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0400000004

第4章 徐志摩小传(3)

1923年3月,在志摩热心斡旋下,以胡适、黄子美、陈西滢、蹇季常、张君劢、丁文江、林长民等为主要成员的新月社便在石虎胡同七号成立了。

以“俱乐部”为开端的新月社的活动,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志摩致新月社同仁的一封信中记述其中的情景说:“房子不错,布置不坏,厨子合适,什么都好……有舒服的沙发躺,有可口的饭菜吃,有相当的书报看”,“新年有年会,元宵有灯会,还有什么古琴会书画会读书会”。看起来,倒确是热闹非凡,决非当时一般文学社团捉襟见肘的寒伧状况可比。

1923年的年初,由梁启超和林长民等人主持的讲学社,基于把外国著名思想家的观点介绍给中国的听众的目的,为了加强中印两国的文化艺术的交流,加强两国学术界的交流,决定邀请印度著名诗人拉宾德拉那斯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来中国讲学、游历。泰戈尔被称为现代印度百科全书的哲人,19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早在1915年,泰戈尔的诗歌就被介绍到了中国,且在当时的新文学运动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泰戈尔欣然接受了讲学社的邀请,并认为,他的访问将象征着印度和中国古老的宗教联系,象征着中印两国在亚洲精神的团结,这种精神和西方的务实主义结合起来,将成为新的世界的基础。

得知这一消息,志摩表现得尤为兴奋。就泰戈尔来讲,志摩不仅仅是对泰戈尔的诗歌感兴趣,更多的是对泰戈尔文学上的创作精神感兴趣。为了表示对泰戈尔的热忱欢迎,文学研究会在半年时间内出版了泰戈尔的《春的循环》(瞿菊农译)、《飞鸟集》(郑振铎译)、《新月集》(郑振铎译)、《邮局及其他》(瞿菊农、郑演存译)、《吉檀加利》和《园丁集》(郑振铎译)等作品集。

1924年4月12日,泰戈尔及随同的国际大学访问团成员所乘坐的海轮“当日丸”九号抵达上海。志摩在此次泰戈尔的来华访问的行程中,将担任他的翻译,并全程陪同。

几天后,在志摩和瞿菊龙的陪同下,泰戈尔一行由上海南下,来到了杭州,并浏览了著名风景之地西湖。老人本性爱自然,对西湖的美景更是赞不绝口。也许是受了老人情绪的感染,志摩竟一时诗兴大发,在西湖边的一海棠花下,做诗、吟诗一整通宵,正所谓:“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呚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花下,吹笛到天明。”

杭州之后,志摩又陪同泰戈尔一行沿津浦线北上,途径南京、济南做了短暂的停留后,于4月23日,来到了此次游历和讲学的中心之地——北京。此时,中国文化界的名流梁启超、蔡元培、胡适、梁漱溟、辜鸿铭、熊希龄、范源廉、林语堂等及各界代表300多人聚集北京车站,向泰戈尔表示中国文化界最高级别的最热烈的欢迎。在接待泰戈尔一行的人员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名家名人,还有与志摩要好的一帮年轻的学者,有陈源、凌叔华、郑振铎、王统照、林徽因等。志摩让林徽因担当了泰戈尔在北京期间的副翻译,所以志摩在接待泰戈尔的过程中与林徽因有了频繁的接触。

泰戈尔此行的演讲地点设在北京天坛公园。这日,天坛公园的气氛异常活跃,在青春貌美文雅大方的林徽因陪同下,泰戈尔老人款步走上主席台,老人双手合十向来宾致谢,从容而大度地开始了他的演讲,言辞及语调沉着而柔和。志摩则神采飞扬地站在老人的一侧负责翻译。此情此景,使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无不为之称道,无不为之感动。“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效寒岛瘦的志摩,犹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一时间,一对出色的青年伴着一个高个子,白头发圣者的故事,在北京城传为佳话。志摩和林徽因也为这浪漫的气氛所笼罩。

