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8500000034

第34章 苏轼卷(16)

问养生

余问养生于吴子(1),得二言焉:曰和,曰安。何为和?曰:子不见天地之为寒暑乎,寒暑之极,至于折胶流金(2),而物不以为病(3),其变者微也。寒暑之变,昼与日俱逝,夜与月并驰,俯仰(4)之间,屡变而人不知者,微之至,和之极也。使此二极者(5),相寻而狎至,则人之死久矣。何谓安?曰:吾尝自牢山浮海达于淮(6),遇大风焉,舟中之人,如附于桔槔(7),而与之上下,如蹈车轮而行,反逆眩乱不可止(8),而吾饮食起居如他日。吾非有异术也(9),惟莫与之争,而听其所为。故凡病我者,举非物也。食中有蛆,见者莫不呕也。其不知而食者,未尝呕也。请察其所从生(10)。论八珍者必咽,言粪秽者必唾。二者未尝与我接也(11),唾与咽何从生哉?果生于物乎?果生于我乎?知其生于我也,则虽与之接而变,安之至也。安则物之感我者轻(12),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13)。吴子,古之静者也,其观于物也,审矣(14)。是以私识其言(15),而时省观焉(16)。

【注释】

(1)养生:保护身体。

(2)寒暑之极,至于折胶流金:寒、暑的极点,可以使粘胶折断,使黄金流淌。

(3)病:害,损害。

(4)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时间短暂。

(5)二极:指前文的寒暑之极。

(6)浮海:乘船航海。

(7)桔槔:井上汲水的工具。

(8)反逆眩乱:翻转回旋,眩晕迷乱。反:翻转、颠倒。逆:回旋、颠倒。

(9)异术:特异的法术。

(10)请察其所从生:请观察这些事从哪里产生。

(11)接:接触。

(12)轻:轻微。

(13)生理:养生之理。

(14)审:详知。

(15)私识:个人认识、个人了解。

(16)省观:反省自观。

无沮善

昔者先王之为天下,必使天下欣欣然常有无穷之心,力行不倦,而无自弃之意。夫惟自弃之人,则其为恶也,甚毒而不可解。是以圣人畏之,设为高位重禄以待能者。使天下皆得踊跃自奋,扳援(1)而来。惟其才之不逮,力之不足,是以终不能至于其间,而非圣人塞其门、绝其途也。夫然,故一介之贱吏,闾阎之匹夫,莫不奔走于善,至于老死而不知休息,此圣人以术驱之也。

天下苟有甚恶而不可忍也,圣人既已绝之,则屏之远方,终身不齿。此非独不仁也,以为既已绝之,彼将一旦肆其愤毒,以残害吾民。是故绝之则不用,用之则不绝。既已绝之,又复用之,则是驱之于不善,而又假之以其具也。无所望而为善,无所爱惜而不为恶者,天下一人而已矣。以无所望之人,则责其为善,以无所爱惜之人,而求其不为恶,又付之以人民,则天下知其不可也。世之贤者,何常之有。或出于贾竖贱人,甚者至于盗贼,往往而是。而儒生贵族,世之所望为君子者,或至于放肆不轨,小民之不若。圣人知其然,是故不逆定于其始进之时,而徐观其所试之效,使天下无必得之由,亦无必不可得之道。天下知其不可以必得也,然后勉强(2)于功名而不敢侥幸。知其不至于必不可得而可勉也,然后有以自慰其心,久而不懈。嗟夫,圣人之所以鼓舞天下,天下之人日化而不自知者,此其为术欤?

后之为政者则不然。与人以必得,而绝人以必不可得。此其意以为进贤而退不肖。然天下之弊,莫甚于此。今夫制策之及等,进士之高第,皆以一日之间,而决取终身之富贵。此虽一时之文辞,而未知其临事之能否,则其用之不已太遽乎(3)!

