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97400000014

第14章 慈禧弄权获垂帘 宗棠义援得皇恩

咸丰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这天用完早膳,他感到身体不适,就让安德海传谕将如意洲的戏免了。他刚站起来要走,就突然晕了过去,太医们忙了一整天,他头晕的毛病也没有见好。

得到咸丰病重的消息,懿贵妃坐立不安。突然太监前来传旨,宣她携大阿哥觐见。

懿贵妃连忙带着载淳匆匆赶往烟波致爽殿,咸丰怜爱地看着儿子道:“不要跪了,到皇阿玛身边来。”

咸丰抬了抬手,一个太监就端着一只玉盘过来了,他拿起里面的一颗金印对儿子道:“载淳,这颗‘同道堂’之印朕就赐给你,将来所有旨意,没有你的大印都不算数。”

懿贵妃轻轻拍了一下儿子道:“载淳,还不快谢皇阿玛。”

咸丰轻轻挥了挥手:“谢什么呀?朕百年之后,你就是大清国的皇上,整个江山都是你的。”

“皇阿玛,你要死了吗?”载淳这时还一脸迷茫地看着咸丰。

懿贵妃大惊,喝道:“载淳,还不请皇阿玛恕罪!”

“皇阿玛,儿臣不要当皇上,儿臣要皇阿玛活着。”载淳哇哇大哭起来。

咸丰感动又慈爱地抚摸着载淳的脸颊道:“载淳不哭,当初圣祖仁皇帝八岁继承大统,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创出了康熙盛世。朕一生时运不济,把一切都托在你身上了,你若再给大清创出个盛世来,朕见了列祖列宗也好有个交代。”

载淳紧紧抓住咸丰的手,只是重复着一句话——皇阿玛,儿臣不想当皇上,儿臣要皇阿玛活着。

“载淳不哭。你记住,当了皇帝不能向任何人示弱,不能受任何人钳制。你是大清至高无上的君主,掌握着臣民的生杀大权,不管他是庶民百姓,还是天皇贵胄,敢违圣命,你都可以赐死!”

“儿臣谨遵皇阿玛圣谕!”载淳似乎听懂了咸丰的话,停止了哭泣。

咸丰又轻轻握住懿贵妃的手道:“朕归天后,阿哥继承大统,万望你与皇后从旁开导,不负重托。你有孕育之功,若开导阿哥成中兴之主,你亦有不朽功勋。”

懿贵妃点了点头,郑重回道:“臣妾谨遵圣谕。”

咸丰抬了抬手,懿贵妃便牵着载淳的手退出了大殿。

夜已深了,肃顺探听到皇上先后召见了皇后及懿贵妃,但是一直没有召见他,有些坐卧不安。等太监传他觐见,赶到御榻之前时,咸丰已十分虚弱,连笔也拿不住了。他口授三道谕旨,全由大臣代笔——

“皇长子立为皇太子。特谕。”

“皇长子现立为皇太子,着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特谕。”

“皇太子继承大统后,赞襄政务大臣拟旨缮递后,文起须钤盖‘御赏’印,文讫须盖‘同道堂’印方为有效。特谕。”

“御赏”印是咸丰赐给皇后的,这样皇后、懿贵妃与赞襄政务大臣就形成了制衡关系,每道圣旨三方都须参与。

口述完毕,咸丰已十分虚弱,闭上眼睛进入弥留之际。大臣们没有奉旨,都没有离开。

太阳升了起来,照在大殿的廊柱上,红得耀眼。这时,咸丰清醒了,连呼:“洪贼!洪贼!”肃顺见此正要禀奏江南军事,却见他已龙驭归天,是时1861年8月22日卯时。

咸丰驾崩的时候,江南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湘军攻克了扼江淮咽喉、当吴楚要冲的重镇安庆。

曾国藩接到捷报万分高兴,当即决定湘军大营、两江总督衙门移驻安庆,从来不喝酒的他招呼幕宾们开怀痛饮。他又亲自给左宗棠、胡林翼写信,请他们到安庆一聚,商讨下一步战略。

左宗棠把防务交代给刘松山后,骑马赶到了祁门。次日两人同乘一辆马车去了安庆,一路上两人兴致勃勃,商讨下一步打算。安庆克复,对官军而言实在是件天大的喜事,从此长江中上游再无太平军立足之地,不但湖北湖南从此无虞,而且官军可以顺流而下,直逼金陵!