与泰戈尔老人相伴的这一段日子,是志摩回国以来最舒心快乐的日子,而志摩的思想、志摩的风趣、志摩对文学的主张,也深得泰戈先生赏识。志摩亲切地叫泰戈尔“老戈爹”。为了表示对志摩的感谢和喜爱,泰戈尔也送给了志摩一个印度的名字“素思玛(Soo Sim)”。两人年龄虽悬殊,但思想的交流却是异常的愉快。与泰戈尔聊天,就像是和暖的春风,复苏了志摩心中那快干涸了的活泉。

他无法忘怀和林徽因一起陪伴在泰戈尔身旁的时时刻刻,他的心灵得到了尉藉,也使他的旧情萌发。游历结束,泰戈尔回印度,而林徽因也即将与梁思成双双赴美留学,面对挚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志摩只能一个人舔舐伤口,在诗中遥问茫茫天地:“恋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没多久,志摩应邀参加了一次北京外交部举行的交际舞会。在舞会上,他又有了一段影响他一生的“奇遇”。

志摩终生都不会忘记,正是在这样一次舞会上(时间该是1924年了吧),他第一次与陆小曼见了面,且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

陆小曼,江苏常州人,父亲是前清举人、民国官僚。自幼聪慧,十二岁时父亲为她聘请了英籍女教师专门教授英文。到了十五六岁,便精通了英文,用英文写作,可“意到笔随”。世界名著,“什九都已读过”。后兼习法文,“讲得流利到极点”。

小曼多才,交际、跳舞、唱京戏,样样皆精。尤擅绘画,所作颇能得名家称赏。她的文笔也很漂亮,写过小说,得到的评价是:“文字流利、绮丽,才情潇洒、卓然。描写细腻,技巧新颖,读之令人恍人其境,且富有戏剧意味。”

可以说,按照现代人的标准,小曼可算得一个十分完满的女性了。更何况她天生丽质,“清秀端庄,朱唇皓齿,婀娜娉婷”。所以在她十七、八岁时,就已誉满北京,被称为交际界的一朵“名花”。

生活像是故意要开志摩的玩笑一样,陆小曼已是有夫之妇,她的丈夫王赓,字受庆,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供职于军界,且极受上峰赏识,前途不可限量。

但是,婚后不久,小曼对王赓的性情似乎便慢慢有所觉察。如觉得王赓的感情世界好像过于粗糙,他整天埋头读书,生活呆板,过分程式化。这使小曼暗暗感到不满。

小曼要求于王赓而王赓所缺少的一切,志摩全都具备,两个男人都温文儒雅,也都一表人才,但比起来,王赓显得板滞生硬,志摩则透着风流灵秀;王赓冷静理智,志摩热情如火;王赓看重前途,志摩知冷识热,更能体贴人。于是两个人很快就难以自拔地双双坠入爱河。——连他们自己都不明白,双方感情为什么竟会发展得那么快。他们好像都互相在对方身上发现了自己渴求已久的东西。志摩说:

“……眉,你真玲珑,你真活泼,你真像一条小龙。我爱你朴素,不爱你奢华。你穿上一件蓝布袍,你的眉目间就有一种特异的光彩,我看了就心里觉着不可名状的欢喜。朴素是真的高贵。你穿戴齐整的时候当然是好看,但那好看是寻常的,人人都认得的,素服时的眉,有我独到的领略。”

志摩自从认识了小曼,并进而结识了王赓后,就发了疯一般,“不管什么假期不假期的,时常去找他们,邀约他们去跳舞,或做其它的玩乐”。三个人在一起,志摩的心思最复杂,平时就长于交际,在这种时刻,更加才情焕发,举措得体,“举凡王赓之短,他必续以所长”。结果是,不仅小曼,就连王赓都被他迷住了。

