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71800000014

第14章 哈罗德与提示(1)

清晨,天空是单纯的蓝色,飘着几缕白云,未沉的月亮在树影后徘徊。哈罗德庆幸自己又回到了路上。他很早就离开了埃克赛特,离开前他买了一本二手的《野生植物百科辞典》和一本《大不列颠旅游指南》。他将这两本书和给奎妮的礼物放在塑料袋里,带上水和饼干,还有一管药剂师推荐的凡士林药膏,用来涂脚。“我也可以给你开一个专业的药用乳膏,但是既费时间又费钱。”那店员是这样说的。他还提醒哈罗德接下来天气会变坏。

在城里时,哈罗德的思维仿佛停滞了。现在回到野外,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地走下去,他脑海里一张张画面终于又回来了。在路上,他解放了自己过去二十年来努力回避的记忆,任由这些回忆在他脑子里絮絮说着话,鲜活而跳跃,充满了能量。他不再需要用英里丈量自己走过的路程。他用的是回忆。

一段路接着一段路。他看到莫琳在福斯桥路的花园里种四季豆,穿着他的旧衬衫,头发绑在脑后,迎着风,脸上满是尘土。他看到一只被打破的鸟蛋,想起戴维出生时也是如此脆弱,他心里充满了温柔。寂静中听到一只乌鸦空洞的哭喊,他忽然好像回到自己少年时的床上,听着同样的哭声,被寂寞吞噬。

“你要去哪儿?”他问母亲。她提起行李箱,长长的丝巾在脖子上绕一圈,垂到背后,像长长的头发一样。

“不去哪儿。”她这样说着,却伸手推开前门。

“我也想去。”在他身上已经能看出父亲的影子,幸好他的身高只到母亲的肩膀。他伸手抓住丝巾,只抓住流苏那一段,这样母亲也许就不会留意到。指尖触过丝绸,质感如此顺滑。“我可以去吗?”

“别闹了,你会好好的。你已经是个男人了。”

“你想听我讲笑话吗?”

“现在不想。哈罗德。”她把丝巾从他手中抽出。

“你弄得我很难堪,”她擦擦眼,“我的妆花了吗?”

“你很漂亮呀。”

“祝我好运吧。”她深吸一口气,仿佛就要一头扎进水里,她终于迈步走了。

每个细节都那样清晰,比脚下的土地还要真实。他能闻到她身上的麝香香水,看到她皮肤上的白色粉底。即使她已不在,他也知道她的脸亲起来一定是棉花糖味的。

“我猜你也许想试试新口味。”有一次奎妮·轩尼斯这样说道。她撬开小小的锡罐,露出里面一块块裹着糖衣的白色糖果。他当时摇摇头继续开车。这以后她再没带过棉花糖出来。

阳光渗过厚厚的枝叶,新发的叶子在风中起伏,乍一看去像极了银箔。到了布兰福斯贝克,屋顶都变成了茅草,外墙也不再是打火石的颜色,而是转为暖暖的红色调。树枝被沉沉的绣线菊压低,飞燕草的新芽破土而出。哈罗德对着手中的辞典,认出了老人须、铁角荷叶蕨、朝颜剪秋罗、罗伯特氏老鹳草、白星海芋,还发现从前叫他惊艳的星形小花原来叫栎木银莲。乘着兴致,他捧着辞典又走了两英里半,一直到索华顿。并没有像药剂师说的下起雨来,哈罗德觉得十分庆幸。

眼前土地开阔,向远处的山岭延展。哈罗德途经两位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女士,一个脚踩踏板车头戴花哨棒球帽的小男孩,三个遛狗的男人,一个徒步旅行者。他和一个想成为诗人的社工聊了一晚上,那人提议给哈罗德的柠檬水里加些啤酒,哈罗德拒绝了。酒精给他的过去带来了许多不快,他解释道,还影响了他身边的人,所以他已多年没喝酒。他还提到奎妮,提到她喜欢把歌倒过来唱,喜欢出谜语,喜欢甜食。她的最爱是梨形糖果,柠檬果子露,还有甘草糖。有时她整条舌头都会吃成红色或紫色,但他从来不喜欢指出来。“我会给她递一杯水,希望这样可以解决问题。”

“你真是个圣人。”哈罗德讲完自己的行走计划后,那人这样评论。

哈罗德嘎吱嘎吱地嚼着一块炸猪皮,不停地说自己不是什么圣人:“我老婆也会这么说的。”

“你该看看我每天要对付的那些人。”社工说,“简直让你想放弃算了。你真的相信奎妮·轩尼斯在等你?”

