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97400000005

第5章 军机处议办团练 曾侍郎受命练军

十几天后,左宗棠就看到了朝廷惩处徐广缙等人的廷寄,他立即拿去给张亮基看。张亮基还没有看完,就已脸色苍白,瘫坐在椅子上。这次朝廷的处置十分严厉,巴陵知县胡方毅、参将阿克东阿、岳州知府廉昌被立即问斩,湖北提督博勒恭武、湖广总督程裔采革职拿问,就连保住了长沙的张亮基,竟也是连降四级留用。

张亮基擦擦额头的虚汗,对左宗棠道:“让先生见笑了,我倒不是在意自己连降四级,我惊讶的是朝廷对巴陵知县胡方毅的处置。他不过是名文弱书生,岳州城也并非是他主持防守,前线将领闻风而逃,守将也弃城而走,他就是留下来又有何益?他是最后逃走的,没想到也是斩立决。”

“朝廷这是在向天下表明态度,有谁弃城而逃,只有死路一条。”左宗棠一语中的。

“如果城池被破,不是被长毛杀死,就是被朝廷要脑袋,这样地方官简直没活路了!”张亮基禁不住连吸冷气。

“要想活命,那就得守住城池。”左宗棠道。

“要守住城池谈何容易!这次长毛撤围长沙,是另有所图,如果他们一意攻下去,后果真不堪设想。”张亮基突然醒悟到这些话有些否定了左宗棠的功劳,所以急忙补救道,“幸亏有先生帮我守城,这下咱们都看清楚了,要是指望八旗、绿营,十个长沙也没了。现在我担心的是,万一长毛突然杀回长沙,我拿什么来守城?如今湖南的兵大都调走了,鲍提督那三四千人怕是到时候也会像岳州的守军那样不战而溃。”

“这些天在下也在考虑这件事情,八旗、绿营指望不上了。”左宗棠来了个盖棺定论,“从前胡润之说他们已是不堪,在下还有些不信,经长沙这仗,在下算看明白了,八旗、绿营已从骨子里烂掉了。”

其实,八旗、绿营败坏原因有三——

一是世兵制。八旗、绿营子弟相承当兵,成年后即可随营习武,称为随军余丁。一旦营中出现空缺,便可补缺吃粮。世代为兵,他们养成了诸多兵痞习气,忠勇不足,刁滑有余。又因为兵饷太少,不少兵丁要靠做小买卖养家糊口,训练出操也不过是应付公事。一营之中,平时能够正常在营的常不足半数。

二是朝廷的用兵制度。为了防止将军独揽兵权,尾大不掉,因此调兵权掌握在兵部手中,将军只有指挥权。到了打仗的时候,朝廷从四处调兵,这样临时组织起来的队伍,兵与兵不相识,将与兵也不相熟,自然发挥不了应有的战斗力。

三是兵营恶习太深。最可恨的是败不相救,甲营出队接仗了,乙营却乐呵地看热闹。人家危在旦夕,他却作壁上观。人家打了胜仗,又嫉妒得要命,唯恐人家得赏提拔。

“八旗、绿营可以说病入膏肓,大人要想守住长沙,必须训练一支自己的军队。”左宗棠建议道。

“自己的军队?”张亮基有些不解。

“对,要另起炉灶,训练一支能打仗的军队。”左宗棠并不正面回答,而是问道,“大人认为胡润之的黔勇如何?”

张亮基有些失望道:“哦,原来先生是要我办团练。湖南各县办团练的不少,但顶用的却没有多少。有的反而以势欺人,为害乡里,甚至暗通贼匪。”

“大人说得不错,都是团练,胡润之的黔勇胜过官军,而湖南的团练却没用处,这是什么原因呢?”左宗棠又问道,张亮基则瞪大眼睛等着他自问自答。

“湖南的训练方法不行。现在是各县各乡自己办,费用要靠大家凑,大多没有饷,所以就没法坚持训练。而且团练因为散居乡间,根本起不了作用,协助捕盗还说得过去,要指望他们与长毛作战,那自然不成了。”

“那先生的意思该怎么训练?”

“应该集中起来结营扎寨,吃粮拿饷,而且饷银要厚过八旗、绿营,使之能养家糊口,能一心训练打仗。这样看似费银费粮,但训成一营是一营,比之县乡都办要省得多。关键是大人拿银子养的团练,到时候唯大人马首是瞻,不像目前那样,要向那些武将们赔着笑脸,请他们出兵。”

对苦守长沙的各种艰难张亮基记忆犹新,尤其是武将们不听调遣最令他头疼。所以对左宗棠的这个建议,他开始动心了。

“先生,那样得花多少银子啊?”他最关心的是银子。

“以每人月饷五两算,一万人一月需要五万两,一年则需要六十万两。六十万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比如这两个多月,朝廷五万大军守长沙,湖南连赏银加粮草就支出了二十余万两。如果再来这么一回,五十万两就全搭进去了,大人算算贵不贵?”左宗棠一边算着账一边说着,“还有,长毛一年半载绝对平息不了,朝廷很快就会要各省协饷,每年三五十万都有可能。那时候湖南有万余人的团练需要支应,自然就可以与朝廷讨价还价,如果这笔银子省了下来训练湖南自己的团练,大人觉得合不合算呢?”

张亮基恍然大悟道:“先生这么一说,看来湖南非要办团练不可了。不知这事交给你办如何?”