王赓是个事业心极强的人,开初,碍于友情,志摩来邀,他还能忍痛割舍点时间陪他们“到六国饭店跳舞,或游西山,或看京戏”。后来,志摩来访的次数越发频繁,王赓不愿过多让时光在舞会剧场泡过。于是,再当志摩来邀,王赓自然不能加,还索性把太太托付给志摩,无形中又给他们那一触即发的情感加重了砝码。“忠厚柔艳如小曼,热情诚挚如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他们两人,一个是窈窕淑女,情意绵绵,一个是江南才子,风度翩翩;一个是朵含露玫瑰,一个是首抒情的新诗。干柴碰到烈火,怎样会不迸发出爱情的火花?”

最先觉察到志摩与小曼这段隐情的,是小曼的母亲。老太太视这等事为奇耻大辱,又不敢张扬出去,怕坏了女儿名声,只能背地里痛哭流涕。随后不久,王赓家中的仆妇佣人以至北京整个社交界全都知道了这桩“桃色新闻”。就只有王赓照常伏案苦读,若局外人似的。每逢志摩来家,他还是笑嘻嘻地推辞:“我忙,没时间玩,你和小曼去吧!”

情况变得对王赓越来越不利。也许是小曼的母亲暗中耍了点手腕。从前,志摩到王家,直出直入,形同家人。但后来,他的这种特权忽然被撤销了。有时,兴致勃勃地报到,却被紧紧地关在大门之外。问时,不是回答说主人不在家,就是有生客,不见外人,“屡次干谒,均为门者挡驾。”

不久,王赓离开北京,当孙传芳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的参谋长去了。而这时,王赓对他们的感情也有所察觉,怒不可竭。乱世之中,有枪便是王,更何况他身居高位,声势赫奕,要收拾个把人——管他诗人教授——就跟掐死一只苍蝇。不过,王赓不是那号人,他是“儒将”,尽管被朋友、爱人所出卖。斩尽杀绝的事,他还是不肯干的。

事到这个地步,已经很难收拾。不用说,志摩和陆小曼已经不可能再继续他们的罗曼生活,他们必须认真冷静地考虑,该如何对待眼前这残酷的现实。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志摩决定让小曼暂时到西山“养病”去了,而自己则决定辞去北大教职,去西欧游历。

这是一次叫人黯然伤神的旅行。

志摩凄凄惨惨,一个人浪迹天涯,心里充满了一股说不出的失意落寞情绪。他像一个被上帝遗弃了的流浪儿,“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地流浪着,一天又一天地闲荡着,不能振作起精神”。列车驶过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他真恨不得闭上眼睛,纵身一跃,把生命仍然交付给那神秘无边的大自然。

“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的幸福是怎样的。因此你得严格的为已,极端的自私,只许你,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我们浑朴的天真是像含羞草似的娇柔,一经同伴的抵触,他就卷了起来,但在澄静的日光下,和风中,他的姿态是自然的,他的生活是无阻碍的。”(《翡冷翠山居闲话》)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感情太多的人,要是被一种情绪压倒的时候,连阳光也会在他眼里失去光彩。志摩看不见明媚的阳光,欢乐的小鸟;彩云舒卷、草木葱茏也引不起他的丝毫兴趣。他悲观、失望,一颗心不住地往下沉,仿佛到了世界末日,感触到的,不是凄风、冷雨,就是败草、枯木、残垣、断碑。整个旅行期间,他对任何事都缺乏热情,唯独有一件事他不肯轻轻放过:扫墓!

