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8000000039

第39章

现在只有哑巴,能给她一点点开心,哑巴幼稚憨厚的比画让他多少有点情趣,让翠花同情和呵护他,哑巴理解翠花的心情,帮她干了许多自己懒着做的事情。

至于妈妈那里,翠花很少涉足,她看不起妈妈活不起的样子,整日里哭丧着脸,像没魂一样。家中九少爷白行理,自从老子死后,成了家中的主事,里里外外很霸道,翠花对他不屑一顾,压根就没把这兽性的哥哥放在眼里,两人就是擦肩而过,都互不言语。

翠花吃过早饭,看看外面天气还好,她推开大墙间的漆黑大门,走出深宅大院,吸着新鲜的空气,觉得有些轻快。她要去杨家找兰子和福娘,不论是什么时候,她见到兰子和福娘,总有说不完的话,她把自己的秘密毫无保留地告诉她们,只有这样,活着才觉得踏实,心里有底。福娘同样以诚相待,嘱咐她怎样保护肚子里的胎儿,怎样照顾好自己,不要过分忧愁,娘俩共同的心愿就是让婴儿平安健壮地落地。

翠花走近福娘的屋子,被福娘和兰子让到热炕上坐定。娘几个唠得很投机,翠花的忧愁也少了许多。她问福娘大福为什么不惦记咱,怎么不回家看看咱,福娘被翠花殷切的期盼感动了,她眼角流着热泪,对翠花说:“大福很快会回来看咱。”停了一下,她擦去脸上的泪珠,说:“翠花,大福离咱们也不远,他就在东山里呢。”翠花听了娘的话忙问,东山里离这有多远,福娘告诉她东山里离这不过二百里路。

翠花听了福娘的话,向她表示要去看大福,福娘听了翠花的话,立即后悔,自己不该把实情讲给她。谁都知道翠花的脾气和性格,她一旦说出口的事,就一定要做。福娘知道自己找了个大麻烦,如果翠花真心要去找大福,出了事,就是搬石头砸天。可是话说出去了,又收不回来,她企图打消翠花这个念头,琢磨着话该怎么说才能有效地说服她。

果然不出所料,翠花先说话了。她问福娘和兰子一起去见大福,你答应吗。福娘一下子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对,没吭声,翠花见福娘没说话,用手指算计着说:“我和兰子一天走五十里路,没问题,四天就到山上了。”福娘看着翠花的样子,心里想:坏了,这丫头,说出来就能干出来。

福娘要想办法阻拦翠花,于是对她说:“你真是个傻丫头,到山东里可不是二百里的事,进了山,没有道,山里的雪有几尺深,走一步就要摔一个跟头。眼下你又有身孕,能走路吗?再说山里狼一群群的,野猪一帮帮的,就算它们不吃你,也会吓破你的胆。不得了哇,在家好好等着吧,把孩子生下来,我把大福找回来,和你好好过日子,那样多好。”翠花听了福娘的话,知道是哄骗自己,并没有反驳。

往日里,她要和福娘一家人吃过饭,再回大院。今日福娘就是留不住她,她早早回到自己的屋里,把门关得严严的,想着自己要做的事情。哑巴端来晚饭,她没有胃口,只是拣了几口爱吃的东西,尝了尝,又放在盘子里,让哑巴拿走。这一夜,她辗转反侧,眼睛亮亮的不能入睡。东方天际发白,窗底透过白光。她最后下定决心,学孟姜女千里探郎君。更何况只有二百里路,就更难不倒她了。她要见到大福,倾吐一个未婚女孩怀孕的含羞和痛苦中的幸福,更重要的是,让大福知道他们的爱情已结下果实,一个可爱的宝贝即将诞生在这个世界上;自己的孩子,一定生性天真可爱,像母亲一样美丽,像爸爸一样憨诚。

性情刚烈的翠花,早饭饱饱地吃了一顿,一切简单地准备完毕,她用手比画着,告诉哑巴:“今日进城里去,需要几天才回来,不要对别人讲,回来时给你带好吃的东西。”哑巴点头答应,并且用手比画着,嘱咐翠花一路保重,平安无事,太太平平地返回来。

