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7700000102

第102章 刘岚山:致北方

路过高原山国的南风,

请带去我们心的语言:

向战斗在北方的弟兄们,

我们从铁狱发出同志的致敬!

镣铐锁住了我们的双脚,

身子被关在阴暗的古堡,

苦难在我们额上打下无数印记,

但我们的头颅永远是昂得高高的!

铁狱关不住向往自由的心,

最深的黑暗总是消失在黎明的前面,

我们的心参加了你们每一次战斗,

这里每次斗争也都得到你们的支援。

我们就要从铁狱底爬起,

把阴森的牢门打碎;

去参加你们光荣的进军,

来解放这哭泣的土地!

一九四三年秋在重庆集中营

这是一份向遥远的北方致意的特殊问候。在奔赴延安受阻后,诗人刘岚山的回程路上,也是一波三折。先是被抓进“西北青年劳动营”,一年后到重庆,又被关进国民党在抗战后期设立的“重庆战时青年训导团”集中营。在狱中,作者以一颗“向往自由的心”,表达了与“北方的弟兄们”并肩战斗的热望。

1919年生于安徽省和县的刘岚山,中共党员。1939年从南京钟南中学结束学业后,就走上了寻求救国之道的路途。他接连报考了中央陆地测量学校、陆军第二预备师军官队,等终于有机会上场杀敌的时候,却在行军衡阳的路上被派往广西。在自己第一本诗集《漂泊之歌》的序言中,诗人一腔忠诚依稀可见:“生命跟着时代的跃进,前年我舍离了可爱的家乡,漂泊在西南半壁里。战争的狂热,燃炽碰上我青春的火苗;我爱祖国,我爱家乡——爱我所爱的一切;我要为她们去拼命在沙场,作亿万人中无名英雄之一个。”多年后,女儿夏晓虹回忆说:“父亲身上具有那个时代热血青年的基本素质。而接下来的人生经历,竟恍如父亲用他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漂泊之歌》的命名做了预告。”

漂泊也许是诗人的命运,而战斗却是战士的本色。身陷囹圄,诗人请风捎信,自然妥帖。诗的第二段,看似描写敌人监狱的黑暗,其实揭露了国民党压制进步青年、抑制抗战力量的实质。然而,面对这一切,诗人“头颅永远是昂得高高的”。接下来的两段,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同仇敌忾的意志,一句“最深的黑暗总是消失在黎明的前面”,把“黎明前的黑暗”这一耳熟能详的意象,加以灵活地运用,“总是消失”显示了诗人的坚定的信心。最后,诗人抒发了渴望打碎牢笼、与同志们一起战斗的情怀,以实写虚,以近写远,扩大了诗作的艺术张力。

抗战胜利后,刘岚山终于来到中原解放区,并在大别山山麓的大悟山根据地参加了新四军。1946年7月,诗人来到上海,编辑《新民报》副刊《夜光杯》,与袁水拍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期间,他在报上发表了10篇《中国作家访问记》,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史资料。

建国后,刘岚山跨入了抗美援朝行列。以《和英雄相处的日子》、《和平的前哨》两部诗文集,讴歌了那段光辉的岁月。后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

文革中,诗人受到诬陷,到五七干校劳动。平反后,诗人重返编辑岗位,勤勤恳恳,为人作嫁。2004年,诗人辞世。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科长、稿件科长、编辑组长、编审等。著有《乡下人的歌》、《乡村与城市》、《领路的人》和《人生走笔》等。

诗人的骨灰撒回到了家乡。早在1982年11月,诗人就曾以《遗嘱》为名作诗,200多行的诗句处处流淌的是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深情:

故乡呵,我的故乡,

让我为你的土地补一撮肥吧:

我是从岚龙山来的,

把我的骨灰送回去,

撒在母亲曾经割过草、

嫂嫂、姐姐都曾割过草、

而我也曾放过牛、唱过歌的,

又高又长如一条龙的岚龙山上。

也许在青山之上,刘岚山还在吟听童年时最喜欢学唱的山歌。

同类推荐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 节气里的村庄(下)

    节气里的村庄(下)

    农谚说:稻黄一月,麦黄一夜。一颗颗饱满的稻粒仿佛是羞涩的少女,低垂着头,不过,她们都在“咯咯咯”开心地笑着,仿佛要把这丰满成熟和喜悦传染到乡村里的角角落落。晚上,西南风刚歇脚,不知是谁在仍光着上身的男人后背摸了一把,凉嗖嗖的。转身一看,原来是秋姑娘捎来了一把北风秧子,让人感到不再那么溽热烦躁了,脸上就多了一层惬意。板桌上,蚕豆味里裹夹着大麦烧,让男人们激动不已,还有那劣质水烟飘到东飘到西,女人们飞针走线地牵扯着一段又一段的闲话。这时候的流萤,打着灯笼忽高忽低地在星夜里寻觅着失落的宝贝。
  • 黄稼诗词钞

