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3300000015

第15章 铁面柔情

北方春日的下午,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一会儿就能把人晒出困意。杨玉梅从厚厚的案卷上抬起头,睡意朦胧地望了一眼窗外,窗外的国槐还在冬眠,显得毫无生气。收回视线,杨玉梅又看了一眼窗台上的绿色植物,在她的精心呵护下,这一盆来自南国的花卉长得蓬蓬勃勃,绿意葱茏,给她的办公室平添了几分生气。这盆花是春节前单位统一购买的,每个办公室分发了一盆,虽然到现在她也叫不上它的名字,但她让她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提前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乃至生命。

想到生命,杨玉梅把思绪停留在了她刚刚埋头的案卷里。那是一幢过失致人死亡案,被害人是一个深陷毒渊的四十多岁男子,犯罪嫌疑人不是别人,而是和他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的结发妻子。事实上,妻子的本意是要帮丈夫戒除毒瘾,未曾想却要了丈夫的命。想到这里,杨玉梅在脑子里还原了案发时的情景,以及这个家庭前前后后的遭遇。

正月初四,正是举家欢庆的日子。一个叫程英的四十岁女人正在家里打扫卫生,她的几个亲戚刚刚来家里串过门。对于亲戚们还愿意和她来往,在过年的时候还愿意到她家里来坐坐,程英的内心是欣慰的,说明亲戚们并没有因为她有个吸毒丈夫而嫌弃她,她还是他们愿意走动的一门亲戚。但她的喜悦还没来得及发散,就因为丈夫的回来,让她的生活掉入了冰窟,甚至让人绝望。

说起来,程英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二十岁的时候,从偏远乡镇嫁到了城郊,丈夫张军比她大四岁。一开始,娘家人包括亲戚朋友都觉得她嫁得好,男人老实本分,离城又近,地里随便种点菜,拉到城里的市场上就能变成现钱,干完农活,晚上还能换身新衣服到城里的舞厅跳舞,或者去电影院看电影,日子过得和城里人几乎没啥两样。程英也很满意自己的这桩婚姻。

短短几年里,她们的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一家四口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由于家里耕地少,加之人口急速膨胀,仅靠地里的收入,只能勉强糊口,而且地里的农活,一个人就能轻轻松松干完,张军便把农活留给程英,自己到城里打工,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回家,一家人团聚,倒也其乐融融。张军为人忠厚,也没什么爱好,每个月挣的工资,留点零花钱全都如数交给程英保管,程英也打心眼里放心自己的丈夫。

在城里打工一年多后,张军渐渐变了,拿回来的钱越来越少,后来甚至向她要钱花。程英问起来的时候,张军总是躲躲闪闪,要么说没有发工资,要么就说请人吃饭花了钱。程英最初也没在意,男人嘛,在外面交往很正常,他也希望自己的丈夫在外面有更多的朋友。

渐渐地,程英发现了一些破绽,张军下班后总是不按时回家,而且常有鬼鬼祟祟的人来家里找他,说话还背着她和孩子,交头接耳,很不正常。

当张军又一次伸手向她要钱时,程英终于忍不住问起了原因。张军起初一口咬定没事,后来终于承认自己染上了毒瘾。程英顿时感到一股寒流传遍全身,没想到自己老实巴交的男人也会学坏,她歇斯底里对男人发泄了一通,希望男人能够戒毒。男人倒也听话,乖乖去戒毒所戒了三个月毒。戒毒回来后,男人正常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又重蹈覆辙。任凭程英说尽好话,男人口头上答应不再吸毒,但背后仍在偷偷摸摸地吸。

从那时开始,程英的命运已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噩运也在一天天向她靠近。

丈夫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吸毒者。他虽然还在城里打工,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个月挣不了几个钱,而且全都买了毒品。家里的日子,全靠程英一个人支撑。

为了让丈夫戒毒,程英想过多种法子,她找过丈夫的兄弟姊妹,兄弟姊妹们苦口婆心劝说没用。她找过村干部,村干部做思想工作还是没用。她向公安报过案,强制戒毒还是没有用。程英自叹命苦,只希望丈夫有朝一日能够浪子回头,但这样的日子遥遥无期。程英曾想过和他离婚,并以此为条件向丈夫摊过牌,但丈夫已经深陷毒渊,不能自拔,他甚至爽快地答应了程英的要求。他也觉得程英跟了自己太委屈。但心地善良的程英却又心软了,她心疼两个孩子,不希望孩子没有父亲。好在两个孩子从小懂事,学习也好,女儿刚满十岁就能在程英忙的时候替她做饭,帮她干些家务。孩子是程英最大的安慰,也是她生活的希望,她盼望丈夫也能看到这些,清醒过来。

