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0600000001

第1章 追寻陀翁的灵魂

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我来了!

他就住在我圣彼得堡的家附近,相隔一条街,他的两处居所都在这里,一处已经改作服装店,而门口的墙面上分明还订着表明他居所名士的大理石牌。二十四岁,他的处女作《穷人》诞生在这里,彼得堡的历史早已记取了他的名字,故居附近的地铁站,便以他的名字来命名,故居所在的街巷,也被称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街。走在巷口,他的塑像坐在地铁站前的小广场上,低头沉吟,沉吟而冥思,在故居旁市场、地铁站熙攘穿流的人群里,在街边店家小贩的交易里,恍惚若隔世。市中心的面貌与百余年前并无二样,洞彻前年的神思者就住在这里,我的朋友说,城市的熙乱纷扰,谁能有穿越世俗的思力,谁便是挺立千古的大智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在这里诞生。他的思想消融在俄罗斯文化的血液里,在彼得堡最大的书城——图书之家,他的作品专柜在那里陈摆,在彼得堡最有知名度的古旧书店,几十年来,他著作的各种版本被人们搜罗起来放置在显著位置。理性深邃的构筑在这民族的文化品格,泛爱在这个民族每个人的人性中,他就代表俄罗斯·普希金正式成熟俄罗斯文学的时候,对人心灵世界的探询,成为每个俄罗斯文学家人生这部宏大作品的主旨。社会心理学小说,先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有索尔仁尼琴。

我来了。

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不在家,他在涅夫斯基的墓园里。米哈伊洛维奇若活着,会接待我这个不速的来访者么?米哈伊洛维奇是个孤僻的人。会自造一个冥想的世界,或许已厌倦了尘世的纷纷绕绕。米哈伊洛维奇活着,他没有学生,没有追随者。我翻开他写给“亲爱的安娜”的通信,分明望见他坐在那里,跟我谈心,我聆听着,像听一个孤僻者少有的坦开自己内心世界的机会。

书房里,一张写字台,一张卧椅,一盒烟丝烟纸,清心寡欲的人。

他摒弃了世俗的纷扰。

陈设简单但制作考究。他的生活水平当在中产以上。国内的翻译家说他终生清苦,但属道听途说之言。五十岁时,他的小说《罪与罚》在世界上为他获得声誉,他嬉游在俄罗斯上层社会的圈子里。故居纪念馆展览厅有一台可触摸的电子讲解器,上面分时间段介绍米哈伊洛维奇的生平,其中,有专门的板块,介绍他交游的圈子。他的朋友中,有文艺界的执牛耳者,有富商巨贾。

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若活着,想必如当下藏逸在闹市区角落深处的行为怪异的老者,每逢言语乏味的来访者,以几句客套话而作终了,或许,逢人便大谈自己的艺术主张,以弥补在冥想世界里的孤立无助。屠格涅夫来过这里,车尔尼雪夫斯基来过这里。他会拿起客厅桌子上的烟丝,卷起纸烟来,与我面对面,一支接一支抽着烟,会拍着我的肩头说年轻人你是优秀的,会拉着我的手说祝你成功。可是,他不在家。他在涅夫斯基的墓园里。他的形躯,留给这个世界的唯一物质是一张死后的遗容面具。客厅桌子上的烟丝盒子上,由他女儿柳波夫写着:1881年11月2日,爸爸死了。我知道,我们休想再见到米哈伊洛维奇了!

我在距离托翁居所一条街的自宅里,点着烛灯,在烛光下抽起纸烟来。我回想着他居所书房墙上的拉斐尔的《圣母与圣子》的复制品。

《罪与罚》里借叙述者的口吻说过一个故事:

杀人者在杀死自己的同伴前,手划十字,祈求上帝保佑自己,宽恕自己的罪过,不致使自己受到惩罚;当年轻的母亲看到自己新生的孩子露出第一缕笑容时,母亲说,一切都要感谢上帝。

在喀山教堂门前,行乞的老者手划十字,当他受到布施者的施舍时,感恩的微笑,这微笑足以感化我们每一个的心灵的,他说:

上帝的光芒,让我们每个人都幸福。

宗教的情怀,不在祈礼者虚诺的仪式里,不在卑劣者自私的祷告前。米哈伊诺维奇告诉我们:

真正的宗教情愫——是爱!

