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1000000024

第24章 散文中国(4)

[五]

第四日,去青海湖。走湟源。

我年轻时对青海湖没有梦想,不像对敦煌,有种灵魂的归宿感;但那一汪咸水,凭了湛蓝,一直在地图上诱惑我。

我视青海湖为神倒不出去的海水。

我感兴趣的是青海湖从大海分离、隆起的过程与情形,其震撼一定超出了人类的想象;然后是时间,野花野草,蓝天白云;然后是牧人……曾经与大海一体,随后天各一方,高高在上,无遮无拦地绝对敞亮。至于油菜花、环湖赛和露宿,仅仅是一眨眼的花边。

车过日月山的时候,我才有种出关的感觉(走出汉区,进入藏地),就像出阳关和玉门关。这种感觉有人居的,也有地理的。眼前草原的苍茫以及高原的缺氧都带给我迷茫。过倒淌河,我拍下一幅街景。倒淌河镇的建立是人要在这莽荒之中确立自己统治的明证,与其说是播撒文明的种子,不如说是征服,是欲望的铺张。

我确信倒淌河的时间是与远古相连的,一株草一株草地相连,一束花一束花地相连,越过吐蕃人的背影直抵天空。

远远望见青海湖,从一线蓝到一绺蓝。与她相遇,花了我四十九年。遇见了,感觉又是茫然——旅游开发已经把青海湖做熟了。我要是提前二三十年来,或许能遇见一个干净些的野性的她。真正干净、野性的青海湖在两千年前的牧羊人身旁,那时候人还没有从天地间独立出来,还是草、牛羊和白云的气息,青海湖是他们的神。

我先是到了湖畔,看水边的草;之后才看的水,看的水里的鱼;再后来,才抬起头,看了湖面,看了海平线。

风吹过来,夹杂着难闻的味道。我分辨得出,不只是海腥味,也有污水的味道,就像在凤凰沱江畔闻到的。人真是全能,糟蹋了陆地又糟蹋海洋,连高原上的海子也不放过。尽管如此,我还是伸手捧了一捧湖水在手里,要她浸润。

我们到达的青海湖是一个4A级旅游景区,废弃的鱼雷实验塔也是一景,湖畔的油菜花也是一景,沙岛也是一景。环湖三百多公里,我们从湖南到沙岛就走了近一个小时。汽车沿湖畔飞快行驶,蓝色的水带或远或近,一直在车窗外。栅栏、油菜花、草滩和沙丘,以及低低的白云和蓝遐遐的天空,把湖水映衬得像一汪眼泪。

从油菜花到草场,再到沙丘,其广大与苍凉在午间的炎热中是要命的。

到了沙岛,我没有再看湖,全身心都倾注在沙漠中的野花上。好些都是我在别处拍过的野花,并不稀奇,只因青海湖赋予了它们特别的意义我才这样在意。

[六]

去祁连的头天晚上,我想了很久的祁连。阿来去祁连刚回来,席间他只说了一个词:壮美。如果真如阿来所言,深藏在祁连山腹地的祁连只有壮美,那么,我去了会感觉不甘。

祁连是山,又不只是山,它还是祁连山中的一个县。我想它的面貌,山是怎样的,水是怎样的;听说它在祁连山的一个深腹,海拔比门源要低,我就想是怎样的一个深腹——女性的深腹,想必有森林有溪谷,有草原有野花,有山崖有雪峰……

我们重走227国道,翻达坂山。在走完青石嘴的油菜花海后,迎头便撞见了阿来说的“壮美”——草地东缘,由东南向西北绵延的祁连山,耀眼的雪峰,以及翻腾的云团。车没有停下来,我边走边看,不时将手伸出车窗去拍照。风大,抽打在脸上让人窒息,却又感觉刺激。

车在一座雪山的正对面停下来,我下车跑进草原的深处,大口地呼吸,拿相机和手机不停地交替着拍远处从两座砾石山的垭口冒出的雪峰。我不知道那雪峰的名字,我知道它是祁连山众多雪峰中的一座,它的背后便是河西走廊。

拍过雪山又拍脚下的小花。高山蒲公英,叫不出名字的紫红黄心的菊科,叫不出名字的细枝长叶多花簇的黄花,她们是精灵,孤独绝美,与我相遇片刻,我却渴望永远。

还有那些染了蓝色的羊,望了我一眼的便是缘,埋头吃草的则是花。

从青石嘴到祁连一路的草原也是壮美的,想必古人在这片草原上安居和征战也是壮美的——他们喝酒吃羊肉的血喷洒着野性,开阔的视野拓展了他们的心胸;他们成功于不知天高地厚,也毁灭于不知天高地厚。