翠花告别了白家大院,也没有去找兰子,只身一人去城里给大福买了些好吃的东西带上,然后径直向东边的大青山走去。

黑幕落下以后,杨大车独自来到黄土坑,他用铁锹挖开盖在粮袋上的冻土,搬起一条麻袋,打开系在袋上的绳子,从袋子里掏出一把谷子,用鼻子闻一闻,谷子仍然很干,没有发霉的气味,又用手搓一搓,谷子很光滑,他这才放下心来,长长出了一口气。坐在袋子上,盘算着怎么把这些谷子磨成米。苏山说山里缺粮,这些粮运进山,能帮苏山解决很大问题。想到这里,他来了精神,嘱咐自己要小心点,把谷子磨成米一定不能让外人知道。要把这一袋一袋的谷子,扛回家里,再磨成米,再扛到黄土坑内储存起来,需要时间和力气。不管有多大的难处,他都要坚持做好,做完。

他回到院子里,把磨房清扫干净,又把米糠分离的大风车子修理好使,在轴上抹了点油,不让它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他家的辗子从不找石匠来修理,凭着自己的眼力,把辗子上的浅沟程度不一地加深。这些细腻的活,他整整干了一个通宵。

又是一个黑夜,杨大车牵着两匹马,去黄土坑搬运谷子,为了避免别人发现脚印和马的足迹,他从坟地后边的树林里,走近黄土坑,他掘开土盖子,把一麻袋谷子装在两个袋子里。用绳子绑好,放在马背上。然后牵着马再悄悄进村,回到自己的磨房。他把马套在碾子上,用布蒙住马的眼睛,一个人忙起来。在鸡叫二遍时候,他把磨成的小米装进袋子里,用马驮着走到黄土坑,再埋在坑里。等返回院子的时候,天还没亮。就这样,杨大车白天睡觉,晚上磨米,连续地干着。

战江龙按照苏山的安排,在城里一家粮铺托人买了十几袋小米和高粱米,铺子老板还答应给弄几袋白面和大米。遵照时间,战江龙来铺子里提货。战江龙轻轻地敲开店铺的大门,老板把他让进客厅。老板很是谦和,先给战江龙倒上茶,又给他点了一根香烟。然后很恭维地站在战江龙的对面,抱歉地对战江龙说:“兄弟很对不起,您的货没有备好。”说着打开抽屉,从里边拿出订金交给战江龙说:“订金您收好,您收好,我实在无能为力,弄不到这么多粮食,请见谅海涵。”战江龙明白了,老板这是违约了,拿不出粮食。他强压火气问老板:“咱们定好的事情,我先交订金,遵照你定的时间来取粮食。你这样做是不是米涨价了,没关系,米涨价了,我们加钱,你再开个价怎样?”店老板连忙解释:“兄弟,不是本人不讲信用,你买我卖做的是生意,你吃饭我赚钱,毫不含糊,你又分文不赚我的,我凭什么不给粮?只是日本人征粮太紧,乡下人的粮食都被日本人拉走了,店里没处抓粮,只能违约。要不我陪你损失怎么样?”老板说着,又去抽屉里拿钱,给战江龙作为赔偿。战江龙看着老板诚实的样子,无可奈何,只好拿着订金离开粮店。

战江龙回到旅店,和同来的两名同志研究弄粮的办法,谁都无计可施,出于无奈三个人分别到城内所有粮店转转,一天的时间过去了,结果都一样,没有一家米铺子有粮食。战江龙决定速速返回山里,向苏山汇报情况,再图良策。

翠花在城里给大福买了一大堆东西,背在肩上,冒着凛冽的寒风,拖着两条很笨的腿,一步一步向东方大青山的方向迈去。

她走累了,坐在路旁歇歇脚,渴了抓把雪放进口里,凉凉的,很甜,就是不知道饿,她凭着一颗火热挚爱的心,战胜了寒冷,忘记了饥饿。一天,两天她熬过去了。第三天的时候,她脚板肿起来了,脚趾间的泡被碾破了,出了血水,脸被风吹得紫黑,嘴唇上起了黄黄的水泡,一种神奇的力量,促使她没有停下脚步,她临近了靠山屯。