五年前,城市开始扩建,程英所在村的耕地全部被征用,为了补偿他们,每户分到两套九十多平方米的楼房和一间不大的门店。因为没有经济来源,他们留下了一套住房和门店,将另外一套住房卖给了别人。

家里有了一笔钱后,张军更加贪婪了,他不愿去打工,白天一整天都呆在家里,一到天黑就不见了人影,有时候甚至整夜不归。这期间,张军的脾气越来越坏,稍不如意就会大发脾气,轻者摔碟子摔碗,重则打骂孩子,程英去阻挡,就会把巴掌甩在程英身上。只要张军脸色不好看时,为了不招来他的巴掌拳头,程英和孩子们就都躲得远远地,母子三人忍气吞声盼望有朝一日他能改过自新。

张军也有清醒的时候,每当此时,他会向程英和孩子们道歉,发誓再不吸毒,不对家人发火。但只要毒瘾一发作,他就会像魔鬼附体一样难以自控。

为了让丈夫离开毒品,程英想从经济上制裁他。自从地被征后,程英试图牢牢抓住家里的经济大权。但这些只是表面现象,丈夫毒瘾发作时是一头野兽,拿不到钱,他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就这样,程英在心底里牢牢筑起的堤坝,总是被丈夫毒瘾发作时的洪水给冲决,她内心的创伤也随着丈夫毒瘾的一次次发作越来越重。到最后,她只能妥协,放任丈夫胡作非为。

短短几年时间,丈夫已经把卖楼房的钱糟蹋了一多半,程英既心疼钱,也心疼丈夫,尤其他毒瘾发作时用头撞墙,甚至拿起砖头来砸自己脑袋的疯狂劲,一直是她不忍面对的伤痛。

女儿马上要高考了,儿子也上了初中,两个孩子都是学校看好的苗子,眼看着家里到了大笔花钱的日子,程英不希望丈夫再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她希望能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入冬后,程英找张军的兄弟姊妹说了自己的想法。兄弟姊妹们这些年来眼看着程英在张军的阴影下备受折磨,他们也对自己的这个兄弟恨铁不成钢,只要能使张军离开毒品,他们什么都愿意做。在兄弟姊妹们的轮番劝说下,张军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吸毒给家人造成的危害,答应再次去戒毒。张军戒毒的日子里,家里总算清净了一段日子。春节前,张军回来了,信誓旦旦地向程英和孩子们保证,以后一定远离毒品。程英也天真地以为,丈夫这一次能够彻底远离毒品,让她和孩子们过上安稳日子。

但就在正月初四那天下午,程英正在家里打扫卫生,并想着心事的时候,丈夫从外面回来了,进门就伸手向程英要钱。

程英问他要钱做什么。张军不回答,只是一个劲地让她拿钱。

程英强烈地意识到丈夫旧病复发了。她冷冷地回了一句:“没钱。”

但丈夫已经冲进卧室开始四处乱翻。

程英见状,跟过去拦挡丈夫,并试图提醒他自己发过的誓言。但张军哪里肯听,他一把推倒程英,头碰在了床头上。幸亏程英早有防备,只起了一个小包。在隔壁屋里的女儿和儿子听到动静后跑了过来。

“妈妈,你没事吧?”女儿过来扶起程英。

儿子也拉了父亲一把。“爸爸,你不是答应过妈妈再不吸毒了吗?”

