池,池中养鱼,架曲桥。桥面很狭窄,两面用木栏杆。但栏杆却很有特色,横栏竖杆,杆顶为莲花头雕刻,构图简洁。水池中立有多处湖石作为孤赏石。

桥北为扇亭,亭东南西三面用青砖砌栏杆,可当作槛,亭梁枋皆有彩画,内容多为梅、兰、菊、竹、麋鹿、山水等。

桥南为太湖石假山,桥三面用栏杆围护,不让人攀登,唯北面与桥接,让人有亲近之感。花园西部为牡丹园、芍药圃。

纵观孔府后花园全园,北方园林特征主要表现于明显的中轴线,建筑的梁架及彩画,水面等山水组合则有江南园林风格,植物特征北方色彩更浓,松、柏、槐等较多。虽然全园景点布置显得较为散乱,缺乏统一感,但作为一座后花园,其气魄是让人吃惊的。

此外,孔府里还有一些其它的古迹,这些古迹名胜许多都具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从这一处处古迹名胜中,人们能够看到孔府,作为“天下第一家”时的尊贵。

同类推荐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探索由来已久,那些地球上的自然奇迹和地球之外的星辰,都给了人类无限的探索空间。是谁提出了北斗七星呢?又是谁第一个提出一年365天呢?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准确的知识、精炼的文字,为你讲述天文经法知识,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沉醉于历史的海洋,享受丰盛的知识快餐。
  • 人杰的抒情志(中华千年文萃)

    人杰的抒情志(中华千年文萃)

    读史可以明智,读史亦可以知兴衰,最真实的是历史,而最模糊的也是历史,历史的魅力与精彩就在于此。“人杰”是历史中极具魅力的一群人物。顾名思义,“人杰”简单地说就是人中之杰,是芸芸众生中的杰出人物。既包括那些定国安邦、成就霸业的人杰,也包括那些心怀壮志的豪侠之士,而那些忧国忧民、满怀豪情的文人墨客,也可以称之为人杰。人杰应该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主要讲述的是地方县——蓟县的一些地区文化和历史。
热门推荐
  • 学习强人与头脑强人(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学习强人与头脑强人(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在这个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之外研修来自一流学府的成长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延伸,并将日趋融入主流教育。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科大、北外这几所京西毗邻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们,策划并执笔编撰了《北大清华学得到》这套青年素质教育读物。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参考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
  • 巫师之心

    巫师之心

    “我睁开眼睛的一瞬间,整个世界都变了!”
  • 寒门枭士

    寒门枭士

    繁华即将谢幕,寒门少年悄然崛起。横迈时空,谋天下之枭士。
  • 无敌剑域

    无敌剑域

    一人一剑一世界,仗义天涯,与这世道的不公斗争,战个酣畅淋漓,战个巅峰不败!
  • 两世缘牵

    两世缘牵

    前世,她瞎了眼,看上个渣,今生,爱上了外表禁欲,内心腹黑的他。
  • 苏神我可不可以娶你

    苏神我可不可以娶你

    苏神是个很冷的男人,他在娱乐圈是团宠,所有人都想让他笑,可是他不曾笑过...直到,一个叫苏曦的女人出现在娱乐圈,他笑了。粉丝们:“虽然我们羡慕嫉妒恨,但是,以前不笑的苏神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人。”记者们:“苏曦是谁?居然有这样的本领。”然后记者们查了苏曦的身世。我...我的天哪!大佬苏曦,一个重生的女子,她呢,是苏神的黑粉,她不喜欢苏神,因为,严厉的脸就像她以前的父亲。苏神,他的名字叫陌笙,他找了她很多年,是多久呢,他忘了。还好,他(她)们相遇了,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 52位世界著名将帅生活写真

    52位世界著名将帅生活写真

    《52位世界著名将帅生活写真》选择了二战前后的52位外国将帅,对其爱情、婚姻、家庭、爱好及退休生活进行了客观、真实的记叙,其中有许多令人称奇、感动、捧腹、回味,也有一些令人叹息、同情、生厌、可笑,读来感到回味无穷。将帅是军队的骨干和核心,是构成军事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军事历史,就要了解将帅及其个人生活。因为,将帅的个人生活可能成为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其个人生活状况往往还可能决定将帅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
  • 因明入正理论疏

    因明入正理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季随笔

    四季随笔

    本书是吉辛的散文代表作。其中叙述的隐士赖克罗夫特醉心于书籍、自然景色与回忆过去的生活。其实是吉辛通过赖克罗夫特的自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因而本书是一部最富自传色彩的小品文集。吉辛自己穷困的一生,他对文学名著的爱好与追求,对于大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在书中均有充分的反映。本书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文笔优美,行文流畅,是英国文学中小品文的珍品之一。
  • 穿越无限作死系统

    穿越无限作死系统

    一个让人不断作死,却是又死不了的系统。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徘徊于生死之间,看丁一的牛逼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