左宗棠摇了摇头道:“在下手头上的事已有些应付不来了,大人要办团练需请人才成。”

“湘乡罗罗山如何?整个湖南,只有他办的团练还像那么回事。”张亮基想了一圈道。

张亮基所说的罗罗山,是湘乡的理学名士罗泽南,号罗山。他命运坎坷,十九岁那年,他的母亲、祖父和兄嫂先后去世。二十九岁时,长子、次子、三子接连死去。他的科运更是不佳,四十多岁依然只是个秀才。但他的学问却远近闻名,在湘乡人称罗山先生,京城的理学大师唐鉴也对他赞不绝口。他开馆授徒十余年,除教人识字脱蒙、八股应试之外,还教静心养性、跳高越沟、练拳习棒等,一时间学生云集。弟子王錱、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澧、杨昌浚等在他的影响下,都跟着他走出书院,编练团勇。

左宗棠对罗泽南十分了解,他认为罗泽南的学问、人品都无可挑剔,但要他出面办全省团练则不合适。因为他只是一名秀才,资望不足,影响力不够。

“在下向大人推荐一个人。”

“谁?”

“这个人也是湘乡人,与罗泽南是儿女亲家,他就是白杨坪的曾涤生。”

曾涤生,名国藩,涤生是他的号,长沙府湘乡县白杨坪人,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生。二十一岁中秀才,二十八岁中进士,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并师从大学者唐鉴。留京师十年七迁,连升十级,一直做到礼部、吏部侍郎,三十七岁已官至二品,去年母丧回乡守制。

张亮基一拍后脑勺道:“这一阵让长毛闹得头都大了,倒忘了曾侍郎,如果他肯出山再好不过了。只是他是极重名教之人,正在守制,怕是不肯答应呀。”

“曾涤生重名教,但更重功名。大人可修书一封请他出山办团练,说这是为了救湖南乡亲;然后再奏明朝廷命他为团练大臣,有皇上的圣旨在,不愁他不出山。”左宗棠献策道。

张亮基连连点头,让左宗棠起草奏稿和信函。

因为事涉人事,所以这次上的是密折。密折只有皇帝本人才能启封先阅,视情况再交军机处或内阁办理。咸丰见封印是湖南巡抚衙门,还以为是密参统兵大员,等打开折子一看,却是“为固湘防请设湖南团练大臣恭折奏祈圣鉴事”。

设团练大臣并不新鲜,此前他已任命了两名江西团练大臣。不过等他仔细看了折子的下文,不由得皱起眉头来。折子是这样写的:

当今长毛四起,自广西而湖南,天下纷扰,举国不安。王师四出,奉命进剿;然疲于防堵追击,军力多所不到。若朝野不靖,地方不宁,此国之危兆也。

唯迫于当今时局,特奏请先在湖南全省集中募团练勇,以内清四境,保地方安宁;外援国家经制之师军备之所不足,共御长毛。募练得法,即可自成一支劲旅。如若将来遇有重大战事,亦可奉旨另调,驰赴他省助剿,协同王师作战,以靖内乱,以立国威,早安君忧。

今有前任礼部右侍郎曾国藩,值丁母忧在籍守制,为人豁达,尽忠王事,曾在朝署兵、吏、礼、刑、工五部事,阅兵备,谙军事,祁请下诏夺情起用,带衔帮办湖南全省团练。伏讫皇上圣鉴。

咸丰之所以皱眉头,原因有二:

一是湖南竟要集中募团练勇。办团练向来是乡族自办,最大不过是县办大团。以省为单位人数自然不少,无异于在国家经制之外,多出一支数万人的队伍,这是历朝所不曾有过的。

二是竟要由曾国藩帮办湖南团练。说实话,他不喜欢曾国藩这个人。在他看来,曾国藩官运亨通,靠的就是穆彰阿的提携。穆彰阿是先皇最信赖的臣子,当了二十余年的军机大臣。若不是他误国,怎么会与洋人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闹得割地赔款,大伤国体?恨屋及乌,咸丰对曾国藩没有好感。

一年前,咸丰登基时曾下诏求言,曾国藩连上《应诏陈言疏》《议汰兵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书生气十足地批评皇上胸无大略、崇尚虚文、刚愎自用。要不是重臣劝阻,咸丰当时就想杀了他,事过一年多,如今一想起曾国藩那尖锐的词句,他心头就怒火直冒。

现在湖南巡抚推荐曾国藩出任团练大臣,从个人情感上来讲,他是一百个不乐意。但如今他是天子,自然要以社稷为重,所以他要听听大臣们的意见,于是便将这份密折交下去让军机大臣们商议。

当时的军机大臣共四位,首席军机是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祁雋藻,接下来的三位分别是光禄寺卿、内阁学士穆荫,吏部左侍郎邵灿和刚升刑部尚书的麟魁。

拿到折子回到隆宗门军机处值房,祁雋藻照例让大家发表意见。要论进军机的资历,穆荫仅次于祁雋藻,于是他道:“湖南的办法不是办团练,而是要练一支新军。涤生又是汉臣,汉人掌兵,非福。”

他说的是大实话。虽然大清立国已二百余年,口头上一再标榜满汉一家,但实际上从来都是重满轻汉、慎防汉臣。特别涉及兵事问题上,更是慎之又慎。汉人掌兵且立有大功的很少得以善终,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虽贵为三藩异姓王,结果都被剿;年羹尧深得雍正倚重,并在平定噶尔丹之战中立有大功,也未逃过赐死的命运。至于其他汉官掌兵受到满臣攻击、皇帝猜疑的那就更多了。

邵灿在吏部任职多年,与曾国藩曾共事过一段时间,他另有看法:“汉人掌兵非福,往往是他们确有跋扈不臣的野心。职下与涤生共事有年,他是儒学大家,最重君臣之义,最讲忠君爱民,由他来带兵实在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说的正是这一点,曾涤生是以文章著名,带兵打仗非他所长。”穆荫又补充道。

“清轩说得不错。”穆荫字清轩,所以祁雋藻如此称他,“书生带兵,自误事小,误国事大。梅谷,你说呢?”