托尔斯泰被教会除掉了教籍,而在这时彼得堡郊区的工人却送给他一颗孔雀石制的圆球,上面镌刻:你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者。在《复活》里,聂赫留朵夫赎罪悔改的过程,原是原罪与自我救赎心路的宗教历程。

涅瓦大街灯火穿梭。夜半归巢的过客熙攘穿行。我在普希金决斗前饮尽最后一杯咖啡的糖果店,街上灯荧明灭,糖果店窗台上的装饰灯,闪耀而又熄灭,虚晃的光影,若梦的浮生。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常光顾这里。他生前习惯坐的位置,也被特别标注出来,桌子上面钉着一块铜牌。沃尔夫与贝兰热甜食店,我在这里喝着咖啡,感受着当年大师们的文思激越。这糖果店已不是普通的咖啡厅,现在已经改建成了文学博物馆。我坐在这里,咖啡厅常年放着柴可夫斯基的《悲怆》。彼得·伊里奇也是曾这里座上客。

我念念不忘着他家墙上的《圣母与圣子》。在他的书桌上,有一本摊开的圣经。

米哈伊洛维奇墓前,少不了敬仰者的花束,这在俄罗斯大师纪念碑雕像及墓园前本是寻常可见的,然而一盏东正教乞灵的灯,独独见于他的墓前。那灯的作用相当于佛教里敬香的香炉。

他总在沉思。躲进涅夫斯基墓园已经一百多年了,他的样子,还驻足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街的居所里。我在他故居纪念馆的展览厅里见到他死后遗容所翻制成的面具,他依旧在沉思。或许考虑着自己的生命是伴随他终生的?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天早晨,对自己的妻子安娜说:我感到自己快要死了。我读到他关于俄罗斯作家的日记,国内很少有人介绍提起这本日记,我分明看见一个天天陷在沉思里的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站立在我的思想里。他的纪念碑塑像,立在故居所在街道的巷口,在低沉,在沉思。他的坟墓上的塑像,依然是那样,目光深邃,一个沉思者的形象。

米哈伊洛维奇的坟墓在他家人的设计下,原本只是一座矮矮的土堆,近似于托尔斯泰坟墓的形制。毕竟,在家人看来,他——是一个活生生的费阿奴施卡。的却,他是属于芸芸众生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在探究,在拷问着人性,在警醒着众生,这其中,包括他自己。在他去世后三年,彼得堡的作家组织为他的墓上竖起了纪念塑像,还是那个深思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这又是他,一个超脱出凡俗人生的他。

我跟列宾美术学院的朋友在咖啡厅里聊着天,他说他要退学,他要去西藏,找到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得到足够的平静,静静思考一些人生的问题,当面临每一步人生抉择的时候,下一步的道路究竟如何走。他的爷爷奶奶需要自己照顾,自己很想天天守在他们身边照顾他们,可自己的事业,需要自己去追寻,在自私与付出亲情之爱的夹缝里,是一团氤氲的迷雾,就像我们手中缭烟变成的缕缕烟丝。在这个世界的世俗标准里,没有哪一种标准是唯一的,这也带来了对于人生前行思想的波澜。米哈伊洛维奇就是在这些时候来回访我,来叩响我们的心扉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就像我生活中寻常见到的人物,在彼得堡大学法律系读书,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辍学在家。他住在彼得堡市井街区五层的斗室里,走到我的脑海中,亲近而鲜活的,好像自己的一个邻居,一个同学。在他杀人后的日子里,因内心处于痛苦的矛盾冲突中,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随之泯灭了,这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他意识到自己的“实验”失败了。所以他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到索尼娅处,受到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向她说出了犯罪的真相与动机。在索尼娅的劝说下,他向警方投案自首。在获罪而流放的路途中,他再次见到了索尼娅,他们在一起,把自己的心灵,献给了上帝。基督教的教义要求人们爱一切人,正是爱的力量,让拉斯柯尔尼科夫在罪恶当中重新寻找到良心自我就赎的勇气。米哈伊洛维奇居所的房子就混杂在彼得堡市井的层层街巷里,他活着,就是这个凡俗世界中的一个分子,他的生活,杂糅在寻常人生寻常的生活历程里。拉斯柯尔尼科夫站在我的思想里,他的生命感受和经历里,有我,有我的朋友们,同样,也有米哈伊洛维奇自己。鲁迅说他是拷问人类灵魂的伟大天才,可他手里没有皮鞭,也没有刑具,他只有一支笔——一支惊醒着人类灵魂的笔,而这支笔,可就是他的思想。这支笔,也是隐蔽我们灵魂的角落。他的思想,罪恶与善良的讨论,可不就是人类永恒的母题。我的朋友同时告诉我,像叔本华钟摆式的人生理论,人生总在颓废堕落与激愤,邪恶与良知发现之间,游走。而这,需要不断内省自己的良心。