左宗棠认为金陵城高墙厚,长毛又经营多年,硬攻不成,要先肃清江浙,使金陵成为孤城,而后重兵围困,可不攻自破。

曾国藩闻此大为赞赏:“我们想到一处了,我早有打算,湘军顺流而下的同时,别遣一军入浙以为牵制,这个重任恐怕要仰仗你了。”

安庆码头上扎了高大的凯旋门,锣鼓喧天,队列整齐,曾国荃亲率人马到码头迎接:“参见总督大人,贺喜总督大人。”

“诸位请起,大家同喜。”曾国藩趋前几步,虚扶曾国荃及众将,转回身对列队的湘勇们喊道,“将士们辛苦了,本部堂代朝廷感谢大家了!”

“大帅辛苦,愿为朝廷效力!”湘勇们山呼海啸。

正在这时,朝廷六百里加急廷寄赶到。曾国藩连忙焚香接谕,只看了几句便放声大哭。这份廷寄正是咸丰驾崩的丧报,曾国藩拉了拉左宗棠的衣袖道:“季高,万岁爷龙驭归天了。”

左宗棠一听,也是磕头痛哭。

曾国藩任过礼部侍郎,对朝廷礼制十分清楚,当即安排人搭灵棚、摘帽缨、着素服。中午时分,灵棚就已搭好,他率文武官员哭灵,行三跪九叩大礼。刚刚跪拜完毕,戈什哈就来报告,说胡抚台到了。

胡林翼应曾国藩之邀前来商讨大计,因为正在途中,他并不知道咸丰驾崩的消息,但进了安庆大营,一看文武官员一片素服,就猜想是皇上驾崩了。他在京中、热河都有眼线,咸丰身体不佳的消息他早就知道。

灵前的役丁帮他摘了帽缨,换上素服,他一边哭一边行大礼。一年不见,他又消瘦了不少,颧骨和肩胛突出,只剩一层皮囊。他年轻时有段纨绔岁月,身体落下了病根。近年来巡抚湖北、带兵打仗,操劳过度,身体更加不堪。曾左两人看了胡林翼的情形都有些暗自惊心,知道这位老友怕是阳寿有限了,但都不去说破,只是问道:“润之,最近身体可好?”

“还是老样子,不说也罢。我是来给涤帅道贺的,但一进城却见满城皆素,这才知道皇上已龙驭归天了。”胡林翼道。

进了客厅,曾国藩便特意吩咐,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打扰。三人边喝茶边议论起时局来,曾国藩是东道主,首先感叹道:“润之啊,说真的,大行皇帝龙驭归天,我是从心底里痛啊!你我身为汉臣,能得封疆重任,真是天恩高厚。安庆克复,正可以此捷报九重之忧,不料大行皇帝竟归天了。好在朝局有怡亲王等八大臣赞襄,算得上稳妥。肃大人位列八大臣,对我湘军将士及整个江南大局都极有利。只是恭亲王竟未列顾命,实出意外。”

虽说这的确出人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去年英法联军进逼京师,仓皇避走热河时,咸丰匆匆发了一道上谕,命恭亲王为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并督办和局,实际上是把北京的烂摊子扔给了他。办得好,便解了皇帝之忧,办不好,就是他老六无能。

俗话说是金子总要闪光,恭亲王在北京处理事务井井有条,深得中外赞许,特别是留京的大臣及护卫京师的僧格林沁更是以恭亲王马首是瞻。

咸丰到死还对这位六弟提防着,因此没有封他为赞襄政务大臣。有功不赏,朝野上下都大感意外。

胡林翼的官场手段比曾左两人都强,对朝局内情掌握的自然要多一些,他分析道:“我留意了一下,八大臣中载垣、端华是世袭王爷,位极荣宠,但两人都较平庸。景寿是额驸,也是谨慎有余,无所作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都唯肃顺马首是瞻,实际上整个政务都操在肃顺手里。恭亲王主持京城事务一年,中外多有赞扬。一年来他办抚局,兴洋务,倡导练兵制器,实在是少有的勤勉开明。未列顾命,他如何能甘心?”

左宗棠说话向来无遮无拦,脱口而出道:“那这么看来,朝局又少不得要动荡了?”