梅谷是麟魁的字。他入军机最短,只有三个月,身份是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排名最后,与其他军机同行时,他要先走一步去打开帘子,所以又有“挑帘军机”之称。

他这个“挑帘军机”恪守本分,首辅不问,他从不发表意见。现在首辅发问,他不能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可他的想法恰恰与首辅相反:“大人所言极是。不过依职下看来,书生带兵也有好处。”至于什么好处,他没再阐明。

祁雋藻见大家意见不一致,便道:“我的意见,先留中不发,看看情形再说如何?”

所谓留中不发,就是对所奏的事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十有八九这个折子就完了。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各方都无话可说。

麟魁有些不甘心,他认为八旗、绿营承平日久,战斗力已大不如前,新练一军也未尝不可,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许比国家经制之师更能打仗。只是他人微言轻,不便争执,但他又是个颇有主见之人,所以回到刑部衙门,谁也懒得理,一个人喝闷茶。

“大人下朝了?”话音刚落,一个人已经进来了,原来是督捕司的郎中肃顺。

麟魁不禁眼睛一亮,连忙招呼道:“哦,是豫亭啊!快坐!我正要找你呢!”

作为刑部尚书的麟魁对肃顺这样客气,是大有原因的。肃顺真算得上是个奇人,他是宗室郑亲王乌尔恭阿的第六子,人称肃六,生得魁伟高大,不同凡俗,更奇的是他记性极好,见人一面,终生不忘。不过他少年荒唐,天天牵着一条恶狗在街上闲逛,惹是生非。对这样的人,大家避之犹恐不及。郑亲王的爵位由他的异母哥哥端华承袭,端华对这弟弟也是甚为不满,所以懒得管他。这样,肃顺一直到三十岁,仍是个吃闲粮的闲散宗室。时任刑部侍郎的麟魁慧眼识珠,知道肃顺是块欠雕琢的璞玉,于是有一天,他把在街头遛狗的肃顺拉到小酒馆问道:“老六,你天天这个样子,算是怎么回事呢?”

“就算个无赖罢了。”肃顺满不在乎道。

“你觉得做个牵狗遛街的无赖荣耀吗?”

肃顺玩世不恭地回道:“无赖无赖,无所依赖,说不上荣耀。”

“我想推荐你做个差使,让你有所依赖,你能改掉无赖的毛病吗?”

肃顺闻言一惊,道:“你让我干什么?”

麟魁嘴角一翘微笑道:“让你当官。”

在肃顺看来,麟魁是一脸讥讽,因此心里十分生气,横眉冷对道:“你这是耍人开心。”然后气咻咻牵着狗扬长而去。

谁料过了一个多月,吏部笔贴式就通知他到吏部去拿官凭,到刑部衙门上任,做督捕司员外郎。刑部按地域设直隶、奉天、山东、安徽等十七个清吏司,负责地方的民刑案子,同时单设一个督捕司,负责督促各地捕盗捉逃,京师的人命大案,该司还要亲自侦探捕凶。

员外郎是正经的从五品司官,就是十年寒窗的进士们,分到部里也顶多只是个六品主事。肃顺得此美差,自然是又惊又喜。他到麟魁府上跪在堂前发誓道:“在下一个市井无赖能有今天,全是大人成全,在下若不痛改前非,干出一番事业来,就誓不为人!”

肃顺上任后,果然像换了个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那段无赖的经历倒成全了他,因为京师五城赌坊妓馆无赖混混的情形他都了如指掌,出了案子哪类人干的他都估摸得八九不离十。不到半年,五城兵马司各辖区内一出了案子,别的不急,都先要急着请肃顺去喝酒,为的是尽快捕到凶犯。大家都对肃顺刮目相看,他也得了“勤敏冠其曹”的考语,一年后就升为刑部郎中。

肃顺本是八旗出身,对只会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却很看不起,而对汉人却格外敬重,尤其是有才的汉人,他常说:“汉人小看不得,他们那支笔实在厉害。”

麟魁一则对肃顺有恩,二则在满人之中也算佼佼者,所以肃顺对他也非常佩服,两人已是熟不拘礼。这天他见麟魁下朝后情绪不高,就开门见山问道:“大人一回到衙门就愁眉不展,有什么烦心事不如说出来看在下有无办法可想。”

“正要向你请教。”于是他把湖南巡抚的密折以及军机们的争执说与肃顺听。

“八旗、绿营都是绣花枕头,那些武将也就会些花拳绣腿,指望不上。湖南要办团练,就让他们去办。他们推荐曾侍郎,那就让曾侍郎当团练大臣。练成了,帮助朝廷收拾长毛有何不好?练不成,朝廷也没多大损失。人家说得明白,饷械自筹,朝廷不花一两银子,何乐而不为?”肃顺的主意倒是明确得很。

“大家还有顾虑,说让汉人掌兵总有些不放心。”麟魁说出大家的另一个担忧来。

“那是杞人忧天。”肃顺快人快语,“这就像女人,还没怀上孩子,倒先担忧起孩子将来不成器。满人不长出息,不用汉人用谁?不管他满人汉人,先剿灭了长毛再说。大人明天上朝,要在皇上面前据理力争,皇上年轻,喜欢敢说敢做的痛快人。”

这正合麟魁的脾气,不过他还有个担忧,于是说道:“看首辅的意思,是不赞成曾国藩出山的。”

“不必管他。您要总看别人的脸色行事,那就谁也敢给您脸色看。大人军机上行走是皇上给的,又不是他祁某给的,何必瞻前顾后呢?”肃顺笑道,“再说,祁大人是只老狐狸,他是不是真反对曾国藩出山,也很难说。”

麟魁豁然开朗:“和你议事,胆子也大了。好,明天我就在朝上争一争!”

