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29200000003

第3章 生活从这里开始

茫茫晨雾的深处,传来隐隐约约的马铃声,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终于响起了马蹄富有生气的节奏;一串脆生生的鞭花炸裂,惊起了琼枝玉桂般的垂柳上因寒冷而格外惊悸的小麻雀,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像这幽深飘渺的晨曲中一组生动的装饰音,立即引出了真正的主旋;拖拉机发动了,引擎震耳欲聋的音响,向四面扩散,它怒吼着向前冲去,揭开雾的幕帷,平原露出了真面目:灰色的田野,灰色的阡陌和灰蒙蒙的地平线上灰色的村廓。

——生活就这样开始了第一页。

灰色使人觉得压抑,可正是在这压抑中勃发着生命的力量。

拖拉机刚刚在沉睡的土地上,开出了第一条笔直的墒沟,原野立即腾起一片黑色的波浪,——它醒来了,带着冬日里冰冷的残梦,怀着哺育新生命的热望。

俯身抓把带着冰碴的冻土,细细地揉搓,他要把自己的体温也汇入大地的肌肤,那满是鱼尾纹的眼角,溢出了多少对于金秋的憧憬?

不知从哪儿飞来一群长翅的大鸟,在拖拉机<足尚>起的烟尘中追逐盘旋,那灰白的翅膀上闪动着熹微的晨光,它们昂奋地高叫着,像一群报春的鸟。

“呵,这多像那幅耕海的图画?”幼稚的童音,带着几分夸张,用和这坚实的土地不甚和谐的语调惊叹。

“这里原本是海,那些大鸟是海鸥的远亲,也是大海留下的最后一批遗民了。”技术员抬起佝偻的身躯,把土撒回地里,他仔细抖落手中的泥沙,好像这土地会因为失落那几粒泥沙而减少。

“这里曾经是海!”……

渐渐地,我知道了——

五百年前,这里曾经是祖国烟波浩渺的内海,由于海河水系上游河流的泛滥,冲来大量的泥沙,年长日久,便被淤塞了,海水退到了太阳初升的地方,只剩下一片夹着贝壳的沉积土,沉睡在表层的沃土下。

五十年代的地图上,这里还是标着浅蓝色虚线的空白,狐兔出没,人迹罕见,因其荒凉而成为黑龙港流域著名的洼泊。

六十年代初,随着第一阵拖拉机的轰鸣,一群下马钢厂的工人,停办农专的师生和机械化部队转业官兵,来到这里。他们在三间破庙里安下了家,挂起国营农场的牌子。于是,那握过枪的手,拿过钢钎的手,使用笔的手,挽起了犁绳、握起犁杖,撒下第一批种子,也播下了他们的希望。汗水和着雨水淌进深深的脚窝,梦想也随着坚韧的犁头,印在每一寸土地上。

土地滋养的梦想,也和土地一样淳朴:一片银色的棉田,一场金黄的夏粮,一间结实的房屋,一件里外三新的棉衣,甚至一餐可口的饭菜……没有人记录过他们当年的梦想,只有一个笑话流传了下来。一个在寒夜里浇了半宿麦的工人,浑身泥水地走回破庙,钻进铺在麦秸堆上的被窝里,诙谐地说:找了半天共产主义没找到,原来共产主义在这儿哪!

土地,是最忠实的情人,它没有辜负耕耘者的希望,它回报人们的不再是荒野里跳跃的野兔,水洼里游动的鱼虾,当金子一样的心,和太阳一起燃烧的时候,它给了人们第一次收成。

大自然创造了自己的骄傲——人类,可对人类又常常是那样的冷酷无情。

从平原里泛起第一片金色的麦浪,从草地上竖起第一排整齐的瓦房,从第一个在这里成熟的婴儿降生的时候起,天上地下,灾难就接二连三地降落在这块土地上——

狂风助着暴雨,雷霆夹着闪电,洪水咆哮着涌进平原,像一群野马冲进草场。顷刻间,天柱折,星辰移,铺天盖地的浪头冲开泄洪河,席卷了刚刚开垦的土地。几天之内,几万亩丰收在望的良田,又变成了五百年前的老样:水天茫茫,一片空寂,只有偶然露出水面的树梢上,爬满了蛇和蜈蚣一类的生物。

大地,那祖祖辈辈让人们繁衍生息的大地,那永远让人类信任依恋的大地,也在这里突然爆发出它蓄积的能量。它像一个因愤怒而战栗的巨人,疯狂地摇撼着平原。田野咧开大嘴,像在哭泣,又像在呕吐,涌出大股大股的黑水,喷出一层层的泥沙,人们第二次建设起来的家园,顷刻间,又化作了一片瓦砾场。……

然而,在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大自然毕竟失败了,它一次一次地败在它的骄子们手里,农场一天天兴旺起来。

十几年过去了,高耸的大楼、整齐的瓦房,代替了当年的破庙草棚,生活匆忙的脚步带来了许多新的生命,也送走了许多宝贵的青春。当年的垦荒队员们,有些已经死去了,去的都很平凡,他们来自大地,又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只有老场长是被斗死的,他在这里出生,他在这里流浪扛活,他在这里学会了打铁的营生,他在这里开展过抗日游击战……躺在这他为之吃过苦、流过血、洒过汗的土地上,也许会格外安详。

