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7800000001

第1章 自序文学:帮助孤独的人类克服恐惧

我最终决定站在这里,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在临近毕业之前再感受一次恐惧。我的演讲没有什么特别的主题,也不想劝服大家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拥有怎样的生活。我只想借此机会讲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一年多以前的一个冬天,夜幕降临,伦敦的上空开始飘雪。我独自一人,误打误撞走到了圣保罗大教堂门前。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圣保罗大教堂门前所在的主要街道上,密密麻麻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帐篷,帐篷上扯满大大小小的字条,像布达拉宫前的帷幔。几个裹着厚棉衣的当地人在帐篷外点起烛火,跟着卖艺人的手风琴节奏迎风跳舞。我问一个姑娘,你们在做什么?她说,金融公司拖欠百姓的债务,我们已经在这里坐了六个月。我问,这样有效么?她说,要做了才知道啊。后来我才知道,姑娘口中的百姓其实不包括她自己和她周围的这群朋友,爱管闲事的英国人只是因为看不下去了才选择这种方式。临别的时候我口里嘟囔着,担惊受怕的是为了啥呢?这位同我一般大的姑娘透过棉帽子说了一句我至今难忘的话:为了正义。

这群和我们一样大的年轻人为了争取其实和自己并无关联的权利而在风雪之中久坐,这行为在我看来是充满风险的。他们坚持了六个月,或许更久。只是为了正义。

那年年末,我在爱丁堡的一家青年旅馆里偶然结识了一位大叔David。他自愿当我的导游,两天里,陪着我在这座欧洲最美的小城里游荡。David64岁,他变卖了家中仅有的一套房子,同自己的两个女儿告别,选择一个人周游世界。他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给我看他最新创作的小说,一个关于银行家的故事。他还在学习波兰语、德语和中文。当我和他沿着爱丁堡城堡前的皇家哩大道向上攀爬时,有那么一刻,我甚至忘记了他已经64岁。我想起了身边众多64岁年纪的自在生活,突然感到不解。David和我说,有的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别人的眼睛里,他们害怕失败、不敢尝试、抱怨生活的不公。可是有的人,可以利用他们的全部的能量去创造他们想要的生活,比如旅行到非洲去,比如养几只狗,比如写一本书。追随内心的生活是很多人不敢面对的,所以他们才会把金钱、青春和精力浪费在酒吧和歌厅。

这位60多岁的老人因为念念不忘年轻时怀有的梦想,放弃了原本拥有的一切让他安稳的因素,独自闯荡在这世界。他的出现让我相信了那句原本以为扯淡的电影台词:有一天,你会在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里,遇到一个如彩虹一样绚烂的人,他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是个穷光蛋,也许正在承受着生活的窘迫而略显羞涩。可是当你遇到这样一个人,你就会想起自己曾经对生活发出的种种抱怨、自以为不堪重负的承担,其实不过是浮云而已。

2011年的圣诞节,我参加了一场难忘的婚礼。当我被告知邀请我参加一个婚礼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会看到一对青春洋溢的新婚夫妇,他们彼此交换戒指、接吻、许下海誓山盟。可是当我走进那间闪耀着跳动的烛火的温馨房间,看见一群人在苏格兰的音乐声中欢笑着翩翩起舞时。我看见了在人群的簇拥下的新娘。她坐在轮椅上,她的丈夫替她推着轮椅在人群中笨拙地舞蹈。他们老了,他们不再年轻。她已经74岁,她的丈夫78岁。他们在我们印象中的风烛残年里结合。可是他们幸福地笑,同我握手,彼此开着玩笑。在那一夜苏格兰的风笛声中,我突然想起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岁月和磨难把两个人身上的一切关于年轻、美貌、成功这些光鲜的东西全部夺走,留下空荡荡的生活,可是他们拥有彼此,就够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读过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书中的故事一直深深震撼着我。现在和大家分享。查尔斯在留下一张内容为“晚饭准备好了”的纸条之后,离开了自己相伴17年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去了巴黎。那一年他40岁,住在全巴黎最破旧的旅馆,身上只有100块钱。后来他为了寻找真正的艺术,来到远离文明世界的塔西提岛,在病痛和困苦的折磨之中创作出一幅又一幅让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用毛姆的话说,他不是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用查尔斯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就像是人辛波斯卡紧紧抓住诗不放,就像抓住救命的栏杆。就像村上春树日复一日的长跑,不为了达到什么目标,只为了同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对话。因为他坚信: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