第二天清晨,麟魁被福晋叫醒,说外面下雪了。他打起窗帘一看,果然院子里白雪皑皑。他一边起身穿衣,一边责备福晋,说下雪了为什么不早叫。

咸丰勤政,差不多像现在的五点左右就早朝。麟魁是正白旗人,住在隆福寺东孙家坑街,在紫禁城东北方向,而上朝的东华门却在紫禁城东南。天好的时候大约用三刻钟,但遇到雨雪天气,半个时辰也未必能到。所以他有交代,天不好要早两刻钟叫他。

但雪是后半夜才下的,下人们没有发现,所以没有早叫。他匆匆梳洗了一下,只喝一口热水暖了暖胃,就一摔门走进了风雪之中。他的轿子已经备好,前面有个家丁打着灯笼,他一边上轿一边吩咐道:“要快,今天皇上第一起就要叫军机。”

皇帝召见并非把所有的人都叫进去,而是一个一个或一批一批,称为叫起。如果前一天有事未决,一般次日早朝第一起就见军机。

轿夫们路熟,只管深一脚浅一脚往前奔,脚下几次打滑险些滑倒,麟魁也不责备。主仆五人赶到东华门外时,远远看见门外灯笼密集,一直排到筒子河桥上。麟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总算没有来得太晚。

东华门是紫禁城的东门,也是文武大臣上朝的必经之门,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非有皇上恩赏紫禁城骑马,否则进东华门必须步行。军机中只有祁雋藻有紫禁城骑马的恩赏,麟魁则无此殊荣,轿夫跟班都要留在东华门外,他们只能到光禄寺附近找家茶馆消磨时间,只有掌灯的长随在前面打着灯笼陪他进城,一直把他送到景运门前。

紫禁城门禁森严,无论王公贵胄还是文武勋臣,非有特许,所带随员在景运门台阶二十步外就要止步。好在南边不远处就是箭亭,有个不小的广场,本是皇子们练骑射和会试武状元的地方,早朝的时候,提灯笼的随从、赏紫禁城骑马者的马匹、车轿就全停在这里。

进了景运门,往西就是内廷正门——乾清门。乾清门两侧有文武百官的朝房,大家都在此等候上朝。军机大臣因为接近皇帝、掌握军政机密,所以地位尊崇。麟魁虽初入军机,然一路走过来,大家都客气地嘘寒问暖。

军机处事涉机密,并不在朝房候朝,而是在隆宗门内的军机处值房。军机处日夜有军机章京值事,五点前皇帝批阅的奏折由内奏事处太监交给军机章京,军机章京分门别类后再交给军机大臣。麟魁到军机处时,穆荫、邵灿早就到了,正在看折子。

皇上批阅的折子,有的已作了详细的朱批,有的只写“知道了”,有的则是“著勿庸议”。这些折子不涉密的即由外奏事处发还给上折之人,涉密的则由军机处密封后交兵部捷报处分送;有些折子批的是“即有旨”,或只折起一角、只字未批,那就是皇上要对军机们面授机宜。

军机大臣们处理完折子,太监便来相传。祁雋藻把两份需要皇上面授机宜的折子重新封进盒子里,亲自捧着去养心殿。太监掌灯带路,到了养心殿则以祁雋藻为首鱼贯而入,然后一起跪下请安。祁雋藻年纪大,面前有个明黄软垫,可以跪在上面,而其他三人则只有跪在坚硬冰冷的金砖上。好在大家都有准备,膝盖处早就绑上了厚厚的护膝。

“湖南奏请曾国藩出任团练大臣的事,你们怎么看?”咸丰不紧不慢地问道。

“臣等以为,似以留中不发为妥。”祁雋藻回道,接着他一一列举了理由。

咸丰不置可否地听着,等祁雋藻说完了,又问道:“你们三个也是这意思吗?”

穆荫和邵灿齐声道:“这也是臣等的意见。”

咸丰见麟魁没有吱声,便问道:“麟魁,你到军机上学习行走已三个月了,朕好像没听你说过一句话。”

“回皇上的话,平时没说话,是因为和大家想的一样。但今天臣以为,湖南的折子留中不发虽最妥当,但形势紧迫,准了湖南所请也未必就是坏事。长毛猖狂,用人应不分满汉,有剿灭长毛的才能就行;兵不分绿营八旗还是团练,能勇敢杀敌就行。长毛已危及社稷江山,皇上不能再瞻前顾后,应该放手用人,放胆用兵。”

“不分满汉,放手用人,放胆用兵,嗯,你说得不错。”但咸丰接下去的话却大出麟魁所料,“长毛不过是乌合之众,不能小看,也不必过虑,如何措置,朕自有分寸。你们跪安吧!”