“没错。”哈罗德说。

“而且你坚信你真的可以靠一双帆船鞋走到贝里克?”

“没错。”他重复。

“你害怕过吗?在你一个人的时候?”

“刚开始会,但现在已经习惯了。我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社工耸耸肩问:“其他人呢?像我每天都要对付的那些人,你遇到这种人又怎么办?”

哈罗德回想自己在旅途中见过的人。他们的故事都让他惊讶和感动,没有一个例外。这个世界已经多了许多他在乎的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过路人,站在人群里一点也不出彩。我也不会麻烦任何人。当我告诉他们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也都能明白。他们回顾着自己的过去,也希望我能到达目的地。他们和我一样,都希望奎妮能活下来。”

社工专心致志地听着。哈罗德不禁觉得有点热,松了松领带。

那个晚上他第一次做了梦。画面还没定格他就起来了,但血液从关节喷射而出的一幕依然留在脑海里,如果没有及时醒过来的话,肯定会梦见更糟的事情。他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想起母亲离开那天,父亲盯着前门,仿佛要用意念将门“砰”一声打开,看到站在门后的母亲。他搬了一张椅子坐在那里,还抱着两瓶酒,好像就这样坐了好几个小时。

“她会回来的。”他说。哈罗德躺在床上,用尽全身力量倾听,小小的身体绷得紧紧的,感觉自己已经不再是人,成了“寂静”的一部分。第二天早上,小小的屋子里满地都是母亲的衣服,像极了一个个空荡荡的母亲。其中一条甚至落到了那片小得可怜,被称之为“前院”的草坪上。

“发生什么事了?”隔壁屋的女士问道。

哈罗德将衣服一件件捡起来,团成一个球。上面充满了母亲的气味,她不会就这样一去不回的。小小的哈罗德要将指甲掐进手臂才能忍住不叫出声来。待他将这些画面回想一遍,晚空的漆黑终于淡了。哈罗德心情冷静了下来,躺回床上。

几个小时之后,他还不太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自己几乎连动都动不了了。水泡还勉强可以忍受,只要贴上几片厚厚的膏药。但右腿每次一受力,脚踝就升起一阵剧痛,直刺到小腿肚子那里。他完成了平时做的事情:洗澡、吃早饭、收拾塑料袋、付钱,但只要有重量放在右脚上,他就痛得倒吸一口凉气。天空是冷冷的钴蓝色,太阳还未升起,雾气还微微闪着白光。哈罗德顺着西尔维街走向A396国道,一路走下来,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他每隔二十分钟就要停一下,拉下袜子,捏捏小腿上的肌肉。幸好还看不出什么劳损的痕迹。

他试着去想奎妮和戴维,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但没有成功,那些画面往往还没成形就分崩离析了。他想起儿子对他说“我打赌你没法说出非洲大陆所有国家的名字”,然而每当他试着想出一个国名来,小腿就立刻一阵刺痛,脑子就空白一片了。半英里走下来,哈罗德感觉自己的胫骨好像被锯掉了,再也承不住一点重量。他只好由左腿一步一拖,右脚只敢点一点地。还没到中午,天空中已经堆满了云。无论怎么看,横跨英格兰都像爬一座险峰那么难,连脚下的平地都好像陡峭了起来。

他无法摆脱父亲瘫在厨房椅子上等母亲回来的画面。那画面其实一直都在,但哈罗德感觉这好像是自己第一次认真去看。父亲的裤子里或许是一片狼藉,最好还是别用鼻子呼吸。

“走开。”他说。但他的眼神一下就从哈罗德身上移到了墙上,很难确定到底是哈罗德还是那面墙碍着了他的眼。

邻居们听到发生了什么事之后都来安慰父亲。琼一直都是个很自我的人,他们说。其实这是件好事,至少你还年轻,还能从头开始。屋子里突然多了不少从前没有过的女性气息:窗子打开了、橱柜清理了、床铺晾过了。炖菜、馅饼、肉冻、果酱、牛油布丁、水果蛋糕包在棕色的锡纸里面一包包送过来。家里从未有过这么多食物,何时开饭并不是他母亲会关心的事情。黑白照片丢进了袋子里,红色唇膏和她那瓶香水一起,从浴室消失了。有时他会看见她转过街角或穿过马路,有一次还看见她来接他放学,冲过去之后才发现不过是一位陌生的阿姨,戴着妈妈的帽子,穿着妈妈的衣服。琼一直很喜欢明快的颜色。他的十三岁生日眼看着来了,又过了,她依然一点音信也没有。六个月后,浴室的柜子里再也找不到她的气味了。父亲开始填补她离开后留下的空缺。