    黄稼诗词钞

    不本书为作者多年来所作诗词作品的结集,分为“江山故园”“至情高谊”“诗林艺苑”“感事吟怀”“苦旅孤踪”五辑。作品表达了对于重大事件如香港、澳门回归、国庆等的关注和祖国进步的由衷喜悦,赞美了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与美丽风光以及对于故土的怀念,也写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对于亲人朋友的感谢、怀念之情,另外还有一部分作品是诗友之间的酬唱及对于文艺的欣赏。
  • 芝麻与百合:追求生活的艺术

    芝麻与百合:追求生活的艺术

    本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青少年读物,该书共分为3讲,第1讲谈为何读书,以及如何读,读什么的问题;第2讲谈女性的地位、权利和教育;第3讲谈生活之谜及其艺术。演讲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既富有哲理,充满智慧,给人启迪,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收录了莎士比亚四部悲剧代表作,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麦克白》(1606)等。在这四部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以悲剧告终,却因其喜剧气氛使得剧本里“处处是青春和春天”;《哈姆莱特》中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越来越少,现实主义描写越来越突出;《奥瑟罗》则对现实社会中的邪恶势力做了深刻有力的批判;《麦克白》等作品中,理想光辉的正面人物形象不再出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日趋破灭。这些作品无不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悲剧,代表了莎士比亚最杰出的成就。
热门推荐
  • 进化之人

    进化之人

    在这不真实的星辰之下,谈何成神。只有不断去冲破这虚伪的天空,重新站在完美无缺的星辰之下,方可立于天地之间,自立为神!!
  • 云舟

    云舟

    当流云遇见孤舟。当我遇见了你。这一切,应该就是幸福开始的地方……
  • 绿茵传奇

    绿茵传奇

    少年平凡,少年很普通。可少年有梦,有梦就足够了!这一年,萧晓十六岁,他誓要成为新一代的绿茵传奇。(PS:其实我知道,像我这种新人,还写足球小说这种类型的竞技文,其实没什么人看!不过还是要感谢各位能够点击进来……然后,继续挥泪求票票,求收藏!!)
  • 赢在忠诚 胜在执行

    赢在忠诚 胜在执行

    当今职场竞争激烈,每个人都想脱颖而出,成为上司赏识、公司重用的优秀人才。职场人士要想提升自身竞争力,就必须从忠诚与执行两个方面入手。本书分以忠诚度与执行力为核心,将忠诚作为从业之根本、企业之灵魂,将执行作为成功的基石,从其重要性、作用和养成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帮助广大读者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质,赢得事业上的成功。
  • 甜到心里

    甜到心里

    “沈妙言你喜欢我吗?”“喜欢!”“那你喜欢我什么鸭?”“不知道”“.........”大概就是你笑的时候我的心情也会好,你哭的时候我也觉得难过。更不喜欢别的男人靠近你....
  • 繁星万里不如你

    繁星万里不如你

    景笑笑上辈子识人不清,惨死在医院,重活一世,她飞速抱上了一根粗大腿。第二次见面两个人就迅速领了证,她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司太太,更是成了那个男人的心尖宠。从此以后,大众心中高不可攀的男神化身为忠犬,做饭,暖床,带娃……人人都羡慕景笑笑有幸得到司夜辰的如此宠爱,却不知在司夜辰心中,他是寒冰,而她是骄阳,遇到她以后,他就化作了一潭春水。
  • 缘自花开缘散花败

    缘自花开缘散花败

    “风帘弄影,残月飘香;烛光摇曳,灯火辉煌;细水流长,波心荡漾;遥望之人,又在何方?”她用了一百种办法忘记他,却一次胜一次牵挂于心,明明她是最惜命的,最后竟自己了却了那一凡世情缘……云灵花开那一年,我们都在;云灵花败的那一年,却只有我在……
  • 明末攘夷志

    明末攘夷志

    纷争乱世,人间荼毒。“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一年,流风凛冽,素雪飘零,陈迹悠悠醒转。“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智的国人应当从自己丰厚的历史遗产中汲取教益,把振兴中华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
  •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 破胆英雄成长记

    破胆英雄成长记

    一部正在创作的玄幻小说,小人物的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