“这是明摆着的,新皇年幼,热河那边又有八位赞襄政务大臣,京师里有位精明能干的王爷,朝局能稳得了吗?一山不容二虎,早晚要有一搏。”

想到这一层,曾国藩十分紧张,因为他们这些汉臣都是在肃顺的支持下获得重用的,朝野上下自然把他们当作肃顺的人。如果朝局有变,肃顺倒了,他们这些汉臣岂有不倒之理?

但左宗棠对这些担心却不以为然:“朝中事自有朝中人理,你我还是一心打理江南残局吧。再说此一时彼一时也,我等已非从前,现在大兵在握,谁都要掂量掂量吧?所以,我们在江南越有作为,朝廷便越要倚重,湘楚弟兄就越是无虑。”

胡林翼对左宗棠的观点十分赞同,点头道:“季高所言极是,目前也只有静观其变了。”

然后三人又商讨收复金陵之事,一直说到二更才各自睡下。

次日早饭后,曾、胡、左三人出城沿长江散步。安庆克复不过数日,但江面上白帆点点,明显比从前繁荣。一艘颇有规模的大木船逆流而上,十几个船夫吆着号子划着桨。一艘英国轮船此时也鼓轮而上,很快就超过了江中大小木船,它斩波劈浪,直赴上游。胡林翼呆呆地看了很久,突然大叫一声,吐出一口鲜血,昏倒在地。曾国藩一面着人速请郎中,一面慌忙把他抬进轿内,直奔总督府。

郎中把脉之时,胡林翼醒了过来。曾国藩急切问道:“润之,好好的正说话,你怎么就晕倒了?”

“老毛病了,没什么大碍,我带着药。”胡林翼摇了摇手,从身上拿出两粒黑丸,就水吞下,“长毛之乱,尚需时日平定,但他们败局已定,这没什么好担心的。我所担心的是洋人,你看他们的轮船在江上鼓轮而进,把我们的木船统统抛在后面,洋人万一再次寻衅,我们又靠什么抵御?一想到这个,我便忧心如焚。”

长江上的洋轮一下多起来是近年的事。三年前签订的《天津条约》,增开了金陵、九江、汉口等十个通商口岸,允许外国军舰轮船驶入长江及各通商口岸。自那时起,英、法、美等国都成立了轮船公司,载客运货,横冲直撞,把长江上中国船户的日子挤对得越来越艰难。

“这些天我也一直在想这件事。这事急不得,我们也没什么好办法,就是魏默深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我准备在安庆成立军械所,不但要仿造洋枪洋炮,还要学着造洋轮。”曾国藩道。

左宗棠当年就曾与林则徐在湘江中畅谈一夜,那时就谈论过造船之事,他闻言立即应道:“如果我是涤公这样的封疆大吏,一定要办个船政局,造出自己的轮船,到长江里与洋轮一较高下!”

三人就这个话题谈了很久,晚饭后又谈起收复金陵之事,又是过了二更才各自睡下。

次日胡林翼要走,曾国藩、左宗棠无论怎么劝都留不下他。湖北还有一大摊子事,他也确实无法安心。左宗棠也于当天起程回景德镇,但他放心不下胡林翼,就派专差持信前去湖北探望,十天后,专差就带回了胡林翼去世的噩耗。

自从安庆回去后,胡林翼天天咯血。专差赶到那天,他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数次昏迷。但听说左宗棠派人来了,人也清醒了许多,并让人立即给他读信,然后挣扎着给左宗棠写了一封亲笔回信。专差吃过饭未及上路,胡林翼就与世长辞了。

胡林翼的信只有几句话:“季公,林翼要永诀矣。公之前程必在我上,望公珍重。公勿忘师夷长技以制夷,创办船政,制造火轮,与洋人一较长短。世人皆知公喜大言,而不知公能成大事。执着无畏,林翼与涤帅都难与公争锋。师夷长技,仿造巨轮,前无古人之事,必待非常之人,公好自为之。”

读完短信,左宗棠已是泪流满面,喃喃自语道:“知我者,润之也。”

的确,胡林翼是左宗棠非同寻常的挚友。当年能与林则徐湘江夜谈,是因为胡林翼的一再举荐;他两任湘幕,也是胡林翼的推举;官樊构陷时,胡林翼一直在为他设法解脱;就连长沙司马桥的房子,也是胡林翼与骆秉章共同出资相赠……

他把胡林翼的短信恭恭敬敬放在案上,焚起一炉香,拜了三拜道:“润之,左某在此向你明志,若将来有封疆开府之日,定会排除万难,兴办船政,造出自己的火轮船!”