翠花在路边的一块青石上歇脚,身后边的大路上,一个人骑着马跑到她面前,马背上这个人正是战江龙。他看见坐在石头上的翠花,勒住马的缰绳,从马背上跳下来。翠花看见战江龙走近自己,很有礼貌地问:“这位大哥,这里离大青山还有几里路?”战江龙看着翠花,心想,从哪里来的女人,竟然要进山。于是细细地打量着翠花。停了一下说:“这里是靠山屯,再往前走不远就进山了。”并用手指着前方的林子。翠花说了声谢谢,起步要向前走。战江龙很客气地说:“姑娘,不知该不该说,你进山要找什么人么?一个女孩家,怎么不结伴同行?”战江龙的话,问得翠花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对。翠花开始仔细看战江龙,看他态度温和,不像是个坏人,稍停一下说:“我进山找我哥哥。”“你哥哥在山里做什么?”翠花回答说:“不知道他是干什么。”“你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到哪里去找?”翠花默不作声,战江龙接着说:“姑娘,你要进山,必须经过山林检查站,你有进山的证明么?”“什么证明都没有。”“姑娘,没有证明,检查站是不会让你进山的,弄不好他们要抓人的。”听了战江龙的话,翠花愣住了,发了呆,她怎么知道进山还有这么多烦事?

翠花提了提精神,问战江龙:“大哥,你有证明吗?”“没有,我已经到家了,进了屯子就不往山里走了。”战江龙回答翠花。翠花必定是个爽快的姑娘,急忙对战江龙说:“大哥,你能帮我整一张进山的证明吗?”战江龙笑了,对翠花说:“姑娘,你先告诉我进山找谁,我一定帮你弄到证明,保证你进山。”翠花要见大福心切,豁出去了,她对战江龙说:“我哥哥叫杨大福,在山里扛木头,你可以帮我整证明了吧。”战江龙听了翠花的话大吃一惊,难道眼前的女孩是翠花。立刻问:“你找的杨大福是哪个屯子的人?”“毛西堡屯的,杨大车的大儿子。”翠花回答得很利索,战江龙听后哈哈大笑起来。口里说:“真是大水冲倒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我叫战江龙,和大福是一个部队的。”说着,战江龙拉起翠花的手问:“丫头,天寒地冻的,你一个人闯山都危险,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要不遇上我,麻烦可大了。”听了战江龙的话翠花就像看见了大福,心里坦然了,眼里闪着灼热的泪花,她低下头擦掉眼角的泪水。

战江龙透过翠花憔悴的面容,猜到了姑娘的心事,不再问她什么,战江龙很温和地把大福的情况告诉给翠花,带着翠花走进了苏老爷子家。

福娘三天没见翠花,心里长草了,坐不住炕,她放心不下,怕翠花一个人进山。福娘找来九叔杨大楼,托他去白家大院探听探听翠花是否在家。杨大楼逢年过节带戏班子出入杨家大院,和炮手们混得脸熟,他进入白家大院炮手们都习以为常,不拦阻他。他先来到伙计们的住房,和大伙闲扯一气,又来到车棚和更夫说了些天南海北的瞎话。他正和更夫扯着,哑巴走过来。哑巴对杨大楼很有好感,见面总要比画一会儿,相互问候。哑巴走到杨大楼身边,笑着用手比画一阵。更夫根本不知哑巴比画的意思是什么,杨大楼明白,原来哑巴告诉杨大楼翠花小姐,出门了,走了两天了,还没回来,白家院里没人管翠花,他很担心,你们杨家人怎么不去找他。

杨大楼急忙从白家大院赶回福娘身边,他把哑巴的意思告诉福娘,福娘和兰子可急坏了,十分担心翠花在路上出事,兰子把爹从马棚里叫回来,福娘对他说:“坏了,翠花一个人进山去找大福了。”“是你告诉翠花大福在山里的吧?”福娘没敢作声,大车也没怪罪福娘,只是急得在地上打转。福娘对着自己男人吼道:“你还转什么,赶快骑马去追呀。”福娘第一次和男人这么凶。杨大车知道福娘的良苦用心,没有和她顶撞。他急忙穿好衣服,从马棚里牵出马来,头也没回,马上加鞭向大青山方向,沿着翠花走过的路快速追去。

杨大车快马加鞭,这匹马放开四蹄,一路风驰电掣,就在战江龙和翠花在苏老爷子家炕上刚刚坐定的时候,杨大车迈进苏家的大门。

见到翠花,杨大车的心像一块石头落了地。他对翠花没有批评和不满,只是关切地说:“傻孩子,要进山怎么不说一声,一个人闯山多危险,要是遇不上战江龙大哥,该咋办?”翠花看着杨大车,心里很感激。对杨家的举动,翠花感到比金子还要珍贵。