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地铁站前的塑像前,一如俄罗斯人对大师纪念碑的惯例,总是献上几朵鲜花。俄罗斯人对康乃馨的钟爱,一如中国人对于菊花,那并不是代表母爱的寓意,代表母爱,是缘自美国人对康乃馨的诠释。康乃馨的寓意里,代表一切爱,和一切仁慈。

我再次到米哈伊洛维奇的居所拜访他,这次,我同心理系的同学一道。走进门厅,我摇晃着门口唤示主人有客来访的铜铃。走来的却是一位故居纪念馆的讲解员。他的大衣还挂在门厅的衣架上,他用过的雨伞,还分明挂在门口的伞架上,衣帽镜刚刚被擦拭过。一如主人日日生活在这里的场景。我问同学,我们在米哈伊洛维奇家里,参观的中途,米哈伊洛维奇若回来该怎么办?他笑笑,说他一定会认清这是自己的家,毕竟,这个城市的场景,与近百年前变化不大。贴满现代标签的城市,电脑城,时尚服装店,陈摆满现代日用品的超市商场,各种各样繁琐的现代名目,依旧装在一两百年前的老房子里。现代化的汽车,无论款式如何前卫,依旧跑在两侧建筑尽是一两百年前面目的街巷中间。一如他的思想主张,他的那支追问灵魂的笔依旧在警醒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可以洞彻这个流失的时光,因为,他的思想,是直探在人性深处的。使他同别林斯基分道扬镳的神秘色彩、病态心理以及为疯狂而写疯狂的倾向,写作方式,依旧影响着每个文学者叙事形式的探索。

我从米哈伊洛维奇的塑像前攫取几朵康乃馨,我幻想着,这就是米哈伊洛维奇的精魄,和血液。回家插到花瓶里。夜晚,在彼得堡无论四季时时存在的寒意里冻得硬梆梆的花瓣开始消融。我幻想着有一天他真的会回来,他的骸骨,在夜晚,我躺在床上安寝的时候,来到我的床前。可他不会回来了,也不必回来,他在涅夫斯基墓园的一方自己的塑像下,与我们,隔成各为杳冥两个世界。可是他的那支笔,在夜晚,像鲁迅那篇《夜颂》中勾勒的情形,当怯懦者怕光明者,褪下自己面对世俗标准的面具的时候,会从逝者久已的坟墓里悄悄潜回它爱恋的世界,直面在月光下!直面那矫饰的人类,在怯懦卑微者的人格里,敲响反思的警钟!会直探到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里。

拥抱我吧!我们的费阿奴施卡!我希望,你那支警醒人类灵魂的笔,与我的肉体同在。

同类推荐
  • 青葱的痕迹

    青葱的痕迹

    黄忠先生散文集《青葱的痕迹》,犹如一盏清纯的香茗,品后余味无穷。一是文中浸润着微言大义;二是文中充溢着文言大气;三是文中寄予着禅机大意;四是语言中荡漾着真情大美。
  • 闻一多文学精品选

    闻一多文学精品选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闻一多所获的殊荣仅次于鲁迅,他的作品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本书特别精选了闻一多先生的部分经典作品,其中包括《红烛》《七子之歌》《一个白日梦》等经典诗歌、散文共计90余篇。
  •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讲述的是老舍先生和工人同志们介绍的一些写作方法、写作技能和特点等内容。
  • 守望

    守望

    《守望》共收录了刘剑近两年来创作的新作百余篇,记录了他旅行的足迹,也记录了他为公益事业奔波的身影。这些诗歌,充满驳杂而丰盈的诗意,展现了作者的大胸怀、大气魄。诗基调平正,情景交融,语言流畅好读。
  •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是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朽,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世界思想史上的瑰宝。
热门推荐
  • 新人类传说之降临