就像保罗·奥斯特的《幻影书》里那位日日承担着对死去妻子和孩子的思念、承担对过去幸福生活分离的恐惧的主人公戴维。他活下去的动力就是看海克特的电影,他因此而周游世界。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我们每个人都时时生活在恐惧之中。就像那群伦敦示威者对强权的恐惧、David对放弃原有生活的恐惧、年老的夫妇对于病痛和死亡的恐惧,以及对孤独的恐惧、对接纳或失去爱情的恐惧、对未知和陌生的恐惧、对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枯燥的生活的恐惧……

这或许就是文学得以存在的原因之一:帮助孤单的人类克服这些长期盘踞在内心的恐惧,让我们不再依赖向外宣泄和投靠灵魂让自己安宁,而是走向自我反思和对话使得自己心智饱满。

可惜这样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被这个因为科技极度发达而目空一切的时代击溃。我们每天的生活里可以少读几本书,却少不了每天在社交网络上宣泄自己;可以对伟大和深刻不闻不问甚至嗤之以鼻,却对娱乐八卦津津乐道;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完成同电子机器的对话,却吝啬于和自己最亲近的朋友聊聊天。我们太信赖自己所创造的物质和技术,以至于忘记了那些先于物质和技术存在的反躬自省。这些才是我们不至于被机器和技术吞没而赖以生存的东西,那些才是我们克服对自身和外界世界的恐惧而安身立命的东西,才是我们能够寄托爱和恨、走向真正的包容的东西。

那天,我来到莎士比亚的故居斯特拉特福小镇,晚霞满天,喧嚣的世界归于宁静。我听见小镇的教堂里传来阵阵钟声,那一刻我恰巧经过莎士比亚曾经居住过的简陋的小屋,突然感觉那座小镇是通灵的,它的周围充盈着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厚重的魔力。这是古老的文学通过文明的传递给我们的赐予,不分国籍、不分年代,穿透了时间和空间。直抵我们的内心。

那天,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里,我跟着晚祷的人群坐在角落里。唱诗班的歌声响彻教堂,跳动的烛火、有如神助般余音不绝的钟声和诵经声让人突然间安静下来。前方的人们大多白发苍苍,他们相互搀扶相互告慰。那一刻让我感动到流泪,说不出原因。这种宗教般的感动同样不分国籍、不论年龄,它给我这个行到异乡的人以最温暖的拥抱。

后来,我把这些体悟写在了《城门外的独行游荡》一书中。

我之所以选择把它们写下来,和你们分享,也是为了克服某种意义上的恐惧。对于别人是否接纳我的恐惧、对于未来生活的未知的恐惧。

或许,过不了多久,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面对不那么诗意的生活。我们必须到名利场上打拼、有时候不得不放下原以为很重要的东西,比如尊严和自由。我们或许会面临更多艰难的抉择,会结婚生子、每天不得不惦记着柴米油盐。或许会承担对病痛和死亡的恐惧……在这之前,我们至少要克服因为年轻和无知造成的恐惧,通过文学和反思,过一次属于自己的诗意的生活。

因为,除了我们现实的这个世界,我们应该为自己争取一片诗意的世界,用来寄存我们早已忘记的梦想。

(本文系作者在浙江大学文化中国成才俱乐部2013年纳新活动的演讲)

同类推荐
  • 慢下来

    慢下来

    珍视生活中的乐趣,一如珍视生命本身。 “没时间”与“压力大”不能永远地被当作借口,终究有一天,你会发现青春、回忆、健康、亲情不能永恒,也会消失不见,与其那里再来追悔、惋惜,何不从现在就开始放缓脚步,慢下来。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 我与昆曲

    我与昆曲

    《我与昆曲》尽可能全地收入了允和老师关于昆曲的散文、论文、讲话稿和书信,及一小部分《昆曲日记》。全书分三部分,各部分基本按写作年月编排,以求帮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允和老师与昆曲的渊源、情感,曲事活动及理论贡献。
  • 老舍新诗

    老舍新诗

    本书收录了多部老舍诗歌作品,如《保我河山》《她记得》《空城计》《礼物》等,这些作品有对旧社会下层人民生活的同情与哀怜,有对新社会人民幸福生活的讴歌,有对爱国志士在民族危难之际所作出的奋争的赞颂,也有对日常生活小事充满情趣的描述。
  • 追忆似水童年:一个95后北漂的家乡回忆(南瓜屋故事)

