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1600000007

第7章 城镇化问题与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6)

(一)城镇化存在“虚高”成分

1.我国城镇化质量还不高,二元结构仍然存在

我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业大国,进入到以城市社会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等都还没有完善,大量的人口拥向这些中心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然而,有关专家也提出,“52.57%”只是基于城镇常住人口的统计,在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户籍城镇化率是27.7%。这说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已大大落后于城镇化速度。这也预示着未来城镇化道路将面临更多挑战。即使是这样的城镇化水平,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仍然存在很大的“虚高”成分。

城镇人口历史性地超越了农村人口,中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城镇化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必须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之路。

2.农村地区“被城镇化”

上世纪90年代我国许多地、县改为市后,将大量周边农村划为市区,同时大中城市为了实现城市空间扩张,也将大量郊区县归并为市区,但这些被划归为市区的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实现城镇化,这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依然是农村水平,农民的生活消费方式也没有发生实质转变。

3.农村人口“被市民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71182万人,但实际享受城镇化制度安排的人口要远远低于该数据。因为,在现有体制下,我国26261万农民工中,有16336万人在城镇打工,由于户籍限制,他们既无法真正享受城镇化成果,又被统计为城镇人口。如果仅仅扣掉进城务工农民人口数,我国的城镇化率就会大幅下降。实际上,这两类人口被统计为城镇人口并没有带来真正的需求增长,因为我国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很少考虑农民工进城因素的,同时进城农民工的消费结构也无大的变化。

4.多数农民工无市民待遇

我国被纳入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2.6亿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与城镇户籍居民相差甚远。一些地方反映,地方政府缺乏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的相应财力,中央财政缺乏相应的支持激励政策。

截至2012年,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工伤、医疗、失业和生育等五项基本社会保险的比例仅为14.3%、24.0%、16.9%、8.4%和6.1%,参保率仍较低。农民工基本不能享受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也没有住房公积金制度。

(二)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

城镇化,不能单纯理解为高度膨胀城市市区人口、建造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市区,并在其中大建林立的高楼大厦群,尤其是住宅高楼群,以及市区面积不断向四周呈面型无限扩展。否则后果严重,后患无穷。

一些地方借推进城镇化之名,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超前规划各种工业园区、开发区和新城区,缺乏产业支撑,造成很多“空城”,占地过多。

2000—2011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76.4%,远高于城镇人口50.5%的增速,城镇建设用地年均增长110万亩以上,但开发强度普遍偏低,工业用地容积率一般只有0.3—0.6,而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在1以上。

城镇化本来就是中国所特有的名词。如果使用通常所定义的城市化率,从城镇常住人口比例的增长速度来看,中国的城镇化貌似与其他众多国家并无明显差异。

按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计算,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80年到2010年增长约30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欧美发达国家英国、美国、法国的城镇化,在从20%左右增长至50%水平,分别大致经历了100年、60年和65年,而中国从20%到50%用了30年。

尽管中国的城镇化速度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增长很快,但与日本、韩国、拉美等快速城市化的国家相比则显得较为一般。

1.从GDP崇拜到城镇化率崇拜

尽管“人的城镇化”已经成为共识,但各级政府部门最看重的还是城镇化对扩大内需的GDP拉动作用。

当前,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这个判断无可厚非。但对此一定要清楚,城镇化的第一目标是农业人口合理有序稳定地向城镇集中融合,拉动投资、拉动消费和带动经济增长是城镇化第一目标顺利实现过程中的伴生现象和影响结果。如果各级政府在城镇化推进中把扩大内需变成追逐的首要目标,新型城镇化道路有可能再次落入追逐GDP增长的“陷阱”。

不少地方政府提出的目标都是“全域城市化”,甚至有官员提出“不干农业,消灭农村”的极端论调。同时,在没有搞清楚国外城镇化率的口径和方法的情况下,不少学者也纷纷发言:“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80%以上,我们才多少?还有很大空间。”这种城镇化率崇拜的发展思路完全脱离了我国现在和未来的现实国情,将造成比GDP崇拜更具破坏性的恶果。

我国农业人口规模庞大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基本国情。当前,在城镇化率已超过50%的情况下,农业人口仍有6.7亿人。相比较,英国、巴西同一城镇化水平时期,农业人口仅分别为1300万人和4500万人。即使到2030年,城镇化水平若达到65%,中国从农村需要转移的人口将达3亿左右,仍有相当于美国和俄罗斯两国人口总和的约4.5亿人生活在农村。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没有捷径可走。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不仅是与工业化相互适应、相互推动的过程,而且是与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国的城镇化,不应是削弱农业、剥夺农民、凋敝农村的过程,而应当是加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过程。这也是中国城镇化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2.片面注重城市规模扩张