以祁雋藻为首的军机大臣叩头谢恩后站了起来,面朝皇上一直退到暖阁门口,才转身出门。四人一路沉默不语,回到军机处值房,穆荫内急方便去了,屋内只剩三人,祁雋藻道:“梅谷,今天的话只有你说才合适。”

今天的话就是指支持起用曾国藩的话,看来,祁雋藻也是支持曾国藩出山的。正如肃顺所说,他果然是只老狐狸。麟魁颇感疑惑,便问道:“老中堂不是不支持曾国藩出任团练大臣吗?”

祁雋藻笑了笑道:“不是我不支持,而是我支持不如你这满大臣支持更有用。”

“那依中堂看,皇上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麟魁试探着又问道。

“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皇上同意不同意,要看南边的形势。”

麟魁明白,南边的形势是指官军与长毛作战的情况。

正当他们商讨办团练的时候,南边的形势又起大变——武昌失守了。湖北巡抚常大淳、提督双福、布政使梁星沅、按察使瑞元、提督学政冯塔元、黄州道王寿同以及总兵王锦绣等大批官员自杀,守城兵勇全部阵亡了。

军机大臣们下午被传进宫时,咸丰脸色铁青,眼睛红肿,抿着薄薄的嘴唇,像恨不得要咬谁一口似的。他冷冷地问道:“武昌丢了,你们说该怎么处罚徐广缙、向荣他们!”

他把刚刚收到的六百里加急密报扔给祁雋藻,四位军机见此情形都跪到地上连呼道:“臣等无能,调度无方,请皇上治臣等之罪。”

咸丰的脸色缓和了些,道:“可怜朕的湖北官员,四品以上被杀就有十余人!三千多兵勇,全被长毛抛尸街头!”

“臣请皇上优恤殉难官员。”说话的是祁雋藻。

“殉难的官员要抚恤,误国的官员要治罪。徐广缙着即革职,立即押赴进京,交刑部审讯。向荣一并革职,戴罪剿贼,以观后效。”咸丰口谕道。

“请皇上加恩曾国藩帮办湖南团练,以固湖北后路。”麟魁越班奏请。

“准奏。”咸丰痛快地答道,“唐鉴也上折推荐曾国藩,但愿他能有所作为,不负朕望。”

武昌被长毛攻占的消息传到长沙,而且还传闻长毛打算定都武昌,很快就会派大军来取湖南,所以张亮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湖南永州、镇簟两镇的绿营兵大部分都调到湖北,只剩下长沙两千余人,还有抚标营和提标营一千余人,全湖南的官兵加起来不过五千。如果长毛杀个回马枪,长沙拿什么来防守?所以他更觉得办团练已迫在眉睫。

但请曾国藩帮办团练遇到了麻烦,他不肯出山。清代有守制的规定,父母去世,儿子要守孝三年,这期间秀才举人不能参加科举,官员不分文武都要去职回乡营葬尽孝,也称为丁忧。曾国藩尊崇程朱理学,已是朝野闻名的大儒,最讲究忠孝仁义,老母去世,当然应丁忧守制。

但左宗棠看罢曾国藩的来信,却大不以为然,对张亮基道:“这事早在预料之中,如果朝廷下旨夺情,再有个交情深厚的朋友前去劝说,不愁他不出山。”

这也正是张亮基所愁的,因为请曾国藩帮办团练的事,朝廷至今还没有个旨意。

左宗棠见他如此,便清了清嗓子道:“朝廷也许很快就有旨意。从前朝野对八旗、绿营还抱着希望,如今武汉三镇十数天内丧失殆尽,恐怕朝廷也要有所考虑了。何况嘉庆朝就有办团练对付白莲教的先例,在下想此时朝中肯定有人会劝皇上重办团练。”

张亮基点了点头。

左宗棠回到住处,桌案上有一封新到的信件。这封信比平常的封套要大,宽四寸,长八寸有余。正面是硕大的雕版宋体“军机大臣字寄”,下面是手写的“湖南巡抚张”,末尾是雕版宋体“开折”二字,正面及背面的骑缝处均加盖军机处印信,这就是廷寄。左宗棠估计十有八九是曾国藩的事有了着落,所以立即拿了廷寄去见张亮基。

“张大人,刚刚收到的廷寄。”左宗棠把信件递给张亮基,“在下与大人打个赌,这肯定是曾涤生帮办团练的事有眉目了。”

张亮基恭敬地焚上香,然后打开一看,果然被左宗棠猜中了——

军机处十二月十一日奉上谕:丁忧侍郎曾国藩,籍隶湘乡,于湖南地方人情自必熟悉。着该抚传令其帮同办理本省团练,搜查土匪事宜,伊必尽心,不负委托。

“太好了,先生说派谁去劝涤生出山为好?”张亮基见此眉开眼笑。

“这个人在下已经想好了,就派郭筱仙去,不知大人以为如何?”左宗棠道。

“好好好!还是先生想得周全。”

郭筱仙就是郭嵩焘,当年与曾国藩同在岳麓书院读书,志同道合,情同手足。五年前他中了翰林,与曾国藩交往更是频繁。如今他也丁忧在籍,去劝曾国藩再合适不过。

张亮基本想先把郭嵩焘请到长沙来,再让他带着上谕去劝曾国藩,可左宗棠却另有主张:“在下这就写信请郭筱仙到长沙来,但上谕不必等他去送,大人可立即派人送到白杨坪。曾涤生接到上谕,自然要思考一番,等他想得差不多了的时候,郭筱仙再去相劝,反倒更好。先是大人的亲笔信,然后又是朝廷的旨意,最后又是郭筱仙登门相劝,这样面子也给足了,请诸葛亮出山也不过是三顾茅庐,再不出山他也要好好掂量掂量。两个丧事可以一齐报,但请人出山能三趟就不能合成两趟。”

