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3300000001

第1章 文学大家(1)

左丘明

左丘明(前556—前451),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双目失明,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史学家。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曾说自己与左丘明有着相同的、会感到羞耻的事,即“巧言、令色、足恭”和隐藏对别人的不满、表面上和他很要好。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到西周王室阅览史书,收集了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依《春秋》而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左丘明的思想属于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在叙述历史事实时,左丘明对于那些历史事件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肯定或批判的态度。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世人称其老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相传他博学多才,曾在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国路过洛阳时,曾问礼于他。

老子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在函谷关前写成五千言《道德经》,又名《老子》《五千文》。这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曾被日、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翻译出版。美国《纽约时报》列其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老子本人也因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其思想后来被庄子所继承,与儒家及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是春秋末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由于自己的政治学说不能得到君主的采纳,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这使得他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他创造了一整套的教学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

他曾编修《诗经》《尚书》,删定《礼经》《乐经》,为《周易》作序,还是《春秋》的整理者。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尊称其为“至圣”,也就是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墨子

墨子(约前480—前400),本名翟,是我国春秋末、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出身平民,是小工业者的代表,同时也是一位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

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弃儒学,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

《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所著,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汉代有71篇,现存53篇。据《墨子》可知,墨子思想,有十条五类纲领,其中“兼爱”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他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孔子的孙子孔伋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此,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他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他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称为“五大圣人”,著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他师从孔子之孙——孔伋,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其学说主张的出发点为性善论,他提出“仁政”、“王道”等观点主张德治。

孟子晚年退而著书,有《孟子》7篇传世,属语录体散文集。他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孙子

孙子,名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一说为惠民县)人,是我国著名军事家。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具体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前551—前479)属于同时代或略晚。

孙子本是齐国贵族名将后裔。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内乱,孙子便离开齐国,在南方的吴国都城姑苏潜心研究兵法。在那里,他结识了吴国大夫伍子胥,并被其推荐给吴王,得到吴王的重用,从此孙子为吴国立下了无数战功。

除了其赫赫战功以外,孙子一生更主要的功绩,是他留给后人珍贵的论兵、论政篇章,尤以流传下来的《孙子兵法》最为著名。该兵法虽只有13篇,短短5000字,却体现了孙子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运用《孙子兵法》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与安徽交界)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先秦庄子学派创始人。后世常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而且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寓言故事的形式富有幽默讽刺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他和门人以及后来学者合著的《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庄子》一书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中《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所传诵。

荀子

荀子(约前325—约前235),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春秋时期赵国人。曾三度任祭酒一职,也在楚国做过兰陵令。荀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他的学术为儒家一派,但与孟子“性善”说相反,他认为人性本“恶”,还强调“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行贵于知”等观点。

荀子的主要著作就是《荀子》,其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对偶句很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身于楚国王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是我国诗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悲剧诗人,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伟大的政治家。

在政治上,屈原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他早年受到楚怀王的信任,但由于其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的谗言与排挤,逐渐遭到疏远,并最终被驱逐出都城,流落汉北。公元前278年,楚王客死于秦,屈原悲愤绝望,自投于汨罗江。

流放期间的屈原心中非常郁闷,于是开始文学创作,因而他的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

屈原创立的“楚辞”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其作品文字华丽,想像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主要代表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其中,《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

宋玉

宋玉(前290—前223),又名子渊,湖北宜城人(也有称归州人),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他出身寒微、儒雅风流,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是继屈原之后的浪漫主义楚辞大家。

他擅长辞赋,与同时期的唐勒、景差齐名,但在仕途上颇不得志。他中年时因漂泊异乡,生活异常艰辛。但他意志坚定,性洁志廉,写诗述怀。在看花山上写下了长篇抒情诗《九辩》,抒发自己“失职而志不平”、“无衣裘以御冬兮”的志向和身世。

