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99400000003

第3章 魔窟巨涡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其作品语言和形式精致优美,内容多样。亦是美国三大恐怖小说家之一,被称为“侦探小说鼻祖”。短篇小说有《怪诞故事集》、《莫尔街凶杀案》等。

在挪威北方罗浮群岛的一个无名岛上,零星地散居着十来家人家。

一个夏天的深夜,天色乌黑一团,空气异常闷热。玛丽娜翻身起床,看了看摊手摊脚躺在身边的男人,蹑手蹑脚地穿过起居室,摸黑来到旁边另一小卧室,轻掩上门,点上一支小蜡烛,然后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黑布包裹,慢慢打开黑布,里面是一张男人像。她把它搁在耶稣神龛前,嘴里喃喃祈祷着,眼泪扑簌簌地直往下淌。

玛丽娜是外村嫁过来的,她的丈夫叫乔巴依。乔巴依兄弟三人住在一起,乔巴依是老二,哥哥和弟弟都未婚娶。兄弟三人靠捕鱼为生。玛丽娜嫁过来不久,就发觉大哥麦克思不大正经,一张大嘴臭烘烘地有意无意老往她脸上拱,真叫人恶心。她终于忍不住把这告诉了丈夫,忠厚老实的乔巴依不大相信大哥会这样,还好言劝慰妻子不要神经过敏。有一天,玛丽娜帮助他们兄弟仨晒网,天气很热,她上身只穿宽松的短汗衫,两臂高举着在晒绳上理网。麦克思贪欲的小眼紧盯着她的胸前,看到她纽扣之间的开口豁得很大,两个半圆形的乳房闪来忽去地耸动着。麦克思突然像中了邪,竟把他毛茸茸的手直伸进去。玛丽娜惊叫起来,乔巴依闻声赶过来,什么都明白了,抡起就是一拳,把麦克思打得踉踉跄跄后退了好几步。麦克思知道自己不是老二的对手,只得悻悻地走了。

玛丽娜记得去年的一天,清早,时钟刚敲四下,三兄弟就匆匆出门赶海去了。玛丽娜送走他们兄弟三人,正躺在沙发上打瞌睡。突然听到“窸窣”声,她睁开眼一看,一个黑影正在那落地座钟上拨弄着什么。“谁?”“我。”是麦克思粗哑的嗓音。

“你怎么回来啦?”玛丽娜觉得不对头。“我不知怎么肚疼得厉害。哎哟!”麦克思捂着肚子上茅厕了。玛丽娜没想到,从此就再也看不到丈夫了。人们都说肯定被卷进了魔窟巨涡,因为那艘小船的碎片已经发现好几块了。没隔多久的一个夜晚,玛丽娜被色魔麦克思奸污,从此就一直不断遭到蹂躏。一个孤单的弱女子,除了服从又能选择其他什么路呢?

明天就是丈夫死难一周年。正当玛丽娜在为亡夫祈祷时,突然一个黑影摸到她身后。“你还真多情啊!”玛丽娜吓了一跳,马上用哀求的口吻说:“麦克思,明天是乔巴依和约翰的周年祭日,我想……”麦克思不等她说完,就大发雷霆地骂道:“你这个臭婆娘,躺在一个男人的床上,还在想着另一个男人,真是够骚的啦!”

善良的玛丽娜受此污辱,气得浑身发抖,她边哭边诉道:“你这样说不罪过吗?你不怕下地狱吗?”麦克思更加暴怒,一把揪住她的头发死命往后拽:“你胆敢反抗?你敢咒我下地狱?”玛丽娜不知哪来的勇气,更加拼命地喊叫道:“你的罪孽你最清楚!为什么正好出事那天你肚子疼了?为什么肚子疼却鬼鬼祟祟地去拨弄座钟?你这恶魔,上帝不会放过你的……”麦克思一听,发疯似的朝她身上打,玛丽娜拼命地嘶叫着、反抗着。

突然,“咚咚咚”一阵激烈的敲门声,两人同时往窗外一看,一道闪电划过,电光照见一个披头散发的身影。

“你是人是鬼?”麦克思恐惧地问。

“我是过路的。”

麦克思这才放心地开了门。只见门口站着一个看上去有六七十岁模样的老头,一头白发披散在肩。他手里提着一个长方形的篮子,自我介绍说是从另外一座岛上来的,明天是他弟弟罹难一周年的祭日。眼看天要下大雨,想先在这里暂时避一避。

玛丽娜感到很奇怪,问道:“为什么海祭非要到我们这个无名小岛上来?”