张亮基被左宗棠说得哈哈大笑道:“当初请先生出山,幸亏我没有三趟合成两趟。”

第二天上午,郭嵩焘就匆匆赶到了长沙。左宗棠把他迎到西花厅,道:“真没想到你来得这么快。”

“季公派的差,郭某岂敢拖延。”听他的意思,是要立即起程去见曾国藩,趁着上谕趁热打铁,不然时间长了,他瞻前顾后,反倒难说话了。

左宗棠笑道:“你见了曾涤生就捎话给他,我左某一个三次名落孙山的举人都敢自比今亮,他这天子门生如不敢来与我共事,莫不是怕被我的奇谋伟略比了下去?对了,我还要捎给他一副对联。”

说完,便铺纸提笔走龙蛇——

壮志未酬而思田园之乐

国步维艰却无澄清之志

张亮基见了拍手称赞道:“好,如果曾侍郎是有大志之人,看了先生的对联脸上肯定挂不住了。”

“还有一条,如果曾涤生还不肯答应,你就找老太爷去。上有朝廷旨意,家有老父之命,他就不怕别人说闲话了。”左宗棠又补充道。

曾国藩先是收到了张亮基的信,隔一天又收到了巡抚衙门转来的上谕。张亮基的信他很干脆地拒绝了,可朝廷的上谕却令他有些犹豫了。一则为朝廷分忧是臣子本分,二则曾国藩也是胸怀大志之人,自然明白乱世出豪杰的道理,如此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他也不能无动于衷。而且他的两个弟弟曾国潢、曾国荃都鼓动他出山干一番事业,尤其是被称为老九的曾国荃只有秀才功名,却对八股中求功名已经厌倦,他期望跟着大哥走出白杨坪,建功立业。

然曾国藩是个心思缜密之人,不会像九弟那样血气方刚,他考虑再三,还是起草了奏折,请朝廷收回成命,准许自己继续守制。

他写完折子的时候已经深夜了,枯坐了一个时辰,他觉得腰酸背痛,所以决定到院子里去走走。推开门来,雪花伴着冷风吹进屋里,在烛光里飞舞了一会儿就被屋里的热气消融了,院子里白茫茫一片。他放弃了出去走走的念头,刚要关门,却听到街上有狗叫,而且一声声由远及近向自家方向来了。

“这个时候还有什么人来?兵荒马乱,别有什么意外。”曾国藩有些疑惑,他又返回院子去叫国潢、国荃。这时老仆来报说有人敲门,曾国藩吩咐国荃去门前看看,问清楚了再开门。

曾国荃到了门前问道:“是谁啊,这都几更天了?”

“是我,郭嵩焘,我受巡抚张大人之托,前来拜见涤公。”

郭嵩焘的大名曾国荃当然听说过,他立即打开了门。

曾国藩听说郭嵩焘深夜来访,连忙出来迎接。郭嵩焘一身雪花,后面还跟着一位武弁,牵着两人的马。

曾国藩握住郭嵩焘的手,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吩咐道:“老九,赶快给筱仙泡茶热饭。”

“不必麻烦,随便吃什么都成。”郭嵩焘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就去灵堂祭拜了老太太,然后才到曾国藩的居室说明来意。

曾国藩诧异地问道:“就为这事,你们连夜冒雪赶了一百多里路?”

“是啊,涤公!这可不是小事。长毛随时都有可能南犯长沙,省城现在是人心惶惶,长沙百姓巴不得涤公现在就到长沙。”

曾国藩笑道:“筱仙说笑了,我何德何能,长沙百姓又怎会盼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因为曾府居丧,所以饭菜很简单,郭嵩焘匆匆吃完之后,就把武昌失守及长沙急需加强防务的情形告诉了曾国藩,可他始终以丁忧守制之名回绝。

“忠孝忠孝,忠字在前。国家有难,忠孝不能两全时,就当移孝作忠。涤公素有澄清天下之大志,如今不趁时而出,拘于古礼,何益于君父?而且墨绖出山也是古制,夺情起复也是常有之事。”郭嵩焘又劝道。

曾国藩苦笑道:“这些道理我何尝不懂?但带兵打仗非我辈所长,身败名裂事小,误国误民事大。”

“说到底,涤公还是顾惜自己的名节,怕打不好仗在世人面前不好交代,更怕丢了自己的顶戴。涤公在京中每上一折,京师往往就洛阳纸贵,涤公之妙语更是传遍天下。《应诏陈言疏》中说,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一是退缩,二是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一是敷衍,二是苟安。我倒要问问,现在涤公是否退缩敷衍,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涤公说起别人来头头是道,可到了自己身上却一样如此,就脸不红心不跳吗?”郭嵩焘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而且毫不留情,曾国藩被数落得脸色赤红,无言以对。

“我从长沙来时,左季高让我捎话给涤公,说他一个身无半职的举人敢到长沙去运筹帷幄,而涤公一个官居二品的进士若不敢出山,怕是被他的雄才大略比了下去。”郭嵩焘拍着自己的脑袋,“说到这我还把这茬给忘了,他还有一副对联给你。”

看了左宗棠的对联,曾国藩笑道:“这是左季高的激将法,我不上他的当。”

曾国荃一直在门外听两人谈话,这时忍不住推开门道:“大哥,我也知道是激将法,可他说得有理。论出身,你是进士他是举人;论官职你是侍郎他什么也不是。可他都可以入巡抚衙门被待为座上宾,你为什么就不能出任团练大臣?你出山了,我们兄弟也跟着你去建功立业有何不好?”