一些地方热衷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拆大建,把城镇的公共设施投入用于行政办公中心等形象工程,重视政绩效应和视觉效果,忽视城镇居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就业及社会保障需求。城镇面貌短期内改观,然而体制和政策方面漏洞百出,导致城镇化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人口城镇化的目标被忽视。

盲目“造城运动”致城镇化效率低下。各地在大张旗鼓进行城镇化同时面临的一个颇为尴尬的现实是,众多县级市要建超高层写字楼、大搞“城市综合体”。另有一些城市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以建设工业园区为名,以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税费为目的,大搞扩城、造城运动。

不少地方采取“摊大饼”的方式推进城市化,把各种产业都堆在大城市里面,搞“造城运动”。结果不论城市建设还是城市运营,都效率低下,使城市化和工业化受到了成本过高的阻碍。

过去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之路。

3.城镇化不是盲目建设新城新区

对于城镇化,还得理解好“城”的定位,弄个旧的城,再弄个旧乡,再怎么结合,都不是正确的发展路子。我们现在对于“城”和“乡”都理解不够,因此进行了许多城镇化的试点,例如建新区,鄂尔多斯新区、呈贡新区、金阳新区等等,走了些弯路。这些新区中的许多地方,建立时不曾考虑市场问题,因此成为无人居住的“鬼城”。

如果将城镇化作为大搞“造城运动”的手段,结果可能新城涌现了,但农村衰落了。如果将城镇化作为发展房地产的手段,结果可能房价起来了,但内需下去了。

一些地方以城镇化为名,行扩建新城的冲动,和真正的城镇化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相干。因此,在“人”与“城”的关系上,应明确一个逻辑次序,要先有“化”人,后有扩城。离开“化”人的因素,“城镇化”就可能成为只“圈地”、不“化”人的幌子。

目前的新城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过多过大过滥,在竞争条件下很难实现规划目标。(2)标准过高,没有那么多可支撑的高素质产业和高素质人口。(3)政府财政压力增加,风险逐渐显化。(4)新城新区建设冲淡了中央城镇化战略解决人口城镇化问题的初始目标。

(三)“城市病”困扰着城镇化

近年来,一些特大城市规模无序扩张,人口压力过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超过极限,环境污染、居住拥挤、交通堵塞、房价高企等“大城市病”凸显。此外,一些地方盲目追求GDP,忽视城市综合发展,阻碍经济结构的升级,导致中国式的城市病。

一些大城市痼疾缠身,风貌消失,交通梗阻,食品垃圾化,社会矛盾显性化。在“蚁族”、房奴、车奴、口罩族的背后,“宜居”似乎近在眼前又似乎渐行渐远。

1.大城市和中小城镇都存在城市病

2013年以来,雾霾成为中国不少城市有史以来空气质量最糟糕的表现,多个城市的居民已被警告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另外,据《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3)》指出,全球人口日益集聚在城市,到2050年预计平均每个城市居民每年花在交通拥堵上的时间将达到106小时。

大城市的硬伤当然还远不止于空气和交通,城市病症的治理已成为城市管理者亟需破解的课题。

例如:住房紧张,房价不断快速上涨,大批“居士”无居室,高房价增加企业成本,促使物价上涨;争地、圈地造成紧张气氛,使可耕地减少、土地荒芜、河湖面积和湿地面积缩小,甚至消失;水资源日趋匮乏,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而蓄水能力降到极限,不得不采取耗时、费力、消耗可耕地、花费巨资的引水工程;物价上涨、食品安全问题增大;交通拥堵、事故增多、产生多种危害、污染空气、危害社会秩序;“三废”成倍增长,环境严重污染,热岛效应使市区空气污染加剧,林立的高楼大厦群致使空气流动不畅,促使频发的雾霾加重;居民健康受到危害、与呼吸有关的多种疾病有上升趋势、“空气污染致癌”,如非典、禽流感等高危传染疾病的传播与对其及时、有效控制的难度增大;教育、卫生医疗资源的增长远跟不上人口的增速,导致异化发展,还会造成学区附近房价暴涨;火灾、停电、地面沉降、垮塌等灾害与管道事故增多,地基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加;承载千百年历史和文化的名胜古迹,惨遭毁坏;就业难度增大、待业人数不断上升、林立的高楼大厦群与低矮的棚户区和拥挤的群租房并立、收入与分配不公的差距不断拉大,导致日益严重的心理不平衡;维护社会秩序、城市治安、社会稳定的难度增大;城市管理体系面临巨大的挑战,易陷入顾此失彼的无序漩涡。