“因为他是死在离你们这岛不远的大漩涡里的。”

“这太巧了,太巧了。”玛丽娜连连说道,双眼盯着麦克思,几乎用命令的口吻说,“麦克思,你明天也应该去海祭你的两个弟弟,否则的话,他们的灵魂不会安息,你的灵魂更不要想得到安息!”

麦克思正想发作,但在这个不速之客面前他只能强把这口气咽下,勉强地“嗯”了声,就回卧室了。

一夜狂风暴雨下来,岛上的崎岖小路更加难走。麦克思、玛丽娜和陌生人从早晨出发,向岛上最高崖顶爬去,大约中午才到达那里。崖顶有一块石板搭成的简易祭台,周围开阔约十几平方米,三面依岛,一面临海。临海一面是悬崖峭壁,两棵老松从崖顶伸向海面,像两臂伸向大海,在为罹难者招魂。

陌生人不紧不慢地把带来的酒、菜、点心放在祭台上。麦克思向来嗜酒如命,他毫不客气地坐在那里狂饮起来。玛丽娜和陌生人默默地坐着,凝望着大海。

悬崖下的汪洋大海浊浪滚滚。大约五公里的地方,是一座叫浮尔岛的大岛,另一座小岛叫魔窟岛,成千上万个小浪头,在两座岛之间的海面上东奔西突,看上去非常恐惧。

玛丽娜看着海面,心里越来越怕。此时周围传来的海涛声越来越嘈杂,海浪越来越汹涌,突然刚才那些东奔西突的小浪头汇成一股巨流向东奔腾起来。眨眼间,海水好像煮沸的开水,最厉害的地方就是魔窟岛和海岸之间的那一段,巨浪似万马奔腾,转而化成一个宽约2公里、水流湍急的巨大漩涡,发出让人心颤的声音。

这时,玛丽娜觉得脚下的山石被震得发抖。“这就是‘魔窟巨涡’吗?可怜的乔巴依就是葬身在这个可怕的黑洞里的吗?”玛丽娜喃喃说着,紧张得双手紧紧地攥着陌生人的手臂。

陌生人见麦克思已喝得烂醉如泥,便低沉地向玛丽娜介绍起魔窟巨涡的由来。

魔窟漩涡的形成,主要是受潮流影响。但它也有间歇时间,那是在涨落潮之间大约15分钟时间内,海水十分平静,而漩涡的持续时间是三个小时。这是十分有规律的,胆大的人只要在这间歇的15分钟内穿过漩涡区,就能到别人不敢到的海域,捕到更多的鱼。但是如果对风向、流速、时间等因素稍有疏忽,那就会被吸进漩涡,后果不堪设想。

玛丽娜听到这里,好像突然从噩梦中醒来一样,大哭道:“现在我完全明白了,正是这个畜生害了我的乔巴依啊。上帝为什么不来惩罚他!”

陌生人回头望了一眼烂醉如泥的麦克思,忽然从腰间解下一根长麻绳,把麦克思来了个五花大绑,然后把他拖到悬崖边的大松树下,将绳子的一头系牢在树上,把麦克思吊下悬崖。不一会,麦克思被海风吹醒了,惊恐地大叫起来。

陌生人转向玛丽娜说:“现在我要讲一个故事,”接着他对哇哇乱叫的麦克思道,“麦克思先生,你只能先委屈一下。等我讲完故事,你就会解脱的。”

玛丽娜奇怪地望着陌生人,听他讲起了故事。

在这个岛上有兄弟三人,经常趁魔窟巨涡平静之际穿过海面,到那个别人不敢去的海域捕鱼。他们家有一只钟是瑞士一家有名的钟表匠特制的,是当地出名的好钟,从不出差错。每次出海前,他们先把表的时间校准,七年以来一直如此。