张军狡黠地答应着儿子,让孩子们先出去。程英也示意儿女们先出去。

两个孩子刚一出门,丈夫就不顾程英阻拦又开始了翻腾。因为他非常清楚程英把钱放在什么地方。程英一看这架势,明白丈夫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程英内心深处是再也不希望丈夫重蹈覆辙的,她一边扑过去从背后拦腰抱住丈夫,一边喊孩子们把绳子拿来,他们要合力把他绑起来。其实,用绳子绑的法子还是张军自己想出来的,以前他毒瘾还不怎么深的时候,有几次毒瘾发作,他自己要求程英把他用绳子绑住,等过了那一阵狂躁期再解开绳子,也能起到一点作用。但后来毒瘾越来越深,用绳子绑根本不起作用,他也不愿意被绳子绑,甚至看到绳子就恐惧。但眼前的情景已经不容许程英多想,她脑子里想的是尽快控制丈夫。

绳子很快拿来了,程英母子三人七手八脚把张军按倒在床上,绳子在张军身上缠绕了几道。他当然不愿意束手就擒,他在极力反抗。但他的反抗几乎多余,因为家人帮他解毒的决心远远大于他的毒瘾。张军很快被五花大绑。

就在母子三人松手的一瞬间,张军一跃而起,弯曲的身子撞碎窗户玻璃,重重地甩出了他们住的五楼。

在那个原本平静的下午,就因为张军的那么一跃,一家人的命运又一次被改变。

程英母子迅速从楼上冲下来,楼下来来往往走亲串友的人们已经先一步来到张军身边。只见他脸朝下趴在地上,脑门上一股殷红的液体正在汩汩下流,鼻子和嘴里也在流血。

“赶快打120!”人群中有人拿出手机来拨电话。

程英母子三人急忙蹲下身解开绑在张军身上的绳子,但张军鼻子里已经没有呼吸。程英立刻瘫软在地,儿女们也跪在父亲身边开始哭泣。虽然他们并不喜欢他,甚至惧怕他,但他毕竟是他们的父亲,他们的身体里始终流淌的是他的血。

张军被“120”拉走了。

程英很快被“110”带走了。

这个夜晚,这个曾经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家变得死寂一般。两个儿女胆怯地看着家里熟悉的一切,他们说什么也想不到父亲会以这样残忍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让他们的内心如何得以安宁?但事已至此,他们想得最多的是母亲会不会也很快永远地离开他们,他们为下午的举动自责、抱怨、流泪,如果他们不去帮母亲绑住父亲,这一切也许就不会发生。但父亲始终是他们不愿在生人面前提起的隐痛。

就这样,姐弟两在矛盾纠结、自责抱怨中度过了他们人生中最难熬的一个夜晚。

张军的兄弟姊妹也是一夜未眠,他们叹叹自家兄弟的命薄,程英的命苦。他们为两个孩子叹气,为张军的丧事盘算。当然,最重要的是如何保住程英的性命,说什么也不能让这两个孩子成为孤儿。

程英在公安局待了一夜又被放回来了。并不是她的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而是让她先回来处理丈夫的后事。

一个好端端的家就这样变得残缺不全,这是谁都不希望发生的,但他们谁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变故。

“叮铃铃……”杨玉梅抓起话筒,但电话里没有声音。

“喂,你好,请问你找哪位?”但电话那头的人却不说话。

“再不说话我可挂了。”杨玉梅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要么是打错电话,一听声音不对就迅速挂了。要么是案件当事人或家属打来的,打通电话往往又不知从何说起。

就在杨玉梅要挂电话时,话筒里传来了一个女孩怯生生的声音:“阿姨,我能跟您说话吗?”

“当然可以。”杨玉梅口气缓和下来,“你是谁,有什么事你就说。”

电话那头的女孩似乎没那么胆怯了,她说自己是程英的女儿,叫燕子,希望杨玉梅不要判她妈妈死刑,她和弟弟已经失去了爸爸,他们不希望再失去妈妈。

女孩声音颤抖得厉害,杨玉梅能体会到女孩此刻的心情,她在电话里安慰女孩说:“你和弟弟都不要着急,你爸爸的死虽然和你妈妈有关,但你妈妈不是故意杀人,不会判死刑。”杨玉梅还想安慰这个女孩几句,但她找不出合适的词,只好说判刑的事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让他们姐弟相信法院一定会作出公正判决。女孩似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着“谢谢”挂了电话。

挂断电话后,杨玉梅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她清楚地记得,给她打电话的女孩正在读高三,而且是学校看好的苗子。她自己也是一个高三学生的母亲,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讲,她也希望这个女孩不要因为家里的变故影响高考。从一个高考生的到角度出发,她更不希望这个女孩在即将进入考场前,听到自己最亲的人被判刑坐牢的消息。