“叫梅阿姨。”他说。他已经脱下了睡衣,换上一套宽宽大大的西装,甚至开始剃胡子。

同类推荐
  • 辽西风景

    辽西风景

    照相师傅来了,在给小柱照完了满月照后说,给你们一家三口也照个吧。王艳芬把李宝财推到了屋外,李宝财用手小心翼翼地遮着小柱的脸,他怕上午的阳光照坏了小柱的眼睛。王艳芬挖来一瓢粮食撒在了李宝财的轮椅前后,一些鸡鸭就叫着跑过来了,她还把猫放在了窗台上给它扔了块肉,把狗抱到了李宝财的腿下给它扔了根骨头,这之后她就坐到了李宝财的身边,她左手搂着李宝财,右手抱着小柱对照相师傅说,给我们照吧。照相师傅从镜框里看到了这帧如此美好的人间烟火,就开始啪啪啪地连着摁起快门来了。
  • 星空下跳舞的女人

    星空下跳舞的女人

    《星空下跳舞的女人/当代中国实力派女作家书系》由滕肖澜著,系当代中国实力派女作家书系中的一本,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梁鸿鹰主编。《星空下跳舞的女人/当代中国实力派女作家书系》选录了当代知名女家滕肖澜在国内著名文学期刊上发表过的中篇小说5篇,其中包括全国获奖的小说。滕肖澜小说的成功之处是真正的写实,不是用“生活”去填充已被预设了的俗套化想象。她善于平视现实,以平常心和平等的视角去看待现实中的人和事。她写小市民,但又毫无小市民气,小说里自有一番超凡脱俗的情致。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6)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6)短篇小说

    本系列图书精选“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分类集结成书。本书为第6册,收录第一届大赛3部小说作品,侧重乡土文学题材。包括讲述李时珍的传说“北斗以南第一人”,记录乡土中国平民化游子吟的“老亲戚”,以少年视角乡土印象讲述儿时美好的“心想事成”。
  • 时光不再至此地

    时光不再至此地

    《时光不再至此地》以寻找儿时伙伴王林为主线,勾勒处一个乡村少年的成长历程,文中描述了清新无忧的童年,日渐懂事的少年,以及初涉社会的青年,让我们从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跟随刘海洋一起经历蜕变成长。在这文字的前半篇章,作者以惯有的流畅笔风描述了刘海洋的童年时光。在主人公刘海洋日渐成长读大学步入社会的过程中,作者的叙述风格又显成熟老练,情节发展顺利成章却又出其不意,让人读罢觉得过瘾又回味无穷。作品中,那两个少年的影子跃然纸上,挂着鼻涕牛牛的刘海洋,总是跟在刘海洋身后的王林,以及二人之间看似清淡的少年友谊。
  • 失魂引(古龙文集)

    失魂引(古龙文集)

    年轻气盛的富家公子管宁与书童在游山其间,发现四明山庄上的一场血案,大批武林人士身亡,书童还被神秘老人所杀。深受打击的管宁决心查出血案的凶手,却遇上失去记忆的武林高手白衣人,并与名门少女凌影互生情愫,还意外获得了武功秘籍“如意青钱”。练成武功的管宁开始闯荡江湖,寻找杀人凶手,一路遇到无数奇人异事,险象环生,最终却发现凶手居然是……
热门推荐
  • 星际狂人

    星际狂人

    贵族和平民间的矛盾在第一宪法的压制下维持着巧妙的平衡,直到一位少年的身体改造之后,这种平衡被悄然的破坏,最终化成了一颗黑洞弹猛地爆开。“宇宙是有限的,而我征服的心是无限的!”——来自狂人秦洛。
  • 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修订版)

    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修订版)