天下有用人而绝之者三。州县之吏,苟非有大过而不可复用,则其他犯法,皆可使竭力为善以自赎。而今世之法,一陷于罪戾,则终身不迁,使之不自聊赖而疾视其民,肆意妄行而无所顾惜。此其初未必小人也,不幸而陷于其中,途穷而无所入,则遂以自弃。府史贱吏,为国者知其不可阙也,是故岁久则补以外官(4)。以其所从来之卑也,而限其所至,则其中虽有出群之才,终亦不得齿(5)于士大夫之列。夫人出身而仕者,将以求贵也,贵不可得而至矣,则将以遂弃,则宜有以少假之也。入赀而仕者,皆得补郡县之吏,彼知其终不得迁,亦将逞其一时之欲,无所不至。夫此,诚不可以迁也,则是用之之过而已。臣故曰:绝之则不用,用之则不绝。此三者之谓也。

【注释】

(1)扳援:相互援引。

(2)勉强:勉励自强。

(3)太遽乎:太快了吗。

(4)外官:地方官,与京官相对。

(5)齿:并列,排列。

药诵

嵇中散作《幽愤》诗(1),知不免矣(2)。而卒章乃曰(3):“采薇山阿(4),散发岩岫(5),永啸长吟,颐性养寿”者,悼此志之不遂也。司马景王既杀中散而悔,使悔于未杀之前,中散得免于死者。吾知其扫迹灭景于人间(6),如脱兔之投林也(7)。采薇散发,岂其所难哉。

孙真人著《大风恶疾论》曰:“《神仙传》有数十人,皆因恶疾而得仙道。何者?割弃尘累(8),怀颍阳之风(9),所以因祸而取福也。”

吾始得罪迁岭表(10),不自意全。既逾年无后命(11),知不死矣。然旧苦痔,至是大作,呻呼几百日。地无医药,有亦不效。道士教吾去滋味(12),绝薰血(13),以清净胜之。痔有虫馆于吾后,滋味薰血,既以自养,亦以养虫。自今日以往,旦夕食淡面四两。犹复念食,则以胡麻、伏苓齧足之(14)。饮食之外,不啖一物(15)。主人枯槁(16),则客自弃去(17)。尚恐习性易流,故取中散真人之言,对病为药,使人诵之日三(18)。曰:“东坡居士,汝忘逾年之忧、百日之苦乎?使汝不幸而有中散之祸,伯牛之疾,虽欲采薇散发,岂可得哉。今食麻、麦、伏苓多矣。”居士则歌以答之曰:“事无事之事(19),百事治兮;味无味之味,五味备兮;伏苓、麻、麦,有时而匮兮(20);有则食,无则已者,与我无既兮。呜呼噫嘻,馆客不终,以是为愧兮(21)。”

【注释】

(1)嵇中散:嵇康,字叔夜。曾任中散大夫。

(2)不免:不能免死。

(3)卒章:最后一章。

(4)采薇山阿:在山的弯曲处采摘薇菜。

(5)岩岫:岩洞,岩穴。岫:山洞。

(6)扫迹灭景于人间:在人间扫掉痕迹,消除景象。比喻隐居。景同影。

(7)脱兔:逃跑的兔子。比喻行动非常迅疾。

(8)割弃尘累:割除抛弃世俗的想法。尘:尘世,世俗。

(9)颍阳之风:巢父、许由那样的风范。

(10)岭表:即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古人认为此五岭是南北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所以被贬至岭外,往往就有性命之虞了。