偌大的平原上,没有一块纪念他们的碑石,可正是这些和脚下的土地一样平凡的人们,也和脚下的土地一起,在最困难的时候,用自己的脊背顽强地肩起了大厦的基石。

土地上的生活是单调的,永远是循环往复的春种秋收,可大自然变幻的色彩,劳动的愉悦,淳朴的人情,补偿了我儿时多少过早逝去的欢乐。

……漫天的黄风停住了,揉开被沙迷住的眼睛,我突然发现那灰蒙蒙的大地,不知什么时候变了:田野一直绿到天边;孩子们的柳哨一直响到天边;那是谁的纱巾被风吹走了,像一片白白的小帆,荡过绿色的波浪,一直飘到天边……我看井上小棚子旁,开了一朵黄黄的小花,那细密的花瓣,随着柴油机的振动而颤抖,我真想把它折下戴在头上,可我不敢,我害怕同伴们嘲笑的目光,就让它装点那回春的土地吧。

……六月的天是那样的蓝,蓝得看上一眼,也会晕眩,可那大朵大朵的云团变幻着姿态,惹得你没法不看,收割机在麦浪里穿行,像在追逐天上的云彩。我躺在颠簸的草车上,听着车把式咿咿呀呀的小调,也忍不住唱起一支并不好听的歌,往日的羞怯和腼腆好像都被田野里的热风吹走了。“好呵,丫头,再唱一个!”拾麦的大嫂们在为我喝彩。

……队长吹响了换班的哨音,扬场机收起红色的雨帘。拔出陷在粮堆里的双脚,钻进灯影处的谷草堆里,舒展酸疼的腰,我也想起那关于共产主义的展望。满天的星光透过雾气,照在空荡荡的原野上,萤火虫飞一飞,停一停,像在寻找草丛里叫个不停的蛐蛐。四周好像突然变得格外安静,我听见近旁有人在小声说话:“你看行不?”“我看行!他人老实,也能干。”“他有那意思吗?”“能有?”“可他家成分不好……”不知是谁在向朋友诉说自己的苦衷。所有的庄稼都归场了,只有爱情还没有收获。

……冬天来了,大地像刚刚生产过的母亲,在白雪的覆盖下,疲惫地睡去,和煦的阳光照在上面反着圣洁的光。原野像没有生命的图画一样沉寂,只有画面的一角飘着一股浓烟,给这图画增加了动感。运送麦秸的车队,穿过原野向着那浓烟下的造纸厂进发,长长的路上留下一串鞭声笑语。我挤在麦秸捆的缝隙里,望着那被洒落的麦秸镀成金的道路,苦思冥想,终于想不起一句堪与这原野比美的诗句,可心弦却随着雪地上一闪一闪的阳光轻轻地震颤。

土地,应该给人们一条辉煌的道路。

告别那里已经七年了。平原里那野性的风,吹粗了我脸上的皮肤,也吹去了我少年人可笑的狂热,却把一个个不可磨灭的印象刻在记忆的深处。我常常觉得该写点什么,为那块饱经沧桑的土地,为那些淳朴顽强的人们而讴歌。

在朋友的信里,我知道那里已经安上了最先进的喷灌设备,它会给平原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我想不出:那里的田野还是那样纤细秀美吗?那里的生活还是那样紧张单调吗?那里的姑娘还在为没得收获的爱情苦恼吗?那里的车把式还唱着那咿咿呀呀的小调吗?那里的人们还记得那个笑话吗?那里出生的孩子们有没有比他们的父兄更美更高的梦想?……

离开的越久,我想知道的越多,因为,那是一块多灾多难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

那土地,给了我的是这样多,这样多……

一九八一年写于吉林大学七舍

同类推荐
  • 命中

    命中

    《命中》是诗人杨献平的一本诗集,诗人通过自己的创作,构建了“南太行”文学地理,同时军旅生涯和西北的生活经历也赋予了诗人独特而苍劲的写作风格。整部诗集风格统一,关注生活中的事件,眼光落在当下,是一本质量较高的诗歌作品集。
  • 药味集

    药味集

    《药味集》是周作人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子集之一,收录了周作人二十余篇经典的散文作品。他的文章多是描写生活中最为寻常的片段,字里行间也是满满的恬淡平和,却能洞穿人心,往往寥寥数语便会令读者着迷。
  • 爱的赞美

    爱的赞美

    《暖情》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引人深思的故事。冬冬的妈妈下岗后,爸爸也选择了下岗。妈妈一气之下与旧恋人为投资新的项目,离家远去。冬冬在家庭面临破裂的情形下,平日与爸爸靠打工度日。之后,父子走上寻妻找母的征途。期间,为维持生计,冬冬和爸爸扫马路。《暖情》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影片。今天下午,我们实验小学学生汇聚电影院,伴随纷纷泪水,观赏电影《暖情》。
  • 古风犹存