他在案边坐下来,默默地想着心事。他曾说过,自己要么做知县,要么做督抚,因为这两个职位能做些实事。但像办船政造火轮这样的大事,非位列督抚不可。自己从军不过一年,已从一名举人升为三品京堂,曾涤帅有意把浙江军务相托,如果朝廷恩准,他立功浙省,换一顶二品的巡抚顶戴也非难事,那时他就可放开手脚,办几件像样的大事。只是朝局不知会如何变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朝局有变,他这个汉臣难免就会被波及。

朝局,朝局。但愿朝局不起波澜,以助我成就一番梦想……

当然,事情不会如左宗棠所愿,朝局不起波澜已不可能了。

咸丰驾崩后,皇后钮钴碌氏被尊为母后皇太后,尊号慈安,因为住东宫,习惯上称为东太后,大臣们私下里称“东边的”;母以子贵,新皇帝的生母懿贵妃晋封为圣母皇太后,尊号慈禧,因为住西宫,习惯上称为西太后,大臣们私下里称“西边的”。

东边的这位太后为人忠厚绵软,又对政治不太感兴趣,肃顺等人并没拿她当回事。但西边的这位太后就不同了,争强好胜,热心朝政,与肃顺矛盾突出。前些时候肃顺借咸丰落水之事提议行钩弋事,两人已势如水火。慈禧势单力孤,她希望与京中的恭亲王联合起来对付肃顺。恭亲王未列赞襄政务大臣,与肃顺也几近水火,而且他的福晋又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与他联手再合适不过。但她几次向慈安提议请恭亲王到热河来密议,慈安都未同意。

机会终于来了,这天御史董元醇上折奏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两宫如果垂帘,八位顾命大臣还有什么用?肃顺听了十分生气,让军机处拟旨对董元醇严加训斥,并要革职查办。

董元醇的折子正合慈禧心意,如果能够垂帘听政,何必再看肃顺的脸色?她鼓动慈安太后出面干涉,对董元醇从轻发落。慈安经不住劝说,召见顾命大臣,没想到肃顺等人毫不让步。载垣大声道:“董元醇一疏逖小人,竟敢如此胡言乱语,实堪发指。辅政乃我朝祖制,何曾有垂帘之说?此目无国法祖制之人,必当严旨驳斥,严惩不贷。”

“董元醇实为乱臣贼子,其言上不合祖制,下不合民心,更对不起刚刚宾天的大行皇帝。大行皇帝遗诏再明白不过,实行八大臣辅政,绝不搞什么垂帘!”肃顺则道,他身躯高大,声音粗犷,六岁的小皇帝吓得战战兢兢,竟当场尿湿了慈安的衣服。

八大臣不待跪安,竟然扬长而去,慈安也气得两手发抖一句话也说不上来。慈禧给小皇帝擦着泪,自己也落下泪来,趁机劝道:“姐姐,肃顺等人跋扈你都看见了,咱们该请六爷来商量一下,不然你我恐怕要成人家案上的鱼肉了。”

慈安回想刚才的情景,当即就答应了。

恭亲王以拜谒大行皇帝梓宫之名来到热河,他对肃顺排斥自己早就大为不满,如果没有肃顺从中作梗,以他与皇兄的情分,顾命大臣怎会没有份?所以他与两宫一拍即合。不过热河是肃顺的天下,要除奸臣,必须回京。现在要先稳住肃顺,待他回京做好准备。

“不过还有一条,江南的汉臣手握重兵,又都为肃顺欣赏,只怕南边动起来就麻烦了。”慈禧眼光长远,虑事周全,提出这个疑问。

“江南的汉臣都是蒙大行皇帝的恩典才得以显赫的,他们不会糊涂到把恩都记到肃顺头上。当然这也不能不防,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秘字上下功夫,等天下人共知时,朝局已经底定。那时我们占着主动,一切都好摆布。”恭亲王道。

“还有一条,就是要快。六爷回京务必抓紧,以免夜长梦多。”慈禧又道。

等恭亲王回京做好了准备,两宫就提议回京。大行皇帝梓宫要早日还京,新皇帝登基大典也要回京才能举行,肃顺等人想拦也拦不住。他当然也有顾虑,所以把八位顾命大臣分了两组,载垣、端华等人陪同两宫及皇上从小道回京;另一路则由他亲自护送大行皇帝梓宫从大道回京。