事实上,这起案件的当事人程英在取保候审后,案子还在公安局和检察院期间,程英原来村子里的人们、丈夫的兄弟姊妹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都先后向公安局和检察院递交过过联名材料,善良的人们,在材料中痛陈张军的不务正业,对妻子和孩子不负责任,呼吁司法部门从轻处理程英,给两个孩子一点希望。材料中甚至说张军死有余辜,他死了是对程英和两个孩子的解脱。虽然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剥夺别人的生存权犯法,他们的说法也有点过激,但足以说明程英周围的人们对她的遭遇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

程英的两个孩子也分别给公安局和检察院写过信,他们用稚嫩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生命的看法,以及父亲和母亲在他们生命中的地位。他们的父亲一生活得不光彩,但他们的母亲能够包容他,迁就他,他们希望司法部门看在他们年幼的份上,不要让他们的妈妈坐牢。

公安局和检察院领导对此情况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答复所有关注程英的人们,司法部门会综合考虑,依法酌情处理。

半个月后,程英的案子开庭审理。一大早,法庭门口就围满了前来旁听的村民和亲属。整整一个早晨的审理过程中,旁听席上的人们始终表情肃穆,所有人都在仔细听着法官及公诉人的一字一句,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在他们看来,程英及两个孩子的命运就掌握在法官手里。

庭审期间,不知是因为紧张、恐惧,还是处于其他的原因,程英始终低垂着头,她机械地回答着法庭的提问。杨玉梅觉得眼前的这个杀人嫌犯非但不令人憎恶,反而显得很可怜,让人从骨子里同情。

法庭调查结束时,程英哭了起来,她说自己对不起两个儿女,让他们失去了父亲。也对不起丈夫,是自己害了丈夫,要是自己对丈夫看得紧一点,也许他就不会吸毒,自己也就不会站在被告席上。此时,她所有的忏悔其实都是多余,因为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假设根本不成立。

程英在法庭上哭,或许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方面,在法庭没有宣判前,她不知道自己究竟会不会被判刑,会坐几年牢,想到这些,联系到自己的孩子还小,这个被生活的苦难折磨得心力交瘁的女人,终于忍不住打开了感情的闸门,尽情地宣泄。另一方面,她的哭,也是在引起人们对她的同情。

由于案情特殊,法庭不能当庭宣判。

走出法庭,杨玉梅很快被一群人团团围住,他们是程英的左邻右舍,或亲戚姊妹。他们向杨玉梅打听程英会不会被判重刑,杨玉梅从他们一个个希冀的眼神中,看到了善良的人们对一个苦命女人的同情,也看到了他们对两个孩子的关注,作为一个女人,杨玉梅多少有些感动。当法官近二十年,庭审后被旁听席上的人拦住问话的情形她曾多次遇到,但像今天这样的场面还是第一次。以往被围住问话时,她看到的大多都是怨恨的眼神,甚至言语中大多会有恨她意思,好像法院给他们犯罪的亲人判刑是法官个人的行为。

看到这样的情形,杨玉梅为程英能有这样的好人缘而感慨。同样是女人,又同样是母亲,虽然她们的身份悬殊,且处于审判与被审判的地位,但她不希望这个女人被判刑,她甚至希望程英能够无罪释放。当然,她的这个想法有些天真,也有悖法理。

开庭后的第三天,杨玉梅又接到了燕子的电话。小姑娘还是怯生生的,不过语气比上次镇定了许多。

“阿姨,我妈妈会被判重刑吗?”显然,有了上次的通话,小姑娘已经认定法院不会判她妈妈死刑。

“你不要担心,也不要着急,再耐心等几天,判决出来就知道了。”杨玉梅之所以不能给小姑娘肯定的答复,因为在上审委会前,她也不确定能判多长时间。不过,处于对这一家孤儿寡母的同情,她倒希望最好能判缓刑,也许对这个灾难深重的家庭能够有所帮助。

一周后,程英再次来到法庭接受宣判。杨玉梅发现,这个和她年龄差不多大的女人,仅仅一周时间就老去了一大截,仿佛她过的不是七天,而是穿越时空提前走完了七年的岁月。看来,她的思想压力之大绝非常人能够想像得到。当宣判结束,听到自己被判了缓刑,杨玉梅看到这个女人一直低垂的头突然抬了起来,目光里也有了神采,脸色稍有舒展。在她颤抖着接过判决书的一刹那,杨玉梅发现这个女人眼里含满了泪水,是喜、是悲,疑惑五味杂陈。她给杨玉梅深深地鞠了一躬后,在众人的簇拥下离开法庭。