然而就在一年前的今天,他们决定趁天不亮去赶海。那天天很黑,晚雾浓重,三人出门没多久,老大突然说肚子不舒服不想出海了,老二、老三一分钟也不敢耽搁地上船出发了。

兄弟俩看准手表,驾着小船驶向漩涡区。这时月光照在海面上,泛出一大块、一大块的清光,显得特别平静。“真是太幽静了,太美了。”老三似乎有点陶醉在诗情画意中,但老二却觉得有点平静得异样。正在这时,风向突变,大片褐色的云块急速地在他们头顶上聚集,一会儿褐云变得乌黑,他们像蹲在黑匣里一般,伸手不见五指。刹那间暴风雨骤起,老二赶紧趴在船中央,抓住了那里的铁环。

巨浪扑到船上,卷走了所有没系住的东西,水淹没了老二,他紧抓铁环,挣扎着把头伸出水面。他感到有一只手抓住了他的手臂,他知道老三还活着,心中一喜。

“魔窟巨涡!”老三几乎是歇斯底里地叫喊道。

老二一听,顿时惊得浑身直打冷颤。他不明白,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漩涡!

一个巨浪把船高高地抛出水面。借着月光,老二迅速地看了一下周围,顿时吓得魂不附体,只见大漩涡已近在前方50米处,漩涡里发出的呼啸声盖过了风暴声。老二恐惧地闭上了双眼。

小船不到一分钟就被推进漩涡周围的“白水区”,船头被冲转了向,开始围绕着漩涡旋转起来。

风停了,从漩涡里传出的声音如虎啸般恐怖。船很快就要掉到漩涡底下去,大海在他们左边像一堵水组成的高墙;右边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大窟窿。船在迅速地往下旋。老二知道,用不了多久,船就会撞在海底的礁石上而粉身碎骨。

船在漩涡边急速地旋转了约一小时,慢慢地被吸向内侧倾斜面。老二仍然紧握着铁环,老三攥着一个空水桶,水桶由一根绳子系在船上。突然,老三放开水桶向老二冲来,他像疯子似的拼命把老二的手掰开。老二简直不敢相信平时性格内向、还带几分腼腆稚气的弟弟哪来那么大的力气,老二不想和弟弟争铁环,他顺从地放弃铁环,去抓水桶。

船继续疯狂地旋转,突然船快速跌落下去,老二紧闭上眼睛,心想末日已经来临,但求死得干净利落些。但奇怪的是,过了一阵,船不再下落,老二张开眼睛一看,船已经被卷在漩涡的半腰之际。漩涡的形状是V字形的,四百米深,一千米宽。周围的一切在月光下显得清清楚楚。他把周围可怕而又奇特的景象看了两三分钟,突然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漩涡的倾斜面很陡,他们的船虽然跟着旋转,但却犹如平时航行一般平稳。船在疾速下降到大约一半的地方开始减速了,每转一圈只下降一米。老二向周围仔细地看了起来,他很快发现,他们的船并不是这漩涡中唯一的东西,在他们上面、下面,还有其他船只的残片、无根的树、各种盒子和棍子,甚至还有一些桶。他盯着这些东西,想看看哪些东西先消失在漩涡底。

第一次,老二对自己说,那棵树肯定先消失,但错了,一艘比他们的船还大的大船,旋到树的前面,直往下旋去,不一会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忽然一个令人激动不已的想法闯进了他的脑海,他的腿开始剧烈地抖动起来,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有了生还的希望。

他观察到的现象是,一个大的物体在漩涡中下坠的速度要比小的快。一些小的东西如木片和盒子,也许永远不会到达海底。这些小东西在漩涡结束后它们会被抛上海面。他看到过一个黄色的木桶在漩涡中打转,木桶曾经离他们很近,但现在已经在他上面很远的地方了。也就是说,他们的船比木桶要下降得快得多。

老二一分钟也没有犹豫,他把水桶从船上解开,并向老三做着手势,指了指水中其他小东西。但老三不知懂了没有,只是摇着头不愿意放开那个铁环。

已经没有时间犹豫了,老二迅速把自己和水桶系牢,并将剩余的绳子留给了老三。可老三还是摇摇头,拼命地抓紧铁环,老二只好带着木桶跳进了水中。

老三的船和老二的木桶在漩涡中又转了一会,船已经在木桶下面50米的深处了,船越转越急,发了疯似的,不一会儿,只见它在漩涡底处一块大礁石周围转了一圈之后,就一头向礁石撞去。

老二的木桶又行了一个多小时,降得很慢很慢,离海底还很远呢。

漩涡开始转变了,四周的倾斜变得浅了,木桶的速度更慢了,漩涡底好像在升起来向老二靠近。

一会儿,天空一片晴朗。风还在呼啸,海水仍很汹涌,风把老二吹到海岸边,被一些渔民看到后,把他拖上了岸……

陌生人说到这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沉默了一会儿。

“这个故事很惊险,是吗?我想现在你们应该知道我是谁了吧!”