肃顺以为这样两路都有自己人,两个女流掀不起大浪,但没想到这反而让恭亲王有分而治之的机会。载垣、端华刚回京就被抓进了天牢,肃顺连京城都未进,在密云就被拿下了。十几天后,新皇帝向天下颁布了处置八位顾命大臣的谕旨:

载垣、端华、肃顺于大行皇帝龙驭归天后,即以赞襄政务大臣自居,实则我皇考弥留之际,只面谕载垣等立朕为皇太子,并无令赞襄政务之谕。载垣、端华均着加恩赐令自尽。肃顺着加恩为斩立决,即派睿亲王仁寿、刑部右侍郎载龄,前往监视行刑。御前大臣景寿着即革职,加恩仍留公爵并额驸品级,免其发遣。兵部尚书穆荫着即革职,加恩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吏部右侍郎匡源、署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卿焦佑瀛均着即行革职,加恩免其发遣。

政变后不久,两宫皇太后正式垂帘听政,恭亲王赏亲王双俸,加封议政王,主持军政一切事务。

两江总督曾国藩得到邸报后,在签押房里呆呆坐了近一个时辰。朝局动荡几乎没有不牵连大臣的,像他这样手握重兵的汉臣,在别人眼里又为肃顺重用,更是吉凶莫测。他派了一名幕宾去了景德镇一趟,把邸报送了一份给左宗棠,并一再叮嘱他诸事要愈加谨慎,尤其不可丢城失地,授人以柄。

那时左宗棠已经移驻婺源,因为江西基本肃清,李侍贤的大军已退入浙江境内。他认为婺源是赣东门户,因此到此驻防。看罢邸报,他也是大为吃惊,便叫刘松山过来商议。刘松山看过邸报道:“朝局动荡,不知是否会连累曾帅和季公?”

左宗棠不以为然道:“我和肃顺根本不认识,他力保我也不是因为私情,而是因为我可当大任。”

曾国藩的幕宾这时也劝道:“涤帅的意思是,请左大人万事谨慎。”

左宗棠挥手打断他的话道:“你不用说了,涤帅是个树叶落下来也怕砸破头皮的人,你回去告诉他,我们这些人的际遇、造化在朝廷而不在个人,再如何权衡避嫌也是枉然。让他干脆就当没这回事,一切从军政要务按实际需要办理,否则,越避嫌反而越难释嫌。”

时近傍晚,左宗棠留信使住一宿再走。正吃饭时,亲兵带来一人求见。这人一身泥水,上气不接下气,一看就知道是马不停蹄赶来的。来人来不及说话,便从怀中摸出一尺白绢捧给左宗棠,竟是一封血书,上面只有四个大字——广信求救。署名是林普晴。

左宗棠问道:“这林普晴是谁?”

“是林文忠公的女儿,也是我们知府沈葆祯大人的夫人。夫人说,危难之际,只有左大人不会袖手旁观。”来人依然气喘吁吁。

原来,有一支太平军从浙西入赣,声言要活捉沈葆祯。可他昨天去三河口幕勇,广信府城只有二百余名勇丁,他们未经战阵,一听到消息就一哄而散了,百姓也是急着出去躲兵灾。

仆人们劝林普晴先出城躲避,但她却毅然拒绝道:“家父一生傲骨,他的女儿怎能贪生?你家老爷守城有责,我若弃城而走,岂不有辱老爷清名。城在我在,城亡我亡。现在驻军婺源的左季高是个血性汉子,也是我父亲最为看重之人,向他求援,他绝不会袖手旁观。”说完,她咬破手指写了这封血书。

左宗棠赞叹道:“真不愧是林公的女儿,不知胜过多少七尺男儿。马上集合人马,驰救广信府!”

刘松山闻言却没有动,对信使道:“你先下去休息,我和大人商量一下。”

信使一边往外走,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左宗棠道:“大人,我们夫人向您求援,是知道您不会见死不救的。”

左宗棠责备刘松山道:“救人如救火,你是什么意思?”