    古风犹存

    由陈益民编写的《古风犹存》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俗与恶习》《小曲好唱》《读城记》《阿Q永远健在》《国病》《浮生百味》《玩物不丧志》《情爱告白》《文人与装鳖》《文章正宗》《大家评大家》。概言之,《古风犹存》中的这些文章主要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风土艺文诸方面相关。
  • 十生评论集

    十生评论集

    本作品包含影评、乐评、时评和书评,我希望我所写作的《十生评论》能被视作文化研究的实践。马修国的《西方文论史》介绍“文化研究”的起源、分析“文化研究”的文化背景时指出:“当时英国的精英主义的文化和文学批评传统(以利维斯主义为代表)受到了新通俗文化的冲击,需要一种新的立场来看待过去被精英主义所排斥的通俗文化现象,关注通俗文化中所蕴蓄的力量,分析其复杂的结构与生态。”实际上,利维斯本人在其精英主义立场下却也说过“对文学的严肃兴趣不应只局限在于对‘纸上文字’微小关系的细察,还应包括对人、社会及文明的兴趣”。
热门推荐
  • 有了这样的能力,做好并不困难

    有了这样的能力,做好并不困难

    为什么努力了,但仍然一无所获。这样的问题,正是本书需要解答的。每一个成功者都具备一些基本的能力和素质,本书通过各种鲜活的事例和生动的语言向广大读者介绍了成功者所具备的基本能力,他们善于摆正心态,敢于面对现实;善于调节自己,拥有过硬的自制能力;善于把控自己的人生;善于激发正能量;善于把压力变成推动力;善于应对变化;善于和自己沟通,提高信心;善于把精力放到自己的强项上,善于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全书积极向上,格调健康,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光耀圣剑

    光耀圣剑

    命运早就把我的道路固定下来,我要做的只是慢慢前进,冲天而起的烈焰伴随着我踏过皑皑白骨,心中坚定的信念化作利剑,刺穿这被无边黑暗遮盖的苍穹……而命运这东西,当你相信的时候,它才是真实存在的。
  • 郡主情缘

    郡主情缘

    “琳儿,我真该把你禁足,”温润的声音隐忍着怒气,她竟敢跑去那里唱曲儿。“如风,你不觉得我穿的好看,唱得好听吗?”琳琅看他吃味的表情,神采飞扬。她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改变他一贯的温和淡定;一次次撩起火花,却难掩青涩纯情!不管她是来历不明的女子,还是堂堂的郡主身份,他都要陪着她笑,宠着她疯!一生一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看文须知:本文小白,情节轻快甜宠;架空,不考据,不喜勿喷!
  • 霸气狂妃,我家陛下初长成

    霸气狂妃,我家陛下初长成

    前世只因命理师的一句话,她为国牺牲成为夜吾霖的妻子。丈夫不疼,正妻狠毒,连亲身骨肉都被人扔掉。既然重活一世,萧宁桑发誓她要改变命运,为自己而活。谁知那个负了她的男人,这辈子竟会死缠烂打跟着她。“萧宁桑,怎么办,我现在还想心里全是你?”“你有病吧?”“是得了病,相思病,你要给我治吗?”“夜吾霖,你给我滚。”他倒是真滚了,可滚走后却会在她遇到危险时挡在她面前,温柔地看着她道:“除非我死,这个世界上谁都不能伤害你。”萧宁桑坚硬的心开始一点点融化,心里却有些句话没问出口:“夜吾霖,你真的不知道你才是伤我最深的那个吗?”
  • 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百事通

    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百事通

    产褥期,民间俗称坐月子,是新妈妈最重要的时期。本书针对产前分娩准备、科学坐月子、轻松育儿做了详细讲解,细述了孕育新生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巧妙应对的方法,并以通俗、简明、轻松的语言,实用的操作步骤图,传播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孕育知识,更有“要知道哦”和“专家点拨”小知识版块帮你拓展知识和加深理解。希望本书能让新爸爸新妈妈少一分担心,多一分安心,少一分忧心,多一分开心,快乐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重温青葱岁月

    重温青葱岁月

    意外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沈重楼有幸重温那段曾经的青葱岁月,一切将重新开始,一切皆有可能……
  • 忍者走遍世界

    忍者走遍世界

    一个普通宅男的神奇之旅,一次改变命运的动漫之行,
  • 有匪3:多情累

    有匪3:多情累

    霍家堡那一场大火,没有烧掉霍家堡的根基,却烧起了中原武林中人的心火。“征北英雄会”顺势而生,霍连涛野心昭然若揭,然而不明内情的他没有想到,慎独印上的一截诡异的水波纹图案却为他招来祸事。与此同时,周翡一行人追踪着谢允的踪迹,也来到了风雨飘摇的永州。谢允那双冰凉的手、体内压抑已久的毒素,还有他不为人知的过往,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周翡心头。透骨青的解药,“海天一色”的隐秘,*终全都指向了失踪已久的齐门禁地……
  • An Historical Mystery

    An Historical Myste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