国道227过了青石嘴,不走浩门河,沿祁连山西麓一路向西、向北。我因看不见浩门河而焦虑。祁连山巍峨,砾石裸山与雪峰交替在右手边,如果有隧道穿过便是河西走廊。在狮子崖有白河从祁连山的岗十卡达坂流出,在皇城蒙古族乡汇入浩门河。

从难泥达坂海拔升高,进入浩门河右支流黑水河源地。黑水河汇集了祁连山西麓中段的众多脉管,其中主流也发源于岗十卡达坂,经上红沟、敖包沟和一棵树沟得到发育。

草达坂的风很强劲,有飞沙走石之势,在简易厕所蹲下体验最深。

翻过草达坂,海拔开始下降,草原的水草又开始丰茂,草地上的河水也改变了流向,开始向西北流。我猜测它流入了黑河,但不敢确认。慢慢看见了人烟,牛羊、牧区的帐房和施工的机器。

在峨堡镇,我们脱离了227国道,上了304省道,才感觉到现代文明在草原深处的入住。

从峨堡到阿柔,是一片天堂般的草原,河水西北流,日渐丰沛,煞风景的是修路的机器。左岸的水系尤为发达,有近十条溪河从雪山汇入。阿柔乡有阿柔大寺,远远看去,寺院和名字一样美。我在晃动中拍下了阿柔大寺。阿来路过,一定下车拜过了。

这片草原最早是羌人的,后来是匈奴人的,再后来才是藏人和蒙古族人的。匈奴人最依赖它,跟它的感情最深,所以才有“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着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悲歌流传。

从阿柔到祁连,海拔继续下降,从三千米下降到二千七百米,植被也从草地变成了森林。祁连县城夹在山坳里,美丽犹若一颗翡翠——至少过去是颗翡翠,现在被水泥钢筋的瑕疵蒙蔽了。

我特别喜欢阿柔乡到帐房台一带草原与山地过渡带上的灌木。山收拢来,出现河谷,出现带状的森林和灌木林,河流有了河的样子。海拔连续下降,河谷变得葱郁,老灌木多年前被洪水冲刷过的倒伏姿势最为生动。

都说去祁连是为了看卓尔山,我倒觉得是为了经历——抵达与抵达的过程,在不同的经纬度、不同的海拔和不同的地理气候带。

卓尔山有雪峰,有丹霞地貌,有油菜花。原以为海拔会很高,到了才知道只有三千一百米。我们步行登上了西夏烽燧台,看够了四下的风光——真的只能说是风光,壮美、伟大而漂亮,却没有甘南迭部扎尕那那种震撼灵魂的东西。由此,我武断地得出结论:旅游景区是没有灵魂的。

卓尔山卓尔不群,不是高,不是险峻,而是色彩和线条。红色的砂岩和砾岩,犹如血浸,植物就生长在血浸里,或疏或密,点缀和遮蔽着红壤。远山巍峨,雪峰耀眼,近山泛红,或独立或连绵,线条舒缓柔美,犹如仙子飘洒的长发,缠绕着红崖和山丘。

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藏语叫“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王子不是她身后的祁连雪山,而是她对面的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不过,两人却没能成亲,皇后也只是念想中的皇后,永远只能如我们看见的彼此守望与凝视。

在出生于岷山中的我看来,壮美犹如江海,只能震撼肉体,而深入灵魂的总是涓涓细流和小花小草。一阵风也可以,一只虫子和一个眼神也可以。

卓尔山也像是伊甸园。它的面貌、它的宽度和斜度,尤其是八宝河畔的台地,但是它失去了伊甸园的宁静,没有甘南扎尕那那种与世隔绝的气质。

我爱卓尔山的那些小花,还有野草。长茎白瓣的,长茎红瓣的,长茎白瓣红底的,还有短茎紫瓣的……间生在上山路边的草地上,被人小视,被壮美遗弃。我卧倒在草丛里看她们、嗅她们、拍她们,我发现与我内心照应的,恰恰是这些短暂存世的精灵,而非壮美永恒的高山。

第二天清早,我一个人去祁连的街上走了走。跟在甘南迭部一样,我由一条岔道爬上了城边的高地。这一次不是为了看县城,而是为了看阿咪东索的月亮。

[七]

回来我们走东索路,即省道204,出乎意料地翻越了海拔4120米的大冬树山垭口。下车拍照、呼吸,害怕高原反应的我有一种征服后的成就感。

大冬树山垭口视线很美,眺望阿咪东索雪峰,又一次找到了置身阳关的感觉,寂静中,好像有无声的洪流涌过,旷古的时间,绵延起伏的语言……美中不足的是过往的车辆太多,停车无序,聚拢的人气影响了我与雪峰的对视。

