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4500000004

第4章 春联的学问(4)

长联的特点与创作

一、长联的基本特征

长联,因为字数较多,篇幅较大,可以更加充分地表情达意,因而是最难体现创作者文学修养的楹联形式。另一个方面,随着字数的增加,长联在对仗、平仄安排等等方面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历代的长联创作者通过不断的摸索积累,形成了撰写长联的一系列经验,也构成了长联的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容量大,可以包含比一般楹联更丰富的内容。楹联越长,一般地说内容就越丰富。有人说有的长联简直就像一篇赋,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二是较多地使用排句。单大观楼长联,用排句的地方就有两处(上下联各一处)共八句。这就是:“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屈原湘妃祠(?)联中的“焉知他是雾锁吴樯,焉知他是雪消蜀舵,焉知他是益州雀舫,是彭蠡鱼艭”也属这一类。排句便于铺陈,用得好不仅富于节奏感,而且腾挪迭宕,颇有气势。若用得过多过滥,也会显得单调。

长联在使用排句时,不是杂乱无章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之“东骧”、“西翥”、“北走”、“南翔”,是按方位排句;“汉习”、“唐标”、“宋挥”、“元跨”是按朝代先后排句。仅此一联,排句就有两种方式,足以启发我们在研究和创作时,作进一步的归纳与思考。

三是常用自对。自对就是当句对,自对多用于长联之中,构成了长联的一大特色。看兰州甘肃举院长联:

二百年草昧破天荒。继滇黔而踵湘鄂,迢迢绝域。问谁把秋色平分?看雄关四扇,雉堞千寻,燕厦两行,龙门数仞。外勿弃九边桢干,内勿遗八郡梗楠。画栋与雕梁,齐焜耀于铁马金戈以后;抚今追昔,饮水思源,莫辜负我名相怜才,如许经营,几番结撰。

一万里文明培地脉。历井鬼而指斗牛,翼翼神州,知自古夏声必大。想积石南横,崆峒东矗,流沙北走,瀚海西来。淘不尽耳畔黄河,削不尽眼前兰岭。群山兼众壑,都奔赴于风檐寸晷之中;迭嶂层峦,惊涛骇浪,无非为尔诸生下笔,展开气象,推助波澜。

在这副长联中,上下两联各有七处地方自对。上联自对的地方是:“继滇黔而踵湘鄂”,“继滇黔”与“踵湘鄂”都是联合结构作宾语。“雄关四扇,雉堞千寻,燕厦两行,龙门数仞。”这四句都是主谓结构,主语是个名词,谓语是个数量词。“外勿弃九边桢干,内勿遗八郡梗楠。”这两句都是主谓结构,主语部分是一个方位词;谓语部分主要是个动宾结构。“画栋”与“雕梁”,两词都是偏正结构,“偏”的部分是动词作定语。“抚今追昔”,“饮水思源”。这两句都是联合结构,而联合的两项又都是动宾结构。但“今”与“昔”为时间名词自对,“水”与“源”为普通名词自对。“如许经营,几番结撰。”这两句都是偏正结构。下联的自对,所在位置与上联相同,但结构不一样:“列井鬼而指斗牛”,结构与“继滇黔而踵湘鄂”同。但“滇黔”与“湘鄂”是地域名词自对,“井鬼”与“斗牛”则为星宿名词自对。“积石南横,崆峒东矗,流沙北走,瀚海西来。”这四句也是主谓结构,但谓语是个偏正结构。“淘不尽耳畔黄河,削不尽眼前兰岭。”这两句都是动宾结构。动词部分是一个后补结构,宾语部分是一个偏正结构。“群山”与“万壑”,两词都是偏正结构,“偏”的部分是数词作定语。“迭嶂层峦”,“惊涛骇浪”。这两句也是联合结构,联合的两项都是偏正结构,但“迭嶂层峦”乃数词性形容词修辞表山的名词,“惊涛骇浪”却为动词性形容词修饰表水的名词。“展开气象,推助波澜。”这两句都是动宾结构。在这副不到两百字的长联中,至少有十四处地方自对,这个特点就够显著了。