    新人类传说之降临

    他不过是个具有一点悲剧性质的普通人,却因为一段杂乱的记忆,走上一条成为主角的路。然而,他注定如同配角一样,当着主角。
  • 八荒录渡魔

    八荒录渡魔

    “当神无能为力时,唯有魔渡众生。”一念成神,一念成魔。什么天地共主,我都不想;什么一统六界,我都不要。~妫柒万物和你,我早错了一次。天道罚我等你十万年重生,我便替你守好你的天地,纵使孤寂万年。~容共千秋八荒,十万年轮回重生。姻缘线重牵,此别无所妄。
  • 大师的管理课

    大师的管理课

    本书主要汇集了一些畅销书作者、思想领袖和管理专家等人的领导思想和智慧,揭示了他们在自我修炼、管理组织和影响他人的一些经验以及他们在关键时刻如何突破困境,成功实现事业转折的秘诀。本书能够给当今管理者更多关于逆境时如何提升领导力的启示。本书主要分为领导者的自我成长之旅、领导者如何轻松影响他人和领导者如何突破困境三个部分,涉及领导力、自我认识、与人相处、学习和指导、转折与选择、应对挫折等管理要素,对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提供了较为详细的经验指导,是管理者和企业领导者必读的“管理圣经”。
  • TF少年盛世

    TF少年盛世

    我本是女娲娘娘身边最后一诛幸存的"四叶草",我因受天上"三位天使"两千年来细心的照料,幸而转化成人,取名戚百草。本来已经动心的他,却在野营的途中看着她在他眼前坠落悬崖,当她再次回到他的身边的时候,她已经完完全全的忘记了他,他痛苦并难过着,他该如何去追回她呢。"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看由四叶草仙子转化而成的人类戚百草是如何进行一场爱恋的吧。羽毛家庭群号码:493983351欢迎大家加入讨论哦。
  • 听宝宝的话

    听宝宝的话

    有没有一种办法能让新爸新妈脱离“苦海”,和宝宝一起快乐成长呢?当然有——掌握一门由声音和动作组成的“外语”,即读懂宝宝的话,是新爸新妈必须学习的一门功课,做好这门功课,育儿将变成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
  • 纵横星际

    纵横星际

    星夜无云,一个年轻人,独自打量着眼前的繁星皓月。他知道,那浩瀚星海,时刻诞生着奇迹,茫茫天宇,处处演绎着传奇。而他的目的,就是在星辰穿梭、斗转星移之间,找到下一个抢劫目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长风破浪终有时

    长风破浪终有时

    农村女孩春晓,凭借自身的努力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原本有着远大志向的她,却在毕业前遭遇家庭变故,被迫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所在的城市,一边照顾父母,一边工作。男友姜浩不能理解她的选择,再加上异地恋的关系,最后两人无奈分手了。穷途末路的春晓最后凭借着自己的知识以及敏锐的商业眼光,跟邻村有养殖技术的小伙子华致远一起合作发展养殖业,经过了一系列挫折和奋斗,并在政策的扶持下,终于脱贫致富,还带领着全村人一起致富。
  • 仙缘莲生

    仙缘莲生

    在浩瀚的银河畔,有一居所。名叫“莲居小筑”。有一天,“小筑”的莲花全部盛开了,莲香四溢,“小筑”的上方有无数的光华溢出。在“小筑”的莲池中,一朵青莲,缓缓的绽放。随着光华流转,一位身着淡绿色荷叶边下摆长纱衣,内穿白色衣裙的仙子浮立水中。身上的淡绿色纱衣随着微风拂……这朵青莲,幻化出人身后又将经历什么呢?从仙界辗转到人间,从仙子到凡人。这一切的一切,真的就是上天冥冥中的注定吗?如果是,那么青莲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呢?
  • 人生何必太较真

    人生何必太较真

    庄之鱼的《人生何必太较真》通过对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譬如伤害、金钱、幸福、得失、挫折、名利等九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结合发人深思的故事和案例,《人生何必太较真》旨在让读者在品味别人的人生经历中,领略到为人处世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不较真。 因为太较真,认死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那家伙罪不容诛、无可救药了。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