“我这次到欧洲来倒像是专做清明来的。”听来这话像是自我解嘲,其实真的合乎实情。在莫斯科,他上契诃夫、克鲁泡特金的坟;在佛罗伦萨,他上勃郎宁太太、米盖郎其罗的坟;在罗马,上雪莱、济慈的坟;来到巴黎,可上的坟就更多了,上伏尔泰、卢梭、雨果的坟,还上茶花女、“恶之花”卡门的坟。哭拜于这些巨人名姝、情男怨女墓前,他精神上似乎获得了某种满足、某种解脱,灵魂与灵魂之间似乎达到了某种贯通、某种契合。“我每过……墓园往往进去留连,那时情绪不定是伤悲,不定是感触,有风听风,在块块的墓碑间且自徘徊,等斜阳淡了再计较回家。”

法国的枫丹薄罗,埋葬着一代才人曼殊斐儿。对这位才情过人、年纪轻轻即横遭天折的异域女作家,志摩一往情深。这次来到法国,他专程赶到枫丹薄罗,手扶墓碑,涕泪涟涟。故人的面容宛然如在,但而今神灭体化,在天地间已不知茫茫何归!他再一次痛切地感受到生命现象之神秘。在曼殊斐儿墓前,他流着眼泪,把一首血泪和合的“悼诗”致献于墓中人前:

“我与你虽仅一度相见——

但那二十分钟不死的时间!”

“感动你在天曼殊之灵,

我洒泪向风中遥送,

问何时能戡破生死之门?”

到柏林去看望二儿子彼得,也是志摩这次欧游计划中的一件事。谁知,竟得来次子夭折的消息。志摩不禁悲痛万分。自从离婚后,张幼仪一直住在柏林,在那里,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彼得。小彼得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有音乐天赋,刚满三周岁,便懂得节奏。他酷嗜音乐,尤喜欢听贝多芬与瓦格纳的乐曲;晚间睡觉,总要紧紧搂着一把小提琴。还常“欢喜拿着一根小短棍站在桌上模仿音乐会的导师,那认真的神情常常叫在座人大笑”。从妈妈口里,他知道还有一个“大大”。他常常翻来覆去地抚弄着志摩的一张照片,有时忍不住了,就用小嘴亲一亲照片上的人,再天真地喊一声热热的“大!”

志摩伤心透了,心里升起一种痛切的类似负罪般的感觉,他的“父性”好像复苏了:“初次明白曾经有一点血肉从我自己的生命里分出,这才觉着父性的爱像泉眼似的在性灵里汩汩的流出;只可惜是迟了,这慈爱的甘液不能救活已经萎折了的鲜花。”

同类推荐
  •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

    本书系国学大家俞平伯于浩如烟海的唐宋词中精选所得,选词的面稍宽,想努力体现出词家的风格特色和词的发展途径。本书选词自唐迄南宋,共二百五十一首,分为三卷。上卷为唐、五代词,又分为三部分:一、唐,二、《花间》,三、南唐;共八十七首。中、下卷为宋词,共一百六十四首。中卷题为“宋词之一”,下卷题为“宋词之二”,即相当于北宋和南宋。
  • 古代怀乡诗词三百首

    古代怀乡诗词三百首

    从先秦时代《诗经》里征人思妇的反复歌咏,到现代诗人余光中的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乡愁一直是古今游子吟唱不尽的主题。绵延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上便也产生了难以计数的怀乡思归的优秀诗篇。本书作者便是从这浩如烟海的怀乡诗词中,精心选择出了三百首加以评析。通过作者详尽的分析,使我们对这些古代诗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 印下最美的记忆(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印下最美的记忆(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诚信的力量,人的尊严,被分解的目标,生命的况味,做一个高心智的人,感悟父爱等。
  • 当你老了(2018)

    当你老了(2018)

    《当你老了》是爱尔兰诗人叶芝一生的爱情诗选,选自他的诗集《路口》《玫瑰》《苇中的风》《七座森林》《绿盔》《责任》《柯尔的野天鹅》《麦克·罗巴蒂斯和舞者》《塔楼》《旋梯》《新作》和《译作》。
  • 扶轮问路