长联在自对中,不时使用隔句对(即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成都望江楼长联之“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青城山天师洞道观长联之“夜朝群岳,圣灯先列宿柴天;泉喷六时,灵液疑真君唾地”等,皆属此类。有一点应当注意:像昆明大观楼长联之“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因“蟹屿”与“螺洲”、“风鬟”与“雾鬓”、“萍天”与“苇地”、“翠羽”与“丹霞”,句中已经自对,就不能再视为隔句对。

长联中用自对,既可以使上下联某些地方求对的困难得以避免,也可以使对仗灵活多样,因此,其意义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

四是喜欢用典。应当说在联中适当用典,可以增加楹联的深度和色彩。若用典过多,变得晦涩难懂,就有副作用了。可是有些长联作者,似乎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们在联中一个接一个地堆砌典故,有的用得很冷僻,有的甚至拐着弯子用,以致有时查到了典故,还难以明白作者的用意。这样的长联在今天就不可能有多少读者。由此看来,长联的喜欢用典,是一大特点,处理得不好的活,也会成为一大缺点。

五是注重贯气。蔡东藩《联对作法》云:“凡句与句相迭,句分而意相连属,或二句或三句乃尽者,谓之节。”又云:“长联必有节奏。即如以四句为一联,亦多分两节。起二句为一节,末二句为一节;或起三句为一节,末句总束为一节。”从“句分而意相连属”一语看,所谓节,就是一层意思。长联因其长,联往往含有两层乃至多层意思。因而也就往往出现两节乃至多节来。但每副长联都有一个主旨,融注于上下联中。这样,不仅上下联之间,而且各层意思之间,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连贯的了。不懂得这一点,就易流于拼凑。而要不流于拼凑,就要注意体现因长联主旨的融汇而产生并贯穿于节与节之间的逻辑联系,使全联浑然一体。这个功夫就是所谓贯气。长联若不贯气,必然破碎支离,越长越令人生厌。《清稗类钞》在介绍西湖彭刚直祠长联时说:“长联最难作,盖不难于长而难于一气贯注也。”这确是经验之谈,也说明贯气在长联写作中的重要性,必须倾心尽力去做好它。但是,长联要气贯得好,里面还有一个“势”的问题。有些长联,意思也连贯,但读起来就是平淡无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气而无势。大凡有气无势的长联,节与节之间都只有静止乃至机械的衔接,没有活力。有些长联,读之如高屋建瓴,飞流直下,即使婉转曲折,也能欢然畅通。这是有气又有势者。长联只有做到有气又有势,才能像吕云彪在《楹联作法》中说的“如长江之水,自西而东一泻千里,涌往无阻”,也才能达到林昌彝所说“如悬绳千尺崖,坠而不断;又如骑五花快马,奔山绝涧,一勒便转”(林庆铨《楹联述录》)的上乘境界。为此,除了文字表达的技巧上必须着力而外,长联在酝酿时,就要把起点放高,不仅应于气盛时作之,而且开首的句子,最好就要能给上下联开出一条顺畅的运行之路。这需要作者有比较开阔的艺术构思和比较坚实的底蕴力量。如果没有这种构思和力量,那就还是先写短联为好。

二、长联的领字

长联还有一个特征是多用领字。所谓领字,指用于联中一些句子的开头,单独停顿,起承启、统领等作用的词语。古人没有语法学上的“词”的概念,所以以“字”称之。只用一个字的领字叫一字领,用两个字的领字叫二字领,用三个字的领字叫三字领。