其实刘松山的意思很简单,因为楚军人马不多,防地又广,而且广信府并非楚军的防地,不救也不会有人责备。万一救了别人,自家的防地却有失,那就免不了处分。

左宗棠打断他的话道:“我不是那种只为自己打算的人。”

“我也没说你是只为自己打算之人。现在朝局未定,最为要紧的时候,咱们千万不能出错。”刘松山争辩道。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林公的女儿有难,我若袖手旁观,有何颜面见林公于地下?现在你就给我集合人马,我亲自率一军去救广信,你再从景德镇调一千人过来,婺源有失,我唯你是问。”

刘松山见劝不住他,就出去集合人马。左宗棠上马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这三品京堂来的容易,就算丢了也不能见死不救。我估计长毛人数不会太多,安庆克复后,长毛大队都向金陵靠拢了,这应该是股小流贼。”

围攻广信府的确实是股流贼,但并不小,有三千多人。城内府衙里,仆人们都在劝林普晴出城躲躲,但她说什么也不肯。突然,门外响起杂乱的脚步声。林普晴站到井边准备殉难,仆人们围过来准备一同赴死。

“你们不必陪我待死,现在出城为时不晚。”她力劝道。

但没有一人离去。

冲进门来的不是敌兵,是沈葆桢及一帮随从。林普晴见此松了一口气,把剑递给沈葆桢道:“城里的人已经跑光了,恐怕敌军就要来了。我与你结为夫妻以来,常恐后死于你,现在正是死难夫君、报效国家之时。请夫君将这柄剑留下,如果长毛来了,请你阻击片刻,让我有时间跳井,我将生生世世对你感激不尽。”

沈葆桢闻言已是热泪盈眶,道:“夫人,危难时刻,我为一府之长却不在城内,让夫人代我守城,实在有愧于百姓;生死之际,我为丈夫却远在河口,不能给夫人片语安慰,有愧于妻。于家于国,于公于私,我都当携夫人与城共存亡。”

随沈葆桢入城的有知县杨升、参将荣寿、千总胡再附以及路上归拢的一百余名士兵,大家都表示愿与贼军血战到底,与城共存亡。沈葆桢率人登城布防,令士兵们收集稻草,扎成草人摆上城墙,百余名士兵则在城上往返奔跑。朦胧夜色中,太平军见城上士兵肃立,怕中了埋伏,便在城外安营扎寨,没有贸然进攻。

天色微明,太平军发觉上当,便立即发动猛攻。城将不守之时,左宗棠率军赶到,从背后猛攻太平军。沈葆桢万分惊喜,林普晴则亲自熬粥犒军,军士们倍觉勇猛。太平军见城防已固,不知虚实,只好撤围退走。沈葆祯夫妇大开城门,迎接左宗棠进城。

一见面,左宗棠便向林普晴深躹一躬道:“夫人真是巾帼豪杰,让宗棠敬佩万分。”

林普晴还礼致谢:“将军不分畛域,驰骋百里救我夫妇,将军才是真英雄。家父对将军赞赏有加,他老人家果然没看错人。”

沈葆祯新幕的勇丁下午都赶到了,将近一千余人,广信城防大为巩固。左宗棠也不敢久留,将士们饱餐一顿后即刻返回婺源。

曾国藩的信使启程回安庆时,左宗棠还没从广信回来,曾国藩听报后连连摇头,怪左宗棠太不谨慎,更怕是太平军围城打援。好在次日左宗棠的捷报也到了,他这才放下心转奏朝廷,并请朝廷嘉奖沈葆祯夫妇。

同类推荐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的父亲是律师,供职于英国驻法国大使馆。毛姆八岁丧母,十岁丧父,后被送回英国由担任牧师的叔父抚养。他以书为伴,养成了性格中孤独忧郁的气质。后就读于坎特伯雷的皇家公学,因口吃的缺陷而备受歧视,留下了心理阴影。读大学时,他攻读医学,却渐渐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自己在伦敦贫民区做见习医生期间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获得好评,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他一边创作,一边环球旅行,为写作搜集素材,但他最初写的小说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直到《人性的枷锁》被充分肯定。他创作了很多剧本,其中的《弗雷德里克夫人》在遭到十七个剧团拒绝后终于上演,大获成功,从此开启了他迈向巨大声望和财富的第一步。
  • 鸿雁存影

    鸿雁存影

    三位都是林斤澜的前辈,文坛响当当的巨匠。解放后,林斤澜出道,三位或静静地蹲在水边,或背着荣誉的十字架赶路,或在林中漫步,偶有机会伸手指点指点。三位地位茅盾最高,沈从文最低,他是个另类。林斤澜在北京市文联工作,老合是文联主席,差不多天天见面。但林斤澜最崇敬的、对林斤澜最具亲和力的,还是沈从文。林斤澜说,现代有两位作家的作品是他最喜欢的,首先是鲁迅,其次是沈从文;综观林斤澜的小说创作,两位的影响显而易见。大致地说,林斤澜后期的深刻(大约从《十年十癔》开始),可见鲁迅,而先期的抒情(《矮凳桥风情》之前),可见沈从文。
  • 别招惹女王