    扶轮问路

    本书是凝结了史铁生近两年来所思所想的二十余篇随笔集。书中还收录了史铁生的十几首诗作。书中,花钱的事、看不见而信、理想的危险、乐观的根据……史铁生通过洁净文字,铺陈着自己对人生、社会、命运、价值观、世界观的思考。
热门推荐
  • 弘赞法华传

    弘赞法华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千丝万缕

    穿越之千丝万缕

    夏馨,一个普通的愤青,即将大三毕业走向社会,却因为一个小差错穿越回古代,成了上官毓秀,最悲惨的是,她的身世可怜,被嫁去冲喜,
  • 来自未来的连线

    来自未来的连线

    大学毕业即将离校的那天早上,陈冉接到了一个未知来源的电话。那略带沧桑的声音,有着源自内心深处的熟悉,“陈冉,你好!我也是陈冉,是三十年之后的陈冉……”精品老书《妙手心医》,还有《超人类进化》已经完本,欢迎点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宿主求不黑化

    快穿宿主求不黑化

    苏青漓是一个性格不定,有时可爱,有时又像一个要把人拖入地狱的恶魔的女孩纸。她用一瓶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却在死后被忽悠着的绑定了一个男神攻略系统。高冷禁欲的霸道总裁:“你不许丢下我。”心理扭曲的心理医生:“是不是要我把你关起来你才会老老实实的呆在我身边?”软萌可爱的小奶狗:“阿宁,你要去哪里啊,带着我一起走好不好嘛~”傲娇黏人的小竹马:“有本事你就走,你走了我就不理你了!”苏青漓懵了,不是要去祸祸那些小世界吗?怎么开始谈恋爱了?而且,那些人居然是同一个人……某主神一把抱起自家媳妇:“阿漓,你别去祸祸那些小世界了,来祸祸我吧。”苏青漓:“南瑾!你放我下来!”PS:女主软萌,可爱,黑心。男主傲娇,腹黑,软萌。1V1双洁
  • 不死尸魂

    不死尸魂

    一个年轻人死后,成了游戏里一个永远无法下线的玩家,只有成为“至高霸主”,才能重返人间!叶平安转职成为骨族召唤师,一步步成长为呼风唤雨的人物,他一挥手,便是骨海魔军。而他登顶的那一天……
  • 拾光简录

    拾光简录

    一个平方的女孩、一个平凡的故事、一个平凡的一生,她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
  • 胆小如鼠

    胆小如鼠

    事情在一瞬间突然发生,猝不及防。那时候有一辆大货车行驶于前方主车道,货车满载,于上坡路段气喘吁吁,速度缓慢。我们的轿车从后边赶上,追到货车屁股后,司机小张打了方向盘,闪到左侧快车道上,加速从大货车侧后超车。时约下午四时半,天气晴朗,无风,无雾,没有炎阳晃眼,能见度极好,以小张的驾驶技术,该超车作业十拿九稳,不会有任何问题。不料意外骤然降临:有一个男子忽然从前方绿化区蹿出来,越过隔离带护栏跳进快车道,阻挡于我们的超车路线上。
  • 凯尔特的薄暮

    凯尔特的薄暮

    我曾像任何艺术家一样,期望通过种种美好愉快而意义非凡的事物,在这个创伤而笨拙的世间构筑一个小天地,并以自己的洞察力,向任何听到我的呼喊而看过来的同胞,展现一个真正的爱尔兰。因此我忠实坦诚地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除了发些感慨之词,绝没有妄加臆想。
  • 异世情缘之傲娇九尾狐

    异世情缘之傲娇九尾狐

    某宝宝拍胸激动呐喊:”我乃天山九尾天狐!千古至今至此一只!奈何一朝被坑坠入凡间,捉鬼,拿妖,降魔,除怪,契仙兽,收徒弟,没有本宝宝收不了的妖!“某男眼睛轻轻一瞟,魅惑的嗓音磁性而慵懒微微低问:”是么??“某宝宝蹲坑画圈圈去。愤愤不平ing..某变态男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