领字长短联都用,但以长联使用最为常见。以昆明大观楼长联为倒,上联一字领有“喜”、“看”、“趁”、“更”;二字领有“何妨”;三字领有“梳裹就”、“点缀些”、“莫辜负”。下联一字领有“叹”、“想”,“尽(儘)”、“便”;二字领有“费尽”;三字领有“卷不及”、“都付与”、“只赢得”。再以兰州甘肃举院长联为例,上联一字领有“继”、“问”、“看”、“齐”;二字领没有;三字领有“莫辜负”。下联一字领有“历”、“知”、“想”、“都”;二字领有“无非”;三字领没有。

一般说来,上联某个位置用了几个字作领字,下联相应的位置上也要用多少个字作领字,结构才对称。昆明大观楼长联就是如此。但有时候个别地方也有例外。兰州举院长联上联倒数第三句开头用“莫辜负”三字作领字,下联相应的位置上却只用了“无非”两字作领字。严格地说,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尤其在表现出明显不协调时是如此。但是若无明显的不协调,也可以原谅过去,不算大的失误。

长联的所谓贯气,就是要使全联的各层意思能自始至终有机地联系起来。要达到这个目的,在写作时就要特别注意各层意思间的过渡与衔接。而过渡与衔接,即上下的承启,除了各层意思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而外,对领字正确而巧妙的运用,就是一个关键。

领字的承启作用,表现是多方面的。或者表示连贯,或者表示递进,或者表示转折,只看语意上的需要。大观楼长联中,上联一个“看”字,就把人们的视线由滇池转向四周;下联一个“想”字,又把人们引入了历史的回顾。除此而外,这两个字还分别表示统领。“看”字统领了东、南、西、北四方,“想”字统领了汉、唐、宋、元四代。“更”字把对滇池美景的描述推进了一层,而“便”字对封建王朝衰败的描述也有深化的作用。

除了承启、统领之类的作用而外,领字也可以增强联语的节奏感。如“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这几句,由于领字的多少不等,时而二字领,时而一字领,时而又三字领,使联语的节奏呈现出轻重缓急,读起来抑扬有致,流畅自然。

领字还使楹联的句式变得多样化。就以上例来说,若去掉领字,就只剩下“高人韵士”、“选胜登临”、“蟹屿螺洲”、“风鬟雾鬓”,全是一些四字句,不仅不连贯,而且非常单调。而领字一加,句子的字数变为四、六、五、七,一种变化和错综的美就产生了。

领字有只领一句(或者一个词组)的,如“趁蟹屿螺洲”;有领两句(或者两个词组)的,如武昌黄鹤楼联之“直吞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有领三句(或者三个词组)的,如某地孟子庙联之“能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有领四句(或四个词组)的,如“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有领多句(或者多个词组的)的,如南京妙相庵联之“犹剩得半折磬,一卷经,五更钟,六月凉风,三冬积雪”。其中又以领一句(或者一个词组)、两句(或者两个词组)和四句(或者四个词组)者最为常见。

领字的平仄,要求比较松宽。像某君挽邹韬奋联之“孤愤韩非,离骚屈子”,从其平仄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自成对应来看,其前面的领字“无非是”是独立于后八字之外的。又“积石南横,崆峒东矗,流沙北走,瀚海西来”,也是如此。其平仄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也自成对应,其前面的领字“看”也独立于十六字之外。正因为领字一般都是独立于联语正句之外的,其平仄一般也就不受正句的约束。也正因其不受正句的约束,平仄就比较自由,要求就比较松宽了。上般说来,领字的平仄,只要做到与所领的部分交错和谐,上下联彼此对立,就可以了。

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批评大观楼长联说:“此联虽一纵一横,其气足以举之,究未免冗长之讥也。”毛泽东说:“(大观楼长联)从古未有,别具一格,此评不确。”梁章钜对大观楼长联的这个批评虽然错了,但其谓写长联应避免冗长的观点却是应当记取的。