麦克思低下了头,不知该说什么。玛丽娜和陌生人四目相对,她这才发现,面前的这双眼睛是那样熟悉,它曾把爱情的热流千百遍地传递给她。她扑到他的胸前,仰起一双泪眼望着他那一头白发:“乔巴依!亲爱的,你怎么会变成这样子的?”

“玛丽娜,我亲爱的。上帝保佑我逃出了魔窟巨涡,但我的头发和胡须在三个小时里竟一下全变成如此白苍苍的了。救我上船的同村人居然没有一个认得我,我当即决定隐姓埋名,在一家孤老那里整整住了一年。”

麦克思突然痛哭流涕地哀号道:“乔巴依,我的好兄弟,你不能冤枉你的大哥啊。我没……”

“我原来还只是怀疑你,但昨天晚上我在窗外已经什么都听到了。你还想抵赖吗?你如果愿意忏悔,念多年手足之情,我可以放你下来;不然的话,那就只有叫你到小弟那儿去忏悔了。”乔巴依拿着水果刀对着麻绳。寒光闪闪的刀锋只要这么一挑,麦克思就会坠下海去。

“我愿意忏悔!”麦克思急叫道。

这时,玛丽娜突然吼叫道:“你这不要脸的畜生,你、你杀害亲兄弟之后,一年来百般蹂躏了我。你还有丝毫人的气味吗?你是个十恶不赦的恶魔!你只配下地狱!”玛丽娜越说越气愤,突然从乔巴依手中一把夺过水果刀,“嚓”一刀割断了绳子。只听“啊”一声惨叫,麦克思就像一个大铺盖,直直地掉进了汹涌的海涛之中。

这时,海面上又一个魔窟巨涡形成,麦克思刹那间就被奔流的海水推进了那深深的黑洞之中……

(伏辛 改写)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8年3月下)

    故事会(2018年3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BAT的战争与和平

    BAT的战争与和平

    硝烟无处不在,BAT们之间尤甚。他们之所以成为大佬,成为无数创业者的唯一理想。除了偶然的机遇和政策的扶持,能够在众多同行业中脱颖而出,自然也有大佬的能力和手段。可惜《南方周末》从不销售兵法和攻略,也无意于贩卖成功学。在本书中编者集结了南方周末近几年来所有关于BAT的精华文章,是对历次记者对BAT们著名事件的调查报道的一个总结。其中有腾讯阿里激烈的金融之战,也有阿里上市的历程,甚至还有近期炒得颇为红火的百度莆田之争。读者大概可从历次南方周末记者的报道中窥探到大佬们崛起轨迹,也可感受一下巨头们竞争逐利的激烈。
  • 散文(2016年第10期)

    散文(2016年第10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纪实故事

    纪实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6年2月下)

    故事会(2016年2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热门推荐
  • 美国的故事2:革命之火

    美国的故事2:革命之火

    毕蓝老师留美二十余年,从看到美国到看透美国,以细腻、真诚、幽默的文笔,自2010年起开始在博客上写美国,从“五月花号”开始写起,时至今日,依然持续更新中。网友评价她的美国史“简明而不简单,严谨而不严肃”。如果你想要了解美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妨来听毕蓝老师给你讲讲美国的故事……从1765年到1776年,从“大觉醒运动”到签署《独立宣言》,那些往日的英国人怎样一步步变成了美国人……
  • 今天我又没能和霸总离成婚

    今天我又没能和霸总离成婚

    推荐清河新文:《八零娇包好鲜甜》“疼!”她身体后躲,满脸抗拒。“乖,马上就好!”他疼惜的吻过她的脸颊,咔嚓,脱臼的手臂复原了。遇见他前,她是人前光鲜亮丽,人后形单影只的连家大小姐,遇见他后,白天他陪她作天作地,打脸虐渣,晚上她陪他甜甜蜜蜜……ps:老公太勤劳工作不眠不休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推荐清河已有作品,包月完结文:《锦鲤老婆你好甜》、《我被豪门大佬宠上天》、《重生后我和前世的冤家He了》,短篇:《被他杀死的爱情》、《小初恋超甜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落风的街