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据《汉书》所载,宋玉留传于世的赋,现存14篇,著名的有《九辩》《招魂》《神女赋》《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也有人怀疑后三篇不是他本人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由他而来。

韩非

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贵族,后世称其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他的政见大都不被采纳,于是退而著述,写出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

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得到秦王的赏识,然而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虽死,但他的思想却在秦始皇和李斯的手上得到了实践。韩非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其著作以法治思想为中心,吸收了儒、墨、道诸家的一些观点。从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被称为法家之集大成者。

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其学源于黄帝老子,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

他先后著书20篇,10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8篇,都收录在《列子》中,是道家重要典籍,主讲清静无为(贵虚),独立处世(贵正)之思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号其书为《冲虚真经》。宋真宗景德(1004-1008)四年加“至德”二字,号为《冲虚至德真经》。宋徽宗追封列子为“致虚观妙真君”。

《列子》全书共载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时期洛阳人。由于当过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太傅、贾生、贾长沙。汉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贾谊从小才学过人,文笔十分漂亮,18岁即闻名于郡里,20余岁,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又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感歉疚,到33岁就因过度忧伤而死。

他的文章和诗被人们称颂,其中有的留传至今,主要著作有散文和辞赋两类。其政论文《过秦论》《论积贮疏》《治安策》等,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辞赋以《吊屈原赋》《鹏鸟赋》最为著名。他极力提倡许多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伦理观点和社会观念,因此,他通常被人列为儒家。

刘安

刘安(前179—前122),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是西汉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刘长因谋反被废除王位,不久绝食而死。所以,刘安16岁就被封为淮南王。

刘安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对道家思想加以改进,不循先法,不守旧章,遵循自然规律制定了一系列轻刑薄赋、鼓励生产的政策,善用人才,体恤百姓,使淮南国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这与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相悖,加之刘安在广置门客进行学术研讨的同时,也和他父亲一样,不断积蓄力量,准备有朝一日谋反,因此在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兵进入淮南,刘安被迫自杀。

同类推荐
  • 以诗抵心

    以诗抵心

    本书甄选最动人心扉的40首唐诗,将唐诗的体悟之美、韵律之美,巧妙地融入生活之美中,释义出一种唐诗原本的独特的意境美。跨越千年时光,猛然发觉,你我今天的爱恨嗔怨都已在唐诗中抒写过了,那些绵密入心的至美诗篇,唤醒我们心中的美好和安宁。至美唐诗,最有情,最可忘忧。
  •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朱自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游记、杂论、诗歌、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朱自清大全集》,鉴于朱自清的散文成就最大,本书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散文作品。
  • 充闾文集:艺文说荟

    充闾文集:艺文说荟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我们生命中的九一八

    我们生命中的九一八

    本书为纪念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出版。十四年抗战不仅撼动世界,更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本书精选几十位名人关于“九一八”的记载文字,令人重新感受“九一八”事变之于时代及其个人的意义,再次见证那段感人肺腑的民族记忆。
  •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本书囊括朱自清先生精华的散文名篇,有踪迹、匆匆、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绿、白水祭、荷塘月色、我所见的叶圣陶等,还有朱自清少见的诗歌和文论名作等,特点就是全面和精粹,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找到先生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布局方面,主要以先生的创作时间为主线,对其各时期创作的作品进行了归纳划分。这样不仅展现了先生的作品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作品风格的转变,解读先生的创作经历和创作心路。
热门推荐
  • 鬼灵王妃

    鬼灵王妃

    苏冉芸,她是将军府的嫡女,母亲身死,她被弃乡下,只想找一条出路,但遇到了当朝五皇子,从此,她以为自己成功了,但却不知一直走向死路!现代一个90后大学生苏冉芸,因捡到一枚玉佩,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朝代,关键是还穿越到了一个死人身上,变成了一个僵尸,旁边有具很帅的僵尸跟她讲,“我会帮你报仇雪恨的!”惊恐!
  • 河畔老屋