杨大车坐定后,战江龙把在城里没弄到粮食的事告诉他,并说马上进山向苏山报告,研究弄粮的办法。

杨大车听了战江龙的话说:“我有办法解决粮食。”于是把自己埋粮制米的事情讲给战江龙。战江龙听了很高兴,赞赏他机智勇敢,敢作敢为。但是战江龙没有接纳他的意见。他对大车说:“是否从你家取粮食,这件事要向苏山汇报再做决定。只有组织同意了,山上才能用你的粮食。即使用了,也是暂时借用。因为这是你一家人和伙计们的口粮。”杨大车知道战江龙为自己着想,他多少也懂得一点“组织”这两个字的含义,没有争什么,只是说:“我愿意拿粮食帮助打鬼子的队伍,这是自愿,听组织的安排。”这是杨大车第一次在自己的语言中,用上了“组织”二字。

事不宜迟,战江龙要连夜进山,向苏山汇报。苏老爷子给翠花备了一匹马,让战江龙把翠花带进山里,去见大福,也不辜负姑娘的一片心意。杨大车担心福娘在家中挂念,不能在此就等,赶快打马回毛西堡。苏老爷子嘱咐杨大车放心,等翠花回来以后,他自有办法把翠花送回家去。

翠花在战江龙的陪护下,钻山越林,累得她筋疲力尽,在马背上几乎睡着了,两人整整走了一夜,天亮的时候赶到了游击队的驻地。翠花第一次见到大青山挺拔粗壮的红松林,感到十分神奇。战江龙告诉她,就要到家了,翠花听得心里竟然“怦怦”地跳起来,一股股暖流流遍全身。

同类推荐
  • 绫罗

    绫罗

    小说集《绫罗》选录了当代知名女作家阿袁在国内著名文学期刊上发表过的中短篇小说六篇,其中包括全国获奖的小说。阿袁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携带着古典诗词般地迷离”,是个典型的学院作家,这些中短篇小说构思精巧,语言风格独特,内涵深刻,作品中的众多人物,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 少年刀

    少年刀

    母亲训诫我的时候总会把黄金荣作为反面教材。母亲说,黄金荣纯粹是个流氓,阿飞,臭虫,小痞子,不务正业不走正道的混账王八蛋。母亲说,让梁不正下梁歪,黄明灯就不是什么好货,黄金荣迟早也要蹲号子的,说不准还要挨枪子呢。母亲想方设法阻止我和黄金荣接触,却总是事与愿违。情急之中,她甚至泪流满面地把窝藏多年的一个骇人听闻的秘密讲了出来。你知道黄明灯是怎么娶到胡满香的吗?母亲说,黄明灯把胡满香的自行车钥匙扔到村口那座石桥下,胡满香下去找钥匙,黄明灯就在桥洞里把她强奸了。
  • 息壤

    息壤

    小说《息壤》以百岁老人刘春兰的生活历程为线索,展现了安徽庐江、桐城一带的农村近百年的历史变迁。作品以刘家岗村为背景,以刘氏家族的兴衰为主线,以主人翁刘春兰为中心,通过她一生的经历,将近百年来刘家岗村从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到现在人人过上幸福生活的新农村的历史一一展现出来。作品围绕刘春兰,还刻画了匡小海、吴雄、红小脚、梨花、桂花、喊儿等一批人物形象。作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心灵的纠结和挣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至死不渝的追求。
  • 基因狼人

    基因狼人

    怪人那天的黄昏与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来自洛基山脉的冰冷的风卷走了怀俄明州的生气,大街上行人寥寥,即使偶尔有一两个行人,也竖起厚厚大衣领口走得飞快。在这样见鬼的天气里,就连平日汪汪乱叫以欺负小孩子为乐的,那只叫做“俄罗斯来的”的狗都缩着头,溜进屋里不肯出声。雪已经下了两天,看样子还会没完没了地下下去。芬叹了一口气,看来今天是不会有人来陪自己了,这样一个漫长的寒假真是让人难以忍受。即使自己能够遇见传说中的鬼也好,芬想,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无聊,这样寂寞。
  • 安魂

    安魂

    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的失独之痛。一个父亲的思念之书。以泣血的真诚和勇气直面死亡从哲学的广度和高度反思生命。献给天下所有因疾病和意外灾难而失去儿女的父母。
热门推荐
  • 我能看见耐久值