    落风的街

    王松,男,祖籍北京。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天津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历任教师、记者、杂志编辑、电视导演等。1983年开始文学写作,以写小说为主,曾在《人民文学》《收获》《中国作家》《十月》《当代》《花城》《大家》《钟山》等国内各大文学期刊发表大量长、中、短篇小说。出版长篇小说《春天不谈爱情》《歌·谣》《鱼》、《动机》、《夜·色》等10余部,中篇小说自选集《阳光如烟》《蟾蜍怒放》《王松作品集》(四卷)等。迄今出版、发表小说作品1000余万字,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以及国内各种文学选刊和选本转载、选载。2004年曾获天津市“青年作家创作奖”。中篇小说《红汞》曾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优秀小说奖”。中篇小说《双驴记》曾获《小说选刊》“2003-2006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选刊》“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和《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优秀小说奖等,并被改编为电影。其他作品多次在国内获各种文学奖项,并被改编成影视作品。2005-2008年开始从事以“后知青”为题材的小说创作,试图以全新角度阐释和表现那段特殊历史,在《收获》《人民文学》《当代》《大家》等杂志发表了《后知青的猪》《葵花向太阳》《一河红旗》《眉毛》《双驴记》《蟾蜍怒放》《猪头琴》《秋鸣山》《哭麦》《木鸡·竖吹》《葵花引》《我们的故事》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同时创作有大量的小品、相声和歌词作品。小品、相声作品曾在国内央视春节晚会和各大电视台文艺晚会上播放、演出,并多次在国内获奖。
  • 天降凰女:妖孽殿下不好惹

    天降凰女:妖孽殿下不好惹

    一次实验的失败,让奈七夕和这个世界说了拜拜。黑无常一脚大力踹,直接将她踹下了奈何桥。回过神,她落入了一个人仙妖三界共存的世界,竟成了一个没爹没娘的光屁股小婴儿!虽附带了一只谜之生物和从天而降的师父,但并不表明她以后的日子会有多么逍遥自在。一时口快,奈七夕一秒变成唐僧肉,化作众妖的眼中美食,成为妖王殿下的备用粮食,果断断踏上了一条无节操的逗比不归路……“她可是本王的备用粮食,可能逃脱我的手掌心吗?”他邪魅一笑,薄唇微微勾起,金色的瞳眸看着眼前的奈七夕,伸出手霸道的将其揽入怀中。
  • 重生在魔尊身边

    重生在魔尊身边

    重生在了妖孽的魔爪下,为了活下去,卖萌撒娇装可爱……尊严值几个钱,命更重要好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闪闪奇遇记一:糖果山·译言古登堡计划

    闪闪奇遇记一:糖果山·译言古登堡计划

    莱曼·弗兰克·鲍姆,美国儿童文学家。1900年,鲍姆45岁时写成《绿野仙踪》(又名《奥兹王国的魔法师》)。它是美国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受到普遍赞誉的童话。 后来,他又写了共14集的奥茨王国系列长篇童话、6本《小魔法师的故事》短篇系列童话,以及大量其他童话和以笔名出版的著作。鲍姆说:“我的书是为那些心灵永远年轻的人写的,无论他们年纪有多大。”他的童话《闪闪奇遇记》,首次引入中国。糖果山里的糖果城堡,满满的全是糖果,糖果宫殿、糖果国王、糖果臣民、糖果马车,满满的糖果一定代表着满满的幸福吗?白糖人、棕糖人、黑糖人在糖果世界里怎样各司其职?萨卡琳公主身体的秘密会威胁到她的地位吗?
  • 工匠精神:看齐与创新

    工匠精神:看齐与创新

    本书以“工匠精神”中的“看齐意识”与“创新意识”为主题和切入点,从正确的方法、认真负责的态度、追求卓越的精神、智慧的头脑、坚持不懈的意志、不断学习的进取心等方面入手,论述了“工匠精神”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内核等问题,希望能够给读者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