    追忆似水童年:一个95后北漂的家乡回忆(南瓜屋故事)

    本书讲述了一位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少年,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关于儿时一起成长的伙伴,关于那些有趣的童年游戏,关于成长的快乐与收获,作者都用细致入微的笔调,重塑了一副如诗画般美好的童年。或许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见自己的童年,唤醒你生命中,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热门推荐
  • 名门暖婚之家有甜妻

    名门暖婚之家有甜妻

    重生前,她误听贱人的话,最终落了个惨死的下场。重生到千金大小姐莫安宁身上,还是京都人人羡慕的霍太太。她决定狂虐小渣渣,逆袭人生。
  • 关于我美丽母亲的一切

    关于我美丽母亲的一切

    等待未必是要等到某个人、某种结果。它像藤蔓类植物,执迷不悔地生长、蔓延。等待本身变成生命的活力和风景,只要等,联系就存在。母亲是孤儿,去世的时候,留在身边的只有她唯一的儿子。她等了一辈子的丈夫,依旧杳无音讯。年轻时,她美得充满光彩,温柔、无暇。为了养家,丈夫不得不外出务工,常年在外。而那一次,他一走,再没有回来。执拗、纯真的她开始了一生的漫长等待。等待的季节里,老实淳朴的邻居、颇具才情的外地来客、亦正亦邪的热心警察……他们都曾闯进她的生活,却没有一个能够走进她的生命。因为她相信丈夫的承诺,认准了他给的那份情。作者以儿子成长和变化的眼光,摄录了母亲深情却寂寞的守望岁月。她,一个江南女人,原本温婉、灵动,为了爱,却 “犟”了一辈子……
  • 龙魂使信条

    龙魂使信条

    末裔的龙魂使再现,如同深海席卷的暗流,酝酿起了未来的惊涛骇浪。罗宾横空出世,以逆天的外来物种之姿,堂堂入侵异世界,身为天朝的后裔,罗宾誓要把秧苗插遍天堂山和九层地狱。
  • 纵横诸天小门神

    纵横诸天小门神

    脚踏黄河两岸,锏打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单八县,雄镇神州半边天,神拳太保,盖世无双,纵横诸天,唯我逍遥。
  • 你曾是我的青春啊

    你曾是我的青春啊

    从年少的青涩暗恋,到年少的在一起,韩小姐中间放弃过,挣扎过,可韩小姐的心里终究还是住着于先生啊。韩小姐对于先生的痴恋,造就了以韩小姐收获成长告终,最后各安天涯,经年再见,韩小姐可以坦然的对于先生说:你曾是我的青春啊,仅限于此。(可以在文中找到生活中普通的我们的样子)
  • 牛虻

    牛虻

    有谁像他一样饱受感情的苦难?身世的离奇莫测,亲人和爱人给予的心灵伤害,逼迫他远走他乡。十三年后,他为什么还要返回这个伤心之地?如今的“牛虻”还是当初那个纯洁善良的基督徒吗?爱与恨,革命与宗教,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间悲剧。为了理想,牛虻割舍了爱情和亲情,也舍弃了深爱他的吉卜赛女郎绮达,含笑走向刑场……
  • 第一分卫

    第一分卫

    那个得分后卫还不是3D的时代那个不是魔球的时代那个不是3分才是主流的时代那个中锋还没消失的时代那个没有体毛哨的时代中投,背身,后仰,干拔,脚步这才是分卫的标签(前期有些水,后面就好了)
  • 嘘!我听见你的心跳啦!

    嘘!我听见你的心跳啦!

    欢迎来到《心跳游戏》!嘘,各位玩家,听见你的心跳了吗?砰!砰!砰!请保护好你的心跳吧!如果你的心跳消失了,那将会被抹杀喲~灵异副本×恋爱副本×悬疑服部×日常副本副本等级——S——成功积分奖励1000×失败扣除1000A——500B——100C——50D——20单人×组队×随机分配
  • 初恋是一种朦胧的喜悦

    初恋是一种朦胧的喜悦

    初恋是一种朦胧的喜悦
  • 仙道邪君

    仙道邪君

    修仙界的年轻高手楚云端,被心爱的师妹所杀,万念俱灰之时,混沌中的一座仙府偶然认他为主,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再度醒来,竟重生在一个世俗界的公子哥身上,又恰逢洞房花烛之夜……白捡个媳妇,身上还带个逆天仙府?重生一回,反倒还赚了?这一世,他定要仗剑逍遥、傲世三界!正版交流群:491536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