要在平时,曾国藩肯定要训斥老九,但在郭嵩焘面前,他总要给兄弟留些面子,便道:“老九,不是大哥固执,实在是从军打仗太过凶险。我们说到底都是书生,不要说打仗,就是看人操练也没有几回。”

曾国荃却不以为然道:“没有谁是天生的将军,会打仗的那也是打出来的。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我们考虑。我都这么大了却还只是个秀才,要走科举的路子求功名,那比摘天上的星星还难。如果弟兄们跟你上阵打仗,将来军功保个知县、道台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曾国藩打断弟弟的话道:“打仗就那么容易?保个知县道台,你说得容易!战场凶险,万一你们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父亲交代?”

但曾国荃却打定了主意:“砍头不过碗大的疤,谁愿跟大哥去,自然要将生死置之度外。大哥尽管放心出山,你不用强迫兄弟们跟你去,兄弟们去了是富贵是短命,都看个人造化,绝不埋怨大哥。”

“沅甫,你大哥是官场中人,考虑事情不免瞻前顾后,我看你倒是个痛快人。你说得不错,乱世出英雄,如今长毛作乱,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几场仗打好了,像涤公这样身份立即封侯拜相也不为过。老弟正是盛年,跟涤公拼杀,不用几年做个总兵、提督也是眨眼之事,你又有秀才功名,武官转文职也并不难,这比按部就班走科举强之百倍。”郭嵩焘这时也帮着曾国荃说话。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不去歇息?我与筱仙说话,不用你插嘴。”赶走了曾国荃,曾国藩继续道,“筱仙,你赶了一百多里路也累了,咱们有话明天再说如何?道理我都懂,你总要给我点时间考虑吧?”

两个人躺下一时又睡不着,郭嵩焘继续劝说,曾国藩也有些心动了,含含糊糊便答应了。郭嵩焘使命完成,困意袭来,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郭嵩焘便醒过来,太阳已经照进屋里。曾国荃亲自给他打来洗脸水,压低声音问道:“怎么样,我哥同意了?”郭嵩焘点了点头。

曾国藩这时也进来了,第一句话就问道:“筱仙,昨晚睡得可好?”

郭嵩焘笑着道:“睡得再好不过了,一辈子也没睡过这么好的觉。涤公,我可以回长沙交差了,你什么时候起程?”

曾国藩沉吟了片刻后道:“筱仙,我想了一下,自己德薄才浅,不能堪此大任,我还是上折请辞吧?”

郭嵩焘大为惊讶:“涤公!昨天晚上你可是答应了的呀!”

“人躺在被窝里不免浮想联翩,把事情都想得太简单了。可今晨起来,一看到满院子的雪,脑子就清醒了,不切实际的想法也就丢开了。”

“躺在被窝里千方百计,一下了炕就黔驴技穷。我从前还不甚理解,原来说的就是涤公这样的情形。”郭嵩焘道。

“不怕筱仙你笑话,轻率之诺曾某恕不能践。”

看说服不了曾国藩,郭嵩焘想起老太爷来,便对曾国荃道:“老九,你带我去见老太爷,我要向他老人家辞行,算我冒雪白跑一趟。”

显然,郭嵩焘并不是辞行,而是向曾老太爷说明他此行的目的,请老太爷去劝说曾国藩。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四十三岁才中秀才,后来放弃功名安心在乡间教书,但他深明大义,教子严格,即便是身居二品的曾国藩,对父亲也是敬畏有加。老太爷不待郭嵩焘说完,就说道:“世侄,你不必再说了。老九,去把你大哥叫来。”

一会儿之后,曾国藩便过来了,曾麟书道:“老大,如今我们曾家受恩深重,你官至二品,不为不尊,堂上诰封三代,儿子荫封六品,不为不荣。国家有难,抚台相请,你再不肯出山,传出去丢我曾家的脸面。自古忠孝难两全,你母亲地下有知,也不会高兴你守在她身边。你去收拾一下,明天就去长沙,千难万险,大不了一条命殉给国家。”

曾国藩此时也不再争辩,拿定了主意道:“孩儿谨遵父命,明天就去长沙。”

同类推荐
  • 还乡,还乡

    还乡,还乡

    丁国义是市委书记,年前退了,因忍受不了官场的势利,决定逃离城市,和老伴一起回老家东峪村过年。在位时,丁国义没少为东峪村做好事,可是下台后,老家人民竟然把他做的好事一笔勾销了,这让丁国义十分难受。他发现了三个解不开的疑团:一是只比他大一两岁的马吉祥的死,二是镇长李军的辞职,三是村支书孙志荣的一堆反话。丁国义在东峪村再也呆不下去了,他又逃回了城市。读到这里,我们发现:故事才刚刚开始……大年三十日的下午,丁国义和王慧走进东峪村。
  • 青城十九侠(第一卷)

    青城十九侠(第一卷)

    “现代武侠小说之父”还珠楼主代表了民国武侠重要的一派,他信奉吕祖的伍柳天仙法脉,融合神话、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尤其是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为中国小说界的千古奇观,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企及,如台湾武侠泰斗古龙,就曾说到他受还珠楼主的影响颇深。《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还珠楼主卷》收录了还珠楼主武侠小说三十余部,本书是其中一部。
  • 让我一次疯个够