三、钟云舫的长联创作

中国古典格律文学,从楚辞汉赋开始,经南北朝骈体文,至唐诗、宋词、元曲,一路吟旌,至明、清楹联兴盛,云蒸霞蔚。并成为文言世界最后也是最美一段风景。在这古典文学最后的晚餐桌上,出现了一个曾经煙没不闻,如今又重新发现的伟大名字——钟云舫,他以三副惊世骇俗的长联在中国楹联史上占有崇高地位。

光绪二十年(1894年),47岁的钟云舫写诗嘲讽县令朱锡藩狎妓嫖娼,品行不端,被朱革去廪银,关闭了他执教多年的塾馆,为避祸流落成都,有家难归,写下了《望江楼长联》。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四川江津已连续遭受了“两岁三秋”大旱,人民生计十分艰难,而县令武文源却纂改粮章,加征租税,致使“六万户灾黎”怨声沸腾。

邑内举人张泰阶联络士绅上告,钟云舫列名其上,经川督岑春煊派员查实,武文源被革职。不数月,岑奉调移督两广,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三月舟下东下过江津,钟云舫与张泰阶等士绅士登舟致意,赠诗赠联,武文源得知后,对钟、张更加恨之入骨,遂以重金贿赂重庆知府张锋,断章取义摘录钟云舫诗中一些句子,罗织罪名,于同年五月由重庆府将钟、张收质,解至省城成都,囚禁于提刑按察使司待质所。张泰阶用金钱暗通关节,关押几个月后获释;钟云舫一介寒儒,无力行贿,名为“待质”而一押三年,有理难申,有冤难诉。在南冠生涯中,受尽摧残。

遂于拘禁的第二年即光绪三十年(1904)春写下了天下第一长联,即《拟题江津临江城楼联》,以抒“飞来横祸,理所不解,偶一触念,痛敝心肝”的愤激之情。此时钟云舫已年届57岁,又出监无期,“念及行年六十时,不能不自作寿联”,遂预拟了《六十自寿联》。

同类推荐
  •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贞观政要(全集)

    贞观政要(全集)

    《贞观政要》是一部以记言体为主的政论性史书。全书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徵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作者从古今借鉴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诫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善终等一系列专题进行归类,使这部著作兼史实与政论性于一身,既是贞观之治的历史写照,又蕴含着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本书在参阅不同版本的《贞观政要》基础上,按照原文、译文、注释、评析的体例,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为读者奉献上具有现实意义的管理学大餐。
  • 阿拜箴言集:哈萨克族哲理名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拜箴言集:哈萨克族哲理名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是哈萨克族文学家阿拜的散文集,是其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里,他详细记录了19世纪哈萨克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伦理和风俗习惯等诸多问题,表达了他的所思所想,倾注了他的爱与恨,是他留给世人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
  • 公安文化通论

    公安文化通论

    阐释公安文化基本概念,研究公安文化主要元素,分析公安文化载体,规划设计公安文化的发展路径。公安文化,是广大公安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体现整体公安人的信仰和追求,包括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业规范和管理方法等非物质因素,其核心为公安精神。公安文化聚合警察的思想,产生警察职业自豪感和对警察集体的归属感,激发起他们的献身公安事业的热情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民警队伍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全书十二章,由概念板块、公安核心价值观板块、公安文化效用板块和公安文化形态板块组合而成。
热门推荐
  •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琴斋宜备八则

    琴斋宜备八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强制欢宠:我的温柔暴君

    强制欢宠:我的温柔暴君

    穿到书里,成了虐待过男主,最后被男主虐死的炮灰,还要得到邑界图才能回去?夜沐表示,她没时间玩游戏,既然被一本书弄进来了,那就弄死男主让世界崩坏了出去!可看着面前骨瘦嶙峋,眉宇间却满是坚毅的小男孩,她下不去手……好吧,她被男主的王霸之气给镇住了!怎么办?养大男主,让他去帮自己找邑界图?这主意可以!但她养着养着,男主貌似长歪了,以下犯上不说,还拿着邑界图引诱她!女主泪流满面,说好的正直明君呢?她可以重养一遍吗?男主微微一笑,拍了拍她的头,“乖,别闹,洗洗睡了。”
  • 神级提取术