(11)逾年无后命:过了一年而没有后来的命令。后命:后来的命令。

(12)去滋味:离开美味。滋味:美味。

(13)绝薰血:薰血,荤腥之物。绝,断绝。绝薰血,即不吃荤腥之物。

(14)齧:米、麦等炒熟后磨粉制成的干粮。

(15)啖:吃。

(16)枯槁:干竭、枯萎。

(17)客:指病虫。

(18)日三:一日三次。

(19)事无事之事:做无事可作的事。事:做事情,干事。

(20)匮:缺乏。

(21)以是为愧兮:因为这事感到惭愧。

策断

二虏(1)为中国患,至深远也。天下谋臣猛将,豪杰之士,欲有所逞于西北者,久矣。闻之兵法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向者,臣愚以为西北虽有可胜之形,而中国未有不可胜之备,故窃尝以为可特设一官,使独任其责,而执政之臣,得以专治内事。苟天下之弊,莫不尽去,纪纲修明,食足而兵强,百姓乐业,知爱其君,卓然有不可胜之备,如此,则臣因得备论而极言之。

夫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天下将亡,其发必有门。圣人者,唯知其门而塞之。古之亡天下者四,而天子无道不与焉。盖有以诸侯强逼而至于亡者,周、唐是也。有以匹夫横行而至于亡者,秦是也。有以大臣执权而至于亡者,汉、魏是也。有以蛮夷内侵而至于亡者,二晋是也。司马氏、石氏使此七代之君,皆能逆知其所由亡之门而塞之,则至于今可以不废。惟其讳亡而不为之备,或备之而不得其门,故祸发而不救。夫天子之势,蟠于天下而结于民心者甚厚,故其亡也,必有大隙焉,而日溃之。其窥之甚难,其取之甚密,旷日持久,然后可得而间(2),盖非有一日卒然不救之患也。是故圣人必于其全安甚盛之时,而塞其所由亡之门。

盖臣以为当今之患,外之可畏者,西戎、北狄,而内之可畏者,天子之民也。西戎、北狄,不足以为中国之大忧,而其动也,有以召内之祸。内之民实执其存亡之权,而不能独起,其发也必将待外之变。先之以戎狄,而继之以吾民,臣之所谓可畏者,在此而已。

昔者敌国之患,起于多求而不供。供者有倦而求者无厌,以有倦待无厌,而能久安于无事,天下未尝有也。故夫二虏之患,特有远近耳,而要以必至于战。敢问今之所以战者何也?其无乃出于仓卒而备于一时乎!且夫兵不素定,而出于一时,当其危疑扰攘之间,而吾不能自必,则权在敌国。权在敌国,则吾欲战不能,欲休不可。进不能战,而退不能休,则其计将出于求和。求和而自我,则其所以为媾者(3)必重。军旅之后,而继之以重媾,则国用不足。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天下一动,变生无方,国之大忧,将必在此。

盖尝闻之,用兵有权,权之所在,其国乃胜。是故国无小大,兵无强弱,有小国弱兵而见畏于天下者,权在焉耳。千钧之牛,制于三尺之童,弭耳而下之(4),曾不如狙猿之奋掷于山林,此其故何也?权在人也。我欲则战,不欲则守。战则天下莫能支,守则天下莫能窥。昔者秦尝用此矣。开关出兵以攻诸侯,则诸侯莫不愿割地而求和。诸侯割地而求和于秦,秦人未尝急于割地之利,若不得已而后应。故诸侯常欲和而秦常欲战。如此,则权固在秦矣。且秦非能强于天下之诸侯,秦惟能自必(5),而诸侯不能。是以天下百变,而卒归于秦。诸侯之利,固在从也。朝闻陈轸(6)之说而合为纵,暮闻张仪之计而散为横,秦则不然。横人之欲为横,从人之欲为纵,皆使其自择而审处之。诸侯相顾,而终莫能自必,则权之在秦,不亦宜乎?