我走到哪儿都特别关注地上的花草,尤其是高海拔的僻静之地,我感觉这些渺小的花草代表了大地的精神,要比漂亮的风景深入直觉。

从大冬树山垭口下到草原,我真的看见了出阳关的古河道,开阔而邈远,直抵绵延不绝的山峰,只是这河道尚且是百花盛开的草原,还不曾变成我在阳关看见的莽荒的戈壁滩。

我有一点震撼。开阔来袭,美丽与坦荡来袭。我压抑着、侧视着,不停地拍摄。我存在——经过——内里汹涌。我凝视着西北方重峦叠嶂的山脉,念及一个名字:德令哈。

海拔下降了,但草原也不是一马平川,她犹如一位母亲的身体,遍布着山峦、沟壑、溪流、雪峰,各式造化的线条在阳光下闪烁。我们从涓涓小溪来到丰沛的大通河畔。河是我的至爱,草原河尤甚。看着河流的弧线,看着她与山脉与草地的完美结合,我想到了呼伦贝尔的额尔古纳河,想到了若尔盖红星乡的白龙江。

从长江大队到白石崖,我们沿大通河走了一段,它是大通河的草原部分,开阔而美丽,清澈如少女,碧蓝的苍穹下面,青的草山、草坡、草滩,点缀着白色的帐房。河之源,水之初,也是我们的审美之初;发源即是生长,接纳即是包容。

哈尔盖曲也是一位少女,清澈里还透点慵懒,她在草地上短暂流淌之后直接注入了青海湖。我初见时把她当成了大通河,其实她比大通河要温驯、婀娜。

车到金银滩,远远地又看见了青海湖。车停下,我钻过铁丝网进到草原的深处看花拍花。花还是在卓尔山拍到的花,紫色的兰科和白瓣红底的菊科,只是长得更繁盛、开得更娇艳。

金银滩包括金滩和银滩,开黄花的是金滩,开白花的是银滩,据传这里是王洛宾的灵感发源地,他的传世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便创作于此。

[八]

从祁连回来的晚上,我住在西宁大厦的三层,躺在床上,不经意看见了月亮。我为之一动,下床开了所有的窗户,包括纱窗,选择了一个看月亮的最佳位置。月白,月圆,周边有几丝羽云衬托,像张素脸。月光也是素的,清澈而安静,像越过肉体发自灵魂的弱光。

德令哈,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亮,我想到了我在德令哈。万幸这一夜我在西宁,我不在德令哈,我也只有戈壁,但我没有姐姐,我也两手空空,但我没有眼泪和青稞,否则这么美,我愿意想念,我愿意流泪,我愿意在泪流满面中死去。

[九]

离开青海的头天去贵德。西宁往南。因为开通了拉脊山隧道,不再翻拉脊山,也便没有了海拔的压力。

碧天万里,阳光裸呈,阿什贡国家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也裸呈,气温高起来,肌肤明显能感觉到紫外线的烙伤。景区植物很少,构不成植被。我们看见的、攀爬的丹霞地貌是远古地质的袒露,也是远古时间的袒露。时间的雕塑,时间分派出的风雨的雕塑,虽然称不上巧夺天工,但却自自然然,没有人的机巧参与进来。自然力勾画的轮廓,雄壮、伟大,却不合我个人的审美情趣,只有矮坡上的小花小草能吸引我。

贵德有“小江南”之称,只是天太蓝、地太阔、紫外线太强,坝上的草场和树木遮不住满眼苍黄。

贵德河谷坦荡,河床宽阔,水流平缓,虽然四周的山脉多为丹霞地貌,寸草不生,但河畔却有不少湿地,绿树成荫。在农家院的李子树下纳凉、吃饭,小江南的感觉尤为明显。

我喜欢以S形流过贵德的黄河,它真是一位少女。不是萌萌的少女,是已经饱满的、接近少妇的少女,丰沛、清澈,有少许的浊流注入。

我脱了鞋涉水,水冰浸,是少女的脾性。我的视线和镜头久久地停留在对岸的丛林,我感觉流过丛林的清澈的黄河水会有更多高原的野性。

看黄河的人很多,最耀眼的是一位骑白牦牛的女子,我看第一眼便认定她是贵德黄河的化身。

黄河从玛多流下来,流经川西的唐克,千回百转,再流过玛曲和龙羊峡,才来到贵德。从少女黄河走过的路径,可以察觉她对藏地的依依不舍之情。也难怪她,原本就是藏族女儿,有着藏人的血脉和藏地风情,怎能一下子就习惯黄土的浑浊。

看过贵德的黄河,我有种直觉,她是少女,但未必是处女,正因为这样的际遇,她才有了奔流到海不复还的心胸和气度,否则她便终身闭锁在龙羊峡了。从海拔三千五百米的唐克,到海拔二千二百米的贵德,少女黄河经历了怎样的蒙昧与成熟?