    神级提取术

    “您成功提取清风剑的能量,功力+666。”“???”对手一脸懵逼的看着手中突然断裂的清风剑,仰天惨嚎:“麻痹的雷池铸王,用残次品坑我!”“您成功提取大还丹的能量,功力+6666。”“???”对手错愕的看着手中化成粉末,药效全无的大还丹,悲愤怒吼:“扑街的云雷谷丹王,卖假药不得好死!”......修炼?low逼才修炼!我沈默可是拥有神级提取术的男人,能提取一切物品的能量来提升修为!我,沈挂逼!!!需要修炼???
  • 快穿之人生总要逆袭

    快穿之人生总要逆袭

    女主一步步成长,体会人生百态!人的一生,总有许多不甘,总想要重新来过的机会,他们为此付出所有!而我便是快穿任务者,为这些心中有悔,有恨,心中有牵挂的他/她/它们努力。
  • 造物主的星球文明

    造物主的星球文明

    开局一颗星球,后面自己创造。在一颗荒凉的星球上创建自己理想的世界,并促使自己创造的文明向前。星球发展,文明变迁,在其背后是一位神秘的造物主。(幕后黑手流、多马甲、星球文明变迁)
  • 落雪唯天

    落雪唯天

    【長篇&武侠】千里寻你,你眉眼深处,盛开着我的雪舞。她素衣若仙,他气质若兰,他们本是雪原上一对眷侣,清雅出尘,却被迫奔波于江湖,最后,回首,他们是会选择放下一切,紧守彼此的幸福,还是相忘于江湖?
  • 一品王妃红尘笑

    一品王妃红尘笑

    司徒阡陌,先帝亲封郡主,父亲是镇国之将,亦是国舅也是驸马,母亲是嫡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了婚配年龄,父亲想将她许给好友之子,母亲想将她嫁给小候爷,舅舅想让她嫁给太子,她通通拒绝了,独爱赵国质子。陈夜然,陈国八王爷,在司徒家韬光养晦五年,颠覆夏国,灭司徒家。期间帮阡陌追爱赵国质子,却略施小计,赵国质子娶了七公主。七公主与赵国质子大婚当夜...“你可愿意入赘我司徒家?”她问。“入赘?”他嘴角一抽。婚后两年,陈夜然却灭了司徒家。“你到底是谁?”阡陌歇斯底里的逼问。“陈夜然,陈国八王爷。”陈夜然字字如刀斩,令她骤然一颤。“陈国。”陈国与夏国水火不容,他居然是陈国的八王爷,而她嫁给了陈国人,上至皇族,下至平民,陈夏永不通婚。“阡陌。”陈夜然声音微颤。“陈夜然,你灭了司徒家,毁了我,还有……”阡陌迟疑了一下,手放在平坦的腹部。“我们的孩子。”挣脱他的钳制,毅然决绝冲进烈火中,大火吞噬着她的身体,耳边是陈夜然撕心裂肺的叫声,她都不确定,他是在为她痛心,还是在为她肚子里的孩子惋惜。一年后,凤凰涅槃,阡陌以赵国公主身份,和亲去陈国,踏上复仇之路。
  • 总裁大人的心尖宠妻

    总裁大人的心尖宠妻

    面对纷至沓来的流言笑话,还有妹妹的各种设计构陷,林浅缘百口莫辩,被迫要离开老公覃来生,逃离覃家。可当林浅缘真正下定决心放弃时,传闻中冷漠无情,权倾天下的覃先生,却开口了,“林浅缘,你想去哪?”
  • 花添锦上

    花添锦上

    上辈子她错信蛇蝎妹妹,卑微委屈了一世不说,还落了个不得好死的下场。重生于稚龄之年,苏七发誓要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让害过她的人一一付出代价,为自己谋一个锦绣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