结束了这起特殊案件的审理,杨玉梅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不清为什么,总之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放松感。

一晃几个月过去,时间进入了秋季。

这天下午刚上班,值班室给杨玉梅送来了一封来自外省某政法大学的信。杨玉梅觉得奇怪,自己在这里并没有熟人,会不会是有人打着该大学的旗号要引她上钩骗钱吧。身为法官,这方面的经验,她还是有的。

杨玉梅刚要将信件随手扔到一旁,但她又看了一眼,感觉不像是骗子的信,便打开信封想看个究竟。原来,这封信是程英的女儿燕子给她写来的,小姑娘在信中说她非常感谢杨玉梅,因为她的主持正义,她妈妈才没有坐牢。因为妈妈的案件,她对公检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她发觉公检法的叔叔阿姨并非以前想像中的那么凶神恶煞,也不是社会上传闻的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他们也有可亲可爱之处。因此,在选报志愿的时候,她选择了政法大学,将来也要当一名像杨玉梅一样主持正义,惩恶扬善的法官。

看完这封来自大学校园的信,杨玉梅再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其实,当年自己选择学法律,并最终穿上法官制服,也是因为与自己的亲人有关的一桩案件。二十多年前,当她还是一名高二学生的时候,她的父亲身陷一幢被诬陷的官司,因为对方势力庞大,加之公检法办案人员隐私舞弊,最终导致父亲身陷大牢,在狱中含恨而死,留下了她和多病的母亲。当时她就发誓,一定要考上政法大学,当一名伸张正义的法官,替天下如父亲一般被冤枉者伸冤,惩治贪官,扶弱济贫。如今,她当法官的愿望实现了,虽然现实距离理想有一定的距离,但她甘愿当一名默默无闻的司法公正的维护者,只要无愧无头顶的国徽,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她仿佛看到,几年后,燕子也穿上了法官的制服,而且就坐在她旁边。她相信,这个姑娘一定能做到。

同类推荐
  • 达洛卫夫人(译文名著精选)

    达洛卫夫人(译文名著精选)

    《达洛卫夫人》描写了一位议员夫人一天的活动过程。全书以主人公为核心,以她的生日晚宴为枢纽,突出地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典型:代表上流社会及习惯势力的“大医师”布雷德肖和平民出生的史密斯;同时对当时英国社会的上层阶级中形形式式的人物做了入木三分的刻画,让读者领略到典型意识流小说的各种特色,并以其“一天写尽一个女人的一生”的艺术功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部作品的独特性,同时还告诉人们,意识流小说并非仅仅是艺术技巧的创新,它们也可以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
  • 拾玉镯

    拾玉镯

    一个流传数代的《拾玉镯》,记录着京城皇族遗老遗少的故事,也承载着遗老遗少们复杂的人生与情感。作者从容不迫,娓娓道来,将读者带进那段早已尘封的历史。而那段历史,那些别样人生,如今读来却依然鲜活有趣,耐人寻味。
  • 众神之手

    众神之手

    白色的雾在深渊中流动,灰色的峭壁无限地延伸,构成它的是无法计量的纳米材料,但它的存在却能追溯到十万年之前的遥远过去。峭壁之间偶尔出现的石桥和平台构成了这个垂直交通系统的全部,不过,这些已经风化的遗迹很久都没人使用了。一位孤独的旅行者走在峭壁之间的石桥上。她的名字叫镜,看其外貌,大概十五岁左右的样子。她穿着灰色斗篷,手握一根金属杖,在杖的顶端,两条白色的布带随风飘舞。
  • 大唐悬疑录(全集)

    大唐悬疑录(全集)

    《大唐悬疑录》系列小说是关于唐代隐秘文化的历史悬疑小说,作者通过惊心动魄的阴谋杀局、丝丝入扣的缜密推理,引领读者逐步破解大唐历史中的阴谋玄机,本书堪称了解唐朝隐秘文化、体验烧脑中国风小说的第一选择,更是全景式展现唐代社会各面的长篇大作!
  • 格子衬衫上的仲夏已逝