与此同时,中小城镇吸纳人口有限。近年来,小城镇人口比重不升反降,城市重规模扩张,轻服务管理,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偏低,基础设施管理运营水平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

上述各种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还在不断发展,而且它们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还会产生连锁反应,具非线性。

此外,还有很多尚未显露的不确定因素以及认识不到位的各种因素。在人口高度密集区,出现任何失误、发生任何灾害,后果都是极其严重的。因此,还应做好备战、防灾,人口密度与受灾程度成正比。

2.城镇规模和层级发展不协调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我国“城市群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不够、集群效率不高;部分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与综合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从我国城镇化的形态看,不同规模和层级的规模发展不协调。多数的城市群,如环渤海、珠江三角洲、长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实力比较强,但就全国整体来讲,大多数中小城市还处于城镇化的初级发展阶段,吸纳人口能力还不足,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现如今,我国不乏人口数量超过500万的大城市,然而这些城市普遍面临较为严重的“城市病”问题,而众多的建制镇和集镇规模太小,发展动力不足;中间规模的城镇数量缺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缺乏必要的过渡环节,城镇规模和层级发展表现出不协调。

(四)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非农化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产城融合不紧密,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工业化通过拉动就业、增加收入、改变土地形态等方式影响城镇化,两者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城镇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近些年,各大中城市加大工业园区建设,注重产业发展,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差距在逐渐缩小,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1.27%,工业化率为46.8%,二者之差在5%以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城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限制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城镇化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但与此同时,优先支持工业化的体制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一直存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问题(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问题(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先生系统阐述改革开放三十来年的历程和对改革开放应该澄清的一些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运行机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推动我国经济生动活泼地向前发展。但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充分、不够完善,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此外,因经验不足、犯了市场幼稚病,从而导致过度市场化的地方,如在教育、医疗、住宅等不该市场化的领域也搞市场化,以至于发展到对市场迷信的地步,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 看见村头:三农创新实践深度报道集稿

    看见村头:三农创新实践深度报道集稿

    在这一篇篇作品背后,我们就看见了两条主线:在三农问题上,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在做些什么、为什么做?我们的父老乡亲在这些政策指引下,又在忙些什么、想些什么?
  • 创新驱动力

    创新驱动力

    “互联网+”、大数据驱动创新战略的最前沿成果“中国数谷”如何创造五个“中国第一”奇迹从理论到实践,勾勒真正的大数据时代 柳传志、龙永图作序推荐 。人类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发展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创新、转型、创业是政府、企业,甚至个人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下最大的机遇所在。在新常态经济的要求下,在先进的数据理念的指导下,贵阳,抓住了这一时代机遇,站在了大数据发展的风口浪尖上,成为大数据实践的最前沿阵地,并创造出一系列重要成果。
  • 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

    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

    《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纵向关注中国改革进程,评判改革成败得失;全面厘清中国改革逻辑,解读未来中国道路。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人人热议改革、争论热点,却未必明确这些改革热点包含着什么样的内涵与变局。而我们的前途,却取决于时下和未来的这些改革举措。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有必要回望、梳理和预测。《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汇聚国内一流经济学家和精英学者,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郑永年、华生、陈志武、孙立平……聚焦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新一轮的路径与战略,对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改革这一宏大话题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 看经济穿越剧(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5)

    看经济穿越剧(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5)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看经济穿越剧(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5)》:翻看历史与当下,发现历史总在不断重演。
热门推荐
  • 每天学点健康心理学

    每天学点健康心理学

    本书从38个方面为你开列了克服这些心理危机的有效“处方”,旨在从正、反两方面告诫你必须这样做的道理和方案,让你在短时间里铲除自己的心理危机感,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一个驾轻就熟、本领超群的人!
  • 浊浊尘世有清欢