    别招惹女王

    与其心心念念地期待成为灰姑娘,不如自己努力做女王。根据本书改编的影视剧筹拍中。毕业第四年,马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恋数年的男友傅青松劈腿,分手二十五天后就入赘豪门;前男友结婚那天,一场意外遇见了“他”。刻薄的女上司因为嫉妒贤能,想方设法排挤她,逼着她失去了工作。失去工作,积蓄用尽;遭遇职场和情场双重滑铁卢,面对一无所有的窘境,马励似乎已经无路可走……她背水一战,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创业。在经历重重波折和打击后,创立的网站终于上线了。然而商场风云变幻,马励和合伙人发生分歧,在网站急速扩张时毅然离开。在冤家史锐一和闺蜜杨随意、原知秋的支持和帮助下,马励又重振旗鼓,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 巫师简史

    巫师简史

    巫师,土匪,曾经是湘西这个神奇舞台上的主要演员。本书以湘西巫师赵天国和土匪首领龙大榜的命运纠葛为主线,以民间视角展开宏大叙事,讲述了湘西清末以来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悲壮地表现了个人在时代洪流裹挟中的命运沉浮,堪称一部史诗性的长篇宏著。小说的结局是,巫师与匪首会合在解放军的牢狱里,过去一直势不两立的两人如今也和解了,他们发现,其实他们是相反相成、互为因果,就像生活的两面,离了谁都不行,否则日子便会暗淡无光。
  •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第七十四届饥饿游戏已经结束,凯特尼斯出人意料地活了下来,她和“恋人”皮塔将会过上安定闲适的生活。然而,噩梦才刚刚开始此时,十二个区也暗波涌动,凯特尼斯竟然成了反叛的象征。情窦初开的凯特尼斯陷入爱情的纠结中不能自拔,狩猎伙伴盖尔和竞技场“恋人”皮塔让她难以取舍。盖尔和皮塔都深爱着凯特尼斯,为了不让凯特尼斯痛苦,他们不约而同地冷落疏远她。第七十五届饥饿游戏“世纪极限赛”的赛制是,选手是历届获胜者,他们中只有一人能存活,凯特尼斯又将重返杀戮赛场。凯特尼斯没有未来,她只有一死,才能挽救皮塔,这是对皮塔深情的最后报答。爱情与友谊,真诚与猜忌,血腥与牺牲,越来越扑朔迷离……
热门推荐
  • 倒转时针

    倒转时针

    一通奇怪的电话,将路宁川带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时间一次又一次轮回改变,命运的齿轮倒转又向前推动,周而复始。在各自的世界里,信仰与背叛,爱情与友情,死亡与生存,一次又一次的选择,蝴蝶扇动翅膀,风暴倒转时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有陀罗尼经

    金有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途似锦

    婚途似锦

    她有一段看起来不算光彩的过去,流言蜚语几乎要毁了她的一生,前任纠缠不休,她当机立断的找人闪婚。实在想不到,新婚丈夫将她拉出了泥沼,宠她如宝,却还隐藏了一个令她意外的秘密……
  • 九劫散仙

    九劫散仙

    人界、妖界、仙界、魔界、佛界、鬼界、神界。人界是各界基础,神界是各界向往的存在,主角吴天人界之人,为了修真为了自己的“道”周游各界,他能否修真成功?……
  • 仙魔道

    仙魔道

    一掌破天地!一剑指苍穹!万千星辰拥我为王!百万仙魔助我破道!笑看万千红尘,只为红颜佳人!且看辰风笑傲天地!
  • 至尊玄黄系统

    至尊玄黄系统

    一次试练,玄黄世界的一个身受重伤叫叶天的少年和一个来自地球叫叶天的灵魂,奇迹般的融合在一起,全新的他从玄黄大陆大乾帝国魔都中走出,在成长的路上,有人说他是魔,有人说他是仙,有人说他是佛,少年却说,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腹黑校草,少惹我

    腹黑校草,少惹我

    曾经的一切美好青春,如今只能够留在回忆中,当我们再去回想的时候,不知道是否还有遗憾……
  • 灵机禅师语录

    灵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