向者宝元、庆历之间,河西之役,可以见矣。其始也,不得已而后战。其终也,逆探其意而与之和,又从而厚馈之,惟恐其一日复战也。如此,则贼常欲战而我常欲和。贼非能常战也,特持其欲战之形,以乘吾欲和之势,屡用而屡得志,是以中国之大,而权不在焉。欲天下之安,则莫若使权在中国。欲权之在中国,则莫若先发而后罢。示之以不惮,形之以好战,而后天下之权,有所归矣。

今夫庸人之论,则曰勿为祸始。古之英雄之君,岂其乐祸而好杀。唐太宗既平天下,而又岁岁出师,以从事于夷狄,盖晚而不倦,暴露于千里之外,亲击高丽者再焉。凡此者,皆所以争先而处强也。当时群臣不能深明其意,以为敌国无衅而我则发之。夫为国者,使人备己,则权在我,而使己备人,则权在人。当太宗之时,四夷狼顾(7)以备中国,故中国之权重。苟不先之,则彼或以执其权矣,而我又鳃鳃焉(8)恶战而乐罢,使敌国知吾之所忌,而以是取必于吾。如此,则虽有天下,吾安得而为之。唐之衰也,惟其厌兵而畏战,一有败衄,则兢兢焉缩首而去之,是故奸臣执其权以要(9)天子。及至宪宗,奋而不顾,虽小挫而不为之沮。当此之时,天下之权,在于朝廷。伐之则足以为威,舍之则足以为恩。臣故曰:先发而后罢,则权在我矣。

【注释】

(1)二虏:指契丹和西夏。

(2)间:空隙,间隙。

(3)为媾者:作为讲和的条件。

(4)弭耳而下之:驯服它(之后)。弭耳,驯服。

(5)自必:由自己掌管主动权。

(6)陈轸:战国时人,主张“合纵”之说。

(7)狼顾:像狼行走时频频回望。比喻常有警惧之心。

(8)鳃鳃焉:恐惧的样子。

(9)要:要挟。

医者以意用药

欧阳文忠公尝言(1):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2),为舵工手汗所渍处(3),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4),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引《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5),服之。”

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6),多此比(7)。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8)。”

予因谓公:“以笔墨烧灰饮学者(9),当治昏惰耶(10)?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馂余(11),可以已佞(12);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13);嗅西子之珥(14),可以疗恶疾矣。”公遂大笑(15)。

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16),舟行入颍州界(17),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偶记一时笑谈之语,聊复志之(18)。

【注释】

(1)欧阳文忠: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谥文忠。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舵牙:舵的把手处。

(3)渍:沾染。

(4)杂:掺和。丹砂:朱砂,中医用为安神药。茯神:茯苓,也用为安神药。流:类别。

(5)麻黄:一种中草药名,根能止汗。故:旧。

(6)以意用药:主观臆断,胡乱下药,无科学根据。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作

    哥伦比亚现代文学精品,巴西现代文学精品,墨西哥现代文学精品,拿大现代文学精品,美国现代文学精品等美洲地区国家现代文化大作。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梦醒记

    梦醒记

    这是一本用梦境编织而成的成人寓言集。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文字,带领你进入她多姿多彩的梦境。读完全书你会发现自己开始变得满心欢喜,思维更加澄澈,心态更加祥和,这是文字的魅力,更是思想的力量。就像有一道光,驱赶走了所有的黑暗和心头那些挥之不去和不可言说的压抑与委屈。
  • 十年踪迹十年心

    十年踪迹十年心

    都说读好书要净手焚香。于我,读陈浪的诗集是可以有“弦语相思”“落花流光”的雅乐相伴的。
  • 萧红散文集

    萧红散文集

    本书汇集了萧红的多部散文,精选了作者的著作:小黑狗、中秋节、烦扰的一日、夏夜、蹲在洋车上、镀金的学说、饿、祖父死了的时候、初冬、同命运的小鱼、索非亚的愁苦、春意挂上了树梢、册子、剧团、欧罗巴旅馆、孤独的生活等。
  • 反抗者