    浊浊尘世有清欢

    聪明伶俐的太傅之女傅清,和恭亲王之子陆秋白从小青梅竹马,清平世间,欢乐无限。一场皇宫盛宴,彻底改变两人命运,一步错过,便错过了一生。缘起缘灭,悲欢离合。傅清初入宫中便毒发身亡,再次清醒,已成为唐庄少庄主,入江湖,上战场,一路成长,这苍茫大地,万千人,诸般事,不去经历,永不能说,感同身受四个字,看过阴谋诡计,走过万水千山,才明白这浊世之间的清欢。
  • 红与黑(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红与黑(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人生如戏你如一场梦

    人生如戏你如一场梦

    少年时,我是一个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普通家庭女孩,我的家庭让我成为一个懦弱、逞强、有社交恐惧症、不怎么会说话且好强的女孩子,我有一颗炽热又上进的心,可,我总是说到做不到。在这个偌大的地球上,普通的我也有不平凡的心,我有自己的梦想,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一定有结果!可是,最让我头疼的是,半路杀出个及其神秘的学长,他自大、冷漠、阴晴不定、但又是学神级别的风云人物,我们本不是一个世界的,可他却像是上天派来的恶魔,无时无刻影响着我的生活。少男少女之间的懵懂情愫蠢蠢欲动,终于,我们在一起了。可,他却在没多久就落荒而逃......多年之后,我成为职场女强人,奔着梦想努力,遇到了我生命中的导师,他稳重,沉着,尊重我照顾我,就当我以为他就是我的真命天子时,那个男孩,出现了......我的身世和两大家族的恩恩怨怨也逐渐浮出水面......
  • 快穿系统:这跟原来说好的不一样

    快穿系统:这跟原来说好的不一样

    莫名其妙晕了过去,醒来后不过两分钟再次晕了过去,江律之觉得自己大概是个废人没错了。所以,这个系统是假的吧:“0804225,为什么这次你不让我选择任务等级?”『说得好像上次让你选过一样……』“……???你上次不是有问吗这次怎么不问了?”『噢,上次啊,搞错流程了。』“……”这还不是重点:“0804225,我怎么觉得任务对象好像有点不对劲?”『没有任何问题,一切都很正常。』“哪里正常了???他都想弄我了!!!”『……抱歉,因宿主个人为了完成任务做出的所有行为而产生的任何蝴蝶效应系统概不负责。』“???”【本文1v1,因江律之眼瞎产生的任何误会作者概不负责。】
  • 奇迹在半岛

    奇迹在半岛

    一个叫骐骥的逗比强者在半岛搞笑、轻松的退休生活,本书有带点玄幻的那种毒,慎点啊。(感谢书友‘干蒸zero’提供的简介)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飘雪的伤口

    飘雪的伤口

    我急忙点击飘雪。没有反应。再点击。仍没有反应。屏幕上跳出一个对话框,出现当场对弈结局:飘雪超时,输十分。飘雪正在下棋?查看叶老师刚才对弈的对方,对方名为“伤心的理由”,而叶老师所在的白方竟然就是飘雪。我一时反应不过来:“飘雪,飘雪在哪里呢?”叶老师拿右手掩住嘴巴,眯眼冲我微笑。我疑惑地看着叶老师:“你没有用我的名义下棋?”
  • 吞天剑主

    吞天剑主

    红颜枯骨,沧海一粟。没人知道,陈毅乞灵成功的那一刻突然被吸入了万年之前的长生仙界。与张三丰论道,和独孤求败论剑,直到三百年后,再次回归……面对熟悉且陌生的世界,仿佛有一只巨大的手掌,在拨弄着他的命运。
  • 重生之冷宫贵妃太轻狂

    重生之冷宫贵妃太轻狂

    她本是小门小户嫡女,不料阴差阳错选入宫廷。只能小心度日,不拉帮结派,不同流合污,存善心,做善事。怎知一朝有孕,还是引来杀身之祸。黑暗中,她思念着腹中孩儿,却猛地被冷水浇醒。一朝重生,竟成了当朝贵妃,还是害死自己和孩子的罪魁祸首!她恨,她怨,却不经意间发现幕后另有黑手,四周危机重重。重活一次,她绝不能再为人鱼肉!用冷宫建造起的堡垒,像黑夜里埋伏的捕食者,随时准备着撕咬猎物。害过她的,她一个都不会放过。上辈子许她承诺的人,这辈子她也不会放手。不过…”娘娘!皇上许您出冷宫了!您快出来吧!”她勾唇一笑,出去可以,给个皇后来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