    格子衬衫上的仲夏已逝

    麻娑,麻娑。我们是红蚁的后族,做我的王后。我们要一起穿越那片金黄的麦田,爬到卡克布齐的向日葵上进行我们的婚礼,听说那的日落是世界上最美的。
热门推荐
  • 觉醒元尊

    觉醒元尊

    苏柏士发现老妈子重生到自己的脑子里,更难以理解的,老妈子还成了一个什么觉醒系统。“儿子,老妈子助你成为全球顶级觉醒者。”“别闹了。滚犊子!”“搞不好,能成为全球主宰者哦。”“试试,反正不会缺胳膊少腿。”“合适,砸门母子俩开始升级打怪去咯。”“滚犊子!”[收起]
  • 实用钓鱼技法

    实用钓鱼技法

    《实用钓鱼技法》内容包括“常钓鱼,大有益”、“怎样选择和使用渔具”、“鱼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鱼饵”、“垂钓方法和技巧”等八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少年心理师II

    少年心理师II

    平静的晨曦之晨,先是被笃信末日将至的嗜睡男孩打破,接着闯进诊所的武警更直接将心理师莫晓乙定罪为军火贩子。来不及等待救援的莫晓乙,被秘密关押到号称“只进不出”的第六监狱,可是接下来的发展却出乎意料——他的狱友不只是“特殊人才”,还都患有怪癖之症。因为好友莫晓乙被诬入狱而火冒三丈、追随而来的周大警监周觉,却将催化这场“疾病”。他们在狱中连续遭遇挑衅和暗杀,事态的发展完全脱离了控制……
  • 妖女追夫:独宠天才巫医

    妖女追夫:独宠天才巫医

    腹黑魔少?死开死开,本姑娘名花有主了。搞怪大叔?别凑热闹,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冷面暖男?我是妖女,你hold不住。美男们消停会儿吧,本姑娘志在玩虫炼神丹。那个谁?阿唷,相公,你别走啊!等我拍死这群苍蝇,就带你回家!对了,我其实很温柔!真的很温柔!不让走?恩哼!关门!放巴拉!给姑奶奶直接吞……
  • 薇风过君旁

    薇风过君旁

    作为太乙真人座下第一女弟子,薇总是被小不点师兄哪吒欺负来欺负去,太乙真人座下那么多弟子,自己也不出众,唯独欺负自己,她表示很无奈当那个东海龙太子出现后,好像情况有所改变?
  • 善心得善果:报君恩

    善心得善果:报君恩

    古树参天,溪水潺潺,清澈见底的水,冰凉凉的。偶有微风,将这一番静止之画打乱,却更添韵味。一丛紫竹悠悠然随风而舞,纷披疏落竹影的画意,潇潇淅沥竹声的风情。忽地,一颗小小的头颅从紫竹丛中探出,淡红色的眼睛贼溜溜的四处打探巡视,终于放心而出,竟是一只通体雪白的白狐。它甩了甩毛茸茸的尾巴,坚挺着身子在竹丛间穿来穿去,速度并不快。微乎其微声响从岩石那边传过来,白狐先是一顿,双耳警戒向后退,獠牙外露发出威吓的低鸣。岩石后伸出一只血手,死命的抓紧岩石上的突起,再也不动了。白狐歪着脑袋同那只血手对视了片刻,它开始悄悄的悄悄的向那血手靠近了几步,身形微躬,后腿放松,如果那血手对它会有不轨的行为,它随时会以最快的速度溜之大吉。一只大手从身后摸过来,以白狐的灵敏狡猾居然也被一抓即中。它正要挣扎,却闻到一股熟悉的药香,遂放松了戒备。
  • 新零售时代的智能营销

    新零售时代的智能营销

    这是一本经管类图书。本书以新零售时代为背景,以全域营销为切入点,以全渠道营销为重心,对全域营销相关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深入论述,对营销从业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可以为正在进行业务模式转型和营销模式升级的企业或个人提供一些启发。
  • 自然之心

    自然之心

    传说,拥有自然之心的人,就能拥有世界……樱华学院,有着一群不一般的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和自然所赋予的力量,组成了“NH自然研究社”,在不为人所知的情况下,默默保护着这个世界。然而,当一个普通的高中生颜若汐踏入这个奇幻的领域之后,整个世界的命运开始转动。真正的敌人出现,自然之心逐渐觉醒。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役,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