    让我一次疯个够

    11月14日,一个阳光清澈的上午,我和姜伯姜母来到清河看守所。一进大门口,就见一辆银灰的桑塔纳停在那里,从车上下来一身西服裙的柳珍。我们相视一笑,有种抖落尘埃后的轻快感。从6月5日在看守所高墙的小窗口见了小姜一面后,相隔159天,我终于见到了我的那颗心、那份至情了。小姜剃着光亮的头,脸面也是整洁光亮的。一见到我,他嘴唇便嚅动起来,身子也在颤栗,无声的泪水从他脸上急急地淌下来。他哽咽了半天,颤颤地说,小娴……辛苦你了……
  • 毒日燃情

    毒日燃情

    欧阳小宝,张烙,林野,是活在三个不同世界里的人,性格迥异,有着不同的家事与生活背景,却因为种种的因缘际会成为同生共死的异姓兄弟。看似寻常普通的相遇,实则隐藏着难以言说的秘密。在那些青葱岁月的看似平常的生活交际背后却有着另一番的血雨腥风。从幼稚青涩走到了成熟担当。他们用血泪的苦痛演绎着自己的故事,用勇气和深情坚守着对彼此的承诺。向来缘浅,奈何情深,难得相守,青春逆流而上……
  • 爷爷进城

    爷爷进城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绝命刀

    绝命刀

    刀,是杀人的刀,亦能救人无数;命,是尘世间的俗物,难免会异想能超凡脱俗;绝,是终点,亦是起点,是故事的终焉,亦是新的开端……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天师令之罗浮老祖

    天师令之罗浮老祖

    玄古大陆仙道永恒,人人向往修仙闻道,有四大仙门大家坐镇四方,名义上监管着大小仙家上百余家,俗称仙门百家。他们以修仙闻道、济世伏魔、匡扶世间大义为己任………然而,随着哪上古至宝——天师令的再度现世,平静了千年之久的玄古大陆再度陷入了战乱之中………幸得四大仙门大家同力合作,联合仙门百家,历经了十余年,才暂平了这场仙门大劫,却没想到,也因此留下了一场无法估量的风波………三百年后,一场血雨腥风的灾难再度袭来,一群仙门百家的优秀后生,在这场灾难中携手并进、匡扶仙门正义,在经历了重重磨难的险境,最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友情和爱情………
  • 夜微语诚花落

    夜微语诚花落

    西府冥花六万年一开花,正是西府主人洛兮的元神重现于世之时,此时,时间和空间上都会发生巨大的扭曲。
  • 乡村的表情

    乡村的表情

    我因一位摄影家五彩缤纷的眼神而向往节日的宁都。他连年在节日里造访宁都,他的眼里尽是关于民俗事相的影像。节日的宁都是什么样子?从一些摄影作品里,一些片断的介绍里,我捕捉着它的神韵,它的气息。
  •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本书重点讲述了色彩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知识和应用,比如在儿童的世界里、日常健康饮食、读心识人、人际交往、职场技巧、心理保健等方面,其中总有些领域是你感兴趣的。作者将带你走进一个由色彩构成的缤纷世界之中,带你领略色彩的魔力。如果你对色彩感兴趣,如果你对心理学也相当喜欢,那就翻开这本书吧!一起来探究色彩心理学的秘密。
  • 女皇请你狠一点

    女皇请你狠一点

    宋清瞳,北秦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荒淫无耻,死于男人的算计!双眸再睁,她已非她。唇边一抹狡黠的微笑,她是来自现代的超级腹黑女,谈笑间,将一切算计踩在脚下。曾经人人避之如蛇蝎,如今却引来桃花朵朵,他们是真心爱她,还是另有所图?当淫荡背后的真相一点点揭开,她该如何抉择?【片段1】“宫里什么时候请的道士?”宋清瞳见一位道士打扮的人坐在凉亭里。“皇上说的是青峰观的主持吧,三个月前您邀他进宫讲道。”玉儿回答。“他到现在还没走?”“皇上以全观道士的性命威胁,留他在宫里,赐封文贵君,还准他穿道服。”宋清瞳脚底一滑。“不止文贵君,法良人和澄良人也是皇上礼佛时顺道捎回来的。”玉儿唯恐天下不乱补充道,她看见文贵君对面坐的好像是澄良人,还是一次说干净为好。【片段2】“皇后有话不妨直说。”宋清瞳放下茶盏,扯了半天没见他说正题,她的时间很宝贵。“……这些天,皇上一直召华贵君侍寝?”上官潋月犹豫一下,板起面孔问。“皇后有异议?”宋清瞳好整以暇,原来他拐弯抹角就是问这个。“华贵君出身低微,不配令皇上诞下龙子。”宋清瞳扑哧一笑,嘲弄道:“皇后的意思是,你更有资格?”“皇上以为如何?”袍袖一展,将她圈进怀中。
  • 韶华正盛我们也还正好

    韶华正盛我们也还正好

    偶然相识,误会重重;几经辗转,却成了彼此最重要的另一半。也许叶黎和凌寒的相遇是上天注定的,那他们的相恋必定是月老将红线不小心弄乱了,花了好久才将二人的缘分重新结好吧!
  • The Pit

    The Pi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后是个炼药师

    皇后是个炼药师

    一道圣旨,宁荞郗以替身的身份来到了星佑国皇宫,成为了质子。本只想安稳度日,顺便寻找母亲家族的下落,再提升一下修为。可无奈身边了麻烦总是找上门来。既然如此,就不要怪她不客气了。不过,这个男人似乎有点儿厉害?居然可以毫不费力的看清她的一切?那她岂不是没有秘密了?该死!算了,惹不起,撤!可是,好想已经晚了……某男:当初给你一百次机会滚远点,你没有好好珍惜,那对不起,现在没有机会了!某女:呜呜,求一百零一次……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