    在新农村建设、乡村城镇化过程之中,“社区营造”之理念也随之回流中国。在文化保护的问题上,强调空间、呼吁居民享有知情权甚或参与权的社区(community)保护观念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正如人文区位学(Human Ecology)强调的那样,空间、人口和文化是一个社区的三个基本要素。
  • 星辰繁华

    星辰繁华

    (是个坑不要看)她是家族里的小公主,偏偏要在娱乐圈闯出一片天。他因多年前的惊鸿一瞥,十多年的青梅竹马,铸就了如今的深情无悔。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1v1绝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
  • 巨釜之憾

    巨釜之憾

    科尔沁草原的风,总是带着一股奶茶的味儿。巴图王爷在喝奶茶的时候,总要念记一个没族兄弟,他叫永安。郭永安是个商人,他总是在六七月份的时候,用一匹熟悉通往巴图王爷府的红马,驮着两袋茶砖,悠闲地走来。他还能昭一支蒙古歌曲:好马在草原上不回头,好汉在野狼出没的地方不会发抖……郭永安把巴图也视作兄弟。郭永安骑的那匹马是巴图送给他的,郭永安得寸进尺地说过:“巴图大哥,如果把你的妹妹嫁给我,我每年步行给你送茶都行。”
  • 斗破之萧1

    斗破之萧1

    一个名叫萧斌的杀手在立完最后一票的flag后,任务中被隐藏很深的队友背叛,拼尽全力与之同归于尽后,来到《斗破苍穹》世界里,成为了仅次于萧玄的一个天才表哥“萧兵”,剧情不对啊,这是一个没有出过场的……一个坚持自己火系大魔法生涯杀手收徒的过程本书注娱乐,喜不喜欢,无所谓,存在问题:代入感不强,节奏慢
  • 盗墓之王(五)

    盗墓之王(五)

    我从南窗口里看到巨人已经第二次张弓搭箭,守株待兔一样瞄准了这扇窗子,只要我们一跃出去,就会变成被“一箭双雕”贯穿在一起的两只大雁;战术小刀的寒光闪现在对方的喉结上,像是划开了一个鼓胀的盛满血浆的塑胶袋子一样,蓬然爆裂,血花四溅;第一支箭射中了藤迦的后心,势不可挡地穿胸而过,雪亮的箭镞刚刚抵在我的左肋上,只要再贯入十厘米,我也将性命难保。
  • 火浴江山

    火浴江山

    冰与火,祭奠了谁的江山;血与泪,铭刻了谁的墓碑。天下乱,群雄起,腐朽帝国分崩离析,新的世界应运而生。我信奉义和,我将火浴江山,怒誓涅槃。
  • 杀手女王重生废材小姐

    杀手女王重生废材小姐

    他尊贵霸气冷酷无情,当他遇到她,护她宠她爱她,寸寸夺心,一个转身两行血泪断了她的情,为寻她踏遍天下。再见她,一袭白发残破容颜灼了他的心。悔!悔!!悔!!!
  • 随徒

    随徒

    前娱乐龙头肖山影视公司新换少东家,仍是肖家的人,仍是肖家的势,而改名换姓成为了新一代娱乐圈领衔的啸涛娱乐公司,却以前所未有的声势空降大众眼前!乖张狂妄却不失深情的CEO:肖迁,淡漠如水却全技能MAX的特助:林且年,当红影帝:乔疏,男子偶像团“Trident”……原本只专注培养男性艺人的啸涛公司在某一天居然公开宣布准备建立女子全能艺人团“Fusil”——那么,第一天便登门拜访的这几位姑娘,又会与这个新生的公司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 迷失哈瓦那

    迷失哈瓦那

    古巴革命前夜,18岁的任性姑娘弗朗西·帕切利从哈瓦那残忍的黑手党老爸身边逃到了卡斯特罗旗下的革命军爱人的怀抱。她的父亲迫切想把她送到安全的美国。为了找到她,他搜遍整个小岛,不惜严刑拷打并且威胁别人。这部迷人的长篇小说第一部分涵盖了同一个家族的四代人。几十年之后,这家人被一笔没有明确透露金额的财富吸引回到古巴。但追寻这笔财富带来的不止机会还有很多危险,最终,弗朗西的家族必须面对他们的选择带来的致命后果。从哈瓦那动乱的街道到芝加哥的大街,《迷失哈瓦那》揭示了追寻权利而不追寻爱的真实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