    我能看见耐久值

    能看见并转移武器、服饰、道具和零件(原谅我不厚道的笑了)的耐久值?啥也不说了,改行收破烂去了!新书《符能科学世界》
  • 九容

    九容

    一个命薄淡漠的女子,为救助生父,被骗入沈家为妾。豪门大院,重重勾心斗角,让她不再明哲保身。真相大白后的结果,却仍她痛心不已。家族衰败存亡之际,她一肩扛起重责,成为沈家酒娘。且看一代酒娘,如何成为一代皇妃,在将倾的西宋王朝,翻手为云,力挽狂澜,挽救风雨飘零的王朝。
  • 一百倍巨人

    一百倍巨人

    “其实,当系统第一次和我说要让我穿越时,我是拒绝的。”许子复如此说到:“因为我知道,我当时并不是一个强大的人”我想,我永远也忘不掉我在穿梭世界时那一刻的感受。绝望,恐惧,或者……一点点的期待?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当弱小的我以为我几乎在其他世界必死无疑的时候,突然发现……我……好像……嗯…比他们…大上一百倍?【本书不讲套路,纯粹博君一笑,作者和主角都是逗比,诸君…不,大兄弟,来一发否?】
  • 我被神做那种事情,然后开始旅行

    我被神做那种事情,然后开始旅行

    病娇病娇病娇,病娇才是最好的!高举病娇大旗帜!!!
  • 惯性

    惯性

    十多年前的事吧。因为快过年了,我回老家看母亲。母亲话不多,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就更少说话了,除了事务性的应答之外,母子之间没有交流的话题。我问一句,她答一句,不问就不开口。倒是和小叔之间有话说。好像是捂雪天,天黑得比平日似乎要早一些,疯狂吼叫了几天的老北风也停息了,感觉不太冷,我早早地吃过晚饭,端着茶杯,踱步来到小叔家。铁锈色、双扇对开的防盗门,非常夸张,几乎占了半面墙,还有些拒人千里的意思,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
  • 悍妻皇妃

    悍妻皇妃

    君三笑,君莫邪。君三笑是妻,却凶悍无比,号称一代巾帼。君莫邪是夫,却娇弱羞怯,自称一代花朵。两个人,剪不断的姻缘,也正如同奥特曼和小怪兽的一见钟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雄狮去流浪

    雄狮去流浪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怀情

    怀情

    避雷专区:什么时候写的忘了,这篇节奏很快,剧情漏洞比较多,阅读感受并不是特别好,以及依旧是be。杀伐果断、风流一世的夜无双,伤风败俗、不知分寸的艾南方。相遇本是天注定,奈何有缘却无份。世人都道夜王府有痞妃,挥霍无度,流连烟火,不知廉耻,伤风败俗。世人都道夜王府有病妃,容貌尽毁,不学无术,卧病在床,无所事事。可谁又知世人口中的妃,倾国倾城,温婉贤淑,学富五车,有一手好厨艺,亦有一身好武艺。夜无双与艾南方从小结伴,长大后顺了父母的意思结成娃娃亲。成婚第一年夜无双与艾南方如胶似漆。……成婚六年,艾南方大病,几次从鬼门关徘徊,全靠草药吊着命。她有她心里的夜无双,可夜无双心里又是谁呢?
  • 家事国事宁远事

    家事国事宁远事

    推开姥姥家的后门,青灰色的城墙,扑面而来,视野被完全遮挡,我渺小无比。掠过层层叠叠的条石和青砖,仰头向上瞭望,天被挤得很窄。头向东甩过去,眼光顺着城墙奔跑,被凸显的延辉门(南城门)和浑圆的瓮城截住,那种苍凉的坚强,便停留在眼中。城门楼上没有门窗,只剩下斑驳的红门框,南北风畅行无阻,呼啸着冬天的声音。人字形屋脊上,枯黄的茅草,一簇接一簇地扎在瓦缝间,在风中左右摇摆。这是四十多年前的宁远古城,那时,兴城还是座小城,城里人仅局限城墙以内,方圆不到两公里。城门之外,称为四关,房屋稀稀落落,居住着非农、菜农和庄稼人。
  • 我的前世留下太多情债

    我的前世留下太多情债

    宁平本来只是一名除了有颜以外再普通不过的大学生,不出意外他的一生都将是很普通的度过,但是就在他被女神拒绝之后的第二天一个陌生女性的出现将这一切打乱了,紧接着一个接一个的女性靠近自己,老师,学姐......宁平有些懵了,为什么他们都说和自己认识。