    反抗者

    《反抗者》是法国荒诞存在哲学的文学大师加缪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旁征博引的散文中,加缪秉承坦率、正直的态度,重新审视了人类历史长河中闪现的反抗精神:历史层面的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思想家层面有萨德侯爵、圣茹斯特、尼采、马克思;思潮流派从虚无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从无政府主义到自由主义。加缪在《反抗者》中流露出的批判精神最终奠定了本书的经典地位。
热门推荐
  • 卡塞尔里的混血君王

    卡塞尔里的混血君王

    穿越龙族的少年,是否能够改写即将发生的悲剧?因为一些原因改了个名族保险一下,原名龙族之混血君王
  • 生存法则

    生存法则

    我叫吉尔。我身处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地方,要去的目的地更是让你难以想象。如果你认为我是因为喜欢才会到这般境地,那你一定是个疯子。其实疯的是我。你——或者你们——是永不可能读到这些文字的,可我手边有纸、有铅笔,还有时间,用不完的时间。因此我会把所发生的一切都记下来,并尽量做到如实而详尽。一句话——为什么不呢?一天早上,我早早出去觅食。单身女性凌晨时外出才最安全。这个时段,拉帮结派的毛头小子已然睡下,因相互打架而倦极入眠。城里的垃圾车还没来,虽然这意味着前一天的垃圾已经被层层挑拣,但也意味着难民营中的大多数人不会此时出来搜寻。
  •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本书是对伟人写作艺术的分析和鉴赏,《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概述了毛泽东一生的写作实践;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从立意、结构、语言、修辞、逻辑、思维等六个方面分析毛泽东的写作艺术,并结合现代写作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八章撷取了毛泽东的精彩篇章,进行了全文赏析。《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对毛泽东的写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战略分析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洪荒之度厄圣人

    洪荒之度厄圣人

    一个现代人到了洪荒世界,轻松愉悦,神通热血的成为一位圣人。杜娥(男)得到《神通集》,融入到度厄神光中,成了西昆仑散修度厄真人。QQ群:1067927330
  • 中外民俗

    中外民俗

    本书包含中国民俗与外国民俗两部分。中国民俗主要介绍了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节目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宗教信仰民俗等;外国民俗主要介绍了国外信仰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部分国家的民俗。
  •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这本《成长心声》,是由一篇篇短小的文章组成的,里面包含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讲述了各自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受到的,是一本阅读性很强的书籍。
  • 女画家

    女画家

    一个不知道喜欢什么,但十分确定不喜欢什么的迷茫女人,在经过生活的戏谑后,悲伤的重新站起来决斗,最后终于熬过了以为过不去的坎,由一路的“负数”从“零”开始变成了“正数”。
  • 至尊魔女VS传说中的三王子

    至尊魔女VS传说中的三王子

    她到底是为了救醒沉睡在优美姬学姐身上的姐姐,下来拯救三个不懂爱只懂恨的空心人的天使,还是喜欢恶整、强吻帅哥哥的超级可怕却又比谁都可爱的魔女?答案当然很不幸的只有后者!!因为谁叫她是个喜欢刺激——飑车超过准赛车手的女生呢!
  • 千年狐录

    千年狐录

    这一生,我们注定被某些人,某些事,一直牵绊着,一开始总以为可以忘记。到最后,猛然涌起在心头,终是心中的结,解不开,断不了。斛姝的这一世,经历了三次生离死别。她最信任的,一心要她的妖丹。而最爱的,因她而死。众人这一世的恩恩怨怨,早在千年前就已经注定。
  • 诡变:美人尸花

    诡变:美人尸花

    商场女经理苏颜自从用了一种叫“秘制回颜霜”的化妆品之后,白天美若天仙,但每到夜间十二点以后,整个面部就会变得满脸皱纹,像一张老妪的脸。而“秘制回颜霜”是一个神秘的人送给苏颜的,每次在她商场进化妆品的时候,混在那些货物里。当苏颜和男朋友纪伦去查“秘制回颜霜”的来历。竟然看到,母亲的住处放着一具具处女的尸体。尸体的嘴巴、眼睛里开出一朵朵娇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