    河畔老屋

    曾经的四座老屋,都是紧挨着盘江河修建的,其中的每一栋老屋都有着它们的不同遭遇和命运。侗族作家潘年英通过讲述记忆中的四座老屋的故事,为我们呈现了边远山区几代侗族人的生活际遇,折射的是一部侗族人的当代史。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什么时候打开都不晚的心灵开悟之书。如果你习惯了吃亏,习惯了沉默,习惯了委屈自己,习惯了不拒绝所有人,便会忘记其实你可以有态度,可以有观点,可以有能力,可以有自己从容的生活。36段过往的人生故事,多维度层层剥开36种隐秘心理与生活真相。这样的故事你也许没有读过,但你一定能感同身受。
  • 当代文坛点将录2

    当代文坛点将录2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推手(贾乃亮、王鸥主演)

    推手(贾乃亮、王鸥主演)

    同名电视剧热播中,贾乃亮、王鸥主演。小说讲述了在父母庇护下生活的男主角柳青阳经历家庭变故后,凭借聪颖才智和赤子之心在商界拼搏并最终收获事业和爱情的故事。玩世不恭的男主人公,经历人生的重创后,在职场女强人陈一凡的鼓励和师父梅道远的教导之下,将太极推手的精髓运用到商业经营中,历经商场的洗礼和锻炼,逐渐成为一个商业精英。同样一张面孔,不同的性格,使柳青阳收获了很多不属于他的青睐,也面对了更多的挑战,“你爱的是我,还是爱我像他”。一路走来,柳青阳通过接触太极拳的拳理和智慧,以真纯的性格一步步解决商战中的诡谲阴谋,又反过来帮助恋人陈一凡和师父梅道远解开了多年心结,并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安宁。
  • 捉鬼笔记

    捉鬼笔记

    师傅说过,干我们这一行的,常年走南闯北遇到点鬼怪的事是正常的,从小跟着师傅到最后,师傅被暗中诅咒害死,这一切罪责都堆在了林峰身上。林峰从小经历鬼怪,鬼灵,鬼尸,鬼使,一步步成长起来,最后,同门师兄弟变成仇人,从小玩到大的师妹成为自己的敌人。这一切都是诅咒的安排。为鬼唱戏,我们不知道唱了多少。林峰一步步成长为捉鬼道长。
  • 叶樱花

    叶樱花

    叶宇,高中的生活,是繁重的,在这个时间段遇上你,是幸运的,即使最后的分离,是为了后来更好的遇见。再见!——落樱
  • 盛夏之约

    盛夏之约

    凌芳馨二十多岁的年纪,早已离开学校,她进入新的公司,默默无闻三年后,终于成立了一个女子组合,这一年,她正式在韩国出道。刚出道的她们,知名度很低,走在大街上都不会有人认识这几个人,但是凌芳馨相信自己,她始终觉得,自己终有一天会成为大明星……
  • 只有我重生的夏天

    只有我重生的夏天

    这是一个破案又治愈的循环故事。听力超群的腹黑女人和听力障碍的面瘫男人拉扯纠缠,半推半就,从现在回过去,从案里到案外……君悠悠一次次改变了周遭人的命运,但能否改变她和他的命运轨迹?“你,看起来很眼熟……”“你撩女孩儿的方式真老套。”“跟我走吧。”“去哪儿?”“天涯海角……”“你还是跟我走吧。”“去哪儿?”“我家席梦思,保质保量保柔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精灵降临全球

    精灵降临全球

    【2019最真实的精灵培育文】主打精灵培育和战斗。不同于传统的培育方法,刷新你的认知,却又是那么的真实合理。新奇的战斗和战术安排,原来战斗还可以这么打,让你永远猜不到结果。欢迎挑刺。Vip群:274398228,满2000粉丝值就可以进群了。欢迎大家,进群后粉丝值要发给群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