在黄河岸边,我读到刻在石碑上的吉狄马加的一段话:

只有真正到了黄河源头,你才知道并相信黄河是蓝色的,同样也只有当你真正用纯洁而高尚的灵魂去追溯这条伟大河流的历史,你才会亲眼目睹这眼前的奇迹:伟大的黄河母亲又回到了自己的少女时代。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7年4月下)

    故事会(2017年4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6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诙谐故事

    诙谐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7年5月上)

    故事会(2017年5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心灵故事

    心灵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6年12月下)

    故事会(2016年12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办刊时间长,知名度极大。该刊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讲述老百姓最喜爱的精彩故事。
热门推荐
  • 搞鬼:废柴道士的爆笑生活1

    搞鬼:废柴道士的爆笑生活1

    史上最废柴的道士——马力术,是一个以贴小广告为生的“文化工作者”。他出生在一个历代都有一个有通灵能力传人的道士世家,而这一代的通灵能力又刚好遗传到了马力术身上,于是他继承了他爷爷的二叔的大爷的曾孙子留给他的一座二层小楼,开始了他的道士生活。这座二层小楼位于极阴之地,里面住着一个大舌头吊死鬼、一个男人头、一个没舌头的小鬼、一个狐狸精、一个画皮妖,还有一个神兽——貔貅,这些鬼和妖各自都有一段既纠结又爆笑的故事,请听马力术为您娓娓道来……
  •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
  • 青少年心灵治愈故事系列:向着阳光的方向奔跑

    青少年心灵治愈故事系列:向着阳光的方向奔跑

    每一颗成长中的心灵,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纠结。听一些故事,打开一个心结,治愈一段忧伤。成长,是不断自我疗愈的过程。本系列丛书遴选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用活泼生动的故事讲述人生道理,治愈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挫折,帮助青少年打造一个更强大的内心。
  • 陌上九卿谣

    陌上九卿谣

    未来世界,人族与隐世家族并存,互不干涉。隐世家族洛族与巫族对立。隐世家族分管三千小世界,因为普通人中的重生者与穿越者的存在,干扰了小世界的稳定,三千小世界即将泯灭。一场决弈即将开启。
  • 爱你所爱喜你所喜

    爱你所爱喜你所喜

    里面江湖、仙侠、玄幻等多样的爱情故事,每个主角都有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有悲,也有喜,有阴阳两隔,也有幸福美满,不一定女主一定要跟男主在一起,男二不一定非要是炮灰。如果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可以告诉我,只需提供名字即可,不好的地方请多多指教。
  • 大乘义章

    大乘义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半曲离歌

    半曲离歌

    一部关于神魔的小说,淅濯一个弃神,在人间独自流浪,直到有一天,他捡回去了一个少年,却没料到,那少年不简单……
  • 重生日本的妖怪之主

    重生日本的妖怪之主

    穿越到日本,经历了一大堆的事情后成为妖怪之主的故事无系统本书又名东瀛的魑魅魍魉之主、我在东京当妖怪!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今天也没当上世子妃

    今天也没当上世子妃

    长安城百姓:“今天沈二小姐当上世子妃了吗?”沈大小姐:“今天我妹妹当上世子妃了吗?”狐朋狗友:“今天沈鸢当上世子妃了吗?”沈鸢黑着脸,答曰:没有!沈鸢外表娇萌无害,实际是个切开黑,自诩聪明绝顶,却追求秦王世子多年无果。于是某一天沈鸢怒了,拍拍屁股一走就是三年。三年后,沈鸢带了另一个男人回来,还打算直接成亲。于是某世子在沈鸢成亲当天,骑着高头大马,风华绝代,手里拿着个铜锣,绕着长安城边敲边喊。“今天本世子要娶沈鸢为妻!今天沈鸢要当世子妃!”沈鸢一把扯下红盖头,冲着某世子怒道:“滚!”【不是女强文,不是打脸虐渣爽文,沈鸢表示只想和她家世子谈个恋爱,不喜误入~】————————————新书《殿下他病得不轻》已经上线啦,求收藏评论推荐,给大家比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